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该纺织产品的用途以及应用该方法的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8587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该纺织产品的用途以及应用该方法的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该纺织产品包含第一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具有固定在该片上的聚酯纱线以在其上形成绒毛,该方法包括提供片材,将聚酯纱线缝合穿过片材以在片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绒毛和在片材的第二表面处的纱线的环(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使片材的第二表面与热体的表面接触,以至少部分地熔化纱线的环以将纱线固定到片材上。本发明还涉及使用由新方法获得的纺织产品的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ep1598476(klieverikheli)描述了如上所述的用于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具体的,第一片材用作主要背衬,其在纱线已经被固定到第一片材上之后,可以用作制造地毯或其它纺织产品的中间体,其中在该方法中所述背衬不使用乳胶来将纤维(纱线)锚接在恰当位置。背衬包含这样的片材,其具有贯穿该片材的厚度被缝合的且从片材的上表面伸出的热塑性纱线的绒毛(piles)(也被称为纤维)。在下表面,纱线形成环,以提供纱线到片材的中间锚接(纱线仍然可以通过仅施加轻的拉力而容易地除去)。沿着加热辊表面供给(纤维向上)背衬并朝向辊挤压背衬的底面,因此纤维将熔化。klieverik指出:冷却之后,纤维坚固地彼此锚接并与背衬锚接而不需要乳胶聚合物。一种实施方式教导:可额外地将粉末状的热塑性粘合剂(例如,热熔粘合剂)涂覆到背衬的底面,因此受热的表面将纤维和粘合剂熔化在一起以在绒毛、粘合剂和背衬之间产生良好的粘附性。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之后,可在垂直于背衬表面的方向(即,从下方)上向背衬和绒毛施加压力(例如,通过压力辊)以将塑化的纤维涂抹(smear)到一起从而增强它们的相互粘附,因此允许加热的辊保持在较低温度下,在低于该较低温度的温度下纱线通过单独加热而被熔化。该方法提供以下优点:中间背衬可被容易地回收,因为纤维和背衬板可由相同的聚合物制成。不存在渗入纤维绒毛中的不容性乳胶。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法相比,还节省了能量和原料成本。

wo2012/076348(niaga)描述了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甚至改善了纱线的锚固强度。在这个方法中,当对着加热表面挤压携带第一纱线的片材时,调节片材和表面的相对速度以在它们之间提供在纤维方向(即片材的运输方向)上的额外机械力,该机械力使纱线材料散布,同时纱线材料仍然熔融,从而在第一片材和纱线之间产生较强的粘合。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在许多情况下,额外的第二支持层可能不再必要,但该文件明确教导:这样的支持层可能仍然有用,当它包含依赖于存在于纺织产品和载体材料之间的界面上的反应性分子之间的热可逆反应的反应性粘合剂时,尤其如此。

研究报告(rd591084)也于2013年6月25日以匿名方式公开,描述了使用上述方法与聚酯热熔胶组合来制造地毯的某些方法。wo2014/198731描述了与该研究报告中已知的方法相对应的方法。

wo00/61853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其中加热体与设置有聚酯纱线的主背衬的后表面接触,然后冷却表面。没有描述在加热步骤中,聚酯纱线熔化。除此之外,wo00/61853中所述的装置在后表面被冷却之前涂覆涂层。

在许多情况下,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纺织产品将被胶合到第二片材(作为第二背衬,例如在制造地毯片时),或胶合到待覆盖的表面,例如地板、汽车的内部、飞机或船的内部等。现在发现,当使用聚酯纱线时,在所有方面相同(相同的胶水、每平方米等量的胶水等)的情况下,胶合耐久性与例如使用聚酰胺纱线时相比较小。由于聚酯纱线的强度通常较高,因此具有高模量、低收缩率、高热固稳定性、高耐光性和耐化学性,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在纺织品中使用很多。因此,适当的胶合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纺织产品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在使用聚酯纱线时产生适当的胶合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已经设计了如在“技术领域”部分中所限定的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其中第二表面被冷却,优选地被主动冷却,以迫使温度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即构成纱线的聚酯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地在第二表面与热体接触后的60秒内,或甚至在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46、45、44、43、42、41、40、39、38、37、36、35、34、33、32或31秒内。

令人惊讶的是,发现第二表面的强制冷却使得其温度被迫降到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即,低于用于构成纱线的聚酯材料的玻璃化转变),胶合性可以与使用聚酰胺纱线时相同。虽然其原因并非100%确定,但不受理论的束缚,认为熔融聚酯只要高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即可重新排列成不太利于最终层胶合到另一个片材或其他表面的结构(例如,从非常有利于胶合的相对平坦的均匀状态到对于胶合不太有利的更不连续和/或崎岖不平的状态,这)。通过将第二表面冷却到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中熔融纱线被强制的状态,由于与热体接触,可持久固定。这样看来,可以获得与其中使用聚酰胺纱线的纺织品相当的胶合性能。在没有主动冷却的情况下,第二表面的温度可能不会足够快地冷却以防止熔融聚酯的重新排列,因此主动冷却是优选的。典型地,当仅依赖于非主动冷却(因此,不会迫使冷却介质与待冷却的目标接触,该目标仅依赖于辐射),根据情况,在第二表面的温度低于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前可能需要超过15分钟。通过主动冷却,可以在例如5分钟内、4分钟内、3分钟内、2分钟内或甚至如上所述在60秒内更快地实现这种温度下降。

本发明还涉及根据上述方法可获得或能够获得的纺织产品用来覆盖建筑物的表面或任何其它人造或天然结构的表面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纺织产品的设备,所述纺织产品包含第一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具有固定在该片材上的聚酯纱线以在其上形成绒毛,纱线被缝合穿过片材以在片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绒毛和在片材的第二表面处的纱线的环,所述设备包括:可被加热到高于聚酯纱线的熔化温度的热体,用于使片材的第二表面与热体接触的装置,用于沿着热体运输片材同时使第二表面与热体接触的装置,以及冷却装置,优选地主动冷却装置,用于在第二表面与热体接触之后的60秒(其通常等于在(优选地主动)冷却装置与其中热体接触第二表面的位置之间的最大10米处的距离,假设典型的加工速度为10m/min)内将第二表面冷却至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和冷却装置的下游,用于将粘合剂层涂覆到第二表面的装置。

定义

“纺织产品”是包含织物(即,主要由天然或人造纤维制成的材料,通常称为线或纱线)的产品,任选地具有其它部件如背衬层、载体层和/或粘合剂。层压纺织产品通常包含附着到背衬上的绒毛上层(其中凸起的绒毛纤维也被称为产品的“拉毛”(nap)),但是也可以是平纹织物。这样的产品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结构,例如编织、针刺毡、缠结、簇绒和/或绣花,尽管簇绒产品是最常见的类型。绒毛可以被切割(如在剪绒地毯中)或形成环(如在柏柏尔地毯(berbercarpet)中)。

“聚酯纱线”是其中成纱物质是由至少85重量%的二元醇(horoh)和二酸(例如对苯二甲酸)的酯组成的任何长链合成聚合物的纱线。最广泛使用的聚酯纱线由线性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并且这种聚酯类别通常简称为pet。通常,用于纱线的聚酯具有约250至280℃的熔点(tm)和约150至约18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纱线的环”是从纱线的基本部分弯曲的纱线的长度(不排除该环比主要部分本身长)。对于纺织品,纱线的基本部分是形成产品的上部可见部分的部分。例如,对于地毯,这是形成绒毛的纱线部分。对于衣服,这是形成衣服外表面部分的纱线部分。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无定形固体在加热时变软或冷却时脆化的温度。tg是其中聚合物(当加热时)从硬的玻璃状材料转变成柔软的橡胶状材料的温度区域。玻璃化转变温度总是低于材料的结晶状态的熔融温度(tm)。可以通过如下方法确定tg: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本领域公知的20k/min的速度,通常将所述温度区域的中点定义为tg。

“片材”是基本上二维块(mass)或材料,即,宽且薄,通常但不一定是矩形的,并且固有地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

“缝合”是一种通过针脚机械地制造物体的纱线部分的方法,或通过类似针脚的方式,例如通过簇绒、针织、缝纫、编织等。

“主动冷却”是通过使用冷却介质的强制对流来强制冷却,或强制将热传导到这种冷却介质,该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在基本上静止的空气中(因而仅依赖于热辐射)的简单的冷却不是主动冷却的一种形式。对于主动冷却,冷却空气、冷却液体或另一冷却介质被迫与待冷却的物体接触,例如通过沿着物体吹送冷却空气或者使物体与冷却元件接触。

“层压体”是包括彼此机械连接的多个堆叠层的结构。

“有弹性的”意味着能够变形并自动返回到原始构造。

“热熔粘合剂”是被设计成熔化(即被加热以从固态转变成液态)以在凝固之后粘附材料的热塑性粘合剂。热熔粘合剂通常是非反应性的、结晶的,并且包含低量溶剂或不含溶剂,因此为了提供足够的粘合,固化和干燥通常不是必需的。

“纤维状的”表示基本上由纤维组成。“基本上”是指基本的机械结构是由纤维排列:然而纤维可以被浸渍或以其他方式处理或与非纤维材料组合,使得末端材料也包含除纤维之外的其它成分。典型的纤维状片材是织造和非织造的纺织产品、或其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被冷却,优选地主动冷却,以在第二表面与热体接触之后的30秒内,或者甚至在第二表面与热体接触之后的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或2秒甚至1秒钟内,迫使温度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二表面与冷体(即,温度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物体)接触而主动冷却表面。看似通过将第二表面实际上与冷体接触,可以获得非常光滑的表面,这最可能是由于纱线的熔融部分的额外的机械压制而变成更平坦和/或更均匀的层。这进一步改善了第二表面的胶合性能,例如获得坚固耐久粘合所需的胶水量(与粗糙表面相比时,对于光滑表面通常较少)。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冷体是具有在本质上平行于第二表面延伸的接触表面的固定梁。固定的物体看上去给出了良好的冷却和涂抹效果,并且比较容易维持。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对流和/或传导主动冷却物体,将冷体保持在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特别是在高加工速度下,冷体需要主动冷却以保持在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这样的冷却可以例如通过使用被迫流过冷体的冷却液,或者使用其中冷空气被吹送的冷却箱等来提供。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热体的表面相对于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具有相对速度(并因此以大于0m/s的相对速度移动)。就本身而言在纱线熔化过程中使用相对于第二表面具有相对速度的热体是从wo2012/076348中已知的。现在看来,该特征理想地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其中纱线是聚酯纱线并且熔融部分被主动冷却的方法中。这些特征的组合导致具有优异胶合性能的耐久纺织产品。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热体的表面是固定的,而第一片材是沿着热体传送的。

在其中纺织产品是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层压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如上所述的任何实施方式的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已经被加工之后,将粘合剂施加到该第二表面,第二片材被粘附于所述粘合剂。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粘合剂是热熔粘合剂,例如包含至少50重量%的聚合物的热熔粘合剂,所述聚合物选自聚氨酯、聚碳酸酯、聚酯、聚酰胺、聚(酯-酰胺)、聚烯烃、其混合物和/或其共聚物组成的组。

在层压的纺织产品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设置中间层,其中中间层是有弹性的,以允许该层沿着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或沿着邻近中间层的第二片材的表面局部变形。该实施方式似乎适合于防止或至少减轻层压纺织产品的常见问题:层压体中的内部应变,特别是由于湿度、温度或其它环境变量的影响。内部应变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例如,对于地毯块(carpettile),内部应变可能导致卷曲问题:块的边缘或角落倾向于卷曲。边缘或角落的卷曲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些边缘通常与待覆盖的表面的边缘不一致,因此卷曲的边缘或角部可能导致被覆盖表面的中心区域的不平整。对于宽幅地毯,内部应变可能导致变形,使得在地毯的两个部分的接头处形成间隙。此外,对于任何层压的纺织产品,内部应变可能导致凸起和局部过度磨损。发生内部应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层压体固有地包含不同的层(注意:术语“层”或“片材”不排除层或片材实际上由不同的子层构成的情形),所述不同的层需要为纺织产品(从现在起也称为“地毯”,不排除其他类型的纺织产品,如内饰、服装和墙遮盖物)提供非常不同的性质:第一片材(也称为主要背衬)需要稳定地支撑绒毛纱线。第二片材(也称为次要背衬)通常为纺织产品提供尺寸稳定性。因此,不同的层的结构本质上是不同的。而且由于潮湿和温度的作用,因此,即使例如第一和第二片材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由于不同的变形而引起的内部应变的发生是固有地存在的。当不同的材料用于构成片材时,特别是当这些材料本身由于潮湿和/或温度而不同地膨胀和收缩时,问题甚至会增加。例如,用于制造地毯的典型聚合物是聚酰胺、聚酯和聚烯烃(polyalkylene)。这些聚合物由于潮湿和温度而具有完全不同的变形特性。现在已经惊奇地发现,当使用如上所述的在第一和第二片材之间的弹性层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或至少减轻这个问题。不受理论的束缚,认为由于如上所述的弹性性质,使得每个片材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扩张或收缩(“变形”),而与另一个片材的膨胀或收缩无关,因此,不会产生(或只有低的)内部应变(其可能导致卷曲或其他变形)。这可以理解如下:由于中间层的弹性,其允许沿着至少一个片材的表面的该层中的材料的局部变形,片材(之一)的水平变形现在可以局部地被中间层吸收,而没有机械力直接从第一片材转移到第二片材,反之亦然。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间层是针织层。虽然纤维本质上是无端的,但针织层似乎完全适合仅允许局部变形。像适合于脚的每条曲线的针织筒袜一样,针织层可以容易地局部地变形而不将力传递到邻近区域。用于本发明的针织层例如是可从德国emsdetten的twe获得的caliweb。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片材、第二片材、粘合剂和(如果存在的话)弹性层中的每一个均由聚酯制成。该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纺织产品是使得再循环更容易的单材料产品。

现在将基于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

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制造的纺织产品的横截面;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应用纱线熔化过程的构造;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主动冷却装置的细节;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层压构造。实施例1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工艺参数。

实施例2是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层压纺织产品的实例。

图1

图1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层压纺织产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各个层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是地毯块。该地毯块包含第一片材2,所谓的主要背衬,其可以是簇绒非织造密封聚酯背衬。聚酯纱线5从该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3延伸并且使用如参照图2所述的纱线熔化方法密封到片材的第二表面4。该第一片材的重量通常为约500-800g/m2。为了提供机械稳定性,块1包含第二片材6,在这种情况下为聚酯针毡背衬。该第二片材的重量通常为约700-900g/m2。在第一和第二片材之间是可选的弹性层10(其可以是例如重量为330g/m2的聚酯膨胀羊毛,可从德国emsdetten的twe作为abstandsvliesstof获得。使用胶水将三个层(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和中间层)层压在一起,该胶水可以是可从dsm(geleen,荷兰)获得的聚酯热熔胶,其以重量约300g/m2施加为层11和12。

图2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本发明的用于应用纱线熔化过程(也称为纤维结合工艺)的构造。在图2所示的构造中,存在第一加热块500和第二加热块501,用于加热(也分别被称为加热片或加热体505和506)加热元件。这些加热元件分别具有工作表面515和516,这些表面与要加工的产品接触,通常是通过诸如簇绒的缝合工艺向其施加纱线的主要载体。工作面二者的工作宽度为18mm,中间距离为26mm。产品的后表面与加热元件的工作表面接触。为了能够对待处理的产品施加足够的压力,存在用于抵消施加到加热元件的推力的特氟龙支撑件520。在操作中,加热元件相对于产品移动,如箭头x所示。通常,加热元件是固定的,并且产品被迫沿着x指示的方向在工作表面和特氟隆支撑件之间行进。

具有上述构造的(中间)纺织产品(产品本身未在图2中示出)由设置有切成一束聚酯纱线(簇绒成片)的主要片材组成。纱线通常具有约260-280℃的熔融温度。使用200-220℃的第一加热元件的温度对产品进行加工,以预热产品。将第二加热元件保持在比聚酯纱线的熔融温度高约15℃的温度下。为了将温度保持在所要求的水平,加热块和加热元件分别设有绝缘材料510、511、512和513的层。产品以12mm/秒(0.72米/分钟)或更高的速度供应,并且加热元件施加的压力为约1.35牛顿/平方厘米。

在加热块的下游,主动冷却装置300位于待处理的中间纺织产品的运输路径200的两侧。在该实施方式中,装置300包括倒置的圆顶301和302。通过这些圆顶,冷却空气可以吹向纺织产品,以便主动地冷却纺织品的加热表面。尽管取决于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一个圆顶可能是足够的,但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足够快速地使受热表面冷却,优选地在纺织品已经被加热体505完全加热后的60秒内足够快速地使受热表面冷却,使用两个圆顶。

图3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主动冷却装置的细节。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体505和506围绕圆形支撑件520′布置。中间纺织产品2以其第二表面4朝向加热体而输送,而产品2处于其第一表面3在旋转的支撑滚筒520′上的状态。在滚筒520′的下游侧,中间产品沿运输路径200传送并遇到主动冷却装置300′。在该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是厚度为20mm的涂有的铝制固定块状梁305,其保持在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通常低于120℃。梁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l1为80mm,位于在与加热体505的距离l2为76mm处。根据加工速度,梁需要被主动冷却以防止其温度升高太多。这种冷却装置存在例如用于冷空气的鼓风机结合的冷却箱或者用冷却液冲洗梁的内部通道。在低于1-2米/分钟的加工速度下,通常不需要梁的主动冷却。高于3m/min的加工速度,通常需要主动冷却。梁被压靠在纺织产品2的第二表面4上以提供额外的压延动作。辊307用于抵消按压动作,并提供使用高压制力的选项。这样,该过程可能导致产品在缝合纱线从该背面延伸的位置处具有平滑光滑的背面。

图4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将第二片材(在这种情况下是尺寸稳定的次要背衬)施加到通过结合图2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第一片材的背面的层压构造。在该实施方式中,术语目标片材表示按那样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应用的单独的弹性层和第二片材,或者它们二者的组合层压体一起应用于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和弹性层可以都是聚酯。在该图中,描绘了第一辊600,将根据结合图2描述的方法制造的所述(预制)产品的2米宽织物卷绕在该辊上。该产品从辊600退绕使其后侧217与第二辊601接触。该辊设置成向后侧217施加一层热熔粘合剂(hma)219。为此,存在大量的hma219并在辊601和602之间加热。可以通过调节这两个辊之间的间隙来调节该层的厚度。在实践中,可以运用用于施加一层粘合剂的其它装置,例如使用一排给料针、使用刮刀、喷涂、给料细粒粘合剂颗粒等。hma应用场所的下游是目标片材215,该片材从辊子603退绕。该片材被压在热粘性粘合剂上并在单元700中冷却。该单元由两个皮带701和702组成,它们一方面将目标片材215压靠在主要产品上,另一方面将粘合剂冷却至低于其凝固温度。所得到的最终产品201(对应于图1的纺织产品1)然后被卷绕在辊子604上。在替代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述的纤维结合工艺和层压工艺一起(inline)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的纤维结合装置可以放置在辊600和辊60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辊600保持有中间纺织产品,中间纺织产品的纱线通过熔化而结合)。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应用的hma是如前所述的researchdisclosurerd591084中所述的实施例d的聚酯。在该hma施加到主要背衬的背面的位置处,辊601的合适温度为140℃。通过具有2mm的间隙,以2m/min的最高线速度(webspeed),未旋转的辊602和圆周速度为±1.6m/min的辊601施加厚度为约500g/m2的hma。这足以将目标片材215粘合到主要背衬(即第一片材)上。

可以任选地将热熔粘合剂设置为厚度小于1mm的层,有用地小于0.5mm,更有用地为0.2至0.4mm。而在市场上现有技术的地毯中,热熔层通常具有远大于1mm的厚度,申请人发现,当将该层的厚度减小至1mm或更小时,仍然可以获得足够的粘附。因此,本发明的纺织产品中存在的粘合剂层可以具有优选的平均厚度为50微米至1mm,更优选为0.1mm至0.8mm,最优选为0.2mm至0.4mm。用于在本发明的纺织产品中形成粘合剂层的hma的量可以为单位面积的粘合剂层的0.01至1000g/m2的hma。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hma可以以0.05至800g/m2的量施用。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hma可以以0.1至600g/m2的量施用。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工艺参数。在该实施例中,给出了如图3所示的设置的过程参数。在1m/min的加工速度下,冷却梁305不被主动冷却。在该过程中,梁将获得一个平衡温度,该平衡温度足够低以能够主动冷却中间产品2,使得第二表面处的温度被迫低于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低于150℃)。纺织产品用加热体505加热到温度为260℃。当产品到达冷却梁时,其温度仍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即约190℃。由于强烈的接触,在梁的长度l1的末端处,梁非常快速地将表面冷却至约145℃的温度。在第二表面被加热体505加热之后的10秒钟内达到该温度。这通常需要低于60秒,以防止熔融pet重新排列达到不利于胶合的表面。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层压纺织产品的实例。附图标记参考如图1所示的与纺织产品相对应的部件。该实施例的纺织产品包含第一片材2(主要背衬),其是由德国freudenbergvliesstoffese&co.kgneuenburg获得的重量为120g/m2的100%聚酯无纺布。这种主要背衬以12针/英寸用100%pet纱线的切割绒毛(由pharryarnsllc,mcadenville,nc,usa得到)进行簇绒。聚酯纱线5从主要背衬的第一表面3延伸并且使用参照图2所述的纤维结合方法密封到主要背衬的第二表面4。该簇绒片材的总重量为约700g/m2。为了提供机械稳定性,纺织产品包括次要背衬(第二片材6),在该情况下为由德国emsdetten的twe作为qualitexnadelvlies获得的聚酯针毡背衬羊毛的背衬。该第二片材的重量为约900g/m2。使用来自dsm(geleen,荷兰)获得的聚酯热熔胶(可以商品名uralac)将各层胶合在一起,施加的重量为约300g/m2(与通常用于纺织产品的量相同,所述纺织产品具有簇绒到主要背衬并以相同的纤维结合方法加工的聚酰胺纱线)。因此,地毯块的总重量为约1.9kg/m2。层压的纺织产品似乎非常耐用,并且不会分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