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4473发布日期:2020-01-31 18:5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占世界总量的55%以上。其中,纱线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中间产品,其品种和颜色的发展趋势都渐渐趋向于多元化、功能化。但传统的对于纱线的研究往往着重于功能性特点的研究,比如保暖性、抗菌性、吸湿透气性和防水性等。对于现代化的城市,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织物的时尚性,如多色彩性和发光性;尤其夜晚,穿着色彩多变且发光的衣物更增添了时尚感,然而对于发光的纱线和发光的面料,往往通过乳胶印刷和黏贴,但这种纱线或面料,可纺性差,穿着体验差,透气性也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织造出的织物具有优异的发光时尚感,更兼具优异的可纺性、舒适性和透气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1)将第一纱线由染色工艺一得到红色纱线、将第二纱线经由染色工艺二得到蓝色纱线,将第三纱线经由染色工艺三得到黑色纱线,其中,所述红色纱线为涤纶和尼龙丝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所述蓝色纱线为椰炭纤维和羊毛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所述黑色纱线为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所述红色纱线、所述蓝色纱线和所述黑色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外侧沿z向加捻发光纤维后分别得到红色复合纱、蓝色复合纱和黑色复合纱;(2)将所述红色复合纱、所述蓝色复合纱和所述黑色复合纱的一种作为纬线,将所述蓝色纱线、所述红色纱线、所述黑色纱线、所述红色复合纱、所述蓝色复合纱和所述黑色复合纱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经线一和经线二,将所述经线一、所述经线二和所述纬线采用平纹组织,利用剑杆或喷气织造法织成织物。作为优选的,所述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艺一为:退卷、退浆、清水浸泡、酸性处理液浸泡、洗涤剂洗涤、柔软剂处理、入染缸一浸染、水洗、还原清洗、水洗、烘干、干燥;其中,所述退浆的温度为80~110℃,时间为30~45min;所述清水浸泡的时间为30min;所述处理液浸泡的时间为30min,浸泡的温度为35~50℃;所述浸染的温度为85~140℃,浸染的时间为8~10h,浸染的ph为4~6。作为优选的,所述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艺二为:退卷、退浆、清水浸泡、酸性处理液浸泡、洗涤剂洗涤、柔软剂处理、入染缸二浸染、水洗、烘干、干燥;其中,所述退浆的温度为60~100℃,时间为35~40min;所述清水浸泡的时间为10min,所述处理液浸泡的时间为30min~1h,浸泡的温度为60~100℃;所述浸染的温度为70~110℃,浸染的时间为7~11h,浸染的ph为2.5~4,浸染的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作为优选的,所述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艺三为:退卷、退浆、清水浸泡、入染缸三浸染、水洗、皂洗、烘干、干燥;其中,所述退浆的温度为60~110℃,时间为40~50min;清水浸泡的时间为30min;所述浸染的温度为20~60℃,浸染的时间为10~15h,浸染的ph为7~8,在浸染的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作为优选的,所述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缸一、所述染缸二和所述染缸三中的溶液根据不同的颜色采用不同的植物作原料,其中所述染缸一中的染色溶液为茜草、红花、苏木、杨梅汁、虎杖、棠叶、冬青或山石榴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染缸二中的染色溶液为板蓝根、蓝草或艾蒿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染缸三中的染色溶液为五倍子或苏木。作为优选的,所述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缸溶液根据不同的颜色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作原料,所述染缸一中的染色溶液为蒽醌染料,所述染缸二中的染色溶液为强酸性偶氮染料,所述染缸三中的染色溶液为苯胺黑染料。作为优选的,所述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平纹组织的经向密度为20~70根/cm,纬向密度为30~80根/cm。作为优选的,所述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一与所述经线二交替等间距排列。作为优选的,所述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清洗的溶液选用保险粉与烧碱的混合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根据纤维本身的特性进行适用于其优点的染色,将蛋白质纤维、纤维丝纤维和合成纤维分别染色,避免了蛋白质纤维与纤维素纤维同时染色时使用染料的酸碱性上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进行上机能够得到多彩绚丽的色泽质感,提高了织物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2、本发明通过设置发光纤维,使得织物具备舒适保暖,弹性好的优点外,还具有发光的效果,实用性强又时尚大方,适用于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组织上机图。其中,10-经组织点一,20-经组织点二,30-纬组织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1)将第一纱线由染色工艺一得到红色纱线、将第二纱线经由染色工艺二得到蓝色纱线,将第三纱线经由染色工艺三得到黑色纱线,其中,上述红色纱线为涤纶和尼龙丝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上述蓝色纱线为椰炭纤维和羊毛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上述黑色纱线为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上述红色纱线、上述蓝色纱线与上述黑色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外侧沿z向加捻发光纤维后分别得到红色复合纱、蓝色复合纱和黑色复合纱;(2)将上述红色复合纱、上述蓝色复合纱和上述黑色复合纱的一种作为纬线,将上述蓝色纱线、上述红色纱线、上述黑色纱线、上述红色复合纱、上述蓝色复合纱和上述黑色复合纱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经线一和经线二,将上述经线一、上述经线二和上述纬线采用平纹组织机构,利用剑杆或喷气织造法织成织物。作为优选的,上述纬线为黑色复合纱,上述经线一为红色纱线,上述经线二为蓝色纱线。实施例二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1)将第一纱线由染色工艺一得到红色纱线、将第二纱线经由染色工艺二得到蓝色纱线,将第三纱线经由染色工艺三得到黑色纱线,其中,上述红色纱线为涤纶和尼龙丝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上述蓝色纱线为椰炭纤维和羊毛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上述黑色纱线为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上述红色纱线的外侧沿z向加捻发光纤维后得到红色复合纱;(2)将上述红色复合纱作为纬线,将上述蓝色纱线作为经线一,上述黑色纱线作为经线二,采用平纹组织机构,利用剑杆或喷气织造法织成织物。其中,上述发光纤维为专利号[cn201910638793.2]一种发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成的纤维,该发光纤维的稳定性好,发光寿命长。实施例三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色混纺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1)将第一纱线由染色工艺一得到红色纱线、将第二纱线经由染色工艺二得到蓝色纱线,将第三纱线经由染色工艺三得到黑色纱线,其中,所述红色纱线为涤纶和尼龙丝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上述蓝色纱线为椰炭纤维和羊毛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上述黑色纱线为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上述红色纱线和上述蓝色纱线的外侧沿z向加捻发光纤维后分别得到红色复合纱和蓝色复合纱;(2)将上述蓝色复合纱作为纬线,将上述黑色纱线作为经线一,上述红色复合纱作为经线二,将上述经线一、上述经线二和上述纬线采用平纹组织机构,利用剑杆或喷气织造法织成织物。其中,上述发光纤维为专利号[cn201910765498.3]一种暖色光发光纤维的制备方法制成的发光纤维。其中,上述染色工艺一为:退卷、退浆、清水浸泡、酸性处理液浸泡、洗涤剂洗涤、柔软剂处理、入染缸一浸染、水洗、还原清洗、水洗、烘干、干燥;其中,所述退浆的温度为80~110℃,时间为30~45min;所述清水浸泡的时间为30min;所述处理液浸泡的时间为30min,浸泡的温度为35~50℃;所述浸染的温度为85~140℃,浸染的时间为8~10h,浸染的ph为4~6,上述还原清洗的溶液为保险粉与烧碱的混合溶液。其中,上述染色工艺二为退卷、退浆,其中,上述退浆的温度为60~100℃,时间为:退卷、退浆、清水浸泡、酸性处理液浸泡、洗涤剂洗涤、柔软剂处理、入染缸二浸染、水洗、烘干、干燥;其中,所述退浆的温度为60~100℃,时间为35~40min;所述清水浸泡的时间为10min,所述处理液浸泡的时间为30min~1h,浸泡的温度为60~100℃;所述浸染的温度为70~110℃,浸染的时间为7~11h,浸染的ph为2.5~4,浸染的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上述氯化钠固体增加了浸染的均匀性。其中,上述染色工艺三为:退卷、退浆、清水浸泡、入染缸三浸染、水洗、皂洗、烘干、干燥;其中,所述退浆的温度为60~110℃,时间为40~50min;清水浸泡的时间为30min;所述浸染的温度为20~60℃,浸染的时间为10~15h,浸染的ph为7~8,在浸染的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上述氯化钠固体增加了浸染的均匀性。其中,上述染缸一、上述染缸二和上述染缸三中的溶液根据不同的颜色采用不同的植物作原料,其中上述染缸一中的染色溶液为茜草、红花、苏木、杨梅汁、虎杖、棠叶、冬青或山石榴的一种或多种,上述染缸二中的染色溶液为板蓝根、蓝草或艾蒿的一种或几种,上述染缸三中的染色溶液为五倍子或苏木。其中,上述染缸溶液根据不同的颜色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作原料,上述染缸一中的染色溶液为蒽醌染料,上述染缸二中的染色溶液为强酸性偶氮染料,上述染缸三中的染色溶液为苯胺黑染料。其中,上述步骤(2)中所述平纹组织的经向密度为20~70根/cm,纬向密度为30~80根/cm。其中,上述经线一与上述经线二交替等间距排列。进一步的,上述椰炭纤维与上述羊毛纤维增加上述织物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上述涤纶和尼龙丝纤维增加了上述织物的强度和可纺织性,上述粘胶纤维和棉纤维增加了上述织物的吸湿排湿性,从而增加了上述织物的舒适度。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颜色汇总,其结果如表1。经组织点一10经组织点二20纬组织点30实施例一黑发光红色蓝色实施例二蓝色黑色红发光实施例三黑色红发光蓝发光表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