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7563发布日期:2018-09-14 21: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可将手套的指裆进行裆重叠地编织的具备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前后具备针床的横编机之中,具备也被称为剃刀的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是为了以如下的方式进行编织而使用的,即,将手套的指裆进行裆重叠,在指套间不开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这样的横编机,为了效率良好地以低成本地编织各种作业用等的手套而被广泛使用。

线圈抑制板,在前后的针床相向的齿口附近,从针床的下方与进退于齿口的编织针的底面侧抵接,可在编织宽度方向移动(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3)。在线圈抑制板(编口压板)上,稍微离开齿口地设置向编织宽度的一侧延伸地开口的线圈抑制槽(编口卡定槽)。在线圈抑制槽的齿口侧,卡定片部向编织宽度的一侧延伸(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在编织与编织宽度的另一侧顺序邻接的指套的情况下,使线圈抑制板从编织宽度的另一侧向一侧移动,以便在一侧的指套的编织后,在另一侧的指套中进行裆重叠的区间之中编织宽度的一侧的端部的编织针位于线圈抑制槽的深端部附近。在一侧的指套中成为编织宽度的另一侧的区间的线圈在卡定片部的前端被向线圈抑制槽引导,进行裆重叠的端部的线圈在深端部被抑制,在其抑制有效的编织针中,能没有问题地编织下一个指套的线圈。如果在下一个指套编织后,使线圈抑制板向编织宽度的另一侧移动,则在线圈抑制槽中被抑制了的线圈沿斜行部的倾斜向面临齿口的顶齿返回。在线圈抑制槽中抑制了一侧的指套的端部的线圈的编织针中,由于作为另一侧的指套的端部进行了编织的线圈也卡定,所以线圈重叠而成为裆重叠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0533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674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线圈抑制板,由于由为了编织而进退于齿口的编织针的底面侧接触,进行将被编织了的线圈在线圈抑制槽内停留在针杆上的作用,所以存在将线圈的一部分啮入线圈抑制板和编织针、针床之间的危险。在专利文献1中,将斜行部的端面做成相对于上面具有锐角的坡度的倾斜面,使线圈难以被啮入。在专利文献2中,使得线圈抑制板不离开针床地进行限制,使线圈难以啮入。

近年,作为精密作业用等,期望一种由具有伸缩性的编织纱线细地编织的手套。具有伸缩性的编织纱线,以在编织时施加的张力在变得更细的状态下形成线圈。如果使用这样的编织纱线,则在线圈抑制板的线圈抑制槽中,在编织宽度方向延伸的平行部啮入的危险增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其即使线圈因啮入而夹在线圈抑制板的线圈抑制槽的平行部和针床之间,也能释放线圈。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具备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该线圈抑制板在对指裆的一部分的线圈在邻接的指套间重叠的裆重叠进行编织时使用,该具备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的特征在于,

线圈抑制板具有卡定片部、线圈抑制槽及斜行部,在针床的齿口附近抑制编织针的背面,可在编织宽度方向移动,从平行部到斜行部的结束端具有在编织宽度的一侧以离开齿口的方式倾斜的台阶部,

该卡定片部是为了抑制先编织的指套的线圈而以在齿口侧向编织宽度的一侧延伸的方式设置的;

该线圈抑制槽由卡定片部的内侧缘、深端部和平行部围着,该深端部在编织宽度的另一侧与内侧缘相连,该平行部与深端部相连并在离开齿口的方向空开间隔地与内侧缘相向;

该斜行部从在编织宽度的一侧与卡定片部的前端空开了间隔的位置的开始端到在编织宽度的另一方线圈抑制槽的附近的位置的结束端,以离开齿口的方式倾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与上述卡定片部的前端相比在编织宽度的上述另一侧具有上述台阶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线圈抑制槽中上述内侧缘和上述平行部之间的间隔,在上述线圈抑制板与上述编织针的背面抵接的一面侧变窄,在另一面侧变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果裆重叠编织结束,使线圈抑制板向编织宽度的另一方移动,则即使线圈在平行部夹在与针床之间,也能在通过台阶部时使其释放。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使斜行部与卡定片部的前端相比在编织宽度的另一侧结束,如果使斜行部的开始成为与以往相同的位置,则能减缓倾斜角度,减轻施加在线圈上的负担。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针床以齿口侧变高的方式倾斜,所以能使与抑制在线圈抑制槽中的线圈相连地向齿口下方垂下的编织物减轻负担地卡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备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10中使用的线圈抑制板1的概略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线圈抑制板1中线圈抑制槽2附近的结构的部分的俯视图、主视图及侧面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具备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10的概略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3的横编机10中使用的针板12的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及右侧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针板12的齿口侧前端附近的结构的部分的俯视图、主视图及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由图1~图5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备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10的结构进行说明。为了说明的方便,存在对在说明对象的图中没有被记载的部分赋予在其他的图中记载的参照符号言及的情况。

[实施例]

图1表示线圈抑制板1的概略的结构。在由图3后述的线圈抑制板1的使用状态下,在图1中的横向成为编织宽度方向,纵向成为编织针的进退方向,上侧成为与齿口面临的平坦的顶齿1a。线圈抑制板1具有在编织宽度方向细长地延伸的板状的形状,图的背面侧与编织针13的底面侧抵接,可在编织宽度方向往复移动。在线圈抑制板1上,形成了线圈抑制槽2,该线圈抑制槽2在对指裆的一部分的线圈在邻接的指套间重叠的裆重叠进行编织时使用。线圈抑制槽2由卡定片部3的内侧缘3a、深端部4和平行部5大致围成u字状。该卡定片部3是为了抑制先编织的指套的线圈而在齿口侧以向编织宽度的一方,在图中是向右方延伸的方式设置的;该深端部4在编织宽度的另一侧与内侧缘3a相连;该平行部5与深端部4相连,在离开齿口的方向与内侧缘3a空开间隔地相向。

本实施例的线圈抑制板1,在平行部5的一侧具有斜行部6,并且在平行部5和斜行部6之间具有向图的下方即离开齿口的方向倾斜的台阶部7。斜行部6,从在编织宽度的一方与卡定片部3的前端3b空开间隔的位置的开始端6a到在编织宽度的另一方与台阶部7相连的结束端6b,以离开齿口的方式倾斜。作为台阶部7的高低,从平行部5到结束端6b,以与编织纱线的直径相同的程度离开齿口。

但是,关于编织宽度方向,卡定片部3延伸的长度及从线圈抑制槽2的深端部4到斜行部6的开始端6a为止的长度等基本尺寸,做成与以往的线圈抑制板相同。在具备手套编织用的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中,设置了使线圈抑制板与指套的编织联动地在编织宽度方向移动的机构。通过预先使基本尺寸与以往的线圈抑制板相同,由以往的机构也能同样地驱动本实施例的线圈抑制板1。另外,也可以使台阶部7的位置与卡定片部3的前端3b相比处于编织宽度的一侧,将平行部5形成到卡定片部3的前端3b附近。

由线圈抑制板1的移动导入线圈抑制槽2内的线圈,即使编织针进退,也能被抑制在平行部5和与之相向的卡定片部3的内侧缘3a之间。但是,被抑制的线圈,在编织针使前端的钩进退于齿口来编织新的指套的线圈时,伴随编织针的动作而反复进行联动。如果编织纱线变细,则联动的结果,存在在平行部5和针床之间产生编织纱线夹入的危险。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平行部5产生夹入,夹入了的线圈由于在通过设置了高低差的台阶部7时脱离,所以也能释放。

如专利文献1的图1、图2所示,以往没有设置台阶部7,并且斜行部被形成到卡定片部的前端附近。如果裆重叠编织结束,则使线圈抑制板1向编织宽度的另一方移动。被抑制在线圈抑制槽2内的线圈沿斜行部6上升,如果越过斜行部6的开始端6a则返回到平坦的顶齿1a的部分上。在本实施例中,与卡定片部3的前端3b相比在编织宽度的另一侧具有台阶部7。与台阶部7连续的斜行部6也被形成到与卡定片部3的前端3b相比进入编织宽度方向的另一方为止。进而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使平行部5的位置靠近内侧缘3a侧而使线圈抑制槽2与以往相比变窄,所以与以往相比也能缓和斜行部6的倾斜角度,能减轻施加在沿斜行部6移动的线圈上的负担。即使在平行部5的位置与以往的线圈抑制槽同样且线圈抑制槽宽的情况下,如果将台阶部7设置在平行部5和斜行部6之间,则也能使在平行部5夹入的线圈在台阶部7释放。

图2包括分别表示在图1的线圈抑制板1中线圈抑制槽2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a)、主视图(b)及侧面剖视图(c)、(d)。另外,侧面剖视图(c)、(d)分别表示从主视图(b)所示的剖面线c-c、d-d看的截面结构。

如侧面剖视图(c)所示,在线圈抑制槽2中内侧缘3a和平行部5之间的间隔,在作为线圈抑制板1与编织针的背面抵接的一面的背面侧ai变窄,在作为另一面的表面侧ao变宽。如在图3中后述的那样,针床是齿口侧变高,前后的针床夹着齿口地呈八字状地相向。使用状态的线圈抑制板1,其背面侧在上面,顶齿1a成为齿口侧,被配置成与编织针并行。与抑制在线圈抑制槽2中的线圈相连地向齿口下方垂下的编织物,因为内侧缘3a和平行部5之间的间隔在和与编织针的背面抵接的一面侧相反的另一面侧变宽,所以不会与构件摩擦地直接地垂下,能减轻负担地卡定。

如侧面剖视图(d)所示,斜行部6,为了使背面侧的上缘部6c的板厚变薄,使得从背面侧到表面侧的截面形状成为倾斜面。通过将在指裆编织后使线圈返回到顶齿1a地进行引导的斜行部6做成倾斜面,而且使上缘部6c的板厚变薄,能顺利地引导线圈而使其难以卷入。

图3表示图1的具备线圈抑制板的横编机10的概略的结构。横编机10的针床,在基板11上直立设置地形成了针板12。针板12在作为图的进深方向的编织宽度方向空开一定的间隔地设置,在针板12之间形成收容编织针13的针槽。这样的针床,虽然夹着齿口10a地以成对的方式相向,但是也只表示一方的针床。在针槽内,编织针13使前端的钩13a进退于齿口10a,由接受到钩13a上的编织纱线形成线圈。被编织了的线圈,与从齿口10a垂下的编织物20相连。由金属带14从上方压住,以便编织针13不从针槽脱落。在针板12上,在齿口10a侧设置了前端部12a,在金属带14的部分上设置了金属带承受部12b。

线圈抑制板1,被设置在基板11的齿口10a侧,从背面侧由背面承受构件15以与编织针13的底面侧抵接的方式保持,从上方由上方承受构件16以与编织针13的底面侧抵接的方式保持。但是,上方承受构件16被安装在基板11的安装部11a。安装部11a,在针床中,被形成在直立设置针板12地收容编织针13的区间的外侧。线圈抑制槽2,由于具有图2(c)的那样的截面形状,所以能使与卡定的线圈相连的编织物20减轻赋予的负担地向齿口10a垂下。同样地,图2(d)的截面所示的斜行部6的倾斜也有助于使编织物20在齿口10a中顺利地垂下。

图4表示在图3的横编机10中使用的针板12的结构。图5表示图4的针板12的齿口侧前端附近的结构。针板12,使下部12c与设置在基板11上的槽嵌合而被保持。前端部12a,与基板11相比位于齿口10a侧,在前端的下部具有避让加工部12d。避让加工部12d,使被卡定在线圈抑制槽2内的线圈沿斜行部6向顶齿1a脱落,容易与新编织的线圈顺利地形成重叠线圈。

符号的说明

1:线圈抑制板

1a:顶齿

2:线圈抑制槽

3:卡定片部

3a:内侧缘

3b:前端

4:深端部

5:平行部

6:斜行部

6a:开始端

6b:结束端

7:台阶部

10:横编机

10a:齿口

11:基板

12:针板

12a:前端部

12d:避让加工部

13:编织针

13a:钩

20:编织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