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帽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350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针织帽加工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针织帽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针织衣物由于其伸缩空间大、活性弹性强的特点,让穿戴的感觉更为舒服,因而广受大众的喜爱。常见的针织物有毛巾、内衣、运动服、袜子、帽子等。针织帽存在保暖的优点而在冬季被广泛的需要,常见的针织帽一般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1)将纱线通过石蜡过蜡;(2)将过蜡后的纱线通过横机进行织造,形成帽片;(3)采用车缝技术对帽片进行缝合;(4)缝合后的帽子采用定型板进行定型,形成针织帽。通过该制作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采用石蜡过蜡后的纱线进行编织,编织的时候容易卷成圈过纱不稳定,纹理大小不一致,织片表面不平整,且织片容易起球;2.通过该制作工艺,制得的针织帽虽然保暖效果好,但比较厚实,不透气,且不易清洗。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织帽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通过对现有制作工艺进行改进,使制备的针织帽在具有保暖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轻薄、透气等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织帽的制作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过蜡:将单纱进行络筒过蜡处理2次以上,使蜡可以均匀的上在纱线上面;其中,所述蜡为石蜡、硅油、白油以及特种油的混合物,且石蜡、硅油、白油以及菜籽油的质量比为93:4:2:1;(2)加捻:将过蜡后的2~4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形成捻度为120~140的纱线;(3)编织:选用12~14针的电脑横编织机进行编织,采用四平针织法进行编织,形成帽片;(4)缝制:采用涤纶线对提花后的帽片进行缝制,缝制时,将帽片对折,不能拉开,缝线要求在一条直线上,且对帽顶进行拷顶,形成针织帽本体;(5)后整理:用定型板套好针织帽本体,用90℃-120℃的温度进行整烫,蒸汽压力为3.4-4kg/cm2,烫斗不能与帽子接触,熨斗与帽子之间的间距为1-2cm;定型时间控制在40-50s,然后进行排水吸气,使帽子上蒸汽吸干、定型。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单纱选用75D涤纶丝。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编织工序,在编织的同时,还可同时进行提花,即按照编织颜色选择合理提花,两色提花选择横条提花或空气层提花;多色提花,选择四平芝麻点、空气层芝麻点或者空气层拉网。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针织帽的制作工艺,采用比较细,质地比较脆的涤纶,并对涤纶采用专用配方的蜡进行上蜡处理2次以上,这样,在编织的时候使进纱更加顺畅,不容易卷成圈过纱稳定,可使纹理大小一致,织片表面平整;同时,过蜡后的纱线进行加捻,加捻后可使纱线捻在一起,如果有两种或以上的颜色,通过加捻工艺,使织片表面颜色更加均匀分布,具有美观的效果;且通过编织和后整理工序,进而使织片不容易起球,也使得针织帽在保暖的基础上,更加轻薄和透气。(2)本发明针织帽的制作工艺,其中,可将编织与提花相结合,进而可使针织帽的形式多种多样,更具美观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本实施例针织帽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过蜡:将单纱进行络筒过蜡处理4次,使蜡可以均匀的上在纱线上面;其中,所述蜡为石蜡、硅油、白油以及特种油的混合物,且石蜡、硅油、白油以及菜籽油的质量比为93:4:2:1;(2)加捻:将过蜡后的4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形成捻度为140的纱线;(3)编织:步骤1:选用14针的电脑横编织机进行编织,采用四平针织法进行编织,形成帽片;步骤2:按照帽片颜色选择合理提花,两色提花选择横条提花或空气层提花;(4)缝制:采用涤纶线对提花后的帽片进行缝制,缝制时,将帽片对折,不能拉开,缝线要求在一条直线上,且对帽顶进行拷顶,形成针织帽本体;(5)后整理:用定型板套好针织帽本体,用120℃的温度进行整烫,蒸汽压力为3.4kg/cm2,烫斗不能与帽子接触,熨斗与帽子之间的间距为1cm;定型时间控制在50s,然后进行排水吸气,使帽子上蒸汽吸干、定型。实施例2本实施例针织帽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过蜡:将单纱进行络筒过蜡处理3次,使蜡可以均匀的上在纱线上面;其中,所述蜡为石蜡、硅油、白油以及特种油的混合物,且石蜡、硅油、白油以及菜籽油的质量比为93:4:2:1;(2)加捻:将过蜡后的3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形成捻度为130的纱线;(3)编织:步骤1:选用12针的电脑横编织机进行编织,采用四平针织法进行编织,形成帽片;步骤2:按照帽片颜色选择合理提花,多色提花,选择四平芝麻点、空气层芝麻点或者空气层拉网;(4)缝制:采用涤纶线对提花后的帽片进行缝制,缝制时,将帽片对折,不能拉开,缝线要求在一条直线上,且对帽顶进行拷顶,形成针织帽本体;(5)后整理:用定型板套好针织帽本体,用90℃的温度进行整烫,蒸汽压力为4kg/cm2,烫斗不能与帽子接触,熨斗与帽子之间的间距为2cm;定型时间控制在40s,然后进行排水吸气,使帽子上蒸汽吸干、定型。实施例3本实施例针织帽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过蜡:将单纱进行络筒过蜡处理2次,使蜡可以均匀的上在纱线上面;其中,所述蜡为石蜡、硅油、白油以及特种油的混合物,且石蜡、硅油、白油以及菜籽油的质量比为93:4:2:1;(2)加捻:将过蜡后的2股单纱并线反向加捻,形成捻度为120的纱线;(3)编织:步骤1:选用12针的电脑横编织机进行编织,采用四平针织法进行编织,形成帽片;步骤2:按照帽片颜色选择合理提花,多色提花,选择四平芝麻点、空气层芝麻点或者空气层拉网;(4)缝制:采用涤纶线对提花后的帽片进行缝制,缝制时,将帽片对折,不能拉开,缝线要求在一条直线上,且对帽顶进行拷顶,形成针织帽本体;(5)后整理:用定型板套好针织帽本体,用105℃的温度进行整烫,蒸汽压力为3.7kg/cm2,烫斗不能与帽子接触,熨斗与帽子之间的间距为1.5cm;定型时间控制在45s,然后进行排水吸气,使帽子上蒸汽吸干、定型。下表是实施例1~3制备的针织帽与
背景技术
中制作工艺制备的针织帽的性能对比: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传统起球现象不起球不起球不起球起球表面平整度3mm4mm3mm8mm透气率17.6mm/s17.8mm/s18.2mm/s9.8mm/s注:选用际高yg461型透气性测试仪对本发明的针织帽及传统针织帽进行测试,根据GB/T5453—1997的要求,压降选择为200Pa。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制作工艺制备的针织帽与传统针织帽相比,针织帽表面更加平整,且不易起球;同时,也使得针织帽在保暖的基础上,更加透气。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