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6328发布日期:2018-07-10 22:08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瓯绣刺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瓯绣开始于唐宋时代,800多年以前,温州地区已运用刺绣美化服饰,绣品技艺也达到相当水平。瓯绣,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中国六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京绣、瓯绣)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瓯绣讲究构图精练,纹理分明,针脚齐整,针法多变,绣面光亮适目,色泽鲜泡调和,动物羽毛轻松活泼,人物、兰竹都能绣得精巧传神。瓯绣是我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目前,传统的刺绣品大多都为平面刺绣,而且平面刺绣的应用最为广泛,市场需求很大,如何能快速绣出完美的瓯绣绣品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中国专利cn102396815a公开了一种瓯绣服饰及其加工工艺,其步骤为:收集传统吉祥寓意深刻图案纹样、现代美术、风光图片及瓯绣作品,并收集相应的服饰款式风格进行分类归档整理;根据瓯绣特点及可开发的空间,展开现代瓯绣服饰设计;分批确定瓯绣服饰各系列的款式与瓯绣图案设计稿;根据不同的瓯绣服饰品种和风格特点的要求,选购不同质地、不同色彩的面料;根据不同的瓯绣服饰款式,展开样板制作;分批绘制绣品画稿,并展开刺绣;将绣品应用于服装款式中,分批制作多个系列瓯绣服饰的成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瓯绣与现代服装的结合,把传统的瓯绣工艺应用到现代的服饰上,使传统的瓯绣得到更好继承和发展,使现代服饰除美观实用之外,更有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此发明中将传统的瓯绣与现代服饰结合,可以为瓯绣的继续传承做好基础,不过如何完整的呈现瓯绣的品质和绣法改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中国专利cn103938467a一些天然染色布料可数码转移印花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含了布料的选择、印染前的处理、天然染料染色、数码转移印花以及印染后的处理等工序。利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布料既保留了天然染色的纯天然性、又实现了产品的时尚感,能满足高档服装对布料的需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发明中对数码转移印花的控制直接决定转移印花的质量,对此,如何制备一种高清晰转移印花和光泽柔顺的绣品还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专利cn105040299a公开了一种立体瓯绣的加工工艺,针对绣布上对应绣图背景图案的绣制区域,利用绣针和绣线在该绣制区域上按以下方法进行绣制:第一步,利用色彩过渡法,在所述绣制区域内针对绣图背景图案进行初步的绣刺,所述初步刺绣采用两针交叉绣成的乱针法;第二步,利用错针法针对绣图中的图案进行绣制。本方法立体效果好、真实感强、表现力突出,此发明中涉及的立体瓯绣工艺,采用错针法二次刺绣,对绣品表面的平整度和色泽干很难把握,根本上来讲不如平面瓯绣美观大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开发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生产工艺配置合理、简单,通过转移印花设计,达到节省时间和人力,降低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的成本投入、提高瓯绣绣品的质量和市场影响力、以及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改善目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过程中,工艺成本高,刺绣耗时多,绣布图案稳定性差,色泽不均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适用于瓯绣的绣布,进行染色前处理之后,在所选绣布表面将图案轮廓绣好;

步骤二:利用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用颜料墨水将与步骤一中所选绣布表面绣好的轮廓一致的图案印在热转移印花纸上,再用传统的热转移印花机将印好在热转移印花纸上的图案转移印花到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保温3min~4min后,剥离热转移印花纸,得到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

步骤三:步骤二中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进一步烘干2min,并在固色溶液中浸润5s~10s后,再次烘干后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

步骤四:步骤三中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根据图案刺绣,得到绣品。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绣布表面图案轮廓的针法为单线滚针。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1.5%~2.5%的聚乙烯醇溶液。在颜料墨水中添加一定质量分数的聚乙烯醇溶液可以提高颜料墨水的分散均匀性,上色迅速,色彩稳定,不易脱落,光感十足。

更进一步的,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与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比为5:1.2~1.5。

更进一步的,步骤二中,保温过程具体为:热转移印花纸与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贴合后,升温至65℃~85℃并保持2min~3min,继续升温至125℃~135℃,保持1min。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进一步烘干温度为80℃~84℃。

更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固色溶液中包括0.3氨值氨基硅油。

更进一步的,固色溶液与0.3氨值氨基硅油的体积比为100:3~5。

更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再次烘干具体为:在温度为75℃~95℃条件下烘干3min。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刺绣针法为双线滚针,双线拉绣和双线扇形针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的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工艺中包括图案轮廓刺绣,转移印花图案,图案固色烘干和图案刺绣过程,其中初步的图案轮廓刺绣,可以防止转移印花图案过程中图案不清晰,边缘模糊等现象,加快转移印花图案的工艺进程,图案固色烘干过程中在固色液中加入0.3氨值氨基硅油,一方面让绣布保持柔顺柔软的手感,另一方面让转移印花图案均匀呈现,保持图案图绣布水平,改观整体形态,保证后续刺绣过程中绣面平整,美观;

2.本发明公开的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转移印花过程中分步保温,可以促进转移印花图案更加牢固和颜料墨水分布均匀,即使不能对图案进行后续刺绣,也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色,不掉色,性质稳定;

3.本发明公开的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初步图案轮廓刺绣针法与最终图案刺绣针法区别,在完成的绣品上可以明显得看出层次感和边缘线,同时图案刺绣过程中采用均一的刺绣针法,绣品整体的流畅性和美观尽收眼帘,不容易产生色泽和外形的偏差,光感十足;

4.本发明结合现代先进工艺,工艺成熟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农业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

所述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适用于瓯绣的绣布,进行染色前处理之后,在所选绣布表面将图案轮廓绣好;

上述操作中,绣布表面图案轮廓的针法为单线滚针。

步骤二:利用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用颜料墨水将与步骤一中所选绣布表面绣好的轮廓一致的图案印在热转移印花纸上,再用传统的热转移印花机将印好在热转移印花纸上的图案转移印花到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热转移印花纸与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贴合后,升温至65℃并保持2min,继续升温至125℃,保持1min后,剥离热转移印花纸,得到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1.5%的聚乙烯醇溶液;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与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比为5:1.2。

步骤三:步骤二中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在温度为80℃条件下,进一步烘干2min,并在固色溶液中浸润5s后,再次在温度为75℃条件下烘干3min后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固色溶液中包括0.3氨值氨基硅油;固色溶液与0.3氨值氨基硅油的体积比为100:3。

步骤四:步骤三中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根据图案刺绣,得到绣品。

上述操作中,刺绣针法为双线滚针。

实施例2

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

所述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适用于瓯绣的绣布,进行染色前处理之后,在所选绣布表面将图案轮廓绣好;

上述操作中,绣布表面图案轮廓的针法为单线滚针。

步骤二:利用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用颜料墨水将与步骤一中所选绣布表面绣好的轮廓一致的图案印在热转移印花纸上,再用传统的热转移印花机将印好在热转移印花纸上的图案转移印花到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热转移印花纸与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贴合后,升温至85℃并保持3min,继续升温至135℃,保持1min后,剥离热转移印花纸,得到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2.5%的聚乙烯醇溶液;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与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比为5:1.5。

步骤三:步骤二中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在温度为84℃条件下,进一步烘干2min,并在固色溶液中浸润10s后,再次在温度为95℃条件下烘干3min后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固色溶液中包括0.3氨值氨基硅油;固色溶液与0.3氨值氨基硅油的体积比为100:5。

步骤四:步骤三中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根据图案刺绣,得到绣品。

上述操作中,刺绣针法为双线拉绣。

实施例3

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

所述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适用于瓯绣的绣布,进行染色前处理之后,在所选绣布表面将图案轮廓绣好;

上述操作中,绣布表面图案轮廓的针法为单线滚针。

步骤二:利用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用颜料墨水将与步骤一中所选绣布表面绣好的轮廓一致的图案印在热转移印花纸上,再用传统的热转移印花机将印好在热转移印花纸上的图案转移印花到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热转移印花纸与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贴合后,升温至70℃并保持2min,继续升温至128℃,保持1min后,剥离热转移印花纸,得到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1.8%的聚乙烯醇溶液;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与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比为5:1.3。

步骤三:步骤二中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在温度为81℃条件下,进一步烘干2min,并在固色溶液中浸润6s后,再次在温度为80℃条件下烘干3min后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固色溶液中包括0.3氨值氨基硅油;固色溶液与0.3氨值氨基硅油的体积比为100:3。

步骤四:步骤三中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根据图案刺绣,得到绣品。

上述操作中,刺绣针法为双线扇形针。

实施例4

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

所述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适用于瓯绣的绣布,进行染色前处理之后,在所选绣布表面将图案轮廓绣好;

上述操作中,绣布表面图案轮廓的针法为单线滚针。

步骤二:利用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用颜料墨水将与步骤一中所选绣布表面绣好的轮廓一致的图案印在热转移印花纸上,再用传统的热转移印花机将印好在热转移印花纸上的图案转移印花到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热转移印花纸与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贴合后,升温至82℃并保持3min,继续升温至132℃,保持1min后,剥离热转移印花纸,得到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202%的聚乙烯醇溶液;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与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比为5:1.4。

步骤三:步骤二中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在温度为83℃条件下,进一步烘干2min,并在固色溶液中浸润8s后,再次在温度为92℃条件下烘干3min后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固色溶液中包括0.3氨值氨基硅油;固色溶液与0.3氨值氨基硅油的体积比为100:5。

步骤四:步骤三中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根据图案刺绣,得到绣品。

上述操作中,刺绣针法为双线滚针。

实施例5

一种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

所述瓯绣绣布表面图案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适用于瓯绣的绣布,进行染色前处理之后,在所选绣布表面将图案轮廓绣好;

上述操作中,绣布表面图案轮廓的针法为单线滚针。

步骤二:利用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用颜料墨水将与步骤一中所选绣布表面绣好的轮廓一致的图案印在热转移印花纸上,再用传统的热转移印花机将印好在热转移印花纸上的图案转移印花到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热转移印花纸与步骤一中已经完成图案轮廓的绣布面层贴合后,升温至80℃并保持3min,继续升温至130℃,保持1min后,剥离热转移印花纸,得到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热转移仿数码印花的纸印刷机采用的颜料墨水与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比为5:1.3。

步骤三:步骤二中带有初步印花图案的绣布在温度为82℃条件下,进一步烘干2min,并在固色溶液中浸润6s后,再次在温度为85℃条件下烘干3min后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

上述操作中,固色溶液中包括0.3氨值氨基硅油;固色溶液与0.3氨值氨基硅油的体积比为100:4。

步骤四:步骤三中得到带有印花图案的绣布,根据图案刺绣,得到绣品。

上述操作中,刺绣针法为双线扇形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