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麻粘胶混纺面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9073发布日期:2019-08-20 20:04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麻粘胶混纺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麻纤维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之一,麻纤维有其他纤维难以比拟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与透气的功能,传热导热快、凉爽挺括、出汗不贴身、质地轻、强力大、防虫防霉、静电少、织物不易污染、色调柔和大方、粗犷、适宜人体皮肤的排泄和分泌等,但也具有一些缺陷,如其弹性差,抗皱性及耐磨性差,有刺痒感等,随着各种前处理和后加工技术的发展应用,一些天然缺陷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麻类纤维的品种开发仍然受到局限。

为了使广大消费者能更多、更好地享受麻纤维风格、麻纤维优良品质的产品,本发明将开发一种以粘胶纤维纱作经纱、以亚麻粘胶混纺纱线和麻赛尔纤维仿麻纱质量风格的纱作纬纱进行交织的亚麻粘胶混纺面料,还提供了一种亚麻粘胶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粘胶纤维纱作经纱、以亚麻粘胶混纺纱线和麻赛尔纤维仿麻纱质量风格的纱作纬纱进行交织的亚麻粘胶混纺面料,还提供了一种亚麻粘胶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亚麻粘胶混纺面料,由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织造而成,其创新点在于:

所述经纱为14.8tex~9.8tex的粘胶纤维,所述纬纱包括纬纱a和纬纱b,

所述纬纱a为14.8tex~9.8tex麻类再生纤维素麻赛尔纤维经过自制仿麻设备和工艺制成的纱,具有麻纱质量风格特征;

所述纬纱b由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而成36tex~19.5tex的混纺纱,所述纬纱b中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纺比例为55:45;

且纬纱a和纬纱b依次1:1间隔设置;

所述亚麻粘胶混纺面料的幅宽为150~180cm,经密度为350~400根/10cm,纬密度为250~300根/10cm。

一种亚麻粘胶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纬纱a的制备:选用麻赛尔纤维1.33dtex×38mm,和1.33dtex×10~1.33dtex×16mm,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工序纺成粗纱;自制细纱机仿麻纱装置,将细纱机前罗拉与中后罗拉传动系统脱离,加装前罗拉独立伺服传动及伺服控制装置,纺制仿麻纱质量风格的纱;

步骤b、纬纱b的制备:将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按55:45的比例混纺;络筒备用;

步骤c、选用粘胶纤维1.33dex×38mm,用一般常规方法纺制14.8tex~9.8tex经纱;络筒备用;

步骤d、整经工序,采用整经机对步骤c中络筒的纱线进行分批整经;

步骤e、织造工序: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其中纬纱a及纬纱b按照比例1﹕1织入;

步骤f、后整理工序:将步骤e织造完成的面料进行折布、检验、修布、打包入库。

一种亚麻粘胶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步骤a中,纺制仿麻纱质量风格的纱时,用自制细纱机纺麻纱装置,将细纱机前罗拉与中后罗拉传动系统脱离,前罗拉速度由独立伺服传动及伺服控制装置控制进行间歇性变速:前罗拉在每个间隔周期后进行降速和升速,在0.2~0.4s内降速10~20%,降速到设定要求后在0.2~0.4s内升速至原速度;所述的间隔周期在3~8s之间,且相邻的间隔周期随机生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选用麻类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原料,该纤维具有类似麻纤维的中空截面形状,吸湿快干;保留了麻纤维优良的抑菌特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大于90%;经过自制仿麻设备和工艺制成的麻赛尔纤维仿麻纱质量风格的纱,产品既具有麻纤维功能,又具有麻纱线条干的风格;

而将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按55:45混纺制成的纬纱b来与仿麻纱质量风格的纱进行1:1的间隔织入纬纱,而以粘胶纤维纱作经纱,纬纱的1/2又为麻再生麻赛尔纤维纺制的麻纱风格的纱,因而其面料集麻的粗犷和再生纤维素的柔和于一体,既可充分改善麻的舒适感差的问题,又具有麻的吸湿散湿透气、凉爽舒适挺括、传热导热快、适宜人体皮肤的排泄和分泌、出汗不贴身、抑菌等功能;同时麻再生麻赛尔纤维、粘胶纤维染色性能好,染色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综合多种优势,更彰显麻的舒适与高雅风尚。

此外,采用自制细纱机仿麻纱装置,将细纱机前罗拉与中后罗拉传动系统脱离,利用前罗拉独立伺服传动及伺服控制装置来控制纺织过程前罗拉的变速,能够顺利实现以麻类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原料纺制仿麻纱质量风格的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发明的亚麻粘胶混纺面料,由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织造而成,经纱为14.8tex~9.8tex的粘胶纤维,纬纱包括纬纱a和纬纱b,纬纱a为14.8tex~9.8tex麻类再生纤维素麻赛尔纤维经过自制仿麻设备和工艺制成的纱,具有麻纱质量风格特征;该纤维具有类似麻纤维的中空截面形状,吸湿快干;保留了麻纤维优良的抑菌特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大于90%;纬纱b由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而成36tex~19.5tex的混纺纱,纬纱b中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纺比例为55:45;且纬纱a和纬纱b依次1:1间隔设置;亚麻粘胶混纺面料的幅宽为150~180cm,经密度为350~400根/10cm,纬密度为250~300根/10cm。

本实施例中亚麻粘胶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纬纱a的制备:选用麻类再生纤维素麻赛尔纤维1.33dtex×38mm,和1.33dtex×(10~16mm)按1.33dtex×38mm80﹪、1.33dtex×(10~16mm)20﹪比例配置,经过清花、梳棉、并条(头二并)、粗纱工序纺成粗纱;

步骤b、纬纱b的制备:将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按55:45的质量比进行混纺;经清花、梳棉、并条(头二并)、粗纱工序纺成粗纱,并络筒备用;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纬纱b的制备需要自制细纱机仿麻纱装置,将细纱机前罗拉与中后罗拉传动系统脱离,加装前罗拉独立伺服传动及伺服控制装置,前罗拉速度由独立伺服传动及伺服控制装置控制进行间歇性变速:前罗拉在每个间隔周期后进行降速和升速,在0.2~0.4s内降速10~20%,降速到设定要求后在0.2~0.4s内升速至原速度;所述的间隔周期在3~8s之间,且相邻的间隔周期随机生成。进而纺制仿麻纱质量风格的纱;

步骤c、选用粘胶纤维1.33dex×38mm,用一般常规方法纺制14.8tex~9.8tex经纱;络筒备用;

步骤d、整经工序,采用整经机对步骤c中络筒的纱线进行分批整经;

步骤e、织造工序: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其中纬纱a及纬纱b按照比例1﹕1织入;

步骤f、后整理工序:将步骤e织造完成的面料进行折布、检验、修布、打包入库。

包装。

纬纱a制备的实施例:

1、清花工序

选用麻赛尔纤维1.33dtex×38mm,和1.33dtex×12mm按1.33dtex×38mm80﹪、1.33dtex×12mm20﹪比例配置,工艺原则:低速度、以梳代打、柔和梳理,降低打手速度,减小打击力度,避免纤维过多损伤,将棉箱储棉高度降到1∕2;防纤维在棉箱内过分翻滚,降低棉卷罗拉速度,加大棉卷压力防粘卷现象,提高棉卷质量。

开清棉主要工艺见表1。

表1开清棉主要工艺参数

2、梳棉工序

采取技术措施,增大给棉板与刺辊隔距,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减小对纤维的损伤,降低生条棉结和条干cv%值;适当提高锡林与刺辊的速比,加速纤维转移;合理配套针布规格,充分梳理,提高纤维梳理度和棉网清晰度。

梳棉主要工艺配置见表2

表2梳棉主要工艺配置

3、并条工序

并条采取二道混并,采用“重加压、低速度”的工艺原则。头并后区牵伸偏大掌握,隔距适当加大,二道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合理牵伸分配,适当增加皮辊压力,降低出条速度,有利于牵伸稳定,有利于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少增加棉结,二并采用配置乌斯特公司csc短片段自调匀整装置,降低熟条条干不匀率和重量不匀率;皮辊采用抗绕免处型加双组份大比例涂料处理,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保证熟条的半制品质量。并条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

表3:并条主要工艺参数

4、粗纱工序

采用低速度、大隔距、重加压、小后区牵伸、小张力的工艺方案。粗纱定量应偏轻设计;用等高导纱角锭翼,提高后排粗纱假捻效率,减少意外伸长,粗纱工艺配置:粗纱定量5.0g∕10m,后区牵伸倍数1.18倍,罗拉隔距11×28×40mm,捻系数85,前罗拉速度210r∕min。采用75度免处理皮辊,相对湿度控制到64-68%。粗纱乌斯特条干cv5.3%,重量不匀率0.6%,伸长率0.8%。

5、细纱工序

采用自制细纱机仿麻纱装置,将细纱机前罗拉与中后罗拉传动系统脱离,利用前罗拉独立伺服传动及伺服控制装置来控制纺织过程罗拉的变速,主要是按仿麻风格要求按工艺设定适时降低前罗拉速度,顺利实现以麻类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原料纺制仿麻纱质量风格的纱。

细纱主要工艺参数为:细纱干定量1.310g∕100m,总牵伸倍数38.2,后区牵伸倍数1.18,捻系数350,罗拉隔距18×35mm,隔距块2.5mm,钢领型号4254,钢丝圈型号690312∕0,同时控制工序相对湿度58~64%。

前罗拉主转速200r/min,并由独立伺服传动及伺服控制装置控制进行间歇性变速:前罗拉在每个间隔周期后进行降速和升速,在0.2~0.4s内降速10~20%,降速到设定要求后在0.2~0.4s内升速至原速度;每次的间隔周期在3~8s之间随机生成,降速过程中的降速幅度在10~20%之间随机生成。

6、络筒工序

选用polar型自动络筒机,采用“低速度、小张力、合理清纱、少损伤”的工艺原则。采用美斯丹690空气捻接器,合理设定空气捻接器参数,确保捻接质量

纬纱b29.3texl(亚麻)/r55/45纱及经纱cr14.8tex的制备属一般生产技术,略。

7、织布织造165cmr14.8tex×[r14.8tex(麻赛尔仿麻风格纱)+r29.3texl(亚麻)/r55/451﹕1394×2761/1]

织造工艺流程:

asga221(180)型分批整经机→asga365c-s型双浆槽浆纱机→g177型穿综机→zax(n)喷气织机→ga801型验布机→g841型折布→检验→修布→打包入库。

主要工艺技术措施:

(1)整经工序

整经按三均匀要求:张力均匀、排列均匀、卷绕均匀,其中张力均匀需精致调整张力装置,并对整经机所有纱线通道进行清洁、消除毛刺,减少整经过程中纱线的强力损失及断头;车速控制在300~350m∕min。

(2)浆纱工序

上浆采用环保浆料,被覆与渗透兼顾。配方:变性淀粉:70kg,高性能浆料60125kg,丙烯浆料3kg,腊片2.5kg;浆槽温度90℃,浆液粘度6.5″,ph值7-8,上浆率9%;以小张力为原则,严格控制各段张力,总伸长率控制在1.6%,车速70m∕min;回潮率10%。

(3)穿综工序

穿综时严格操作,防止穿错。

(4)织造工序

织机为zax-n-2c双喷喷气织机,车速560r∕min,上轴时严格规范,操作分纱均匀无交叉纱,纬纱采用的r14.8tex(麻赛尔仿麻风格纱)筒子纱和l(亚麻)/r29.3tex55/45筒子纱两种筒子固定位置,不允许随意变更,纬纱严格按1﹕1间隔循环;织机主要上机工艺:开口时间310°/290°,上机张力1200n,止纱销角度60°~260°,主喷角度50°~140°,主喷压力0.26~0.28mpa,辅助喷定时50°~130°、78°~160°、106°~188°、134°~220°、162°~250°、186°~270°,辅喷压力0.26~0.28mpa,纬纱到达角度220°~230°。

(5)整理工序

折布、验布、修布、打包入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