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变色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4120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感温变色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革是一种外观、手感似皮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织物为底基,涂覆合成树脂及各种塑料添加制成。主要有pvc人造革、pu人造革和pu合成革三类。现有技术中,人造革在不同温度时,皮革不发生变色,因此不能满足市场上皮革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革颜色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感温变色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感温变色人造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发泡层和面层,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氨脂树脂95-105份、丁酮45-55份、二甲基甲酰氨50-65份和感温变色粉10-15份。

一种上述的感温变色人造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比例将面层的各制备原料混合,形成面层浆料,然后将面层浆料涂覆于离型纸上,于90-110℃条件下进行烘干,然后于烘干后的面层浆料上涂覆发泡浆料,进行发泡后将离型纸剥离,制得所述感温变色人造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感温变色人造革的面层中,设计丁酮、二甲基甲酰氨和感温变色粉三者合用,丁酮、二甲基甲酰氨和感温变色粉一起加入聚氨脂树脂之后,丁酮和二甲基甲酰氨二者复配使用,具有良好的稀释、溶解作用,使得能够更充分的分散感温变色粉,从而也利于涂刮,获得的面层具有在不同温度下,皮革随温差变化而改变颜色深浅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丁酮、二甲基甲酰氨和感温变色粉一起加入聚氨脂树脂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变色人造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发泡层和面层,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氨脂树脂95-105份、丁酮45-55份、二甲基甲酰氨50-65份和感温变色粉10-15份。

一种上述的感温变色人造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比例将面层的各制备原料混合,形成面层浆料,然后将面层浆料涂覆于离型纸上,于90-110℃条件下进行烘干,然后于烘干后的面层浆料上涂覆发泡浆料,进行发泡后将离型纸剥离,制得所述感温变色人造革。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感温变色人造革的面层中,设计丁酮、二甲基甲酰氨和感温变色粉三者合用,丁酮、二甲基甲酰氨和感温变色粉一起加入聚氨脂树脂之后,获得的面层具有在不同温度下,皮革随温差变化而改变颜色深浅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中,碳酸钙的含量不超过0.5%,钛白粉的含量不超过1%。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控制碳酸钙的含量以及钛白粉的含量,避免遮盖皮革的变色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感温变色粉的平均粒径为2-7μm。

由上述描述可知,感温变色粉的平均粒径越小它得分布性就越好,制作出来的感温变化越稳定,上述平均粒径的设计具有分布均匀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感温变色粉的颗粒结构包括一透明外壳和设于透明外壳内的变色物质,所述透明外壳的厚度为0.2-0.5μm。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的制备原料还包括0.3-0.5重量份的助剂。

由上述描述可知,助剂可采用现有的人造革面层用助剂,例如,流平剂、抗老化剂、稳定剂等等,进一步起到预防出现水点、收缩等等作用。

本发明的感温变色粉亦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优选的其平均直径为2-7微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感温变色粉即为一种色料,例如:红色感温粉,黄色感温粉,蓝色感温粉。比如:一个绿颜色(这种色料不会变色)中加入红色感温粉,当随温度上升或下降时,颜色会变成红色。恢复到常温时变回绿色。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施例的感温变色人造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比例将面层的各制备原料混合,形成面层浆料,然后将面层浆料涂覆于离型纸上,于180℃条件下进行烘干,然后于烘干后的面层浆料上涂覆发泡浆料,发泡浆料的具体原料配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现有的发泡浆料(例如,采用下述组分配比:聚氯乙烯树脂10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80份、填充剂60份、助剂(kzn)2.5份、ac发泡粉3.5份和pvc色浆4份),进行发泡后将离型纸剥离,制得所述感温变色人造革。

其中,上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氨脂树脂95份、丁酮45份、二甲基甲酰氨50份和红色的感温变色粉10份。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本实施例的感温变色人造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比例将面层的各制备原料混合,形成面层浆料,然后将面层浆料涂覆于离型纸上,于110℃条件下进行烘干,然后于烘干后的面层浆料上涂覆发泡浆料,进行发泡后将离型纸剥离,制得所述感温变色人造革。

其中,上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氨脂树脂105份、丁酮55份、二甲基甲酰氨65份和黄色的感温变色粉15份。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

本实施例的感温变色人造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比例将面层的各制备原料混合,形成面层浆料,然后将面层浆料涂覆于离型纸上,于110℃条件下进行烘干,然后于烘干后的面层浆料上涂覆发泡浆料,进行发泡后将离型纸剥离,制得所述感温变色人造革。

其中,上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氨脂树脂100份、丁酮50份、二甲基甲酰氨55份和蓝色的感温变色粉12份。

感温变色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获得的感温变色人造革分别依次按顺序(按照25℃为常温)在-10℃、-5℃、-0℃、10℃、25℃、50℃、80℃、90℃、100℃、条件下的环境中静置5min,并于100℃后,温度依次降为90℃、80℃、50℃、25℃、10℃、-0℃、-5℃、-10℃的温度环境中(待变色稳定后转移至下一次序的温度环境中),并记录其感温变色情况。

测试结果为:

实施例一获得的感温变色人造革分别依次按顺序在-10℃、-5℃、-0℃、10℃、25℃、50℃、80℃、90℃、100℃条件下的环境中的变色情况为:于25℃时,颜色为原本色,当置于50℃时,颜色开始逐渐变红,但是颜色较浅,于80℃-100℃时,红色变色效果越来越明显,颜色较深,,颜色基本在100℃颜色就固定了,不会变化太多,颜色稳定为深红色不变;同时,温度依次降温时,其颜色逐渐变浅,直至25℃时变为原本色。

实施例二获得的感温变色人造革分别依次按顺序在-10℃、-5℃、-0℃、10℃、25℃、50℃、80℃、90℃、100℃条件下的环境中的变色情况为:于25℃时,颜色为原本色,当置于50℃时,颜色开始逐渐变黄,但是颜色较浅,于80℃-100℃时,黄色变色效果越来越明显,颜色较深,颜色基本在100℃颜色就固定了,不会变化太多,颜色稳定为深黄色不变;同时,温度依次降温时,其颜色逐渐变浅,直至25℃时,变为原本色。

实施例三获得的感温变色人造革分别依次按顺序在-10℃、-5℃、-0℃、10℃、25℃、50℃、80℃、90℃、100℃条件下的环境中的变色情况为:于25℃时,颜色为原本色,当置于50℃时,颜色开始逐渐变蓝,但是颜色较浅,于80℃-100℃时,蓝色变色效果越来越明显,颜色较深,颜色基本在100℃颜色就固定了,不会变化太多,颜色稳定为深蓝色不变;同时,温度依次降温时,其颜色逐渐变浅,直至25℃时,变为原本色。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感温变色人造革具有在不同温度下,皮革随温差变化而改变颜色深浅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