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缝制工艺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066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缝制工艺的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缝制工艺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服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服饰的种类、款式越来越丰富。同时,网购的兴起拓宽了人们,尤其是女性的购买服饰的渠道,每年有很大一部分开销用于购买喜爱的服饰。

服饰生产分为生产准备阶段、生产阶段以及后处理阶段。其中,生产阶段是指完成将原料制造成成品的过程,具体包括排料、裁剪、缝制、熨烫等过程。缝制工艺直接关系到服饰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缝纫机是缝制工艺的主要设备,自工业革命以来,缝纫机的结构和类型有长足的发展。现在的缝纫机包括平缝机、链缝机、绗缝机、包缝机和绷缝机等主要类型,其中平缝机的应用最广。

缝纫机的辅助设备中,线圈盘用于放置缝纫线圈,缝纫线圈放置在线圈盘上后,通过拉扯线头使得缝纫线圈围绕线圈盘的固定柱转动,从而从缝纫线圈上拉扯出缝纫线。但是,传统的线圈盘的固定柱同缝纫线圈的骨架之间的间距,即工作间隙过大,导致缝纫线圈在旋转过程中相对于固定柱晃动,骨架频繁地碰撞、摩擦固定柱,在每次启动时,被拉扯的缝纫线都将拉动缝纫线圈撞向骨架,延长缝纫线松弛到绷紧的时间,同时撞在固定柱上后反弹的骨架同样会拉扯缝纫线,增大缝纫线断裂的风险并且不易控制;不仅如此,骨架与固定柱的摩擦也会造成固定柱表面磨损,降低了线圈盘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缝制工艺的定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缝纫线圈在围绕线圈盘的固定柱转动时频繁地碰撞、摩擦固定柱造成启动时缝纫线张力恒定的时间较长,缝纫线断裂风险大,以及线圈盘的固定柱表面易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缝制工艺的定位机构,包括主套环,主套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伸缩机构,所述两个弹性伸缩机构关于主套环对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在主套环上,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二连接杆的一个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连接杆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安装有轴承座和挡板,还包括支柱,所述支柱底部通过销轴与轴承座铰接,支柱侧面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在挡板上,所述挡板位于轴承座和主套环之间。

传统的缝纫机的线圈盘仅包括放置盘和设置于放置盘中心的固定柱,待使用的缝纫线圈的骨架中心设置有通孔,固定柱穿过通孔以使得在拉扯缝纫线时,缝纫线圈能够固定在线圈盘上并绕固定柱转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缝纫线圈的骨架中心的通孔尺寸不统一,甚至同一个骨架通孔的直径也从上至下发生变化,再加上由于制造公差的影响,所以通常都会将固定柱设置得足够细,以使得任意通孔直径的缝纫线圈骨架均能套设在固定柱上。但是,上述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固定柱与骨架之间存在过大的工作间隙,使得工作时骨架相对于固定柱晃动,造成骨架不停地与固定柱摩擦,对固定柱表面造成磨损,降低了固定柱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工艺成本;同时缝纫线圈是倾斜旋转的,对骨架底部也会造成一定磨损;不仅如此,非工作状态时,缝纫线不受力,缝纫线圈水平地放置在放置盘中,缝纫线的张力降低,缝纫线呈松弛状态;当从非工作状态迅速转换至工作状态时,缝纫线张力陡然升高,呈绷紧状态并拉扯缝纫线圈,造成缝纫线圈的骨架碰撞在固定柱上,延长了缝纫线从松弛到绷紧的时间,并且骨架在碰撞后反弹时又会拉扯缝纫线,使得本来紧绷的缝纫线再次受力,容易导致缝纫线断裂,同时反弹状况下的张力是很难控制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线圈盘的辅助机构。该辅助机构包括主套环,主套环用于套设在固定柱上,主套环的内径略大于固定柱,使得主套环能够绕固定柱旋转,但不会产生大幅的晃动;在部分实施例中,当本装置设置有滚轮时,也可以通过在主套环内侧安装柔性材料以消除主套环与固定柱之间的间隙,使得主套环不会相对于固定柱移动,而是依靠滚轮使得缝纫线圈能够围绕固定柱转动,达到更平稳放线的目的。主套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伸缩机构,所述两个弹性伸缩机构关于主套环对称,即两个弹性伸缩机构分别位于主套环的两侧,优选地,两个弹性伸缩机构的中轴线共线。弹性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弹簧,其中,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主套环上,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二连接杆的一个端面,即第二连接杆的至少一部分为中空结构,第一连接杆可以部分伸入第二连接杆的中空结构中,上述连接方式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总长度可根据固定柱与缝纫线圈骨架内表面的实际距离改变从而适应不同直径通孔的骨架,优选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中轴线重合。第一连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连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当缝纫线圈套设在固定柱上时,第一弹簧呈压缩状态,第一弹簧的弹性力可以使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贴附在骨架上,优选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外侧,且第一弹簧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中轴线共线,避免第一连接杆在伸缩过程中受力不均产生偏斜,导致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相互磨损。

通过两个弹性伸缩机构共同的伸缩作用,使得缝纫线圈套装在固定柱上时,缝纫线圈不会相对于固定柱产生大幅的晃动。当缝纫线拉扯缝纫线圈时,缝纫线圈的骨架不会撞击在固定柱上,同时第一弹簧大幅地卸除了拉动所产生的冲力,有效地保护了固定柱,另外,由于不会产生大幅晃动,缝纫线在绷紧后即可快速地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不会因反弹力而再次增强张力导致有拉断的风险,有效地保护了缝纫线;最后,工作中缝纫线圈在转动时为水平放置,而不是倾斜旋转,保护了缝纫线圈的骨架底部不受磨损。

但是,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主套环通常位于固定柱底部附近,或者位于放置盘上。而缝纫线在扯动的过程中,缝纫线对缝纫线圈拉扯的作用点有时候会在缝纫线圈的上半部分或者顶部附近,即从缝纫线圈的上半部分出线,从而导致缝纫线圈底部可能脱离第二连接杆并围绕固定柱倾斜旋转,即旋转轴不再与固定柱平行。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本装置在第二连接杆上安装有轴承座和挡板,挡板位于轴承座和主套环之间,也即位于轴承座与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之间。轴承座内设置有销轴,销轴的尺寸与支柱底部的销孔的尺寸相匹配,即销轴能够穿过支柱底部的销孔,且销轴两端插入轴承座中,使得支柱能够向靠近挡板的一侧或远离挡板的一侧转动。在支柱的侧面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固定在挡板上。通过上述设置,当缝纫线圈即将倾斜旋转时,支柱的上端能够与骨架内表面接触,其作用力的作用点位于第二连接杆在骨架上的作用点的上方,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缝纫线圈倾斜,或者从第二连接杆上分离;对于通孔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的缝纫线圈骨架,支柱上端会受到骨架的挤压而朝挡板移动,并在第二弹簧弹性力的作用下抵住骨架,提高了本装置对骨架作用力的作用点,避免骨架在旋转过程中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方案,所述支柱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套设有滚轮。环形槽是指在围绕支柱周向的凹槽,该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柱的直径,滚轮的内径略大于环形槽的直径,且滚轮的内径小于支柱的直径,使得滚轮能够围绕支柱旋转。滚轮的设置有如下优点:第一,滚轮降低了第二连接杆与骨架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允许骨架围绕固定柱旋转;第二,部分时候滚轮代替了第二连接杆与缝纫线圈的骨架接触,提高了本装置与骨架的作用点,有效地保障了缝纫线圈旋转的稳定性,避免其在旋转过程中倾斜;第三,滚轮的侧面不利于缝纫线圈骨架竖直上下产生移动;第四,即使对于通孔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的缝纫线圈骨架,滚轮也能避免了支柱顶端与骨架接触,从而防止支柱顶端的棱角刮擦骨架的内表面,达到了保护骨架内表面不受磨损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的高度为滚轮的厚度的1.5-2.5倍。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滚轮代替支柱与骨架接触,对于通孔直径会变化的骨架来说,若滚轮依旧水平放置,其滚动效果不是非常好,且滚轮侧面与骨架的接触面积小增大了滚轮侧面对骨架的压强,因此将环形槽的高度设置为滚轮的厚度的1.5-2.5倍,使得滚轮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随着骨架倾斜的表面自动产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增大与骨架内表面的接触面积,确保缝纫线圈的稳定旋转。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为了使得滚轮能够倾斜旋转,相对于仅需滚轮水平转动时,滚轮的内径应当适当减小。

作为环形槽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与环形槽的侧面通过倒圆连接,所述倒圆尺寸为R0.6~R1之间。由于环形槽的高度大于滚轮的厚度,滚轮在转动过程中有时候会倾斜旋转,即在环形槽中上下移动,而滚轮由于重力会与环形槽底面与环形槽侧面的直角位置反复撞击,该处所受的应力较大。为了降低该处的应力,将环形槽底面与侧面的连接处设置为倒圆连接,倒圆尺寸为R0.6~R1,即倒圆的半径为0.6~1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的个数为两个,每个环形槽上对应设置有一个滚轮。通过上下设置两个环形槽能够增加本装置与骨架内表面的接触点,尤其对于通孔直径恒定的缝纫线圈,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与轴承座之间的距离为1至2厘米。挡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该距离使得即使支柱贴在挡板上,支柱中心轴偏移的距离不会超过30°。

进一步地,所述主套环内侧设置有保护垫。保护垫用于保护主套环内部与固定柱表面不受磨损。同时,保护垫消除了两者之间的间隙,使得主套环不会围绕固定柱旋转,缝纫线圈依靠滚轮旋转,进一步提高缝纫线圈旋转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垫由橡胶制成。保护垫的制作材料可以是橡胶,橡胶有一定的弹性、耐磨性,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充分填充主套环与固定柱之间的间隙。优选地,橡胶采用丁腈橡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缝纫线圈骨架的通孔直径,调整弹性伸缩机构的长短,使得工作时缝纫线圈不会相对于固定柱产生大幅的晃动;当缝纫线拉扯缝纫线圈时,缝纫线圈的骨架不会撞击在固定柱上,且第一弹簧能够大幅地卸除拉扯所产生的冲力,有效地保护了固定柱;另外,缝纫线在绷紧后即可快速地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不会因反弹力而再次增强张力导致缝纫线被拉断的风险,有效地保护了缝纫线;最后,工作中缝纫线圈在转动时为水平放置,而不是倾斜旋转,也保护了缝纫线圈的骨架底部不受磨损;

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避免缝纫线圈倾斜,或者从第二连接杆上分离;对于通孔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的缝纫线圈骨架,支柱上端会受到骨架的挤压而朝挡板移动,并在第二弹簧弹性力的作用下抵住骨架,提高了本装置对骨架作用力的作用点,避免骨架在旋转过程中倾斜;

3、本实用新型在支柱上设置环形槽,并在环形槽中设置滚轮,降低了第二连接杆与骨架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允许骨架围绕固定柱旋转;部分时候滚轮代替了第二连接杆与缝纫线圈的骨架接触,提高了本装置与骨架的作用点,有效地保障了缝纫线圈旋转的稳定性,避免其在旋转过程中倾斜;滚轮的侧面不利于缝纫线圈骨架竖直上下产生移动;另外,即使对于通孔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的缝纫线圈骨架,滚轮也能避免了支柱顶端与骨架接触,从而防止支柱顶端的棱角刮擦骨架的内表面,达到了保护骨架内表面不受磨损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支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主套环,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第一弹簧,5-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滚轮,8-支柱,9-轴承座,10-挡板,1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应用于缝制工艺的定位机构,包括主套环1,主套环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伸缩机构,所述两个弹性伸缩机构关于主套环1对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第一连接杆2一端固定在主套环1上,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二连接杆3的一个端面;第一连接杆2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5,第二连接杆3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第二连接杆3上安装有轴承座9和挡板10,还包括支柱8,支柱8底部通过销轴与轴承座9铰接,支柱8侧面连接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固定在挡板10上,挡板10位于轴承座9和主套环1之间;支柱8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上套设有滚轮7;所述环形槽的高度为滚轮7的厚度的1.5-2.5倍;环形槽的底面与环形槽的侧面通过倒圆连接,所述倒圆尺寸为R0.6~R1之间;环形槽的个数为两个,每个环形槽上对应设置有一个滚轮7;挡板10与轴承座9之间的距离为1至2厘米;主套环1内侧设置有保护垫;保护垫由橡胶制成。

使用时,先将主套环1套在线圈盘的固定柱上,主套环1内表面的保护垫使得主套环1与固定柱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之后将缝纫线圈骨架的通孔对准并套在固定柱上,之后推动第二连接杆3,使得第一连接杆2部分位于第二连接杆3中,再使得骨架底部罩住第二连接杆3;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杆3向骨架内表面移动并抵住骨架,因此,本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缝纫线圈的通孔直径调整弹性伸缩机构的长短,以消除了固定柱与骨架之间的工作间隙,使得工作时缝纫线圈不会相对于固定柱产生大幅的晃动。

对于通孔直径不便的缝纫线圈骨架,缝纫线圈在转动时,在第二弹簧11的弹性力作用下,四个滚轮7均抵住骨架的内表面,有效地防止缝纫线圈骨架倾斜旋转;对于通孔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的缝纫线圈骨架,四个滚轮7还能根据具体情况倾斜旋转,增大滚轮7与骨架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缝纫线圈稳定旋转。

缝纫线拉扯缝纫线圈时,缝纫线圈的骨架不会撞击在固定柱上,且第一弹簧4能够大幅地卸除拉扯所产生的冲力,有效地保护了固定柱;另外,缝纫线在绷紧后即可快速地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不会因反弹力而再次增强张力导致缝纫线被拉断的风险,有效地保护了缝纫线;另外,工作中缝纫线圈在转动时为水平放置,而不是倾斜旋转,也保护了缝纫线圈的骨架底部不受磨损;最后,支柱8上的滚轮7能够有效地防止缝纫线圈受力点在上半部分时,缝纫线圈脱离本装置并倾斜移动的情况发生,确保了缝纫线圈稳定旋转,并且第二弹簧11能够使得支柱8满足多种类型和尺寸的通孔直径,例如,当骨架的通孔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时,支柱8可以向挡板10转动,并在第二弹簧11的作用力下紧贴骨架的内表面,从而扩大了本装置的应用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