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3280发布日期:2020-05-20 03:0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染联合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



背景技术:

浆染机是各类品种织物纱线的重要工艺生产设备,浆染联合机对织物进行浸染和轧染后需要通过高温烘干并入轴收卷完成整个加工流程,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印染织物处理能力强以及优化改善生产环境等优点,但是传统的浆染联合机需要使用多个浆染槽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达到纱线上色目的,进而大大加长了浆染联合机的生产流程,其中还需要边浸染边加热冲洗,步骤繁琐且增加了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通过浆染架将烘筒上下分层设置,且改性槽缸体和色浆槽缸体配合浆染纱线可缩短加工流程以及降低资源的使用,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包括浆槽架、输入辊组、第一烘筒组、改性槽缸体、色浆槽缸体、第二烘筒组、电烘筒室和输出辊组,所述输入辊组设置于浆槽架的入料端,输出辊组设置于浆槽架的出料端,所述浆槽架包括上层架和下层架,所述改性槽缸体、色浆槽缸体和第二烘筒组沿输入辊组向输出辊组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架的下层架内,且所述第一烘筒组和电烘筒室沿输入辊组向输出辊组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架的上层架内以便纱线依次经过第一烘筒组、改性槽缸体、色浆槽缸体、第二烘筒组和电烘筒室并进行浆染上色处理。

优选地,所述的改性槽缸体和色浆槽缸体均位于第一烘筒组正下方,且改性槽缸体以及色浆槽缸体与第一烘筒组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辊组并通过第一输送辊组将纱线从第一烘筒组导入改性槽缸体内。

优选地,所述改性槽缸体和色浆槽缸体上均设置有浸染辊和输送轧辊组,且色浆槽缸体的出料端与第二烘筒组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辊组并通过第二输送辊组将纱线从色浆槽缸体导入第二烘筒组中。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烘筒组位于电烘筒室正下方,且第二烘筒组与电烘筒室之间设置有第三输送辊组并通过第三输送辊组将纱线从第二烘筒组导入电烘筒室内。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烘筒组包括六只上下平分且相互错位设置的烘筒。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烘筒组包括八只上下平分且相互错位设置的烘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通过双层的浆槽架结构将烘筒分层设置,减少占地面积;其中还设置有改性槽缸体和色浆槽缸体,改性槽缸体对纱线进行阳离子附着处理,色浆槽缸体使色浆料吸附到纱线上着色,两者配合可替代传统边上色边加热冲洗的加工过程,缩短加工流程且降低水资源和化学助剂的使用和排放,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改性槽缸体和色浆槽缸体两者的占地体积也因此得到缩减,提高企业生产车间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浆槽架、2输入辊组、3第一烘筒组、4改性槽缸体、5色浆槽缸体、6第二烘筒组、7电烘筒室、8输出辊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所示,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包括浆槽架1、输入辊组2、第一烘筒组3、改性槽缸体4、色浆槽缸体5、第二烘筒组6、电烘筒室7和输出辊组8,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第一烘筒组3包括六只上下平分且相互错位设置的烘筒,第一烘筒组用以纱线预干处理,所述的第二烘筒组6包括八只上下平分且相互错位设置的烘筒,第二烘筒组用以纱线上色厚的前预干处理,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以上述第一烘筒组和第二烘筒组作为示例说明,所述输入辊组2设置于浆槽架1的入料端,输出辊组8设置于浆槽架1的出料端,所述浆槽架1包括上层架和下层架,所述改性槽缸体4、色浆槽缸体5和第二烘筒组6沿输入辊组2向输出辊组8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架1的下层架内,且所述第一烘筒组3和电烘筒室7沿输入辊组2向输出辊组8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架1的上层架内以便纱线依次经过第一烘筒组3、改性槽缸体4、色浆槽缸体5、第二烘筒组6和电烘筒室7并进行浆染上色处理,与传统浆染联合机浆槽装置不同,本实用新型所述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过双层的浆槽架结构将烘筒分层设置,减少占地面积,改性槽缸体和色浆槽缸体两者配合替代传统纱线上色过程,缩短加工流程且降低资源的使用,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具体地,所述的改性槽缸体4和色浆槽缸体5均位于第一烘筒组3正下方,且改性槽缸体4以及色浆槽缸体5与第一烘筒组3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辊组并通过第一输送辊组将纱线从第一烘筒组3导入改性槽缸体4内,所述改性槽缸体4和色浆槽缸体5上均设置有浸染辊和输送轧辊组,且色浆槽缸体5的出料端与第二烘筒组6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辊组并通过第二输送辊组将纱线从色浆槽缸体5导入第二烘筒组6中,所述的第二烘筒组6位于电烘筒室7正下方,且第二烘筒组6与电烘筒室7之间设置有第三输送辊组并通过第三输送辊组将纱线从第二烘筒组6导入电烘筒室7内,改性槽缸体4对纱线进行阳离子附着处理,色浆槽缸体5的色浆料由阳离子吸附结合到纱线上并使纱线上色,进而通过电烘筒室7高温固色,改性槽缸体4和色浆槽缸体5两者配合替代传统边上色边加热冲洗的加工过程,缩短传统反复浸染冲洗的加工流程且降低水资源和化学助剂的使用和排放,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该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纱线由输入辊组输送至浆槽架的上层架并进入第一烘筒组加热,纱线经过第一烘筒组后通过第一输送辊组进入改性槽缸体,改性槽缸体内注入阳离子改性剂,阳离子改性剂能分离出阳离子并对纱线进行阳离子附着处理,紧接着纱线离开改性槽缸体进入色浆槽缸体,色浆槽缸体内注入预先混合的色浆和粘合剂,纱线浸染在混合色浆中会由阳离子吸附色料结合到纱线上,进而使纱线上色,替代传统纱线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上色的方式,缩短纱线上色的加工流程且降低水资源和化学助剂的使用和排放,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上色后的纱线通过第二输送辊组进入第二烘筒组预热,预热后的纱线通过第三输送辊组进入电烘筒室高温固色,最后纱线由输出辊组输出进入下一道工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槽架、输入辊组、第一烘筒组、改性槽缸体、色浆槽缸体、第二烘筒组、电烘筒室和输出辊组,所述输入辊组设置于浆槽架的入料端,输出辊组设置于浆槽架的出料端,所述浆槽架包括上层架和下层架,所述改性槽缸体、色浆槽缸体和第二烘筒组沿输入辊组向输出辊组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架的下层架内,且所述第一烘筒组和电烘筒室沿输入辊组向输出辊组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架的上层架内以便纱线依次经过第一烘筒组、改性槽缸体、色浆槽缸体、第二烘筒组和电烘筒室并进行浆染上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槽缸体和色浆槽缸体均位于第一烘筒组正下方,且改性槽缸体以及色浆槽缸体与第一烘筒组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辊组并通过第一输送辊组将纱线从第一烘筒组导入改性槽缸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槽缸体和色浆槽缸体上均设置有浸染辊和输送轧辊组,且色浆槽缸体的出料端与第二烘筒组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辊组并通过第二输送辊组将纱线从色浆槽缸体导入第二烘筒组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烘筒组位于电烘筒室正下方,且第二烘筒组与电烘筒室之间设置有第三输送辊组并通过第三输送辊组将纱线从第二烘筒组导入电烘筒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烘筒组包括六只上下平分且相互错位设置的烘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烘筒组包括八只上下平分且相互错位设置的烘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包括浆槽架、输入辊组、第一烘筒组、改性槽缸体、色浆槽缸体、第二烘筒组、电烘筒室和输出辊组,所述输入辊组设置于浆槽架的入料端,输出辊组设置于浆槽架的出料端,所述浆槽架包括上层架和下层架,所述改性槽缸体、色浆槽缸体和第二烘筒组沿输入辊组向输出辊组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架的下层架内,且所述第一烘筒组和电烘筒室沿输入辊组向输出辊组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架的上层架内以便纱线依次经过第一烘筒组、改性槽缸体、色浆槽缸体、第二烘筒组和电烘筒室并进行浆染上色处理;该浆染联合机用新型上色浆槽装置能够缩短浆染加工流程且降低水资源和化学助剂的使用和排放,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曾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三水嘉骏纺织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