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色牢度的毛毯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03202发布日期:2018-11-28 00:2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毛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色牢度的毛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的统称,有着广泛的生产、生活用途,并呈现向非服装领域转变的趋势,涉及如汽车、建筑、楼房室内外装饰、劳动保护等领域。其中毛毯是一种常用的床上用品,具有保暖功能,原料多采用涤纶、粘胶纤维等化学纤维或羊毛、兔毛等动物纤维,或者动物纤维与化学纤纬混纺制成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毛毯的用途正在发生变化,从原来单纯的保暖性转向追求时尚性、装饰性、功能保健性上,并促使毛毯行业进一步发展,其中工艺毛毯厚实挺括,踩踏柔软舒适,适合家居客厅、卧室地面装饰使用;卡通地垫造型形象生动,色彩亮丽,适合儿童房间作床头地垫。而毛毯上的各种颜色和图案一般是通过将各种颜色的花形图案直接印制在毛毯坯布上制成,印制过程中各种颜色的色浆间不发生阻碍和破坏作用。但是由于化学纤维,如涤纶纤维等印色难度较大,通常所用的分散染料中不含水溶性基团,染色时必须借助分散剂才能将染料均匀地分散在染液中进行染色,染色效果不太理想,色牢度低,容易出现摩擦褪色等问题。同时染色后需进行固色,一般过程为:印花-烘干(高温常压)-蒸化(高温高压)-水洗,烘干、蒸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化学纤维制成的毛毯染色效果不理想,色牢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色牢度的毛毯的生产方法,以提高制备的毛毯的染色效果,增强色牢度,避免毛毯容易出现摩擦褪色等现象。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强色牢度的毛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经编织:分别整经面纱、底纱的原料纤维丝,然后经编、剖绒制成白坯布;

(2)白坯布处理:对白坯布依次进行定型、梳毛和烫光处理;

(3)坯布印染:将白坯布置于印花机上在印染液中印染;

(4)烘蒸固色:保持烘蒸一体机中气流对流循环,将印染后坯布置于烘蒸一体机中充分均匀烘干蒸化,然后水洗、脱水制成有色坯布;

(5)整理定型:将有色坯布依次经烘干定型、刷毛、正面烫光、烫剪和反面烫光、烫剪处理后制备初级毛毯;

(6)成品制备:将初级毛毯裁剪后缝制毛边,得到强色牢度的毛毯。

本发明方法将原料纤维丝经整经后经编、剖绒制成白坯布,然后定型、梳毛和烫光,再置于印染液中印染,然后在烘蒸一体机中同时充分均匀烘干蒸化,然后水洗、脱水制成有色坯布,然后依次经烘干定型、刷毛、正面烫光、烫剪和反面烫光、烫剪处理后制备初级毛毯,再裁剪后缝制毛边,得到强色牢度的毛毯。采用烘蒸一体化同时进行烘干和蒸化,有助于烘蒸过程中气流对流循环、湿度、温度、环长和时间的综合统一控制,从而确保烘蒸质量,使毛毯的颜色鲜艳,色牢度好,降低因流浆渗化而造成的次品率约40%。同时将传统固色中的烘干和蒸化整合为烘蒸过程,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能耗2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废水污染物浓度降低,降低废水处理费用5%。因此提高了毛毯的染色效果和色牢度,降低了能耗并节约生产成本。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面纱和底纱的原料纤维丝为聚酯纤维丝;面纱和底纱的整经张力分别为14~22cn/16.7tex和9~12cN/11.11tex;经编转速为500~550转/min、机号为16针/25.4mm;剖绒时逆经编制造方向进布,剖绒速度为6.5m/min。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原料纤维丝由以下重量份组份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母粒100~120份、聚氯乙烯树脂10~18份、聚四氟乙烯树脂35~45份、纳米萤石粉8~12份、硬质酸钡1~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1.0份,氧化锌0.2~0.6份和硅烷偶联剂1.0~2.0份。

原料纤维丝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树脂、纳米萤石粉、硬脂酸钡、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和硅烷偶联剂制成,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主原料,与聚氯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树脂、纳米萤石粉混合后熔融制成改性的聚酯纤维丝,硬脂酸钡起到热稳定和润滑分散作用,过氧化二异丙苯和氧化锌起到交联作用,聚四氟乙烯树脂与萤石粉在原料纤维丝中引入丰富的氟,有强电负性,而分散染料中含有大量的O-H、C-H和N-H以及S-H键等,容易与氟形成氢键,加快染料在聚酯纤维丝上的浸染,克服分散染料染色困难的不足,同时染料分子在聚酯纤维丝表面的附着更加牢固,聚酯纤维丝的色牢性能进一步增强。而且聚四氟乙烯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不燃性,可以增强涤纶的耐光、耐热性能以及抗熔性,提高毛毯的使用时间。而聚氯乙烯树脂具有耐燃和抗静电性,能够增强毛毯的抗熔性和抗静电性,同时在110~130℃之间受热容易溶胀,使聚酯纤维分子链发生断裂,强化分散染料分子进入涤纶纤维内部,加快染色过程,增强涤纶纤维分子的色牢度。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步骤(2)中,采用八节常温定型机定型,定型温度依次为:125℃、125℃、125℃、125℃、125℃、125℃、120℃、120℃;梳毛速度为16~18m/min;烫光两次,其中第一次烫光温度为200~205℃、第二次烫光温度为195~200℃。定型烫光的过程中要保持压面要紧,不出现打折现象,生产出来的产品纤维直立、光泽好、坯布毛面平整,产品的正品率很高。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步骤(3)中,印花机为磁棒式平网印花机,磁力为1.5MPa,印染液所用染料为分散颜料,印染液中含有1.6~2.0wt%的增稠剂,印染液与白坯布的浴比为1:10~1:12,印染时间10~15min。

在印花过程中为确保印花效果,渗透一定要控制好,既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差,渗透必须保证原料纤维丝的渗透率达到85%,磁力棒的粗细选择根据每个花色的渗透程度来选择。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印染液中含有5wt%~8wt%的强化印染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柠檬酸三乙酯30~50份、环氧大豆油40~60份和脂肪酸聚氧乙烯蜡8~12份。

柠檬酸三乙酯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氯乙烯均有一定的增塑效果,可使改性的聚酯纤维丝发生溶胀,促进染料分子进入聚酯纤维丝内部,而环氧大豆油与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相溶性,尤其在加热条件下可断开聚酯中的聚氯乙烯链,并保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主链的完整性,从而增强染色速率和色牢度,并保持毛毯的韧性和强度。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步骤(4)中,烘蒸温度为185±5℃,烘蒸车速为18m/min,烘蒸时间≥12min。印花后的毛毯必须经过充分烘干蒸化,避免发生拖色、沾色和色差等缺陷。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烘蒸过程中保持有色坯布无张力的完全松弛状态。这样使坯布的物理指标稳定,避免形成的花型出现纬斜和变形,提高染色的牢固程度。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步骤(4)中水洗速率为12.5m/min,水洗温度75±10℃,水洗液中烧减浓度为1~2g/L,保险粉浓度为2~3g/L,柔软剂含量3wt%;脱水后的有色坯布的含水率控制在18~20wt%。含水率太高,后整效率提升不了,含水率太低,影响到产品风格和质量,所以脱水后的含水率控制在18-20wt%之间,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步骤(5)中烘干定型所用设备为预烘两节常温加十节高温定型机,预烘两层两节温度为120~130℃,正常定型温度为155~160℃,定型车速为30~35m/min,定型宽度2.12m。坯布烘干太干,纤维粗糙,颜色暗淡;坯布烘干太潮湿,产品蓬松度出不来,纤维倒伏严重,梳毛细腻度到不到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毛毯的生产方法具有低能耗、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对毛毯的染色效果好,色牢度高,可避免毛毯容易出现摩擦褪色等现象发生,生产的毛毯光泽好、坯布毛面平整,毛毯使用时间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原料均可从市场上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如无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强色牢度的毛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经编织:包括整经、经编和剖绒三个步骤,其中:

整经:选用300D/96f的聚酯纤维作为面纱的原料纤维丝,选用100D/48f的涤纶全牵伸丝作为底纱的原料纤维丝,其中聚酯纤维和涤纶全牵伸丝均由以下组份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母粒100g、聚氯乙烯树脂10g、聚四氟乙烯树脂35g、纳米萤石粉8g、硬质酸钡1g、过氧化二异丙苯0.5g,氧化锌0.2g和硅烷偶联剂1.0g;

整经时在H40-21NC电脑控制拷贝整经机上以600m/min速度整经,毛纱盘头为40英寸,48000~50000米/盘头,每个盘头整经根数为330根,每组盘头数为8个;面纱整经张力为14cN/16.7tex、底纱整经张力为9cN/11.11tex;

整经后经编:在E2291型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经编,其中所用针型为舌针;工作幅宽为136";机号为16针/25.4mm;珊状脱圈板距离为18mm;机器经编速度为500转/min;坯布平方米克重为385g/m2;卷取幅宽为162cm±2cm;下布长度为200m;

采用常规毛毯组织进行编织,组织垫纱图如下:

经编组织垫纱排列如下:

L1:4-4-4-0/0-0-0-3/3-3-3-0/0-0-0-4//×3,

L2:0-1-1-1/1-0-0-0//×6,

L3:0-1-3-4/1-0-4-3//×6,

L4:0-1-0-1/1-0-1-0//×6,

L5:0-0-0-1/1-1-1-0//×6,

L6:0-4-4-4/4-0-0-0/0-3-3-3/3-0-0-0//×3;

经编机各梳栉的穿纱形式、原料规格、纱根数及盘头数如下:

L1(6):满穿;100D/48f涤纶低弹丝;330根/盘头×4;

L2(5):满穿;100D/48f涤纶全牵伸丝;330根/盘头×4;

L3(4):1穿1空;300D/96f涤纶全牵伸丝;164根/盘头×4;

经编后剖绒:剖绒速度为6.5m/min、带刀线速度为1000m/min、剖绒毛高差异≤1mm、分布板距离为18~18.5mm;逆经编织造方向进布,剖绒时磨刀砂轮的角度调整到不出现带刀抖动,同时要保证平刀的锋利度,避免进布张力不匀造成布面毛高不齐、刀不锋利造成毛头松散、粘毛等现象。

(2)白坯布处理:

白坯布定型:定型机为八节常温定型机,定型温度依次为:125℃、125℃、125℃、125℃、125℃、125℃、120℃、120℃;车速:23m/min,顺毛进布;

落车温度:两道降温系统控制坯布温度50℃;

定型后梳毛:梳毛速度为16m/min

大锡林转速70转/min,左右刷参数为15.32m/min;前牵电流:0.6A,通过控制前牵电流,减少前牵牵引辊的转动,增加梳毛张力,达到梳毛纤维的细腻度和毛开度;

梳毛后两次烫光:第一次烫光温度200℃,第二次烫光温度195℃,烫光速度16m/min,烫辊槽型为W型;

烫光过程中压面要紧,不出现打折现象,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纤维直立、光泽好、坯布毛面平整,产品的正品率很高。

(3)坯布印染:先将白坯布置于相对湿度为80RH%的预热室中110℃保持2小时,使聚氯乙烯发生溶胀,然后再将白坯布置于印花机上在印染液中印染;

所用印染机为UNI-GREEN磁棒式平网印花机;磁力为1.5MPa;磁车速度:18m/min;网版目数:60目;印花幅宽、版长:195×225cm;印花行程:2.36m;刮印次数:2次;印染液与坯布的质量比即浴比为1:10;印染时间为10min,所用染料为分散颜料;印染液中含有1.6wt%的增稠剂和5wt%的强化印染组合物,该强化印染组合物由环氧大豆油40g、柠檬酸三乙酯30g和脂肪酸聚氧乙烯蜡8g组成,控制印染后纤维的颜色渗透率为85%。

(4)烘蒸固色:将印染后坯布置于烘蒸一体机中同时进行充分均匀的烘干蒸化,然后水洗、脱水制成有色坯布,其中:

烘干蒸化温度为185±5℃,压力为0.1MPa,烘蒸车速为18m/min,烘蒸时间不少于12min,优选12min;烘蒸过程中保持有色坯布无张力的完全松弛状态;

烘蒸后水洗,水洗流程为:浸泡--浸泡--毛刷--高温拍打--高温拍打--清水--清水--清水--清水--上柔;车速:12.5m/min,顺毛水洗,温度为75±10℃;水洗液中烧碱质量浓度为1g/L、保险粉质量浓度为2g/L、柔软剂质量百分比为3wt%;

水洗后在离心机中脱水:脱水时间为12min,其中高速运转8min,低速运转4min;控制脱水后的有色坯布的含水率为18wt%。

(5)整理定型:将有色坯布依次经烘干定型、刷毛、正面烫光、烫剪和反面烫光、烫剪处理后制备初级毛毯,其中:

烘干定型所用设备为预烘两节常温加十节高温定型机;逆毛定型,温度设定:预烘两层两节温度为120℃、正常定型温度为155℃;车速为30m/min;定型宽度:2.12m;

烘干定型后顺毛梳毛:第一个隔距为2.5mm、第二个隔距为2.0mm,隔距太低会刷掉毛,隔距太高,梳毛没有效果;刷毛车速为3.5m/min;

梳毛后起毛,所用起毛设备为24辊起毛机,顺针:5m/min、逆针:35m/min;大锡林:65转/min;起毛张力:1.05N、摆布张力:1.25N;起毛速度:18m/min;起毛毛向:逆毛起毛;坯布下机幅宽1.9米,起毛量正面70%、反面30%;

刷毛起毛后进行正面烫光、烫剪和反面烫光、烫剪:

正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为180℃,速度13m/min,烫辊槽型为v型,进机毛向顺毛;要求压面贴紧烫辊,剪毛平整、修掉毛尾;

反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170℃,速度13m/min,烫辊槽型为v型,进机毛向顺毛;要求压面贴紧,剪毛修掉毛尖确保毛面的平整度;

(6)成品制备:将初级毛毯按195cm×225cm的尺寸裁剪,按6cm圆角包边缝制毛边,针距8~10针/cm,得到强色牢度的毛毯。

依据《GB/T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SN/T1663-2005进出口毛毯检验规程》测试通过实施例1制得的毛毯:耐日晒/级:4级;耐洗色牢度/级:4级;耐摩擦/级:4级;耐汗渍(酸、碱)/级:4;长度偏差率/(%):±2.0;宽度偏差率/(%):±2.0;重量偏差率/(%):±2.0;缩水率/(%):经、纬向±2.0;甲醛含量/(mg/kg)≤75。

实施例2

一种强色牢度的毛毯的生产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1)整经编织中:所用聚酯纤维和涤纶全牵伸丝均由以下组份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母粒105g、聚氯乙烯树脂12g、聚四氟乙烯树脂37g、纳米萤石粉9g、硬质酸钡1.2g、过氧化二异丙苯0.6g,氧化锌0.3g和硅烷偶联剂1.2g;

整经时的面纱整经张力为16cN/16.7tex、底纱整经张力为10cN/11.11tex;

经编的机器经编速度为510转/min。

步骤(2)白坯布处理中:

落车时的坯布温度为52℃;

定型后的梳毛速度为17m/min;大锡林转速72转/min,左右刷参数为15.92m/min;前牵电流:0.65A;

梳毛后第一次烫光温度202℃,第二次烫光温度197℃,烫光速度17m/min;

步骤(3)坯布印染中:先将白坯布置于相对湿度为82RH%的预热室中120℃保持2.5小时,然后再将白坯布置于印花机上在印染液中印染;印染液与坯布的质量比即浴比为1:11;印染时间为12min,印染液中强化印染组合物浓度为6wt%的,其中该强化印染组合物由环氧大豆油42g、柠檬酸三乙酯35g和脂肪酸聚氧乙烯蜡10g组成。

步骤(4)烘蒸固色中:烘蒸压力为0.14MPa,烘蒸时间15min;水洗液中烧碱质量浓度为1.4g/L、保险粉质量浓度为2.4g/L;脱水后的有色坯布的含水率控制为19wt%。

步骤(5)整理定型中,预烘两层两节温度为124℃、正常定型温度为157℃;车速为32m/min;起毛时顺针:7m/min、逆针:37m/min;大锡林:67转/min;起毛张力:1.07N、摆布张力:1.27N;起毛速度:20m/min;正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为185℃;反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175℃。

依据《GB/T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SN/T1663-2005进出口毛毯检验规程》测试通过实施例2制得的毛毯:耐日晒/级:4级;耐洗色牢度/级:4级;耐摩擦/级:4级;耐汗渍(酸、碱)/级:4;长度偏差率/(%):±2.0;宽度偏差率/(%):±2.0;重量偏差率/(%):±2.0;缩水率/(%):经、纬向±2.0;甲醛含量/(mg/kg)≤75。

实施例3

一种强色牢度的毛毯的生产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1)整经编织中:所用聚酯纤维和涤纶全牵伸丝均由以下组份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母粒110g、聚氯乙烯树脂14g、聚四氟乙烯树脂40g、纳米萤石粉10g、硬质酸钡1.6g、过氧化二异丙苯0.8g,氧化锌0.4g和硅烷偶联剂1.5g;

整经时的面纱整经张力为18cN/16.7tex、底纱整经张力为11cN/11.11tex;

经编的机器经编速度为530转/min。

步骤(2)白坯布处理中:

落车时的坯布温度为53℃;

定型后的梳毛速度为17m/min;大锡林转速73转/min,左右刷参数为16.92m/min;前牵电流:0.70A;

梳毛后第一次烫光温度203℃,第二次烫光温度198℃,烫光速度17m/min。

步骤(3)坯布印染中:先将白坯布置于相对湿度为86RH%的预热室中116℃保持2.5小时,然后再将白坯布置于印花机上在印染液中印染;印染液与坯布的浴比为1:11;印染时间为13min,印染液中强化印染组合物浓度为7wt%的,其中该强化印染组合物由环氧大豆油50g、柠檬酸三乙酯40g和脂肪酸聚氧乙烯蜡10g。

步骤(4)烘蒸固色中:烘蒸压力为0.16MPa,烘蒸时间16min;水洗液中烧碱质量浓度为1.5g/L、保险粉质量浓度为2.5g/L;脱水后的有色坯布的含水率控制为19wt%。

步骤(5)整理定型中,预烘两层两节温度为126℃、正常定型温度为158℃;车速为34m/min;起毛时顺针:8m/min、逆针:38m/min;大锡林:68转/min;起毛张力:1.08N、摆布张力:1.28N;起毛速度:20m/min;正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为190℃;反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180℃。

依据《GB/T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SN/T1663-2005进出口毛毯检验规程》测试通过实施例3制得的毛毯:耐日晒/级:4级;耐洗色牢度/级:4级;耐摩擦/级:4级;耐汗渍(酸、碱)/级:4;长度偏差率/(%):±2.0;宽度偏差率/(%):±2.0;重量偏差率/(%):±2.0;缩水率/(%):经、纬向±2.0;甲醛含量/(mg/kg)≤75。

实施例4

一种强色牢度的毛毯的生产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1)整经编织中:所用聚酯纤维和涤纶全牵伸丝均由以下组份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母粒118g、聚氯乙烯树脂16g、聚四氟乙烯树脂42g、纳米萤石粉11g、硬质酸钡1.7g、过氧化二异丙苯0.9g,氧化锌0.5g和硅烷偶联剂1.8g;

整经时的面纱整经张力为20cN/16.7tex、底纱整经张力为12cN/11.11tex;

经编的机器经编速度为540转/min。

步骤(2)白坯布处理中:

落车时的坯布温度为54℃;

定型后的梳毛速度为18m/min;大锡林转速74转/min,左右刷参数为17.42m/min;前牵电流:0.75m/min;

梳毛后第一次烫光温度204℃,第二次烫光温度199℃,烫光速度17m/min。

步骤(3)坯布印染中:先将白坯布置于相对湿度为88RH%的预热室中118℃保持2.5小时,然后再将白坯布置于印花机上在印染液中印染;印染液与坯布的浴比为1:11;印染时间为14min,印染液中强化印染组合物浓度为7wt%的,其中该强化印染组合物由环氧大豆油55g、柠檬酸三乙酯45g和脂肪酸聚氧乙烯蜡11g。

步骤(4)烘蒸固色中:烘蒸压力为0.18MPa,烘蒸时间18min;水洗液中烧碱质量浓度为1.8g/L、保险粉质量浓度为2.8g/L;脱水后的有色坯布的含水率控制为19wt%。

步骤(5)整理定型中,预烘两层两节温度为128℃、正常定型温度为158℃;车速为34m/min;起毛时顺针:9m/min、逆针:39m/min;大锡林:65-70转/min;起毛张力:1.09N、摆布张力:1.29N;起毛速度:21m/min;正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为193℃;反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183℃。

依据《GB/T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SN/T1663-2005进出口毛毯检验规程》测试通过实施例4制得的毛毯:耐日晒/级:4级;耐洗色牢度/级:4级;耐摩擦/级:4级;耐汗渍(酸、碱)/级:4;长度偏差率/(%):±2.0;宽度偏差率/(%):±2.0;重量偏差率/(%):±2.0;缩水率/(%):经、纬向±2.0;甲醛含量/(mg/kg)≤75。

实施例5

一种强色牢度的毛毯的生产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1)整经编织中:所用聚酯纤维和涤纶全牵伸丝均由以下组份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母粒120g、聚氯乙烯树脂18g、聚四氟乙烯树脂45g、纳米萤石粉12g、硬质酸钡2g、过氧化二异丙苯1.0g,氧化锌0.6g和硅烷偶联剂2.0g;

整经时的面纱整经张力为22cN/16.7tex、底纱整经张力为12cN/11.11tex;

经编的机器经编速度为550转/min。

步骤(2)白坯布处理中:

落车时的坯布温度55℃;

定型后的梳毛速度为18m/min;大锡林转速75转/min,左右刷参数为18.34m/min;前牵电流:0.85A;

梳毛后第一次烫光温度205℃,第二次烫光温度200℃,烫光速度18m/min。

步骤(3)坯布印染中:先将白坯布置于相对湿度为90RH%的预热室中120℃保持3小时,然后再将白坯布置于印花机上在印染液中印染;印染液与坯布的浴比为1:12;印染时间为15min,印染液中强化印染组合物浓度为8wt%的,其中该强化印染组合物由环氧大豆油60g、柠檬酸三乙酯50g和脂肪酸聚氧乙烯蜡12g。

步骤(4)烘蒸固色中:烘蒸压力为0.2MPa,烘蒸时间20min;水洗液中烧碱质量浓度为2g/L、保险粉质量浓度为3g/L;脱水后的有色坯布的含水率控制为20wt%。

步骤(5)整理定型中,预烘两层两节温度为130℃、正常定型温度为160℃;车速为35m/min;起毛时顺针:10m/min、逆针:40m/min;大锡林:65-70转/min;起毛张力:1.1N、摆布张力:1.3N;起毛速度:22m/min;正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为195℃;反面烫光、烫剪的设定温度185℃。

依据《GB/T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SN/T1663-2005进出口毛毯检验规程》测试通过实施例5制得的毛毯:耐日晒/级:4级;耐洗色牢度/级:4级;耐摩擦/级:4级;耐汗渍(酸、碱)/级:4;长度偏差率/(%):±2.0;宽度偏差率/(%):±2.0;重量偏差率/(%):±2.0;缩水率/(%):经、纬向±2.0;甲醛含量/(mg/kg)≤7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