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锦包芯氨纶筒子纱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5252发布日期:2018-10-09 19:33阅读:16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筒子纱染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锦包芯氨纶是以氨纶作为芯、以棉短纤和锦纶短纤为外层的一种包芯纱线。此品种既有天然纤维棉的良好吸水性,也具有锦纶的耐磨性、挺括性,同时还具备氨纶的舒弹性,集聚了多纤维的功能,可满足人们的需求。

但是棉锦包芯氨纶目前很少运用于色织面料上,是由于存在三种不同的纤维给筒子纱染色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1、酸性染料染锦纶会对棉纤维有沾色,导致色牢度差;

2、酸性染料会对氨纶略微形成沾色,导致色牢度差;

3、酸性染色一般需要在100℃~110℃之间进行染色,而氨纶在此高温条件下会剧烈收缩,筒子纱没有多余的收缩空间,应力得不到充分释放,密度会增大。

所以,在对棉锦包芯氨纶纱线进行染色过程中易出现染不透、色花和筒子纱内外层弹性不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色牢度好、染色均匀、筒子纱内外层弹性一致的棉锦包芯氨纶筒子纱染色方法。

本发明包括松式络筒、筒子纱染色工艺步骤,其特点是:

所述松式络筒是:先在直径大的松式壳进行络筒,再使用机械挤压装置,以直径小的松式壳对直径大的松式壳挤压置换处理,取得缠绕在小直径松式壳上的松式筒子纱;

所述筒子纱染色依次包括前处理、锦纶染色和棉染色;所述前处理为煮练和漂白工序结合的一浴一步法,工作液的温度为100℃,高温排液后水洗;所述锦纶染色时,以100℃的活性染料eriofast为工作液进行染色,排液后水洗;所述棉染色时,以60℃的活性染性为工作液进行染色,排液后水洗。

本发明通过改变筒子纱松式络筒方式,解决了棉锦包芯氨纶纱的色花问题和染色后内外层弹性不一的问题,再通过选取锦纶用活性染料eriofast,增加染料与锦纶纤维间化学结合力,解决了色牢度差的问题。

通过以上工艺,本发明实现了筒子纱内外层弹性一致性好,便于后期织造。解决了染色过程中色花问题,不同筒子纱之间和一个筒子纱里中外色差值δe<1,筒子纱内外层弹性差异基本消除。采用aatcc61-2013测试方法测试水洗牢度,达到≥4级,日晒牢度达到4级以上,具有极佳的服用性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缠绕在小直径松式壳上的松式筒子纱的密度为0.23~0.25g/cm3。该较低的筒子纱的密度使筒子纱手感蓬松,在后道前处理、染色高温条件下,氨纶剧烈收缩,此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回缩,应力释放,从而保证染色均匀性及内芯和外层弹性一致。

所述前处理、锦纶染色、棉染色中工作液循环模式采用正3反4。即,在筒子纱染色机染色过程中,由染缸主泵工作模式带动工作液的流动方式,工作液先由筒子纱的中间通过松式壳的孔洞向纱线的外部流动3分钟,然后停止外流,工作液再由纱线的外部向筒子纱内部流动4分钟,以此构成一个循环,不断交替。在筒子纱染色机上设置即可。以上正3反4工艺设定可使工作液循环模式达到筒子纱里中外上色均匀的效果,进一步有效避免色花的产生。

另外,所述锦纶染色时,工作液的ph值为3.5~4.2。锦纶的等电点在5~6,当染液ph值低于等电点时,锦纶纤维的端氨基吸附h+化,形成带正电的-nh3+,从而使纤维带正电荷,此时染料吸附量急剧上升,染料与纤维不仅以范德华力结合,同时主要以离子键方式结合。这时染料能与纤维较好的结合,选取ph在3.5~4.2是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在此范围内染色,既能得到较高的上色率,同时不会因为上色过快而产生色花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一、原纱参数:

40d40*c60n40(外层:40支,棉/锦60/40混纺纱,包芯:40d氨纶)。

原纱强力≥200cn,捻系数420,预牵伸倍数3.5。

二、松式络筒:

本发明使用“转移法”进行,在络筒过程中先在直径大的松式壳进行络筒,再使用机械挤压装置,以直径小的松式壳对直径大的松式壳挤压置换处理,从而形成纱缠绕在小直径松式壳周围的松式筒子纱。

具体工艺参数:

1、络筒工艺

机型:德一松式络筒机。

大直径松式壳参数:塑料材质,外径:20cm、内径:5cm、长度:15cm。

络筒车速:500m/min。

张力:10g。

络筒密度:0.38~0.42g/cm3

2、转移工艺

在机械挤压装置上安装空压机,空压机产生的压力通过机械臂挤压实现把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采用直径小的松式壳将直径大的松式壳置换出来。

小直径松式壳参数:合金材质弹簧壳、外径5cm、内径4.5cm、长度15cm。

压力:3kg。

挤压时间5s。

转移后密度0.23~0.25g/cm3

3、原理与工艺设计出发点:

本工艺使用“转移法”进行松式络筒,通过将小直径的松式壳置换原本的大直径松式壳,使得密度从0.38~0.42g/cm3降低到0.23~0.25g/cm3,筒子纱手感蓬松,在后道前处理、染色高温条件下,氨纶剧烈收缩,此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回缩,应力释放,从而保证染色均匀性及内芯和外层弹性一致。

三、筒子纱染色

工艺流程:前处理、锦纶染色、棉染色。

1、前处理

a、工作液配方:

双氧水(27.5%):8~20g/l;烧碱(32%):10~15g/l;精炼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g/l;其余为水。

b、浴比:

1:6~1:10。

c、工艺参数:

工作液循环模式:正3反4,变频100%。

将工作液从常温以3℃/分钟的升温速率直升到100℃,保温30~60分钟,高温排液,然后以50℃温水水洗2道。

d、原理与工艺设计出发点:

前处理是将煮练和漂白工序结合的一浴一步法前处理工艺,目的去除原纱上的杂质和色素,提高白度,为后道染色上染均匀打下良好基础。

具体工作原理:精炼剂能够快速渗透到纤维内部,起到润湿、乳化和净洗的作用;烧碱能与纱中的杂质进行化学反应,使杂质变为可溶性产物,并在热水和机械的作用下去除杂质。同时,烧碱能将工作液变成碱性条件。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以下分解:

h2o2+oh-→ho2-+h2o

ho2-能与纤维中的色素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使色素中原有的共轭系统被中断,π电子的移动范围变小,天然色素的发色体系遭到破坏而消色,达到漂白目的。

2、锦纶染色

a、工作液配方:

采用亨斯迈高性能锦纶用活性染料eriofast,ph值为3.5~4.2。

b、浴比:

1:6~1:10。

c、工艺参数:

工作液循环模式外3内4,变频100%。

从常温以1℃/分钟速率升温到100℃,在100℃下运行30~60分钟,排液后以50℃温水水洗1道。

d、工作原理:

锦纶又称尼龙,目前常见的品种有锦纶6和锦纶6,6,两者纤维分子中都存在酰胺键,染色过程主要是通过与纤维中的酰胺键形成化学作用力从而上染。

本发明采用亨斯迈高性能的锦纶用活性染料eriofast染料(eriofast染料产品内容见www.huntsman.com),此染料是通过化学改性,即在染料分子结构中加入特殊结构活性基团,此活性基能与纤维分子酰胺键更好的结合,从而染料不易脱落,也不能与棉纤维进行反应,因此不会上染棉。因此具备很好的色牢度。

3、棉染色:

a、工作液配方:

活性染料:0.05~5%;元明粉:5~60g/l;纯碱:5~30g/l;其余为水。

b、浴比:

1:6~1:10。

c、工艺参数:

工作液循环模式外3内4,变频100%。

先将筒子纱投入染缸中,将染缸中水从50℃开始升温到55℃,然后加入元明粉和活性染料保温处理10分钟后再加入纯碱保温处理5分钟,然后以1.5℃/分钟速率升温到60℃,保温再运行30~60分钟,排液后以50℃温水水洗1道。

以上各工艺步骤中正3反4工作液循环模式是指:在筒子纱染色机染色过程中,由染缸主泵工作模式带动工作液的流动方式,工作液先由筒子纱的中间通过松式壳的孔洞向纱线的外部流动3分钟,然后停止外流,工作液再由纱线的外部向筒子纱内部流动4分钟,以此构成一个循环,不断交替。在筒子纱染色机上设置即可。

变频100%是指:染色机主泵的扬程输出达到最大值。具体操作:在设备上设置。

四、筒子纱质量测试及结果:

此工艺解决了染色过程中色花问题,采用datacolor仪进行色差测试,不同筒子纱之间和一个筒子纱里中外色差值δe<1,筒子纱内外层弹性差异基本消除。

采用aatcc61-2013测试方法测试水洗牢度,达到≥4级。

采用aatcc16-2014测试方法测试日晒牢度达到4级以上,具有极佳的服用性能,满足客户的产品需求。

采用astmd3107-2011测试方法测试筒子纱内外层弹性,结果如下:

外层纱弹性伸长率:72%;内层纱弹性伸长率:74%。

可见:外层纱和内层纱的伸长率相差很小,说明外层纱和内层纱具有基本一致的弹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