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烧毛除绒的印染用除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5592发布日期:2019-10-15 17:5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便于烧毛除绒的印染用除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便于烧毛除绒的印染用除绒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得到政府和纺织业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把印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列入纺织行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同时在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方面也给予了相应政策支持,使我国印染行业在质量、品种、效益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高。

然而现有的印染用除绒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除绒大多需要通过高温的加热板将布料上的绒毛先烧掉一部分,再由除绒辊进行除绒,针对不同材料的布匹,对加热板上的温度和加热板与布料的间距要求均不同,而现有的除绒装置加热板与布料的间距固定,这就极容易在烧毛时损坏布料,或者无法实现正常的烧毛除绒目的,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加热板为固定式安装,与布料的间距不可调,容易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提供便于烧毛除绒的印染用除绒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便于烧毛除绒的印染用除绒装置,包括机壳本体和除绒辊,所述机壳本体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杆控制座,且伸缩杆控制座的底端通过伸缩杆连接有加热板,所述除绒辊通过转轴固定在在机壳本体的内部,且除绒辊的外侧设置有清刮板,所述除绒辊的一侧设置有上集灰盒,所述机壳本体的内部位于除绒辊的底部设置有底仓,所述底仓的内部设置有下集灰盒。

其中,所述机壳本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且机壳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其中,所述机壳本体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且除绒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机壳本体的前表面一侧位于加热板的正前方内嵌固定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内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机壳本体的前表面另一侧内嵌固定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

其中,所述上集灰盒的一侧焊接有提杆,且提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环。

其中,所述底仓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盖板,所述下集灰盒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板通过一根伸缩杆连接,两块加热板始终关于布料的加工线对称分布,针对不同材料的布料,需要调节加热板的间距时,通过控制伸缩杆控制座即可实现,通过观察窗和刻度线便于观察和精准控制,从而保证了烧毛工作的正常运行。

2、本实用新型中,在除绒辊的外侧设置有清刮板,清刮板固定在机壳本体内部,当除绒辊进行除绒工作而转动时,清刮板将除绒辊外侧粘附的由布料上清理下来的剩余绒毛和灰尘清刮下来,并分别落在上集灰盒和下集灰盒中,从而实现了除绒辊的即时清理工作,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除绒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壳本体;2、进料口;3、出料口;4、伸缩杆控制座;5、伸缩杆;6、加热板;7、驱动电机;8、除绒辊;9、上集灰盒;10、下集灰盒;11、观察窗;12、刻度线;13、提杆;14、显示屏;15、控制按钮;16、底仓;17、滚轮;18、盖板;19、清刮板;2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便于烧毛除绒的印染用除绒装置,包括机壳本体1和除绒辊8,机壳本体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杆控制座4,且伸缩杆控制座4的底端通过伸缩杆5连接有加热板6,除绒辊8通过转轴20固定在在机壳本体1的内部,且除绒辊8的外侧设置有清刮板19,除绒辊8的一侧设置有上集灰盒9,机壳本体1的内部位于除绒辊8的底部设置有底仓16,底仓16的内部设置有下集灰盒10。

机壳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2,且机壳本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料口3,进料口2和出料口3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机壳本体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7,且除绒辊8与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机壳本体1的前表面一侧位于加热板6的正前方内嵌固定有观察窗11,且观察窗11的内侧设置有刻度线12,机壳本体1的前表面另一侧内嵌固定有显示屏14,且显示屏1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15,上集灰盒9的一侧焊接有提杆13,且提杆13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环,底仓16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盖板18,下集灰盒10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7。

伸缩杆控制座4用于控制伸缩杆5的伸缩,加热板6用于加热并实现烧毛工作,驱动电机7用于带动除绒辊8转动,上集灰盒9用于集中上侧除绒辊8上清刮下来的灰尘,下集灰盒10用于集中下侧除绒辊8上清刮下来的灰尘,显示屏14用于显示相关工作数据等,控制按钮15用于调控装置的运行。

工作原理:使用时,针对不同材质的布料,通过伸缩杆控制座4控制伸缩杆5的伸缩,进而调节两块加热板6的间距,并可通过观察窗11和刻度线12直观的观察和测量,接着将布料通过进料口2送入机壳本体1内,布料先通过加热板6实现烧毛工作,接着再通过除绒辊8实现布料表面剩余绒毛的清理,当除绒辊8进行除绒工作而转动时,清刮板19将除绒辊8外侧粘附的由布料上清理下来的剩余绒毛和灰尘清刮下来,并分别落在上集灰盒9和下集灰盒10中,当需要集中处理灰尘时,只需将上集灰盒9取出并将下集灰盒10抽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