一种双层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006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衣架,尤其是一种双层晾衣架。



背景技术:

现在,我们在公寓、宿舍需要晾衣服的时候,往往只有一根单独的晾衣杆,能够晾的衣物有限。如果我们需要晾被罩、床单等大型物件的时候,晾衣杆根本就不够用。如若要晾的衣服较多的话,我们需要将衣服与衣服之间的距离缩小的很小,这样不仅减慢了晾干的速度,而且很容易将掉色衣服的颜色染到其他的衣服上,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果增加晾衣杆的话,阳台上也可能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装晾衣杆。即使有多余的空间,人们还需要重新买晾衣杆,并且还需要将其装在阳台上,这样就加大了用户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双层晾衣架,本申请晾晒自由,能够伸缩折叠,不会占据太大空间,便于用户存放,能够遥控调节晾晒和太阳能发电时的受光角度,便于烘干和发电,能够发电,获取电力资源,绿色环保。

一种双层晾衣架,包括第一晾衣架(1)和第二晾衣架(2),所述第一晾衣架(1)通过空心套杆(3)与第二晾衣架(2)上设置的连接杆(8)连接,所述连接杆(8)通过旋转轴与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与底盘(10)连接,所述第一晾衣架(1)连接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与蓄电池和电路板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中间设置有转动套筒(7),所述转动套筒(7)与空心套杆(3)内设置的驱动电机的旋转轴紧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路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转动套筒(7)还设置有紧固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设置有尺寸刻度和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的实时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充电电路和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通过电磁波或红外线与遥控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套杆(3)、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上设置有卡槽。

进一步的,调节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伸长或缩短到不同的刻度,所述第一晾衣架(1)和空心套杆(3)歪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晾衣架放置的空间比较的自由,只要摆放到合理位置,即可晾衣了;

2.该晾衣架能够伸缩折叠,不会占据太大空间,便于用户存放;

3. 能够遥控调节晾晒和太阳能发电时的受光角度,便于烘干和发电;

4.能够发电,获取电力资源,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晾衣架1、第二晾衣架2、空心套杆3、第一伸缩杆4、第二伸缩杆5、太阳能电池板6、转动套筒7、连接杆8、烘干机9、底盘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双层晾衣架,包括第一晾衣架1和第二晾衣架2,所述第一晾衣架1通过空心套杆3与第二晾衣架2上设置的连接杆8连接,所述连接杆8通过旋转轴与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与底盘10连接,所述第一晾衣架1连接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与蓄电池和电路板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中间设置有转动套筒7,所述转动套筒7与空心套杆3内设置的驱动电机的旋转轴紧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路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转动套筒7还设置有紧固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设置有尺寸刻度和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的实时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充电电路和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通过电磁波或红外线与遥控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套杆3、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上设置有卡槽。

进一步的,调节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伸长或缩短到不同的刻度,所述第一晾衣架1和空心套杆3歪斜。

进一步的蓄电池和电路板优选设置在空心套杆3内。

具体实施例:

用户在需要晾衣服的时候,需要将双层晾衣架取出来,然后找一个阳光照射比较好的位置,展开双层晾衣架,将其底盘放置在地面上;再展开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将空心套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拉升到用户需要的位置,最后利用伸缩杆上的卡槽固定住,防止伸缩杆受到重力,收缩回去,接着用户就将这样晾晒的衣服挂在两个晾衣架上,与此同时,第一晾衣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就会不断的将太阳能转换电脑存储在蓄电池内,调节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伸长或缩短到不同的刻度,所述第一晾衣架1和空心套杆3歪斜,用户还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驱动电机旋转,调节第一晾衣架1位置;当用户晒完衣服后,需要将衣服取下来,将双层晾衣架上的伸缩杆收缩起来,并将晾衣架折叠放好就可以了,便于下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