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6951发布日期:2018-12-19 05:3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等工作,人们更习惯用女工一词特指古代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所从事的一种体力劳动,今日意义上是指现代化的加工方式,以现代化的机器加工为主,手工加工为辅的一种服装生产方法,服装加工是一种行为方式,从人员数量上无法限制,而服装厂则是直接体现服装加工的直观表现地,从服装加工从面料来分为:梭织面料加工和针织面料加工,其中梭织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组织(近代也由于无梭织机的应用,此类面料的织造不用投梭形式,但面料仍归梭织类),从组成成份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梭织面料在服装中的使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梭织服装因其款式、工艺、风格等因素的差异在加工流程及工艺手段上有很大的区别。

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纤维品种,商品名叫涤纶,它的强力、耐磨性、回弹性和尺寸稳定性均能较好满足各种最终用途的需要,但聚酯纤维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纤维,吸湿率只有0.4%,作为贴身服用材料,它的穿着舒适性很差,尤其当人体出汗时它排汗困难,给人闷热不适的感觉,同时,聚酯纤维吸湿性很差,也给织造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易积聚静电、易吸灰尘,去除油污渍难等,现有的加工方式会耗费较多的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工人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及其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布料吸湿性差,制造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30-50份棉纤维、20-40份莫代尔纤维、10-20份醋酯纤维、10-30份甲壳素纤维、5-10份涤纶、5-15份氨纶和10-15份腈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料:选择聚酯塑料为主原料,再配合纳米级助剂,其中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的重量比为100:2;上述纳米级助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硬脂酸钙10份、硬脂酸镁2份、硬脂酸锌2份、抗氧剂2份、二氧化钛2份、纳米级陶粒粉5份、氧化锑1份、氧化铁1份、紫外线吸收剂uv-p2份、石墨烯微片1份、聚乙烯二醇2份、纳米碳化硼2份;

s2、干燥:对主原料进行结晶干燥,目的是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和提高原料的软化点,采用脱湿干空气进行干燥,提高干燥效果;

s3、过滤:将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混合,在300℃的高温下将原料由固态变为液态,经过高压螺杆挤压机将熔体送至过滤器进行过滤;

s4、混合:将过滤后的熔体进一步混合均匀,使其粘度一致,增强可纺性,然后经纺丝组件将熔体喷出(纺丝组件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规格、不同孔径及异形喷丝板),再将纺丝喷出的丝束卷绕成筒,再拉成聚酯纤维丝,将聚酯纤维丝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布料;

s5、喷涂:在布料的表面喷涂水性涂料,然后将布料经过加酸进行水洗,水洗温度为20~35℃,用布条对其表面进行擦拭,将皮布料表层凸起的涂料洗去,将布料放入烘箱进行一次烘干,烘干时间为10~15min,烘干温度为90~140℃;

s6、二次烘干:对水洗后的布料表面涂抹一层保护液,然后再将皮胚放入烘箱进行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80~110℃,烘干时间为3~8min,得到基础的水洗皮层;

s7、裁剪:得到的布料进行整形裁剪得到服装面料。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及其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30-50份棉纤维、20-40份莫代尔纤维、10-20份醋酯纤维、10-30份甲壳素纤维、5-10份涤纶、5-15份氨纶和10-15份腈纶,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选料:选择聚酯塑料为主原料,再配合纳米级助剂,s2、干燥:对主原料进行结晶干燥,s3、过滤:将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混合,s4、混合:将过滤后的熔体进一步混合均匀,使其粘度一致,s5、喷涂:在布料的表面喷涂水性涂料,s6、二次烘干:对水洗后的布料表面涂抹一层保护液,然后再将皮胚放入烘箱进行二次烘干,s7、裁剪:得到的布料进行整形裁剪得到服装面料,具有聚酯纤维服装的优点,同时具有抗菌、抗辐射功能,安全有效,具有多种“绿色保健”功能,且对人体、环境,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绿色纺织品的要求,同时经济实用,满足较多购买者的购买能力,从而提高销售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30-50份棉纤维、20-40份莫代尔纤维、10-20份醋酯纤维、10-30份甲壳素纤维、5-10份涤纶、5-15份氨纶和10-15份腈纶。

实施例一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料:选择聚酯塑料为主原料,再配合纳米级助剂,其中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的重量比为100:2;上述纳米级助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硬脂酸钙10份、硬脂酸镁2份、硬脂酸锌2份、抗氧剂2份、二氧化钛2份、纳米级陶粒粉5份、氧化锑1份、氧化铁1份、紫外线吸收剂uv-p2份、石墨烯微片1份、聚乙烯二醇2份、纳米碳化硼2份;

s2、干燥:对主原料进行结晶干燥,目的是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和提高原料的软化点,采用脱湿干空气进行干燥,提高干燥效果;

s3、过滤:将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混合,在300℃的高温下将原料由固态变为液态,经过高压螺杆挤压机将熔体送至过滤器进行过滤;

s4、混合:将过滤后的熔体进一步混合均匀,使其粘度一致,增强可纺性,然后经纺丝组件将熔体喷出(纺丝组件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规格、不同孔径及异形喷丝板),再将纺丝喷出的丝束卷绕成筒,再拉成聚酯纤维丝,将聚酯纤维丝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布料;

s5、喷涂:在布料的表面喷涂水性涂料,然后将布料经过加酸进行水洗,水洗温度为20~35℃,用布条对其表面进行擦拭,将皮布料表层凸起的涂料洗去,将布料放入烘箱进行一次烘干,烘干时间为10~15min,烘干温度为90~140℃;

s6、二次烘干:对水洗后的布料表面涂抹一层保护液,然后再将皮胚放入烘箱进行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8min,得到基础的水洗皮层;

s7、裁剪:得到的布料进行整形裁剪得到服装面料。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料:选择聚酯塑料为主原料,再配合纳米级助剂,其中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的重量比为100:2;上述纳米级助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硬脂酸钙10份、硬脂酸镁2份、硬脂酸锌2份、抗氧剂2份、二氧化钛2份、纳米级陶粒粉5份、氧化锑1份、氧化铁1份、紫外线吸收剂uv-p2份、石墨烯微片1份、聚乙烯二醇2份、纳米碳化硼2份;

s2、干燥:对主原料进行结晶干燥,目的是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和提高原料的软化点,采用脱湿干空气进行干燥,提高干燥效果;

s3、过滤:将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混合,在300℃的高温下将原料由固态变为液态,经过高压螺杆挤压机将熔体送至过滤器进行过滤;

s4、混合:将过滤后的熔体进一步混合均匀,使其粘度一致,增强可纺性,然后经纺丝组件将熔体喷出(纺丝组件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规格、不同孔径及异形喷丝板),再将纺丝喷出的丝束卷绕成筒,再拉成聚酯纤维丝,将聚酯纤维丝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布料;

s5、喷涂:在布料的表面喷涂水性涂料,然后将布料经过加酸进行水洗,水洗温度为20~35℃,用布条对其表面进行擦拭,将皮布料表层凸起的涂料洗去,将布料放入烘箱进行一次烘干,烘干时间为10~15min,烘干温度为90~140℃;

s6、二次烘干:对水洗后的布料表面涂抹一层保护液,然后再将皮胚放入烘箱进行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3~8min,得到基础的水洗皮层;

s7、裁剪:得到的布料进行整形裁剪得到服装面料。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料:选择聚酯塑料为主原料,再配合纳米级助剂,其中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的重量比为100:2;上述纳米级助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硬脂酸钙10份、硬脂酸镁2份、硬脂酸锌2份、抗氧剂2份、二氧化钛2份、纳米级陶粒粉5份、氧化锑1份、氧化铁1份、紫外线吸收剂uv-p2份、石墨烯微片1份、聚乙烯二醇2份、纳米碳化硼2份;

s2、干燥:对主原料进行结晶干燥,目的是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和提高原料的软化点,采用脱湿干空气进行干燥,提高干燥效果;

s3、过滤:将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混合,在300℃的高温下将原料由固态变为液态,经过高压螺杆挤压机将熔体送至过滤器进行过滤;

s4、混合:将过滤后的熔体进一步混合均匀,使其粘度一致,增强可纺性,然后经纺丝组件将熔体喷出(纺丝组件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规格、不同孔径及异形喷丝板),再将纺丝喷出的丝束卷绕成筒,再拉成聚酯纤维丝,将聚酯纤维丝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布料;

s5、喷涂:在布料的表面喷涂水性涂料,然后将布料经过加酸进行水洗,水洗温度为20~35℃,用布条对其表面进行擦拭,将皮布料表层凸起的涂料洗去,将布料放入烘箱进行一次烘干,烘干时间为10~15min,烘干温度为90~140℃;

s6、二次烘干:对水洗后的布料表面涂抹一层保护液,然后再将皮胚放入烘箱进行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3~8min,得到基础的水洗皮层;

s7、裁剪:得到的布料进行整形裁剪得到服装面料。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服装面料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料:选择聚酯塑料为主原料,再配合纳米级助剂,其中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的重量比为100:2;上述纳米级助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硬脂酸钙10份、硬脂酸镁2份、硬脂酸锌2份、抗氧剂2份、二氧化钛2份、纳米级陶粒粉5份、氧化锑1份、氧化铁1份、紫外线吸收剂uv-p2份、石墨烯微片1份、聚乙烯二醇2份、纳米碳化硼2份;

s2、干燥:对主原料进行结晶干燥,目的是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和提高原料的软化点,采用脱湿干空气进行干燥,提高干燥效果;

s3、过滤:将主原料与纳米级助剂混合,在300℃的高温下将原料由固态变为液态,经过高压螺杆挤压机将熔体送至过滤器进行过滤;

s4、混合:将过滤后的熔体进一步混合均匀,使其粘度一致,增强可纺性,然后经纺丝组件将熔体喷出(纺丝组件可根据需求采用不同规格、不同孔径及异形喷丝板),再将纺丝喷出的丝束卷绕成筒,再拉成聚酯纤维丝,将聚酯纤维丝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布料;

s5、喷涂:在布料的表面喷涂水性涂料,然后将布料经过加酸进行水洗,水洗温度为20~35℃,用布条对其表面进行擦拭,将皮布料表层凸起的涂料洗去,将布料放入烘箱进行一次烘干,烘干时间为10~15min,烘干温度为90~140℃;

s6、二次烘干:对水洗后的布料表面涂抹一层保护液,然后再将皮胚放入烘箱进行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10℃,烘干时间为3~8min,得到基础的水洗皮层;

s7、裁剪:得到的布料进行整形裁剪得到服装面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