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碱性增白剂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66518发布日期:2019-05-15 22:44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碱性增白剂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纺织印染行业,棉布做特白产品均使用棉增白剂4bk,其基本工艺流程有如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工艺、棉织物先进行100℃漂白,漂白时使用烧碱或精练酶及h2o2等助剂在碱性条件(ph=105~11.5)进行氧漂60分钟左右;然后进行水洗;再到中性浴再进行增白,增白时再升温到95-100℃,进行30分钟后,进行洗水操作。

第二种工艺、在100℃温度下,棉织物漂白和增白同浴进行60分钟,然后直接进行洗水。

以上两种工艺各有优缺点。

第一种工艺:增白时在中性浴进行,4bk没有受到碱剂及h2o2的影响,所以比较稳定,白度值较高,缺点是两步做时间长,从漂白,增白到出布要3-4小时。

第二种工艺:增白在碱性浴中进行,又有h2o2的作用,所以4bk受到了一部分破坏,导致白度下降,稳定性差。一般做低档单,要求不严格的状况下才采用此工艺,优点是时间短,从漂白,增白到出布要2-3小时,节约1小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方面提供一种棉碱性增白剂,在碱性情况下,具有稳定性好、白度高、节能环保和成本低的优点。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棉碱性增白剂的应用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上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棉碱性增白剂,按照重量分数计,其原料为:300-500份主体为dsd酸双三嗪类的二磺酸的增白剂、5-7份可在碱性条件下上染的直接染料和550-650份元明粉。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分数计,主体为dsd酸双三嗪类的二磺酸的增白剂为400份。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分数计,可在碱性条件下上染的直接染料为6份。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分数计,主元明粉为594份。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ph值为10.5-11.5的条件下,使用该棉碱性增白剂进行上染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dsd酸三嗪类的二磺酸类增白剂本身的特性为:①40-60℃低温上染率高;②碱性条件(ph=10.5-11.5)下,上染率高。且这两种条件下,它的匀染性都好。直接染料有一部分结构的染料,碱性条件(ph=10.5-11.5)下,上染率比中性条件高30-40%,且在碱性条件下,匀染性非常好,稳定性也非常好,不会被碱及h2o2所破坏,所以把耐碱的直接染料和二磺酸类的增白剂组合到一起去做增白剂,它就具备了可以做漂白、增白同浴的特性,而且好于中性条件增白。而目前的4bk则不耐碱,碱性条件下,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所以它不具备做一浴的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工艺的工艺曲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工艺的工艺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棉碱性增白剂使用过程的工艺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棉碱性增白剂,按照重量分数计,其原料为:300-500份主体为dsd酸双三嗪类的二磺酸的增白剂、5-7份可在碱性条件下上染的直接染料和550-650份元明粉。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分数计,主体为dsd酸双三嗪类的二磺酸的增白剂为400份。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分数计,可在碱性条件下上染的直接染料为6份。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分数计,主元明粉为594份。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ph值为10.5-11.5的条件下,使用该棉碱性增白剂进行上染操作。

实施例2,一种棉碱性增白剂,按照重量分数计,其原料为:300份主体为dsd酸双三嗪类的二磺酸的增白剂、5份可在碱性条件下上染的直接染料和550份元明粉。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ph值为10.5-11.5的条件下,使用该棉碱性增白剂进行上染操作。

实施例3,一种棉碱性增白剂,按照重量分数计,其原料为:500份主体为dsd酸双三嗪类的二磺酸的增白剂、7份可在碱性条件下上染的直接染料和650份元明粉。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分数计,主体为dsd酸双三嗪类的二磺酸的增白剂为400份。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ph值为10.5-11.5的条件下,使用该棉碱性增白剂进行上染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棉碱性增白剂及其应用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按照重量分数计,其原料为:300‑500份主体为DSD酸双三嗪类的二磺酸的增白剂、5‑7份可在碱性条件下上染的直接染料和550‑650份元明粉。具有稳定性好、白度高、节能环保和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明玉
技术研发日:2017.11.03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