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3958发布日期:2019-10-14 20:1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衣物干燥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晾衣机。



背景技术:

衣物的晾晒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情况的限制,特别是在寒冷潮湿的季节,例如中国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衣物不容易干,干燥耗时长,而且容易发生霉变或滋生细菌。

相关技术中,采用包括加热元件的晾衣机加快衣物的晾晒,该晾衣机利用加热元件加热空气,再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到晾衣区域以加快衣物的干燥。然而,现有的晾衣机在潮湿的环境下加热后的空气湿度仍然较大,衣物干燥耗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晾衣机,该晾衣机可以降低输送到衣物的空气的湿度以及降低衣物晾晒区域的空气湿度,从而减少衣物干燥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晾衣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包括第一腔室和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腔室,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出口;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溶液输送到所述第一腔室内;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于所述第一管路,用于加热所述第一管路内的溶液。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机,空气的干燥和浓溶液的再生能够同时进行,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内的溶液能够循环利用,降低了衣物晾晒区域的空气湿度,有效地防止衣物返潮,减少了衣物干燥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衣机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的至少一个内的填充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路设有泵,所述泵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溶液输送到所述第一腔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衣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底部的槽,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槽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衣机还包括溶液分配元件,所述溶液分配元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溶液分配元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衣机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第二管路,所述本体包括围成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出口设在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弯曲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呈之字形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衣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的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相连的第一风机和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的第二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衣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底部的槽、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泵、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的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相连的第一风机、设在所述第三管路内的第二液滴捕捉器、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相连的溶液分配元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填充物、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第二管路、设在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端的第一液滴捕捉器和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端相连的第二风机,其中所述本体包括围成所述内腔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围成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侧壁和围成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进口设在所述侧壁以将所述内腔分成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腔室和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下方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出口设在所述第一侧壁,其中所述加热元件设在第一管路,所述第一出口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顶壁,所述溶液分配元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上部,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填充物下方,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呈之字形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晾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本体1,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第一进口103,第一出口104,第二出口105,第一管路2,加热元件3,泵4,槽5,溶液分配元件6,第二管路7,第一液滴捕捉器8,填充物9,第三管路10,第一风机11,第二风机12,第二液滴捕捉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机包括本体1、第一管路2和加热元件3。本体1具有内腔,内腔包括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第二腔室102与第一腔室101连通,以便第一腔室101内的溶液能够流入第二腔室102内,本体1具有第一进口103、第一出口104和第二出口105,第一进口103分别与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连通,以便空气能够通过第一进口103分别进入第一腔室101内和第二腔室102内,第一出口104与第一腔室101连通,以便将第一腔室101内的空气经第一出口104排出到晾晒区域(例如阳台)外部,第二出口105与第二腔室102连通,以便将第二腔室102内的干燥空气向晾晒的衣物输送。

第一管路2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下端)与第二腔室102连通,第一管路2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上端)与第一腔室101连通,用于将第二腔室102内的溶液输送到第一腔室101内。换言之,如图1所示,第一管路2的下端与第二腔室102的底部连通,第一管路2的上端与第一腔室101的上部连通,通过第一管路2将第二腔室102内底部的溶液输送到第一腔室101内的上部。

加热元件3设于第一管路2,当第一管路2将第二腔室102内底部的溶液向第一腔室101内的上部输送时,加热元件3能够对第一管路2中的溶液进行加热,以便提高输送到第一腔室101内的溶液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加热元件3的位置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此,例如,加热元件3还可以设在第二腔室102的底部以能够保证输送到第一腔室101内的溶液温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机,经第一进口103进入本体1的空气,一部分空气进入第二腔室102内,该部分空气与第二腔室102内浓溶液发生热湿交换(此处,浓溶液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浓溶液吸收了该部分空气中的水分,该部分空气吸收了浓溶液的热量,使得溶液的温度降低,浓度降低,该部分空气的温度升高,湿度降低,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的空气经第二出口105排出本体1并送到晾晒的衣物上;温度降低、浓度降低的溶液进入第一管路2的下端,并经加热元件3加热,溶液温度升高,从而温度升高的低浓度溶液从第一管路2的上端进入第一腔室101内,经第一进口103进入本体1的另一部分空气进入第一腔室101内,并与第一腔室101内的低浓度溶液进行热湿交换,该另一部分空气带动溶液中的部分热量和水分,即溶液温度降低,浓度升高形成浓溶液,该另一部分空气的温度提高,湿度增加,温度降低、浓度升高的浓溶液进入第二腔室102内,实现第二腔室102内浓溶液的再生,温度提高、湿度增加的潮湿空气经第一出口104排放到晾晒区域的外部,从而能够降低晾晒区域的空气湿度。由此可见,空气的干燥和浓溶液的再生能够同时进行,而且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内的溶液能够循环利用,能够降低衣物晾晒区域的空气湿度,有效地防止衣物返潮,减少了衣物干燥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晾衣机还包括设在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中的至少一个内的填充物9。第一腔室101和/或第二腔室102内的溶液附着在填充物9上,填充物9能够将溶液分散开,增大溶液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以利于溶液和空气的热湿交换。其中,填充物9通常采用塑料,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填充物9可以设置在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内,也可以仅设置在第一腔室101内,还可以仅设置在第二腔室10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路2上设有泵4,泵4用于提供驱动力,以将从第二腔室102内的溶液输送到第一腔室101内,第一管路2设有加热元件3。具体地,如图1所示,泵4设在第一管路2的下部,加热元件3设在第一管路2的上部,在泵4的驱动下,第二腔室102内的底部的溶液能够通过第一管路2输送到第一腔室101内的上部,与此同时,位于泵4上方的加热元件3可以对第一管路2内的溶液进行加热,以保证进入第一腔室101内的溶液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晾衣机还包括槽5,槽5位于第二腔室102底部,第一管路2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下端)与槽5连通。如图1所示,槽5为本体1内腔的一部分且位于第二腔室102的下方,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槽5可以独立于本体1的内腔。当槽5为本体1内腔的一部分时,也可以为第二腔室102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晾衣机还包括溶液分配元件6,溶液分配元件6设在第一腔室101内,第一管路2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上端)与溶液分配元件6相连。可以理解的是,经第一管路2的上端流出的溶液可进入溶液分配元件6内,经溶液分配元件6向第一腔室101内均匀分配溶液,以提高溶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湿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本体1包括围成内腔的侧壁,第一进口103设在该侧壁且将内腔内分割出位于上方的第一腔室101和位于第一腔室102下方的第二腔室102。侧壁包括对应第一腔室101的第一侧壁和对应第二腔室102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周壁和顶壁,第一出口104设在顶壁,第二腔室102底部设有槽5,槽5包含在内腔内,即内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槽5。

在一些实施例中,晾衣机还包括第二管路7,第二管路7在第二腔室102延伸到第一腔室101,第二管路7的进口端与第二腔室102连通,第二管路7的出口端与第二出口105连通。进一步地,第二出口5设在第一周壁,则第二管路7的出口端与设在第一周壁上的第二出口105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管路7设在第二腔室102和第一腔室101内,第二腔室102内的干燥后的热空气可以经第二管路7送至设置在第一腔室101侧壁的第二出口105。

进一步地,第二管路7在第二腔室102和第一腔室101内弯曲设置,以增大第二管路7在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内的路径,从而能够延长空气在第二腔室102和第一腔室101内的停留时间,例如第二管路7可以螺旋设置或者呈之字形设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由于第二腔室102和第一腔室101内的溶液温度均高于空气的温度,通过第二管路7弯曲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管路7内的空气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路7的进口端设有第一液滴捕捉器8,以便将空气中携带的液滴截留在第二腔室10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晾衣机还包括第三管路10、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2,第三管路10与第一出口104相连,第三管路10内设有第二液滴捕捉器13,通过第二液滴捕捉器13,潮湿空气中的液滴能够被截留在第一腔室101内,第一风机11与第三管路10相连,第一风机11提供动力,以将潮湿空气经第三管路10排出,具体地,第三管路10的一端与第一出口104相连,第三管路10的另一端位于本体1外侧,第一风机11和第二液滴捕捉器13均位于本体1外侧;第二风机12与第二出口105相连,具体地,第二风机12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二出口105相连,即第三管路的一端与第二出口105相连,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位于本体1外侧,第三管路内连接有第二风机12,且第二风机12位于本体1外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管路和第二管路12可以一个管路,第三管路也可以独立于第二管路12,且在第二出口105处相连。

下面参考附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晾衣机。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机包括本体1、第一管路2、加热元件3、泵4、溶液分配元件6、第二管路7、第一液滴捕捉器8、第三管路10、第一风机11、第二风机12和第二液滴捕捉器13。

本体1内具有内腔,内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槽5,其中第一腔室101的底部与第二腔室102的顶部连通,第二腔室102的底部与槽5连通。

第二腔室102内和第一腔室101内设有填充物9,本体1包括围成内腔的侧壁,该侧壁包括对应第一腔室101的第一侧壁和对应第二腔室102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周壁和顶壁,第二侧壁包括第二周壁和底壁,第一周壁设有第一进口103,第一进口103将内腔内分割出位于上方的第一腔室101和位于第一腔室102下方的第二腔室102。

顶壁设有用于第一出口104,第一出口104连通有第三管路10,第三管路10与第一风机11相连,第三管路10内设有第二液滴捕捉器13,第一腔室101内的潮湿空气经第一出口104进入第三管路10,并在第二液滴捕捉器13的作用下,将潮湿空气中的液滴截留,截留下的液滴可进入第一腔室101内,而潮湿空气在第一风机11的作用下排出到晾晒区域外部。

第二管路7在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内呈之字形设置,第二管路7的进口端位于第二腔室102内的底部且位于第二腔室102内的填充物9的下方,第二管路7内的进口端设有第一液滴捕捉器8,第二管路7的进口端与第二腔室102连通,第二出口105设在第一周壁,第二管路7的出口端穿过第二出口105伸出本体1,即第二管路7的伸出端位于本体1外侧,第二管路7的伸出本体1外侧的部分内连接第二风机12,第二管路12内的干燥热空气在第二风机12的作用下经第二出口15输送到晾晒的衣物上,以对衣物进行快速烘干。

溶液分配元件6设在第一腔室101内的上部。第一管路2的下端与槽5连通,第一管路2的上端与溶液分配元件6相连,溶液分配元件6能够将第一管路2内的溶液均匀分配到第一腔室101内,第一管路2上设有泵4和加热元件3,泵4用于提供输送动力,以将槽5内的溶液通过第一管路2输送到溶液分配元件6内,加热元件3位于泵4的上方,以加热第一管路4内的溶液。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