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7916发布日期:2019-09-29 15:53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蒸汽熨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熨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蒸汽熨斗。



背景技术:

为了使水洗后产生褶皱的衣服和床上用品之类的织物恢复平整,通常都会使用蒸汽熨斗进行熨烫,利用高温蒸汽软化衣物纤维,再通过蒸汽熨斗的熨烫面板熨烫,消除织物褶皱痕迹。

蒸汽熨斗一般包括壳体、熨烫面板和发热体,其中壳体用于安装熨烫面板和发热体,用户可以手持壳体操纵蒸汽熨斗,被放置成与待熨烫的织物接触的熨烫面板,可以在被加热后帮助在熨烫织物时除去褶皱,而发热体可以将水加热汽化成蒸汽,蒸汽经熨烫面板喷出来熨烫衣物。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920264603.7(公告号为CN201620297U)的实用新型专利《蒸汽发生器、蒸汽熨斗》公开的蒸汽熨斗,包括依次连接的入水口、蒸汽发生器和蒸汽喷头,蒸汽发生器具有加热流道,加热流道连接蒸汽喷头。

但是发热体的温度较高,其散发的热量一方面会对蒸汽熨斗其他元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会造成壳体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性能降低,甚至烫伤用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有效隔热,避免壳体温度过高的蒸汽熨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熨斗,包括壳体、熨烫面板和发热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具有开口的腔体,所述熨烫面板安装在腔体的开口处,所述发热体设置在该腔体内并位于熨烫面板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腔体内的隔热件,该隔热件包括隔热罩,隔热罩套设在发热体的外周。

优选地,所述隔热罩和发热体之间留有空隙,从而避免隔热罩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性能降低。

优选地,所述隔热件将腔体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中。通过在蒸汽熨斗的腔体内设置隔热件,可以有效对发热体进行隔离,减少发热体散发的热量对蒸汽熨斗其他元件的影响,避免蒸汽熨斗温度过高。

进一步,还包括有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第二内腔中,用于给发热体供水。

再进一步,所述隔热件还包括与隔热罩一体成型的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水泵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和隔热罩一体成型,可以兼顾装配便携性和隔热功能。

更进一步,所述水泵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发热体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一出汽口,所述熨烫面板具有第二出汽口,所述水泵的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导管与外设水源连接,所述水泵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导管与发热体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发热体的第一出汽口和熨烫面板的第二出汽口连通;所述水泵具有第一接线柱,该第一接线柱通过第一导线与外设电源电连接,所述发热体具有第二接线柱,该第二接线柱通过第二导线与外设电源电连接。外设水源通过第一导管向水泵提供水,水泵通过第二导管向发热体提供水,发热体将水加热汽化成蒸汽,蒸汽通过第一出汽口喷出进入蒸汽腔,最后经第二出汽口从熨烫面板喷出,用户手持壳体,利用熨烫面板喷出的蒸汽熨烫衣物。

更更进一步,所述底座和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供第一导管通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隔热罩上开设有供第二导管通过的第三通孔和供第二导线通过的第四通孔,从而方便走线。

更更进一步,所述发热体和熨烫面板的相对面上分别凸设有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该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配合连接形成有蒸汽腔,所述第一出汽口和第二出汽口均与该蒸汽腔连通,从而实现发热体和熨烫面板的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和熨烫面板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将熨烫面板和发热体设计为一体成型,达到方便装配的相同目的。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下配合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分别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而形成所述腔体,从而方便壳体的开模和装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隔热罩的包围式设计可以有效地隔离发热体和壳体,减小发热体向壳体传递的热量,避免壳体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性能降低,甚至烫伤用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发热体、隔热件和水泵的装配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隔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熨烫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发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发热件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蒸汽熨斗包括壳体1、熨烫面板2、发热体3、隔热件4和水泵5。为了方便壳体1的开模和装配,壳体1包括上下配合连接的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分别开有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而形成有具有开口的腔体a。熨烫面板2安装在腔体a的开口处,隔热件4设置在腔体a内,并将腔体a分隔成第一内腔a1和第二内腔a2,发热体3设置在第一内腔a1中并位于熨烫面板2一侧,水泵5设置在第二内腔a2中,用于给发热体3供水。隔热件4的设置可以有效对发热体3进行隔离,减少发热体3散发的热量对蒸汽熨斗其他元件的影响。

其中,隔热件4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41和隔热罩42,底座41安装在壳体1上,水泵5安装在底座41上,隔热罩42套设在发热体3的外周,底座41和隔热罩42一体成型,可以兼顾装配便携性和隔热功能,而隔热罩42的包围式设计可以更好地隔离发热体3和壳体1,减小发热体3向壳体1传递的热量,避免壳体1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性能降低,甚至烫伤用户。为了避免隔热罩42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性能降低,隔热罩42和发热体3之间留有空隙。

为了实现发热体3和熨烫面板2的配合连接,发热体3和熨烫面板2的相对面上分别凸设有第一环形凸缘34和第二环形凸缘22,该第一环形凸缘34和第二环形凸缘22配合连接形成有蒸汽腔f(图中未显示)。

本实施例中,水泵5具有第一进水口51(图中未显示)和第一出水口52,发热体3具有第二进水口31和第一出汽口32,熨烫面板2具有第二出汽口21,水泵5的第一进水口51通过第一导管b(图中未显示)与外设水源连接,水泵5的第一出水口52通过第二导管c(图中未显示)与发热体3的第二进水口31连接,发热体3的第一出汽口32通过蒸汽腔f与熨烫面板2的第二出汽口21连通;水泵5具有第一接线柱53,该第一接线柱53通过第一导线d(图中未显示)与外设电源电连接,发热体3具有第二接线柱33,该第二接线柱33通过第二导线e(图中未显示)与外设电源电连接。为了方便走线,底座41和壳体1上分别开设有供第一导管b通过的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122,隔热罩42上开设有供第二导管c通过的第三通孔421和供第二导线e通过的第四通孔4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外设水源通过第一导管b向水泵5提供水,水泵5通过第二导管c向发热体3提供水,发热体3将水加热汽化成蒸汽,蒸汽通过第一出汽口32喷出进入蒸汽腔f,最后经第二出汽口21从熨烫面板2喷出,用户手持壳体1,利用熨烫面板2喷出的蒸汽熨烫衣物,而隔热件4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发热体3散发的热量对蒸汽熨斗其他元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发热体3向壳体1传递的热量,避免壳体1因温度过高而导致性能降低,甚至烫伤用户。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如壳体1和熨烫面板2一体成型,或者熨烫面板2和发热体3为一体成型。即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