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袜机的升降式机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2918发布日期:2020-04-10 16:5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袜机的升降式机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织袜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袜机的升降式机头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织袜机的针筒与机头只有一个完美的吻合位置,而编织一款袜品过程,它会根据所需生产工艺要求,调试针筒密度步进马达的参数来改变针筒的物理高低度,由于一款袜品在编织过程需变化多个针筒高度,而传统的机头工作位置只有固定的一个位置,不能根据针筒高度变化作合理的位置配合,从而造成换线困难,废次品袜的增多。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丝杠容易缠绕上断线和纤维,使得机头升降不稳定,出现抖动或卡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织袜机的升降式机头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丝杠容易缠绕上断线和纤维,使得机头升降不稳定,出现抖动或卡死的技术问题;达到减小断线和纤维对丝杠的缠绕,提高机头升降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织袜机的升降式机头组件,所述升降式机头组件包括:基板;机头,所述机头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机头的下端连接设置有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包括:套管主体,所述套管主体和所述机头连接;花键,所述花键设置在所述套管主体的下端面;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套设在所述花键上;以及,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套设在所述花键套上,且所述轴承座和花键套之间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座和所述基板连接;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升降筒,所述升降筒内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和所述底座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杠相对于所述升降筒设置有滚动轴承,使得所述丝杠相对于所述升降筒可自由转动,可带动所述升降筒上下运动;且所述升降筒和所述机头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和所述升降筒连接;以及,其中,所述电机作用在所述丝杠上,并通过丝杠使得所述升降筒带动机头相对于基板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套管的后方,且所述升降筒上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连接所述升降筒和所述升降套管。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主体可伸缩,且所述伸缩方向和所述升降件的升降方向一致;其中,所述套管主体的一端为大头端,另一端为小头端,小头端可缩入大头端内,且所述套管主体从上向下为大头端到小头端。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主体上连接设置有帽子盖,且所述帽子盖和所述升降件的升降筒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板依次连接升降筒、套管主体以及帽子盖。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筒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筒的长度短于所述丝杠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相对于所述丝杠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固定设置,所述丝杠相对于所述螺帽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套管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套管主体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或底座上;其中,所述导杆作用在所述套管主体上,限制套管主体的运动轨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丝杠外套设升降筒来包覆丝杠,减少杂物和丝杠接触的可能,使得丝杠在上油状态下能持续稳定的工作;为了增强机头动作的稳定性,设置了升降套管,利用花键和花键套限制机头的晃动幅度;且升降套管和所述升降件连动,使得机头升降更加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丝杠容易缠绕上断线和纤维,使得机头升降不稳定,出现抖动或卡死的技术问题;达到减小断线和纤维对丝杠的缠绕,提高机头升降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板将升降筒、套管主体以及帽子盖连为一体,使得机头部分整体运动一致;且所述连板和所述升降筒之间采用铰接,使得升降筒在率先动作时,对套管主体和帽子盖产生一个倾斜作用的力,保证套管主体和帽子盖是随升降筒上下水平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织袜机的升降式机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织袜机的升降式机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6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基板;2、横板;3、帽子盖;4、机头;5、升降件;51、底座;52、螺帽;53、升降筒;531、丝杠;54、连板;55、电机;56、导杆;6、升降套管;61、套管主体;62、挡板;63、花键;64、轴承座;65、轴承;66、花键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织袜机的升降式机头4组件,通过设置在丝杠531外套设升降筒53来包覆丝杠531,减少杂物和丝杠531接触的可能,使得丝杠531在上油状态下能持续稳定的工作;为了增强机头4动作的稳定性,设置了升降套管6,利用花键63和花键套66限制机头4的晃动幅度;且升降套管6和所述升降件5连动,使得机头4升降更加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丝杠531容易缠绕上断线和纤维,使得机头4升降不稳定,出现抖动或卡死的技术问题;达到减小断线和纤维对丝杠531的缠绕,提高机头4升降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织袜机的升降式机头4组件,所述升降式机头4组件包括:基板1;机头4,所述机头4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上方;所述机头4的下端连接设置有升降套管6,所述升降套管6包括:套管主体61,所述套管主体61和所述机头4连接;花键63,所述花键63设置在所述套管主体61的下端面;花键套66,所述花键套66套设在所述花键63上;以及,轴承座64,所述轴承座64套设在所述花键套66上,且所述轴承座64和花键套66之间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座64和所述基板1连接;升降件5,所述升降件5包括:底座51,所述底座51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升降筒53,所述升降筒53内设置有丝杠531,所述丝杠531和所述底座51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杠531相对于所述升降筒53设置有滚动轴承,使得所述丝杠531相对于所述升降筒53可自由转动,可带动所述升降筒53上下运动;且所述升降筒53和所述机头4连接;电机55,所述电机55和所述升降筒53连接;以及,其中,所述电机55作用在所述丝杠531上,并通过丝杠531使得所述升降筒53带动机头4相对于基板1升降。

具体来说,所述帽子盖3和基板1之间还设置有一横板2,所述升降套管6贯穿横板2;升降件5和升降套管6之间平行设置。

具体来说,丝杠531和升降筒53之间的连接结构为,丝杠531设置在升降筒53内,且所述升降筒53的内壁和丝杠531之间设置有轴承,使得丝杠531可以相对于升降筒53转动,且丝杠531上下运动会带动升降筒53上下运动。

所述升降件5设置在所述升降套管6的后方,且所述升降筒53上设置有连板54,所述连板54连接所述升降筒53和所述升降套管6。

所述套筒主体可伸缩,且所述伸缩方向和所述升降件5的升降方向一致;其中,所述套管主体61的一端为大头端,另一端为小头端,小头端可缩入大头端内,且所述套管主体61从上向下为大头端到小头端。

所述套管主体61上连接设置有帽子盖3,且所述帽子盖3和所述升降件5的升降筒53连接。

所述连板54依次连接升降筒53、套管主体61以及帽子盖3。

具体来说,所述连板54和升降筒53的左右两侧对称铰接,套设在套管主体61上,且和帽子盖3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55设置在所述升降筒53的上方。

具体来说,所述电机55也可以设置在升降筒53的侧边,利用传动齿轮或者传动带来实现电机55和丝杠的连动。

所述升降筒53的长度短于所述丝杠531的长度。

所述底座51相对于所述丝杠531设置有螺帽52,所述螺帽52固定设置,所述丝杠相对于所述螺帽52螺纹连接。

具体来说,螺帽52可以是和底座51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和基板1固定连接,螺帽52的设置是为了限制升降筒53的下降高度,通过调节螺帽52的位置,限制机头4组件的最低高度,保证电机55在驱动丝杠531转动时,不会因为惯性导致丝杠531多转半圈或一圈,导致丝杠531和底座51之间咬合量过大而卡死。

所述升降套管6还包括:导杆56,所述导杆56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套管主体61上,导杆56设置在升降套管6的后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1或底座51上;其中,所述导杆56作用在所述套管主体61上,限制套管主体61的运动轨迹。

工作原理:

电机55驱动升降筒53内的丝杠531转动,由于底座51是固定的,丝杠531相对于底座51的转动,使得丝杠531不断向下运动,带动电机55和升降筒53向下运动;由于机头4和升降筒53连接,所以机头4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机头4压迫着升降套管6也向下运动,同时,由于连板54的设置,使得升降筒53也直接对套管主体61作用,使得升降套管6可以随升降筒53一起稳定的下降;机头4上升的原理也是同理。

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丝杠外套设升降筒来包覆丝杠,减少杂物和丝杠接触的可能,使得丝杠在上油状态下能持续稳定的工作;为了增强机头动作的稳定性,设置了升降套管,利用花键和花键套限制机头的晃动幅度;且升降套管和所述升降件连动,使得机头升降更加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丝杠容易缠绕上断线和纤维,使得机头升降不稳定,出现抖动或卡死的技术问题;达到减小断线和纤维对丝杠的缠绕,提高机头升降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板将升降筒、套管主体以及帽子盖连为一体,使得机头部分整体运动一致;且所述连板和所述升降筒之间采用铰接,使得升降筒在率先动作时,对套管主体和帽子盖产生一个倾斜作用的力,保证套管主体和帽子盖是随升降筒上下水平运动。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