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洗衣机循环过滤的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0803发布日期:2019-01-02 22:3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洗衣机循环过滤的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循环过滤的反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的洗衣程序主要包括洗涤、漂洗和脱水几个阶段,洗涤阶段需要用水和洗涤剂对衣物进行洗涤,漂洗阶段需要漂净衣物上的污渍和去除残留的洗涤剂,洗涤阶段和漂洗阶段都需要进水,漂洗阶段的进水量多于洗涤阶段,且漂洗阶段通常需要执行三次,这样就大大造成水资源浪费。

而目前带有循环水功能的洗衣机,在过滤的过程中,会拦截许多衣物掉落的棉絮,而这些棉絮需要人工拆开过滤装置,来进行清除掉棉絮,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洗衣机循环过滤的反冲洗装置,能够将在循环过滤中拦截的棉絮进行反冲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反冲洗循环过滤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洗涤水的桶体以及具有反冲洗功能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桶体的内腔,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桶体的内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和外壳之间成型有过滤腔室,该过滤腔室布置有过滤材,该过滤材将过滤腔室分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的进水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的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通过所述控制阀可控连通所述第一腔或第二腔,所述出水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设有排污口,该排污口通过排污阀控制其启闭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接口通过所述控制阀控制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或隔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为桶状构件,所述过滤材呈中空筒状,所述第一腔位于过滤材内,所述第二腔位于外壳和过滤材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外壳为桶状构件,所述过滤材呈中空筒状,所述第二腔位于过滤材内,所述第一腔位于外壳和过滤材之间,所述外壳内布置有刮刷器,该刮刷器具有压触在过滤材外周面的刮刷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材包括过滤筛网和/或滤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控制所述控制阀运作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腔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管布置有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内腔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水端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进水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具有反冲洗功能的过滤器,桶体内的洗涤水经第一连接管通入到过滤器中,过滤后由第二连接管输回桶体中,过滤器将拦截的棉絮,可通过反冲洗功能予以清除,无需人工进行拆除。本发明过滤效果好,无需人工清理过滤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反冲洗循环过滤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洗涤水的桶体10以及具有反冲洗功能的过滤器20,过滤器20的进水端通过第一连接管31连通桶体10的内腔,过滤器20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连接管32连通桶体10的内腔。

具体而言,作为优选,结合图2,过滤器20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21和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和外壳21之间成型有过滤腔室,该过滤腔室布置有过滤材22,该过滤材22将过滤腔室分成第一腔26和第二腔27。进一步的,外壳21为桶状构件,过滤材22呈中空筒状,第一腔26位于过滤材22内,第二腔27位于外壳21和过滤材22之间。更进一步的,过滤材22包括过滤筛网和/或滤袋,过滤材22的网孔优选40微米,这是因为网孔过小容易发生堵塞,而网孔过大,过滤得不够干净,当然亦可包括其它过滤材料。

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阀28、与第一连接管31连接的进水接口23以及与第二连接管32连接的出水接口25,进水接口23通过控制阀28可控连通第一腔26或第二腔27,出水接口25连通第二腔27,第一腔26设有排污口24,该排污口24通过排污阀29控制其启闭状态。进一步的,控制阀28还可控制出水接口25与第二腔27连通或隔断。

另外,过滤器20还包括控制控制阀28运作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检测第一腔26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第二腔27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管31布置有水泵41,过滤器20可布置有检测进水接口23水压的压力表。

桶体10内盛放洗涤水,桶体10另布置有用于驱动洗涤水转动的驱动件,本发明对此不进行详细赘述。本发明的具体使用过程是:开启水泵41,洗涤水由第一连接管31的进水端进入,后通过进水接口23进入过滤器20;此时控制阀28使进水接口23连通第一腔26,洗涤水透过过滤材22,流向第二腔27;而后,洗涤水经出水接口25流向第二连接管32,并最终通过第二连接管32出水端流回桶体,形成循环过滤。

当过滤材22被棉絮或其它杂物阻隔,第一腔26和第二腔27的压力会存在压力差,两者的压力可分别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当压力差达到预设值,控制器控制控制阀28,打开排污阀29,并将进水接口23连通第二腔27,洗涤水由第二腔27经过滤材22流向第一腔26,实现反冲洗功能,将过滤材22截留的棉絮或其它杂物冲出,经排污口24流出。此时,控制阀28亦可将出水接口25与第二腔27隔断,当然,为成本考虑,控制阀28亦可无需此功能,这是由于排污阀29开启,第一腔26与外部连通,第一腔26的压力小于第二连接管32内的水压,因此第二腔27的洗涤水仍会冲洗过滤材22并流向第一腔26。

当然,使用者还可以选择过滤器20的直冲洗功能,即当压力差达到预设值,控制器控制控制阀28,打开排污阀29,进水接口23连通第一腔26,直接冲刷过滤材26内周壁。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本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二腔27位于过滤材22内,第一腔26位于外壳21和过滤材22之间,外壳21内布置有刮刷器221,该刮刷器221具有压触在过滤材22外周面的刮刷面。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在过滤器20实现反冲洗的过程中,洗涤水由第二腔27经过滤材22流向第一腔26,冲刷过滤材22外周面的堵塞物,同时可旋转外壳21,驱动刮刷器221的刮刷面刮洗过滤材22外周面,进一步对过滤材进行清洗,而后洗涤水从第一腔26流向排污口24。

在实施例二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将外壳21和控制组件实现旋转密封连接,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抑或者将外壳21的底壁与周壁旋转密封连接,将刮刷器221固定在外壳21的底壁上,亦可实现刮刷的功能。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控制器是实现过滤器20自动操作反冲洗功能和直冲洗功能的部件,当然亦可根据使用场景,改为人工控制,即手动控制控制阀28和排污阀29。

另外,由于洗衣机在洗涤过程中,洗涤水的水位会发生变化,因此,将第一连接管31的进水端设置位于内腔底部。作为优选,第二连接管32的出水端远离第一连接管31的进水端,能够使桶体10的洗涤水参与循环过滤。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