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磨PU合成革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86183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造合成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磨pu合成革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u革就是聚氨酯成份的表皮。现在广泛适用于做箱包、服装、鞋、车辆和家具的装饰,它已日益得到市场的肯定,其应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大,品种之多,是传统的天然皮革无法满足的。人造革、合成革是塑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各行业被广泛使用。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在国际上已有60多年发展历史,中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生产人造革,它在中国塑料工业中是发展较早的行业。近几年来,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不仅是生产企业装备生产线的增长、产品产量连年增长、品种花色年年增加,而且行业发展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有相当的凝聚力,从而能把中国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包括相关行业组织在一起,发展成一个有相当实力的行业。申请号为cn20101051620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pu树脂,原料包括低聚物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二甲基亚砜及碳酸二甲酯;一种以所述环保型pu树脂为原料的环保型pu革,包括面层、中层和底层,所述各层原料均由质量百分比为40-60%的pu树脂、2-10%的调色剂、30-50%的溶剂组成;一种制备所述环保型pu革的方法,将面层原料组合物涂覆在离型纸上烘干冷却,将中层的原料组合物涂覆在面层上烘干冷却,将所述底层的原料组合物涂覆在中层上,与底布粘接后烘干冷却将离型纸剥离,进行二次烘干。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u树脂中有机溶剂毒性大、pu革成品中残留毒性有机溶剂,tvoc含量过高的技术问题。特别适用于生产环保型pu树脂、环保型pu革。但是现有的耐磨性pu革产品中,都是直接通过添加一些具有耐磨功能的无机材料来提高pu革的耐磨性,但是无机材料与聚氨酯的相容性差,不易分散,容易团聚,从而影响其耐磨性的发挥。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磨pu合成革面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制得的pu合成革能够在保持pu合成革的手感的前提下,有效提高pu革的耐磨性。并且本发明在pu合成革中添加有石墨烯,能够提高石墨烯的分散性,使其不易团聚。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高耐磨pu合成革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烯粉添加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并调ph值至11-12,加热至65-75℃,然后一边滴加硫酸铝溶液,一边调节ph为6-7,滴加完毕后,搅拌熟化,洗涤至中性,烘干,制得一次包覆石墨烯。2)将一次包覆石墨烯与水、聚乙二醇混合后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后得到二次包覆石墨烯。3)将聚醚多元醇、二次包覆石墨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异氰酸酯,加热反应,制得聚氨酯树脂。4)取部分所述聚氨酯树脂,添加色浆,配得湿法浆料,将湿法浆料涂于基材上,然后将基材浸入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凝固,最后取出依次水洗、干燥,制得湿法贝斯;5)取部分所述聚氨酯树脂,添加二甲基甲酰胺、丁酮和色粉后,配得干法浆料,将干法浆料涂于离型纸上,依次烘干、冷却后,制得干法贴面。6)将所述湿法贝斯与所述干法贴面贴合,依次经过烘干、冷却后,剥除离型纸,制得成品。本发明采用石墨烯作为提高pu合成革耐磨性能的功能添加剂。石墨烯具有很强的物理性能,能够提高pu合成革的耐磨性。但是由于石墨烯与聚氨酯的相容性较差,在聚氨酯中不易分散,容易发生团聚。为此,本发明先用酸铝作为无定型氧化铝的前驱体,反应后形成胶体,在石墨烯表面包覆有无定型氧化铝,无定型氧化铝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反应活性更高,同时也提高了石墨烯与聚氨酯的相容性和分散性。然后,本发明进一步对石墨烯表面包覆了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能够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反应中参与反应,使得石墨烯与聚氨酯的结合性更好,同时由于聚乙二醇与聚氨酯单体的相容性好,还能够减小石墨烯在聚合反应中的空间位阻,进一步提高石墨烯分散性,使其不易团聚。此外,虽然石墨烯能够有效提高pu合成革的耐磨性,但是pu合成革作为人造皮衣、人造皮手套、仿皮坐垫的原料,需要经常与人体皮肤接触。石墨烯在增强pu合成革物理性能的同时,由于其颗粒较为粗糙,会使得pu合成革表面变得具有毛糙,与皮肤接触时会有毛刺感,影响使用体验。而本发明对石墨烯进行了二次包覆,使得石墨烯颗粒的粗糙感大幅降低,从而提升了pu革的手感。进一步地,步骤1)中,石墨烯粉和硫酸铝的质量用量比为100:6-8。进一步地,步骤2)中,一次包覆石墨烯和聚乙二醇的质量用量比为100:8-18。进一步地,步骤3)中,聚醚多元醇、二次包覆石墨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异氰酸酯的质量用量比为90-110:1-3:1-5:15-25。进一步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50-70℃,反应时间4-6h。进一步地,步骤4)中,凝固温度为30-40℃,时间为10-20min。进一步地,步骤4)中,湿法浆料的涂布量为150-180g/m2。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干法浆料的质量百分比为:聚氨酯树脂55-65%,二甲基甲酰胺20-30%、丁酮5-15%,色粉的4-6%。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能够在保持pu合成革的手感的前提下,有效提高pu革的耐磨性。2、本发明在pu合成革中添加有石墨烯,并且能够提高石墨烯的分散性,使其不易团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高耐磨pu合成革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烯粉添加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并调ph值至11.5,加热至70℃,然后一边滴加硫酸铝溶液,一边用酸液调节ph为6.5,滴加完毕后,搅拌熟化,洗涤至中性,烘干,制得一次包覆石墨烯。其中,石墨烯和硫酸铝的质量用量比为100:7。2)将一次包覆石墨烯与水、聚乙二醇混合后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后得到二次包覆石墨烯。其中,一次包覆石墨烯和聚乙二醇的质量用量比为100:13。3)将聚醚多元醇、二次包覆石墨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00:2:3:20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加热至为60℃,反应5h,制得聚氨酯树脂。4)取部分所述聚氨酯树脂,添加色浆,配得湿法浆料,将湿法浆料涂于基材上(涂布量为165g/m2),然后将基材浸入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凝固(凝固温度35℃,时间15min),最后取出依次水洗、干燥,制得湿法贝斯。5)取部分所述聚氨酯树脂,配得干法浆料(聚氨酯树脂60%,二甲基甲酰胺25%、丁酮10%,色粉的5%),将干法浆料涂于离型纸上,依次烘干、冷却后,制得干法贴面。6)将所述湿法贝斯与所述干法贴面贴合,依次经过烘干、冷却后,剥除离型纸,制得成品。实施例2一种高耐磨pu合成革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烯粉添加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并调ph值至11,加热至65℃,然后一边滴加硫酸铝溶液,一边用酸液调节ph为6,滴加完毕后,搅拌熟化,洗涤至中性,烘干,制得一次包覆石墨烯。其中,石墨烯和硫酸铝的质量用量比为100:6。2)将一次包覆石墨烯与水、聚乙二醇混合后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后得到二次包覆石墨烯。其中,一次包覆石墨烯和聚乙二醇的质量用量比为100:8。3)将聚醚多元醇、二次包覆石墨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90:1:1:15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加热至为50℃,反应6h,制得聚氨酯树脂。4)取部分所述聚氨酯树脂,添加色浆,配得湿法浆料,将湿法浆料涂于基材上(涂布量为150g/m2),然后将基材浸入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凝固(凝固温度30℃,时间20min),最后取出依次水洗、干燥,制得湿法贝斯。5)取部分所述聚氨酯树脂,配得干法浆料(聚氨酯树脂55%,二甲基甲酰胺30%、丁酮11%,色粉的4%),将干法浆料涂于离型纸上,依次烘干、冷却后,制得干法贴面。6)将所述湿法贝斯与所述干法贴面贴合,依次经过烘干、冷却后,剥除离型纸,制得成品。实施例3一种高耐磨pu合成革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烯粉添加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并调ph值至12,加热至75℃,然后一边滴加硫酸铝溶液,一边用酸液调节ph为7,滴加完毕后,搅拌熟化,洗涤至中性,烘干,制得一次包覆石墨烯。其中,石墨烯和硫酸铝的质量用量比为100:8。2)将一次包覆石墨烯与水、聚乙二醇混合后进行研磨,洗涤、烘干后得到二次包覆石墨烯。其中,一次包覆石墨烯和聚乙二醇的质量用量比为100:18。3)将聚醚多元醇、二次包覆石墨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10:3:5:25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加热至为70℃,反应4h,制得聚氨酯树脂。4)取部分所述聚氨酯树脂,添加色浆,配得湿法浆料,将湿法浆料涂于基材上(涂布量为180g/m2),然后将基材浸入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凝固(凝固温度40℃,时间10min),最后取出依次水洗、干燥,制得湿法贝斯。5)取部分所述聚氨酯树脂,配得干法浆料(聚氨酯树脂65%,二甲基甲酰胺20%、丁酮9%,色粉的6%),将干法浆料涂于离型纸上,依次烘干、冷却后,制得干法贴面。6)将所述湿法贝斯与所述干法贴面贴合,依次经过烘干、冷却后,剥除离型纸,制得成品。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石墨烯直接添加,不经过包覆处理。对本发明制得聚氨酯合成革与其他聚氨酯合成革进行性能对比,结果如下:组别耐磨性表面手感实施例1h18磨头/2公斤,磨750转破手感顺滑对比例1h18磨头/2公斤,磨740转破手感粗糙,有毛刺感对比例1耐磨性没有实施例1高的原因在于,对比例1中石墨烯的分散性不佳,从而影响了其耐磨性的发挥。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