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893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轮式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波轮洗衣机是利用装在洗衣机内桶底部的波轮正、反旋转,从而带动衣物上、下、左、右不停地翻转,使衣物之间、衣物与桶壁之间,在水中进行柔和地摩擦,同时在洗涤剂的作用下实现去污清洗。由于波轮依靠旋转时的离心力作用来洗涤衣物,通常为了提高洗净效果,会在波轮上设置拨水筋,一般高度尺寸较大,这会增加衣物缠绕度,从而导致衣物的磨损严重、洗涤不干净,也增加了能耗。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波轮式洗衣机波轮的拨水筋设置不合理,容易导致衣物磨损严重、洗净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包括轮盘以及设置于所述轮盘中间并用于连接电机轴的嵌件,所述轮盘上设置有若干排水孔,所述轮盘的上表面沿轮盘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凸筋及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高于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间隔设置,在所述波轮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凸筋及第二凸筋均包括旋转迎水面和旋转背水面。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所述第一凸筋为S型。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每两个第一凸筋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凸筋。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所述轮盘上还设置有漩风叶片。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所述漩风叶片靠近轮盘外沿且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二凸筋之间。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所述轮盘的下表面沿轮盘径向设置有若干排水筋。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所述第一凸筋设置有3个,所述第二凸筋设置有6个。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所述嵌件上设置有嵌件盖,所述嵌件盖为银离子盖。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所述第一凸筋的旋转迎水面与第一凸筋的旋转背水面形成上窄下宽的双斜面结构,且所述第一凸筋的旋转迎水面与轮盘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凸筋的旋转背水面与轮盘之间的夹角。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其中,所述第二凸筋的旋转迎水面和第二凸筋的旋转背水面形成上窄下宽的对称双斜面结构。

有益效果:通过在轮盘上间隔设置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且设置第一凸筋高于第二凸筋,使得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形成一高低错落的结构,降低洗衣机运转时水流带来的粘性摩擦阻力,减少水流动能及水压的损耗,降低电机输出轴功率,从而降低能耗,另外也增大了水流强度,增强了衣物的翻滚性能,减少衣物间的缠绕,降低了衣物磨损度,增强洗衣粉、洗涤剂的充分溶解,深层去污,增强洗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的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的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如图1~3所示,包括轮盘10以及设置于所述轮盘10中间并用于连接电机轴的嵌件20,所述轮盘10上设置有用于将轮盘10上方的水通入轮盘10下方的若干排水孔30,所述轮盘10的上表面沿轮盘10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凸筋40及第二凸筋50,所述第一凸筋40高于第二凸筋50,所述第一凸筋40与第二凸筋50间隔设置,在所述波轮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凸筋40及第二凸筋50均包括旋转迎水面和旋转背水面。当洗衣机运转时,波轮转动带动第一凸筋40、第二凸筋50搅动衣物,通过波轮上表面的高、矮拨水筋(即第一凸筋40与第二凸筋50)的错落结构,降低洗衣机运转时水流带来的粘性摩擦阻力,减少水流动能及水压的损耗,降低电机输出轴功率,从而降低能耗,另外也增大了水流强度,增强了衣物的翻滚性能,减少衣物间的缠绕,降低了衣物磨损度,增强洗衣粉、洗涤剂的充分溶解,深层去污,增强洗净效果。

较佳地,所述排水孔30的大小不一,在轮盘上较大空白区域设置较大排水孔,在较小空白区域设置较小排水孔,这样可以加快桶内洗涤水的排出速度,既降低桶内的残留水,防止细菌滋生,又提升了衣物的脱水效果。

较佳地,所述轮盘10的下表面沿轮盘10径向设置有若干排水筋60,也即所述排水筋60设置于波轮的底部,通过该位于波轮底部的排水筋60,可以将洗衣机内外桶间的水拨进水槽循环水道,从水槽过滤盒喷瀑口喷进内桶,加大衣物的浸泡面积,降低洗涤残留,从而提高洗净效果。

较佳地,所述第一凸筋40为S型,将第一凸筋40设置为S型,可以打乱原有的粘性阻力层,降低了带动波轮旋转的电机输出轴功率,降低能耗,提升了洗涤水流强度,运动的水流带动衣物上、下、左、右不停地翻转,使衣物之间、衣物与水流之间、衣物与桶壁之间进行摩擦,实现类似于捶打的效果,实现洗涤衣物的目的。

进一步地,每两个第一凸筋40之间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凸筋50,充分考虑到高拨水筋(即第一凸筋40)与低拨水筋(即第二凸筋50)的高低错落,在每两个第一凸筋40之间设置两个较低的第二凸筋50可以增强翻搅效果,使得衣物洗涤的更干净。

所述第一凸筋40与第二凸筋50的中间部分均较两端部分高,呈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凸筋40与第二凸筋50的两端部件均与轮盘10平滑相接,保证第一凸筋40与第二凸筋50不会在搅拌旋转过程中不会刮坏衣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筋40的旋转迎水面401与第一凸筋40的旋转背水面402形成上窄下宽的双斜面结构,且所述第一凸筋的旋转迎水面401与轮盘10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凸筋的旋转背水面402与轮盘10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筋50的旋转迎水面501和第二凸筋50的旋转背水面502形成上窄下宽的对称双斜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筋40设置有3个,所述第二凸筋50设置有6个,且第一凸筋在轮盘径向的长度为第二凸筋在轮盘径向的长度的2倍,第一凸筋高度为第二凸筋高度的3倍。

所述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中,所述轮盘10上还设置有漩风叶片70,所述漩风叶片70嵌合设置于轮盘10内,在水流作用下,旋转溶解桶底沉积的块状洗衣粉,提升洗衣粉/洗涤剂利用率,实现强效去污的效果。

尤佳地,在漩风叶片70下方区域设置也同样设置排水孔,进一步加强排水效果。

所述漩风叶片70靠近轮盘10外沿且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二凸筋50之间,使得水流经较高的第一凸筋40后卷入较低的第二凸筋50,再流入内嵌于轮盘10的漩风叶片70,经漩风叶片70的拨动及轮盘10转动,水流激荡冲向第二凸筋50,然后冲向更高的第一凸筋40,如此往复,可以看出,按照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及漩风叶片的排布更符合流体力学原理,不断的更改着水流方向及状态,在同样的电机输出轴功率下能够使得水流强度更高,取得更好的衣物洗涤效果,最终也降低了能耗。

较佳地,所述嵌件20上设置有嵌件盖80,所述嵌件盖80为银离子盖,通过漩风叶片70及水流作用的带动下,充分释放银离子,全方位灭菌,避免洗衣机内桶的二次污染,保持内桶及衣物洁净如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波轮式洗衣机的波轮,包括轮盘及间隔设置在轮盘上的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且第一凸筋高于第二凸筋,使得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形成一高低错落的结构,降低洗衣机运转时水流带来的粘性摩擦阻力,减少水流动能及水压的损耗,降低电机输出轴功率,从而降低能耗,另外也增大了水流强度,增强了衣物的翻滚性能,减少衣物间的缠绕,降低了衣物磨损度,增强洗衣粉、洗涤剂的充分溶解,深层去污,增强洗净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波轮式洗衣机波轮的拨水筋设置不合理,容易导致衣物磨损严重、洗净度低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