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918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



背景技术:

中厚款西服要求成品驳头、串口平服顺直,驳领尖要方正、造型美观,驳折线上端挂面要求盖住衣身、不可反吐,而驳折线下端衣身要求盖住挂面、不反吐,窝势自然,面、里松紧适宜。在服装加工厂的流水线上一般是工人人工操作缝制程序。这种工序要求比较高,加上面料较厚,加工难度较大,所以加工缝制时费时费力,成品质量不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制作工序复杂、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同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品率低、质量规格不统一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包括第一模板,在所述第一模板上设有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右侧边与所述第一模板的右侧边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模板上设有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所述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与所述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的正面位置设有驳头垫板,用于放置驳头部;在所述第二模板的正面位置设有驳领垫板,用于放置驳领部;第三模板,所述第三模板的左侧边与所述第二模板的正面位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模板的右侧边与所述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的衣身部右侧边对应设置;和第四模板,所述第四模板的右侧边与所述第一模板的右侧边活动连接,在所述第四模板上设有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所述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与所述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对应设置,在所述第四模板上设有驳头放置槽,所述驳头放置槽与所述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相贯通,所述驳头放置槽与所述驳头垫板对应设置;在所述第四模板上设有驳领放置槽,所述驳领放置槽与所述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相贯通,所述驳领放置槽与所述驳领垫板对应设置。

如上述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三模板的左侧边与所述第二模板的右侧边之间留有间隙。

如上述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第一衣身垫板,所述第一衣身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的正面位置,用于放置衣身;和第二衣身垫板,所述第二衣身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模板的正面位置,用于放置衣身。

如上述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衣身垫板和所述第一衣身垫板呈上下交叉设置。

如上述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衣身垫板为两块,呈上下方位放置;所述第二衣身垫板为两块,呈上下方位放置。

如上述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驳头垫板、所述驳领垫板、所述第一衣身垫板和所述第二衣身垫板为海绵垫。

如上述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驳头垫板、所述驳领垫板、所述第一衣身垫板和所述第二衣身垫板的厚度为1cm。

如上述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第一挂面定位砂布,所述第一挂面定位砂布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的正面位置,用于防止布料移位;和第二挂面定位砂布,所述第二挂面定位砂布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的正面位置,用于防止布料移位。

如上述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模板、所述第二模板、所述第三模板和所述第四模板均为透明塑料板。

如上述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模板、所述第二模板、所述第三模板和所述第四模板的厚度均为2mm。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提供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以第一模板为基础模板,在第一模板上折叠安装第二模板和第四模板,用于对中厚款西服的驳折线进行缝制;同时在第二模板上折叠安装第三模板,并通过驳头垫板、驳领垫板、驳头放置槽、驳领放置槽,用于对驳头部和驳领部进行定位,以使驳头部和驳领部达到美观平顺的效果;本发明仅仅使用四块模板就能在实现中厚款西服的驳折线的缝制的同时确保驳头部和驳领部美观平顺,使得本发明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具有缝制简单、所需工时短和成品效率高的特点。简单来说,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和推广应用;同时简化了工序,缩短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销售旺季的产品供应,增加了经济收益;并且在短时间内使工厂新手达到熟练工人的制作水平,缩短工人的上岗培训时间。

二、本发明设置的第一衣身垫板和第二衣身垫板,可以便于驳折线下端衣身的平整放置。

三、本发明设置的第一挂面定位砂布和第二挂面定位砂布,可以防止驳折线缉线时布料出现滑动或者移动。

四、本发明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均为透明塑料板,可以便于查看缝制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模板的正面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组合图(第三模板折叠时);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组合图(第三模板打开时);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四模板的正面图;

图中:1-第一模板;11-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12-第一挂面定位砂布;2-第二模板;21-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2-驳头垫板;23-驳领垫板;24-第二挂面定位砂布;25-第一衣身垫板;3-第三模板;31-第二衣身垫板;4-第四模板;41-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42-驳头放置槽;43-驳领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主要包括第一模板1,在第一模板1上设有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11;第二模板2,第二模板2的右侧边与第一模板1的右侧边活动连接,在第二模板2上设有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1,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1与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11对应设置,在第二模板2的正面位置设有驳头垫板22,用于放置驳头部;在第二模板2的正面位置设有驳领垫板23,用于放置驳领部;第三模板3,第三模板3的左侧边与第二模板2的正面位置活动连接,第三模板3的右侧边与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1的衣身部右侧边对应设置;和第四模板4,第四模板4的右侧边与第一模板1的右侧边活动连接,在第四模板4上设有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41,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41与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11对应设置,在第四模板4上设有驳头放置槽42,驳头放置槽42与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41相贯通,驳头放置槽42与驳头垫板22对应设置;在第四模板4上设有驳领放置槽43,驳领放置槽43与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41相贯通,驳领放置槽43与驳领垫板23对应设置。在本发明中,提及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1与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11对应设置,是指将第二模板2在第一模板1上折叠后,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1和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11呈重合设置;同样,将第四模板4在第一模板1上折叠后,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41和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11呈重合设置;第三模板3的右侧边与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1的衣身部右侧边对应设置是指,将第三模板3在第二模板2上折叠后,第三模板3的右侧边与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1的衣身部右侧边对齐。

总而言之,本发明提供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以第一模板1为基础模板,在第一模板1上折叠安装第二模板2和第四模板4,用于对中厚款西服的驳折线进行缝制;同时在第二模板2上折叠安装第三模板3,并通过驳头垫板22、驳领垫板23、驳头放置槽42、驳领放置槽43,用于对驳头部和驳领部进行定位,以使驳头部和驳领部达到美观平顺的效果;本发明仅仅使用四块模板就能在实现中厚款西服的驳折线的缝制的同时确保驳头部和驳领部美观平顺,使得本发明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具有缝制简单、所需工时短和成品效率高的特点。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模板2和第四模板4均位于第一模板1的上方,第四模板4位于第二模板2的上方。

为了便于第三模板3的安装,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三模板3的左侧边与第二模板2的右侧边之间留有间隙,这样可以便于第三模板3的安装,同时节省资源。

为了便于驳折线下端衣身的平整放置,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还包括第一衣身垫板25,第一衣身垫板25设置在第二模板2的正面位置,用于放置衣身。优选为,第一衣身垫板25为两块,呈上下方位放置。同时,本发明还包括第二衣身垫板31,第二衣身垫板31设置在第三模板3的正面位置,用于放置衣身。优选为,第二衣身垫板31为两块,呈上下方位放置。进一步优选为,第二衣身垫板31和第一衣身垫板25呈上下交叉设置。

在本发明中,驳头垫板22、驳领垫板23、第一衣身垫板25和第二衣身垫板31为海绵垫,驳头垫板22、驳领垫板23、第一衣身垫板25和第二衣身垫板31的厚度为1cm。驳头垫板22、驳领垫板23、第一衣身垫板25和第二衣身垫板31的设计是为了让挂面的量跟随衣身结构而增大,这样做出的衣服窝势自然,外形美观。

为了防止驳折线缉线时布料出现滑动或者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还包括第一挂面定位砂布12,第一挂面定位砂布12设置在第一模板1的正面位置,用于防止布料移位。

为了防止驳折线缉线时布料出现滑动或者移动,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还包括第二挂面定位砂布24,第二挂面定位砂布24设置在第二模板2的正面位置,用于防止布料移位。

为了便于各模板之间能快速的展开与合拢,本发明的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第四模板4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通过胶布(即连接带)活动连接;第二模板2与第三模板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胶布活动连接。如图1、图3所示,折叠后,第一模板1上的第一驳折线缉线通槽11与第二模板2上的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1、第四模板4的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41重合,第三模板3的右侧边与第二驳折线缉线通槽21的衣身部左侧边对齐。

为了能够随时查看对布料的缝制情况,本发明的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第三模板3和第四模板4均为透明塑料板。优选为,基于考虑节约成本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第三模板3和第四模板4的厚度均为2mm。

如图1至图5所示,下面对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做详细说明:

首先将衣身面料对齐位置放在第一模板1上,放下第二模板2,翻开第三模板3;将挂面对齐位置放好,放下第三模板3,整理好挂面;然后再放下第四模板4,沿第三驳折线缉线通槽41开始缉线。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提供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以第一模板1为基础模板,在第一模板1上折叠安装第二模板2和第四模板4,用于对中厚款西服的驳折线进行缝制;同时在第二模板2上折叠安装第三模板3,并通过驳头垫板22、驳领垫板23、驳头放置槽42、驳领放置槽43,用于对驳头部和驳领部进行定位,以使驳头部和驳领部达到美观平顺的效果;本发明仅仅使用四块模板就能在实现中厚款西服的驳折线的缝制的同时确保驳头部和驳领部美观平顺,使得本发明的中厚款西服挂面自然窝势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具有缝制简单、所需工时短和成品效率高的特点。简单来说,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和推广应用;同时简化了工序,缩短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销售旺季的产品供应,增加了经济收益;并且在短时间内使工厂新手达到熟练工人的制作水平,缩短工人的上岗培训时间。

二、本发明设置的第一衣身垫板25和第二衣身垫板31,可以便于驳折线下端衣身的平整放置。

三、本发明设置的第一挂面定位砂布12和第二挂面定位砂布24,可以防止驳折线缉线时布料出现滑动或者移动。

四、本发明的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第三模板3和第四模板4均为透明塑料板,可以便于查看缝制情况。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