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41043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英文名:nonwovenfabric或者nonwovencloth)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无纺布具有如下优点:

1.质轻: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生产原料,比重仅0.9,只有棉花的五分之三,具蓬松性,手感好。

2.柔软:由细纤维组成(2-3d)轻点状热熔粘结成型。成品柔软度适中,具舒适感。

3.拨水、透气:聚丙烯切片不吸水,含水率零,成品拨水性佳,由100%纤维组成具多孔性,透气性佳,易保持布面干爽、易洗涤。

4.无毒、无刺激性:产品采用符合fda食品级原料生产,不含其他化学成分,性能稳定,无毒、无异味,不刺激皮肤。

5.抗菌、抗化学药剂:聚丙烯属化学钝性物质,不虫蛀,并能隔离存在液体内细菌及虫类的侵蚀;抗菌、碱腐蚀、成品不因侵蚀而影响强度。

6.抗菌性。制品具拔水性,不发霉,并能隔离存在液体内细菌及虫类的侵蚀,不霉蛀。

7.物性佳。由聚丙烯纺丝直接铺成网热粘结而成,制品强度较一般短纤产品为佳,强度无方向性,纵横向强度相近。

8.在环保方面,使用的大多数无纺布的原材料是聚丙烯,而塑料袋的原材料是聚乙烯,两种物质虽然名字相似,但在化学结构上却相差甚远。聚乙烯的化学分子结构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极难降解,所以塑料袋需要300年才可分解完毕;而聚丙烯的化学结构不牢固,分子链很容易就可断裂,从而可以有效地降解,并且在无毒的形态中进入下一步环境循环,一个无纺布购物袋在90天内就可以彻底分解。而且无纺布购物袋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废弃后对环境的污染度也只有塑料袋的10%。

但是传统的功能型无纺布一般重视抗菌性能,而忽视了其他性能,本发明为餐饮服务业提供了一种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气石粉反复粉碎并过325目筛,取筛下物,得到微米级电气石粉;将经过焙烧的贝壳粉反复粉碎并过8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贝壳粉;

b、将微米级电气石粉贝壳粉混合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加水高速研磨,浓缩并喷雾干燥后得到微米级负离子粉;

c、将微米级负离子粉与异丙醇、去离子、聚乙烯-乙烯醇和改性涤纶纤维、氧化铈混合后,得到静电纺丝液;

d、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得到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微米级电气石粉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30-200):1。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微米级电气石粉与贝壳粉的比例为1:(8-15)。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微米级负离子粉的粒径为0.5-10μm。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静电纺丝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异丙醇45-75%;聚乙烯-乙烯醇5-12%;异形涤纶纤维1-4%;氧化铈0.05-0.2%;微米级负离子粉1-3%;去离子水余量。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异形涤纶纤维为三角涤纶纤维。

优选的,本发明制备的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需要每个月用质量分数为1-5%的醋酸浸泡3-5min后冲洗干净,即可达到持久释放负离子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采用微米级负离子粉加入静电纺丝液中,赋予无纺布负离子释放的功能;为了达到更好的负离子释放效果,本发明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并与电气石粉共磨,可以提高电气石粉的分散效果;加入氧化铈作为催化剂,可以提升氧化石墨烯与其它原料的反应性能,更有利于建立空间网状结构,释放效果叠加,效果更好;加入异形涤纶纤维,减少纤维对负离子的阻碍效果;加入焙烧的贝壳粉,将电气石粉贝壳粉附着在贝壳粉的表面和孔隙中,一段时间后,用弱酸将贝壳粉表面的碳酸钙溶解一些,就可以继续保持无纺布负离子释放的功能。综上所述的,本发明制备的功能无纺布,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3年内,负离子释放效果可以保持在6000-9000个/cm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气石粉反复粉碎并过325目筛,取筛下物,得到微米级电气石粉;将经过焙烧的贝壳粉反复粉碎并过8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贝壳粉;

b、将微米级电气石粉贝壳粉混合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加水高速研磨,浓缩并喷雾干燥后得到微米级负离子粉;

c、将微米级负离子粉与异丙醇、去离子、聚乙烯-乙烯醇和改性涤纶纤维、氧化铈混合后,得到静电纺丝液;

d、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得到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

所述的步骤b中,电气石粉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40:1。

所述的步骤b中,微米级电气石粉与贝壳粉的比例为1:12。

所述的步骤b中,微米级负离子粉的粒径为0.5-10μm。

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静电纺丝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异丙醇65%;聚乙烯-乙烯醇8%;三角涤纶纤维2%;氧化铈0.15%;微米级负离子粉2.5%;去离子水余量。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气石粉反复粉碎并过325目筛,取筛下物,得到微米级电气石粉;将经过焙烧的贝壳粉反复粉碎并过8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贝壳粉;

b、将微米级电气石粉贝壳粉混合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加水高速研磨,浓缩并喷雾干燥后得到微米级负离子粉;

c、将微米级负离子粉与异丙醇、去离子、聚乙烯-乙烯醇和改性涤纶纤维、氧化铈混合后,得到静电纺丝液;

d、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得到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

所述的步骤b中,电气石粉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30:1。

所述的步骤b中,微米级电气石粉与贝壳粉的比例为1:15。

所述的步骤b中,微米级负离子粉的粒径为0.5-10μm。

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静电纺丝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异丙醇45%;聚乙烯-乙烯醇12%;三角涤纶纤维1%;氧化铈0.2%;微米级负离子粉1%;去离子水余量。

实施例3:

一种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气石粉反复粉碎并过325目筛,取筛下物,得到微米级电气石粉;将经过焙烧的贝壳粉反复粉碎并过8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贝壳粉;

b、将微米级电气石粉贝壳粉混合后加入氧化石墨烯,加水高速研磨,浓缩并喷雾干燥后得到微米级负离子粉;

c、将微米级负离子粉与异丙醇、去离子、聚乙烯-乙烯醇和改性涤纶纤维、氧化铈混合后,得到静电纺丝液;

d、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得到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

所述的步骤b中,电气石粉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00:1。

所述的步骤b中,微米级电气石粉与贝壳粉的比例为1:8。

所述的步骤b中,微米级负离子粉的粒径为0.5-10μm。

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静电纺丝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异丙醇75%;聚乙烯-乙烯醇5%;三角涤纶纤维4%;氧化铈0.05%;微米级负离子粉3%;去离子水余量。

对比例1

将实施例1中的氧化铈去除,其余配比不变。

对比例2

将实施例1中的三角涤纶纤维替换为常规的涤纶纤维,其余配比不变。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有负离子持久释放功能的无纺布的负离子释放功能进行检测,得到如下数据:

由以上测试数据可以知道,加入氧化铈和三角涤纶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无纺布的负离子释放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