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3201发布日期:2018-11-28 00:2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建设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当既有列车站需要增设新线路或设施改造时,已有的站场结构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造。站场改造时,临近站台的线路必须停止运营,而且施工前需增设物理隔离装置,以分隔开高铁运行区域和施工区域,从而保护既有客运设备和施工过渡期间的旅客安全。传统的物理隔离装置包括钢管立柱、钢丝网片、混凝土基座和刺龙;其中多个钢管立柱的底部沿铁路运行方向利用现浇混凝土基座固定在路基边坡上,钢丝网片利用螺栓固定的相邻立柱之间;刺龙固定在钢丝网片上方。但这种物理隔离装置存在下列问题:设置物理隔离装置时需要现浇混凝土基座,因此施工周期长,从而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另外,许多部件无法重复使用,结果造成浪费,导致施工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包括三角支架、U型螺栓、彩钢挡板、钢丝网片和刺龙;其中三角支架由立杆、底部横杆和斜撑构成;多个三角支架沿靠近站台处停运的线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根三角支架的底部横杆以与线路好两根钢轨垂直的方向同时设置在钢轨的顶部;每根U型螺栓的下部套在一根钢轨的外部,两个上端分别穿过底部横杆上的两个预留螺栓孔后利用螺栓固定在三角支架的底部横杆上;相邻两个三角支架上立杆上部之间安装彩钢挡板,下部安装钢丝网片;刺龙安装在彩钢挡板上端。

所述的U型螺栓外部安装有绝缘套管。

所述的U型螺栓与钢轨之间、钢轨与三角支架上底部横杆之间铺设有绝缘垫片。

所述的三角支架中相邻两个三角支架之间的距离为2.85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能够将施工区域与高铁运行区域的行车进行隔离,因此安全性好,且下部钢丝网片又可以满足抗风要求;部件可以重复利用,因此能够降低成本,且安装拆卸方便,所以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包括三角支架1、U型螺栓2、彩钢挡板3、钢丝网片4和刺龙;其中三角支架1由立杆6、底部横杆7和斜撑8构成;多个三角支架1沿靠近站台处停运的线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根三角支架1的底部横杆7以与线路好两根钢轨9垂直的方向同时设置在钢轨9的顶部;每根U型螺栓2的下部套在一根钢轨9的外部,两个上端分别穿过底部横杆7上的两个预留螺栓孔后利用螺栓固定在三角支架1的底部横杆7上;相邻两个三角支架1上立杆6上部之间安装彩钢挡板3,下部安装钢丝网片4;刺龙安装在彩钢挡板3上端。

所述的U型螺栓2外部安装有绝缘套管。

所述的U型螺栓2与钢轨9之间、钢轨9与三角支架1上底部横杆7之间铺设有绝缘垫片。

所述的三角支架1中相邻两个三角支架1之间的距离为2.85米。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场改造物理隔离装置进行站场改造时,从站台或雨棚上飞落下来的废渣全部可由彩钢挡板3及钢丝网片4挡住,因此不会溅入线路。并且钢丝网片4又可以满足抗风要求;先拆除站场一侧的设施,然后再安装同样的装置而拆除另一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