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43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包括在一条长边方向上以能够打开及合上的方式连接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设置有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在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的周围黏贴有上模板砂布层;下模板设置有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在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的四周黏贴有下模板砂布层,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与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相对于上模板和下模板连接处的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成品标准化程度高,美观牢固,大大缩短了工时,同时也降低对工人操作的技术要求,减少了废品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

【背景技术】
[0002]服装加工厂在加工这种西服前襟片时往往都是加工工人徒手操作缝制程序,由于工人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差异较大,因此,同一批相同规格的西服前襟片成型后外形差别较大,并且因为要求成型后的西服前襟片外表平服工整,弧线圆顺,止口不能反吐。此项加工技术要求较高,但往往由于加工缝制时程序步骤较多,费时费力,容易致使西服前襟片发生变形,外表不平服,辑线线条不流畅;同时,这种加工方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缝制而成的西服前襟片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型后的西服前襟片尺寸规格、品质一致的缝制夹具,在生产中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包括上模板⑴和下模板(4),所述上模板⑴和所述下模板(4)在一条长边方向上以能够打开及合上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模板(1)设置有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在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周围黏贴有上模板砂布层(2);所述下模板(4)设置有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在所述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6)的四周黏贴有下模板砂布层(5),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与所述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6)相对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4)连接处的所述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所述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6)包括:7字形的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一通槽的7字形中的横线左端向下延伸的部分向下隔开一定间隔设置,并且呈1字形向下延伸的第二通槽;和由L字形通槽和勺字形通槽以所述L字形通槽的末笔处和所述勺字形通槽的末笔处相连而形成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通槽的所述L字形通槽的顶端隔开一定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通槽的所述勺字形通槽的顶端隔开一定间隔设置。
[0005]根据上述结构,优选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的形状与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
(3)所组成的形状相同,但是比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所组成的形状更宽,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的形状与所述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6)所组成的形状相同,但是比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6)所组成的形状更宽。
[0006]优选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与下模板砂布层(5)相对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4)连接处的所述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
[0007]优选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和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设置在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4)合上时相对的一面上。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成品标准化程度高,美观牢固,大大缩短了工时,同时也降低对工人操作的技术要求,减少了废品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上模板;2、上模板砂布层;3、上模板缉线通槽;4、下模板;5、下模板砂布层;6、下模板缉线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1针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0013]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包括一边连接在一起的上、下两块模板(上模板I和下模板4),上模板I和下模板4在长边方向连接形成能够开合的双开书页结构(一般用胶布将模板连接在一起即可,若加工的面料有很多层的话,可以在模板上打孔以方便用锥子固定),上模板I设置有镂空的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组合形成用于缝制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缉线走线形状。
[0014]在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四周按照该上模板缉线通槽3能够露出的方式黏贴有上模板砂布层2,用于增加摩擦力,防止布料移位;作为上模板砂布层2的形状,可以是覆盖住近似环形的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整个内部和外圈一定宽度的方式,也可以优选上模板砂布层2的形状与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所组成的形状相同,但是比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所组成的形状更宽(比如仅在通槽两侧8?12_宽度范围内设置有砂布层),这样既能节省纱布层的材料又能达到增加摩擦力的有益效果。
[0015]为了进一步增加砂布层在工作过程中对衣料的固定作用,在以图1所示的上模板砂布层2作为第一上模板砂布层的前提下,优选在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中心部设置有与第一上模板砂布层形状完全相同,但尺寸仅为第一上模板砂布层1/5?1/4的第二上模板砂布层,当然由于第二上模板砂布层的周围没有通槽,所以也不再需要露出通槽3的类似部位,故第二上模板砂布层可以是完整的环状(即砂布层的内外边缘之间不再有槽)。
[0016]下模板4设置有下模板缉线通槽6和固定衣片用的下模板砂布层5。其中,下模板缉线通槽6包括:7字形的第一通槽;与第一通槽的7字形中的横线左端向下延伸的部分向下隔开一定间隔设置,并且呈I字形向下延伸的第二通槽;和由L字形通槽和勺字形通槽以L字形通槽的末笔处和^字形通槽的末笔处相连而形成的第三通槽,第二通槽的下端与第三通槽的L字形通槽的顶端隔开一定间隔设置,第一通槽的下端与第三通槽的^字形通槽的顶端隔开一定间隔设置。
[0017]也就是说,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分别为“7字形”、“I字形”、以及“L字形和勹字形尾端相连的形状”,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相互之间并不连通而是有一段未开槽的模板(该段未开槽的连接部的长度(指槽的走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即,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各自隔开一定间隔设置,并且共同组合形成如图1所示的类似长口径花瓶1/2截面形状。
[0018]另外,由于上模板缉线通槽3和下模板缉线通槽6呈对称形状,故省略其详细说明,但是如图1所示,上模板缉线通槽3和下模板缉线通槽6的形状比较复杂,如果仅靠人工缝制出这样的形状,不同的人缝制的产品肯定会有很大区别,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很难做到两件产品的一致,为此,采用这种通槽借助于机械来完成效果更好。
[0019]另外,与上述同样地,作为下模板砂布层5的形状,可以是覆盖住近似环形的下模板缉线通槽6的整个内部和外圈一定宽度的方式,也可以优选下模板砂布层5的形状与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6所组成的形状相同,但是比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6所组成的形状更宽(比如仅在通槽两侧8?12mm宽度范围内设置有砂布层),这样既能节省纱布层的材料又能达到增加摩擦力的有益效果。
[0020]同样地,在以图1所示的下模板砂布层5作为第一下模板砂布层的前提下,优选在下模板缉线通槽6的中心部设置有与第一下模板砂布层形状完全相同,但尺寸仅为第一下模板砂布层1/5?1/4的第二下模板砂布层,当然由于第二下模板砂布层的周围没有通槽,所以也不再需要露出通槽6的类似部位,故第二下模板砂布层可以是完整的环状(即砂布层的内外边缘之间不再有槽)。
[0021]另外,优选下模板4上的下模板缉线通槽6及下模板砂布层5与上模板1上的上模板缉线通槽3及上模板砂布层2相对于上模板1与下模板4的连接处的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也就是说,当合上上模板1和下模板4时,上模板1和下模板4上的上模板缉线通槽3与下模板缉线通槽6、以及上模板砂布层2与下模板砂布层5完全重合。
[0022]进一步,优选上模板砂布层2和下模板砂布层5仅设置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4合上时相对的一面上。
[0023]无论是上模板缉线通槽3还是下模板缉线通槽6,槽的宽度均可以为3?5_,优选为3_,3毫米以下的槽不方便走针,宽的槽缉出的线容易歪不美观。另外,临近拐角处的槽的宽度可以比直线状的槽适当宽一些,以便于缉线时走针更方便圆滑。
[0024]所述上、下模板形状均为长方形,长宽大小规格相同;上、下模板的缉线通槽规格、大小均相同;选用塑料材质,便于加工和使用,但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比如木材制成。
[0025]使用步骤:
[0026]首先将加过衬的西服前襟衣片和挂面正面相对叠放好,放置在下模板4上,合上上模板1,利用上、下模板的砂布层固定好衣片位置,然后沿着镂空轨道通槽辑线。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I)和下模板(4),所述上模板(I)和所述下模板(4)在一条长边方向上以能够打开及合上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模板(I)设置有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在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周围黏贴有上模板砂布层(2);所述下模板(4)设置有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在所述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的四周黏贴有下模板砂布层(5), 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与所述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6)相对于所述上模板(I)和所述下模板(4)连接处的所述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 所述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6)包括: 7字形的第一通槽; 与所述第一通槽的7字形中的横线左端向下延伸的部分向下隔开一定间隔设置,并且呈I字形向下延伸的第二通槽;和 由L字形通槽和iI字形通槽以所述L字形通槽的末笔处和所述iI字形通槽的末笔处相连而形成的第三通槽, 所述第二通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通槽的所述L字形通槽的顶端隔开一定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通槽的所述^字形通槽的顶端隔开一定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的形状与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所组成的形状相同,但是比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3)所组成的形状更宽, 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的形状与所述多条下模板缉线通槽(6)所组成的形状相同,但是比所述多条上模板缉线通槽(6)所组成的形状更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与下模板砂布层(5)相对于所述上模板(I)和所述下模板(4)连接处的所述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合西服前襟片和挂面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和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设置在所述上模板(I)和所述下模板(4)合上时相对的一面上。
【文档编号】A41H31/00GK204070697SQ20142055388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孙大志, 朱静, 谢保卫 申请人:孙大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