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抗菌保健薄花呢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082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抗菌保健薄花呢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服装舒适化、保健化、高档化、时尚化有了更高要求。目前,市场上发射远红外线、负离子、调温调湿、抑菌抗菌等功能性纺织品主要采用后整理过程中添加助剂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持续性差,一般来说,通过后整理方法加工的纺织品,在洗涤5-10次后,功能性能会逐渐消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抗菌保健薄花呢,该产品不仅具有调温调湿、释放负离子、释放远红外线、抑菌抗菌、绿色环保、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也充分体现了羊毛/桑蚕丝柔软滑爽、光泽柔和的特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抗菌保健薄花呢,由以下原料配比制得:澳大利亚羊毛50%,聚酯纤维35%,桑蚕丝5%,竹炭纤维10%。

进一步,所述澳大利亚羊毛的细度为17.5μm,长度为85mm,聚酯纤维的细度为1.5d,长度为90mm,桑蚕丝的细度为1.5d,长度为95mm,竹炭纤维的细度为2d,长度为85mm。

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抗菌保健薄花呢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染色工序

羊毛纤维:采用90℃低温染色的设计思路,选用环保型进口兰纳素毛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并加入0.5%n2低温促染剂,羊毛染色温度从98℃降到90℃,减少了羊毛纤维的损伤,提高了纺纱的制成率和纱线的强力,节约了能源;

竹炭纤维:采用阳离子红x-grl黄x-8gl进行染色,采用120℃对竹炭纤维进条染色,为保证竹炭纤维的匀染性,在染缸中先加入醋酸0.4g/l、元明粉2g/l,以延缓染料的上染过程,并严格控制升温速率1度/min,染缸的ph值保持在4-4.5之间,当染色温度升温至85℃时保温10min,然后再以1度/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保温45min后降温,并注入清水,加入浮色清洗剂89202g/l,升温至90℃清洗20min,这样的染色工艺使得各项色牢度达到最佳状态;

(2)纺纱工序

根据竹炭纤维的回潮率以及含油率的大小,在混梳前6h~8h给竹炭纤维按1%比例喷洒水,使纤维在以后的各工序中处于放湿状态,精梳采用9g/2m轻喂入量大拔取隔距30mm从而减少纤维中毛粒的数量,便于提高后道纺纱效率,混条加入40ml史蒂芬逊和毛油助剂,出条重量19克/米,牵伸倍数7-8倍;粗纱采用车速120米/秒,加大张力,使条子在出纱口与粗纱管之间尽量伸直,保证粗纱条干均匀,细纱采用紧密纺纺纱,车速7000转/分、络筒750转/分,张力盘100cn,温度23℃,湿度75%;

(3)织造工序

在整经倒轴过程中加入8%水溶性hg-106c冷浆剂,使纱线毛羽服贴,表面更光洁,整经车速280转/分,倒轴80米/分,在织机上采用小张力280n,保证织造顺利进行。

进一步,还包括后整理工序:平洗煮→烘定→中检→烧毛→高速洗→双煮→吸水→烘干→中检→熟修→中检→预缩→kd罐蒸→成品,

高速洗:300m/min*50′毛能净4kg,压辊压力0.5mbar;双煮工艺:温度85℃×40′,1、4压辊加压,hac:0.35g/l,ph值6.5-7.0,采用了亲水柔软剂jt-3031进行柔软处理,以保持织物的吸湿性,烘定:180℃*35m/min,下机门幅153-154cm中超喂;kd罐蒸:处理时间120s,处理压力0.6mpar。

进一步,所述织机采用意大利进口舒美特剑杆织机,开口时间315度,后梁1-2,织机张力250-280n。

本发明采用的竹炭纤维具有柔滑软暖、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发射远红外线、负离子发射浓度高、矿物质含量高、超强的吸附力、绿色环保等特点,竹炭纤维织物对远红外线发射率高达0.87,能蓄热保暖,温升速度比普通棉织物快,达到除湿与干燥的功效,并有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在学术界,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或“长寿素”,对人体具有活化细胞、净化血液、消除疲劳、稳定植物神经系统、改善过敏体质等保健作用,82%的负离子可通过皮肤吸收,因此用竹炭纤维制成纺织品无疑是发挥负离子健康功效及抑菌抗菌的极好途径。

桑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丝,是天然的动物蛋白质纤维,桑蚕丝富含18中氨基酸与蛋白质,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对人体有着很好的营养价值,有“纤维皇后”的美誉。纤维光滑柔软,富有光泽,有冬暖夏凉的感觉。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充分发挥了竹炭纤维和桑蚕丝的优良性能,丰富了毛纺面料品种,提高了面料的档次和附加值,织物外观细腻,手感滑爽、光泽自然柔和,色彩纯正,吸湿透气性好,呢面纹路清晰,做工精致,充分体现了竹炭纤维的保健功能,产品附加值高,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2、本发明采用的羊毛具有纤细、轻薄、柔软、滑糯、保暖等特点,竹炭纤维具有调温调湿、释放负离子、释放远红外线、抑菌抗菌等特点,桑蚕丝光泽自然柔和,使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抑菌抗菌、防紫外线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本发明选用原料的参数如下:

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抗菌保健薄花呢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染色工序

羊毛纤维:高温长时间沸煮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还会使羊毛泛黄,影响纤维的可纺性﹑手感﹑光泽﹑鲜艳度﹑破坏羊毛的天然品质,所以采用低温染色的设计思路,选用环保型进口兰纳素毛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并加入一定量的0.5%n2低温促染剂,羊毛染色温度从98℃降到90℃,减少了羊毛纤维的损伤,提高了纺纱的制成率和纱线的强力,节约了能源。

竹炭纤维:由于竹炭纤维具有微细孔隙结构,对染料具有更强的吸附性能,采用阳子离子染料(阳离子红x-grl黄x-8gl)进行染色,采用120℃对竹炭纤维进条染色,为保证竹炭纤维的匀染性,在染缸中先加入醋酸(0.4g/l)、元明粉(2g/l),以延缓染料的上染过程,并严格控制升温速率(1度/min),染缸的ph值保持在4-4.5之间,当染色温度高于82度℃时,由于竹炭纤维大分子链段的解冻,运动加剧,染料分子很容易从纤维表面向内部扩散、吸附在纤维内,上染速率增加,因此采取分段升温的染色过程,升温至85℃保温10min,然后再以1度/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保温45min后降温,并注入清水,加入净洗剂(浮色清洗剂89202g/l)、升温至90℃清洗20min,这样的染色工艺使得各项色牢度达到最佳状态。

(2)纺纱工序

根据竹炭纤维回潮率高,具有很强吸放湿能力的特性,故在生产前进行预处理。结合竹炭纤维的回潮率以及含油率的大小,在混梳前6h~8h给竹炭纤维按1%比例喷洒水,使纤维在以后的各工序中处于放湿状态;精梳采用9g/2m轻喂入量大拔取隔距30mm,从而减少纤维中毛粒的数量,便于提高后道纺纱效率,混条加入40ml史蒂芬逊和毛油助剂,出条重量19克/米,牵伸倍数7-8倍。为解决粗纱断头、缠罗拉严重的问题,对粗纱工艺进行了调整:一是降低车速,采用120米/秒;二是加大张力,使条子在出纱口与粗纱管之间尽量伸直,保证粗纱条干均匀。细纱采用紧密纺纺纱,车速7000转/分、络筒750转/分,张力盘100cn,温湿度控制,温度23℃,湿度75%。由于紧密纺纱技术对纺纱三角区的控制,基本上消除了环锭纺纱三角区所产生的毛羽,因此纱线光洁,条干均匀,强力好。

(3)织造工序

因考虑纱线强力,同时支数又较高,因此,在整经倒轴过程中加入8%水溶性hg-106c冷浆剂,使纱线毛羽服贴,表面更光洁,耐磨性提高,减少断头。整经车速280转/分,倒轴80米/分。在织机上采用小张力280n,保证织造顺利进行。优选意大利进口舒美特剑杆织机,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开口时间315度,后梁1-2,织机张力250-280n,重点对经纬吊问题进行控制,保证了布面质量。

(4)后整理工序

工艺流程:平洗煮→烘定→中检→烧毛1→高洗→双煮→吸水→烘干→中检→熟修→中检→预缩→kd罐蒸→成品,

后整理为保持竹炭纤维的功能和桑蚕丝的光泽,采用先湿水后烧毛的工艺路线,各道使用环保型助剂,洗呢采用轻度洗呢40℃×40min,让织物在洗呢时更加的收缩和融合;高速洗:300m/min*50′毛能净4kg,压辊压力0.5mbar风速65。双煮工艺:温度85℃/40′,1、4加压,200mlhac,ph值6.5-7,让织物在张力与压力作用下更好的收缩和回复。为达到面料手感柔滑,吸湿透气,采用了亲水柔软剂进行了柔软处理,以保持织物的吸湿性,并增强手感、耐水洗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回复性。热定型:180℃*35m/min,下机门幅153-154cm中超喂。轧柔:平滑柔软剂jt-302,30g/l,20m/min,中超喂。kd罐蒸:127#3#工艺。

本发明的竹炭纤维取毛竹为原料,采用1200℃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该纤维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每一根竹炭纤维都呈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微孔结构。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能使竹炭所具有的功能100%的发挥出来。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方式制做的竹炭纤维,只是达不到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生产出的面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磨性好,根据国家标准gb/t26382-2011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a.耐摩擦色牢度:≥4-5级;

b.抑菌率≥95%;

c.耐洗色牢度:≥4-5级;

d.起毛起球:≥4-5级;

e.折痕回复角:320;

f.ph值=6.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