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驱虫凉感多功能纱线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6084发布日期:2019-08-30 22:3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驱虫凉感多功能纱线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植物中药抗菌纤维、植物中药驱虫纤维、凉感纤维、lyocell纤维和棉纤维的多功能纱线面料。



背景技术:

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霉菌和微型害虫等微生物,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会引发健康安全问题;在高温季节或高温环境下,人们会感觉闷热烦躁不愉快。所以开发一种具有凉爽效果,能够帮助人们减轻高温带来的闷热感,同时具有抗菌防螨等多功能纱线面料显得非常必要,用以满足消费者对服装、家纺面料功能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抗菌驱虫凉感多功能纱线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驱虫凉感多功能纱线面料,其创新点在于:由三种不同功能的经纱与二种不同功能的纬纱交织成机织面料,其中第一种经纱为凉感纤维与lyocell纤维的混纺纱;第二种经纱为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第三种经纱为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且三种经纱按照规律间隔交替排列;所述纬纱中第一种纬纱为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第二种纬纱为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面料中两种纬纱按照规律间隔交替排列;所述经纬纱纺纱方法都采用紧密纺;所述面料织物组织采用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或二上一下斜纹组织进行交织;所述织物经向密度为400~520根/10cm,纬向密度为380~490根/10cm。

进一步的,所述凉感纤维与lyocell纤维的混纺纱的纱支为32s~45s,所述混纺纱中凉感功能纤维含量为40%~70%,lyocell纤维含量为30%~60%;所述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纱支为32s~45s,所述混纺纱中植物中药抗菌纤维含量为50%~70%,棉纤维含量为30%~50%;所述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纱支为32s~45s,所述混纺纱中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含量为50%~70%,棉纤维含量为30%~50%。

进一步的,所述凉感纤维与lyocell纤维的混纺纱的纱支为40s~45s,所述混纺纱中凉感功能纤维含量为55%~70%、lyocell纤维含量为30%~45%。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纱支为40s~45s,所述混纺纱中抗菌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纱支为40s~45s,所述混纺纱中驱虫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的经向密度为500根/10cm,纬向密度为410根/10cm。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的经向密度为480根/10cm,纬向密度为400根/10cm。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凉感纤维与lyocell纤维混纺纱、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作为织物的经纱,经纱按照一定规律交替排列;将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作为纬纱,纬纱按照一定规律交替排列;三种不同功能的经纱与二种不同功能的纬纱按织物组织规律进行交织,得到的混纺纱线多功能面料即保留了手感柔软,吸湿透气、舒适性好的特性,又具有良好的凉感、抗菌、驱虫的功能;通过本发明即可得到含有抗菌驱虫功能纤维、棉纤维、消除甲醛功能纤维的多功能纱线面料,又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服装、家纺面料功能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多功能纱线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1: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1经纱(1)、2经纱(2)、3经纱(3)、4纬纱(1)、5纬纱(2)。

图2:二上一下斜纹组织,1经纱(1)、2经纱(2)、3经纱(3)、4纬纱(1)、5纬纱(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含有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凉感纤维、lyocell纤维和棉纤维的多功能纱线面料。经纬纱纺纱方法均采用紧密纺。

经纬纱细度均为40s

经纱1、经纱2和经纱3与纬纱1和纬纱2交织成机织面料,织物组织采用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进行交织,如图1所示。

图1中所述经纱1为凉感纤维与lyocell纤维的混纺纱,纱支为40s,所述混纺纱中凉感功能纤维含量为70%、lyocell纤维含量为30%。

图1中所述经纱2为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纱支为40s,所述混纺纱中抗菌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图1中所述经纱3为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纱支为40s,所述混纺纱中驱虫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图1中所述纬纱1为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纱支为40s,所述混纺纱中抗菌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图1中所述纬纱2为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纱支为40s,所述混纺纱中驱虫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织物经向密度为500根/10cm,纬向密度为410根/10cm。

经纱经检验→络筒→整经→浆纱→穿扣→与纬纱交织(织造)→坯布;

纬纱经检验→络筒→与经纱交织(织造)→坯布;

交织坯布→验布→修布→翻布→缝头→退浆→煮漂→染色→后整理。

本实施例中,将凉感纤维与lyocell纤维混纺纱、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作为织物的经纱,经纱按照一定规律交替排列;将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作为纬纱,纬纱按照一定规律交替排列。三种不同功能的经纱与二种不同功能的纬纱按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规律进行交织(图1所示),得到混纺纱多功能面料,该面料即保留了手感柔软,吸湿透气、舒适性好的特性,又具有良好的凉感、抗菌、驱虫的功能。由于该面料采用了经面缎纹组织,较长的经纬纱浮长线增加了面料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使凉感、抗菌、驱虫的功能效果更佳。

实施例2

一种含有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凉感纤维、lyocell纤维和棉纤维的多功能纱线面料。经纬纱纺纱方法均采用紧密纺。

经纬纱细度均为45s

经纱1、经纱2和经纱3与纬纱1和纬纱2交织成机织面料,织物组织采用二上一下斜纹组织进行交织,如图2所示。

图2中所述经纱1为凉感纤维与lyocell纤维的混纺纱,纱支为45s,所述混纺纱中凉感功能纤维含量为55%、lyocell纤维含量为45%。

图2中所述经纱2为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纱支为45s,所述混纺纱中抗菌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图2中所述经纱3为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纱支为45s,所述混纺纱中驱虫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图2中所述纬纱1为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纱支为45s,所述混纺纱中抗菌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图2中所述纬纱2为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纱支为45s,所述混纺纱中驱虫功能纤维含量为60%、棉纤维含量为40%。

织物经向密度为470根/10cm,纬向密度为420根/10cm。

经纱经检验→络筒→整经→浆纱→穿扣→与纬纱交织(织造)→坯布;

纬纱经检验→络筒→与经纱交织(织造)→坯布;

交织坯布→验布→修布→翻布→缝头→退浆→煮漂→染色→后整理。

本实施例中,将凉感纤维与lyocell纤维混纺纱、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作为织物的经纱,经纱按照一定规律交替排列;将植物中药抗菌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植物中药驱虫功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作为纬纱,纬纱按照一定规律交替排列。三种不同功能的经纱与二种不同功能的纬纱按二上一下斜纹组织规律进行交织(图2所示),得到混纺纱多功能面料,该面料即保留了手感柔软,吸湿透气、舒适性好的特性,又具有良好的凉感、抗菌、驱虫的功能。由于该面料采用了二上一下斜纹组织,与平纹相比具有较长的经纬纱浮长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面料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使凉感、抗菌、驱虫的功能效果明显增加。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