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1064发布日期:2020-01-03 13:0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和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它即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淋膜和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又包括捆扎带、装潢和印刷材料等辅助材料,包装材料在整个包装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发展包装技术、提高包装质量和降低包装成本的基础,其中的淋膜因具有防潮、防油、隔离效果佳等优点,在包装行业应用较为广泛。

现有的淋膜在制备时容易产生漏点,漏点的产生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给生产商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浪费了大量的原料,还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给厂家带来了不良影响,故而提出了一种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具备无漏点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淋膜在制备时容易产生漏点,漏点的产生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给生产商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浪费了大量的原料,还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给厂家带来了不良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无漏点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准备需要使用到各种材料,包含聚丙烯、抗氧剂、高压聚乙烯和色母等;

2)保护层原料制备:保护层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制得保护层涂料原料,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4%至95%,色母质量占比3.5%至4.5%,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

3)静电层原料制备:溶解高压聚乙烯原料,溶解温度为92.5℃至120℃,待高压聚乙烯充分溶解后等待使用;

4)无纺布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9.3%至99.6%,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

5)无纺布制得:将无纺布原料挤出形成无纺布基层,与此同时,将保护层原料挤出覆盖于无纺布基层的表面,无纺布基层的两个表面均需覆盖保护层原料,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将静电层原料挤出后覆盖于一级保护层的表面,再次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二次挤出保护层原料覆盖于一级静电层的表面,经过辊筒挤压后,二次挤出静电层覆盖于二级保护层的表面,然后经过5级辊筒挤压成型,最后冷却降温至35度,制得淋膜。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零点零八厘米至零点一一厘米,一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一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毫米,二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二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三毫米。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为淋膜级聚丙烯,抗氧剂采用抗氧剂ca、抗氧剂1076或抗氧剂1010。

优选的,辊筒包含有导向辊和复合辊,滚筒的表面需无凸点或者凹点,淋膜生产完成后,进行清理并检测。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准备需要使用到各种材料,包含聚丙烯、抗氧剂、高压聚乙烯和色母等,然后进行保护层原料制备,保护层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制得保护层涂料原料,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4%至95%,色母质量占比3.5%至4.5%,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然后进行静电层原料制备,溶解高压聚乙烯原料,溶解温度为92.5℃至120℃,待高压聚乙烯充分溶解后等待使用,然后进行无纺布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9.3%至99.6%,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各级材料的准备分步进行,步骤明确,材料明确,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制备时能够条理清晰,减少了错误的发生,且在发生错误后能够尽快发生和改正,减少了生产商的损失。

2、该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将无纺布原料挤出形成无纺布基层,与此同时,将保护层原料挤出覆盖于无纺布基层的表面,无纺布基层的两个表面均需覆盖保护层原料,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将静电层原料挤出后覆盖于一级保护层的表面,再次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二次挤出保护层原料覆盖于一级静电层的表面,经过辊筒挤压后,二次挤出静电层覆盖于二级保护层的表面,然后经过5级辊筒挤压成型,最后冷却降温至35度,制得淋膜,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零点零八厘米至零点一一厘米,一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一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毫米,二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二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三毫米,无纺布基层的外部依次覆盖有一级保护层、一级静电层、二级保护层和二级静电层,从而使得该淋膜的防护效果更好,四级保护避免了漏点的产生,从而保证了淋膜的质量,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良好的体验,还减少了生产商的损失,同时多级保护还使得淋膜的质量更好更具有市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准备需要使用到各种材料,包含聚丙烯、抗氧剂、高压聚乙烯和色母等;

2)保护层原料制备:保护层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制得保护层涂料原料,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4%至95%,色母质量占比3.5%至4.5%,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

3)静电层原料制备:溶解高压聚乙烯原料,溶解温度为92.5℃至120℃,待高压聚乙烯充分溶解后等待使用;

4)无纺布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9.3%至99.6%,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

5)无纺布制得:将无纺布原料挤出形成无纺布基层,与此同时,将保护层原料挤出覆盖于无纺布基层的表面,无纺布基层的两个表面均需覆盖保护层原料,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将静电层原料挤出后覆盖于一级保护层的表面,再次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二次挤出保护层原料覆盖于一级静电层的表面,经过辊筒挤压后,二次挤出静电层覆盖于二级保护层的表面,然后经过5级辊筒挤压成型,最后冷却降温至35度,制得淋膜。

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零点零八厘米至零点一一厘米,一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一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毫米,二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二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三毫米。

聚丙烯为淋膜级聚丙烯,抗氧剂采用抗氧剂ca、抗氧剂1076或抗氧剂1010。

辊筒包含有导向辊和复合辊,滚筒的表面需无凸点或者凹点,淋膜生产完成后,进行清理并检测。

实施例二:一种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准备需要使用到各种材料,包含聚丙烯、抗氧剂、高压聚乙烯和色母等;

2)保护层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制得保护层涂料原料,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4%至95.5%,色母质量占比3.5%至4.2%,抗氧剂质量占比0.2%至0.4%,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

3)静电层原料制备:溶解高压聚乙烯原料,溶解温度为92.5℃至120℃,待高压聚乙烯充分溶解后等待使用;

4)无纺布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9.4%至99.5%,抗氧剂质量占比0.4%至0.5%,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

5)无纺布制得:将无纺布原料挤出形成无纺布基层,与此同时,将保护层原料挤出覆盖于无纺布基层的表面,无纺布基层的两个表面均需覆盖保护层原料,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将静电层原料挤出后覆盖于一级保护层的表面,再次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二次挤出保护层原料覆盖于一级静电层的表面,经过辊筒挤压后,二次挤出静电层覆盖于二级保护层的表面,然后经过5级辊筒挤压成型,最后冷却降温至35度,制得淋膜。

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零点零八厘米至零点一一厘米,一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一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毫米,二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二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三毫米。

聚丙烯为淋膜级聚丙烯,抗氧剂采用抗氧剂ca、抗氧剂1076或抗氧剂1010。

辊筒包含有导向辊和复合辊,滚筒的表面需无凸点或者凹点,淋膜生产完成后,进行清理并检测。

实施例三:一种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准备需要使用到各种材料,包含聚丙烯、抗氧剂、高压聚乙烯和色母等;

2)保护层原料制备:保护层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制得保护层涂料原料,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4%至95%,色母质量占比3.5%至4.5%,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

3)静电层原料制备:溶解高压聚乙烯原料,溶解温度为110℃至140℃,待高压聚乙烯充分溶解后等待使用;

4)无纺布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9.3%至99.6%,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

5)无纺布制得:将无纺布原料挤出形成无纺布基层,与此同时,将保护层原料挤出覆盖于无纺布基层的表面,无纺布基层的两个表面均需覆盖保护层原料,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将静电层原料挤出后覆盖于一级保护层的表面,再次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二次挤出保护层原料覆盖于一级静电层的表面,经过辊筒挤压后,二次挤出静电层覆盖于二级保护层的表面,然后经过5级辊筒挤压成型,最后冷却降温至35度,制得淋膜。

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零点零八厘米至零点一一厘米,一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一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毫米,二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二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三毫米。

聚丙烯为淋膜级聚丙烯,抗氧剂采用抗氧剂ca、抗氧剂1076或抗氧剂1010。

辊筒包含有导向辊和复合辊,滚筒的表面需无凸点或者凹点,淋膜生产完成后,进行清理并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淋膜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准备需要使用到各种材料,包含聚丙烯、抗氧剂、高压聚乙烯和色母等,然后进行保护层原料制备,保护层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制得保护层涂料原料,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4%至95%,色母质量占比3.5%至4.5%,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抗氧剂和色母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然后进行静电层原料制备,溶解高压聚乙烯原料,溶解温度为92.5℃至120℃,待高压聚乙烯充分溶解后等待使用,然后进行无纺布原料制备,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其中聚丙烯质量占比99.3%至99.6%,抗氧剂质量占比0.3%至0.6%,混合聚丙烯和抗氧剂需充分混合其中混合时的加热温度为210℃至225℃,各级材料的准备分步进行,步骤明确,材料明确,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制备时能够条理清晰,减少了错误的发生,且在发生错误后能够尽快发生和改正,减少了生产商的损失,通过将无纺布原料挤出形成无纺布基层,与此同时,将保护层原料挤出覆盖于无纺布基层的表面,无纺布基层的两个表面均需覆盖保护层原料,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将静电层原料挤出后覆盖于一级保护层的表面,再次经过3至4级辊筒挤压成型后,二次挤出保护层原料覆盖于一级静电层的表面,经过辊筒挤压后,二次挤出静电层覆盖于二级保护层的表面,然后经过5级辊筒挤压成型,最后冷却降温至35度,制得淋膜,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零点零八厘米至零点一一厘米,一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一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毫米,二级保护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二厘米,二级静电层的厚度为零点零三毫米,无纺布基层的外部依次覆盖有一级保护层、一级静电层、二级保护层和二级静电层,从而使得该淋膜的防护效果更好,四级保护避免了漏点的产生,从而保证了淋膜的质量,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良好的体验,还减少了生产商的损失,同时多级保护还使得淋膜的质量更好更具有市场,解决了现有的淋膜在制备时容易产生漏点,漏点的产生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给生产商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浪费了大量的原料,还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给厂家带来了不良影响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