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纳效果佳的折叠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3035发布日期:2020-05-08 14:1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纳效果佳的折叠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效果佳的折叠晾晒架,属于晾晒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对衣物的晾晒通常是通过晾晒架来实现,最常见的就是晾衣架,也有类似于圆盘形的晾晒架,当然,晾晒架的结构也呈现多种多样,但是这类传统的晾晒架目前存在较多问题就是收纳功能比较弱,当其不使用时会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正常的运输、包装也都存在不便之处。

故现在该领域也开始慢慢出现可进行一定收纳的晾晒架,但是目前的晾晒架都是挂装有挂装零件的,比如挂夹、挂钩、挂环等等。而往往晾晒架在收纳的同时,没有很好的办法将挂装零件实现收纳,从而导致收纳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收纳效果佳的折叠晾晒架,可以在不使用状态下对挂装零件进行收纳,以减少晾晒架的整体空间占用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纳效果佳的折叠晾晒架,包括晾物架和用于挂装所述晾物架的挂放件,所述晾物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向翻转呈现折叠状态、相反翻转以呈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圈朝下延伸有下围边,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的下围边和第二支架的下围边合拢形成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上安装有挂装零件,所述挂装零件容置在所述第一收纳空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首先,将晾物架分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如此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就可以相对于固定架进行翻转操作,即可实现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使用者需要对衣物进行晾晒时,则可以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翻转到展开状态,衣物就可以正常进行晾晒,而当不需要进行晾晒操作时,用户可以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折叠回收,从而可以让晾晒架不占用太多空间。

其次,从另一方面说,这样的折叠收纳功能,也方便了销售渠道,因为从包装、运输上说,可以使用更小的包装,可以采用更小的运输空间,这样成本上更有优势。

再次,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底板和下围边,下围边是位于底板外圈朝下延伸,显然下围边的设计可以大大增加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支撑强度,相当于一圈加强筋的作用,可以增加晾晒架的承重能力。

最后,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朝下翻转后,第一支架的下围边和第二支架的下围边刚好形成一个第一收纳空间,而挂装在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上的挂装零件也刚好可以被收纳在该第一收纳空间内,而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朝下翻转,刚好可以实现折叠状态,也就是相当于晾晒架在实现折叠的同时也刚好将挂装零件进行收纳,一举两得,而且由于挂装零件也被收纳起来,也使得晾晒架在折叠状态下的空间占有率进一步缩小。

作为优选,所述晾物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的水平宽度为h1,所述下围边的延伸高度为h2,所述h1>2h2。

作为优选,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的下围边和第二支架的下围边紧贴。

作为优选,所述下围边的延伸高度在5mm~50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挂装零件挂装在下围边的内侧壁上。

作为优选,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的下围边和第二支架的下围边对接拼合,所述下围边在拼合边的位置设置有方便翻转的下弧形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外圈朝上延伸有上围边,所述第一支架的上围边和第二支架的上围边合拢形成第二收纳空间,所述挂放件容置在所述第二收纳空间内。

作为优选,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的上围边和第二支架的上围边对接拼合,所述上围边在拼合边的位置设置有方便翻转的上弧形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下围边与底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限位件位于锁定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限位件位于解锁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展示的是一种收纳效果佳的折叠晾晒架,本实施例包括晾物架和用于挂装所述晾物架的挂放件1,衣物之类的均挂置到晾物架上,挂放件1则将晾物架整体挂装到晾衣杆等部件上。本实施例晾物架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可以相互之间相向翻转,或者相反翻转,其中所述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相向翻转呈现折叠状态、相反翻转以呈现展开状态,具体可以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图1中展示的为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是呈现展开状态,而图2中展示的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呈现的折叠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均包括底板302,所述底板302外圈朝下延伸有下围边303,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的下围边303和第二支架的下围边303合拢形成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支架31和/或第二支架32上安装有挂装零件6,所述挂装零件6容置在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第一支架的底板302、下围边303和第二支架的底板302、下围边303共同构成第一收纳空间。为了显示方便,本实施例中仅在第一支架31上显示安装有挂装零件6,挂装零件6容置在第一收纳空间里的示意图可参见图2中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挂装零件6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展示的挂夹形状,挂装零件仅仅是一种统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挂钩、挂环等。

本实施例中将晾物架分为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其中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均是与固定架2转动连接,如此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就可以相对于固定架2进行翻转操作,即可实现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使用者需要对衣物进行晾晒时,则可以将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翻转到展开状态,衣物就可以正常进行晾晒,而当不需要进行晾晒操作时,用户可以将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进行折叠回收,从而可以让晾晒架不占用太多空间。

其次,从另一方面说,这样的折叠收纳功能,也方便了销售渠道,因为从包装、运输上说,可以使用更小的包装,可以采用更小的运输空间,这样成本上更有优势。

再次,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均包括底板302和下围边303,下围边303是位于底板302外圈朝下延伸,显然下围边303的设计可以大大增加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的支撑强度,相当于一圈加强筋的作用,可以增加晾晒架的承重能力。

最后,本实施例在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朝下翻转后,第一支架31的下围边303和第二支架32的下围边303刚好形成一个第一收纳空间,而挂装在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上的挂装零件6也刚好可以被收纳在该第一收纳空间内,而且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朝下翻转,刚好可以实现折叠状态,也就是相当于晾晒架在实现折叠的同时也刚好将挂装零件6进行收纳,一举两得,而且由于挂装零件6也被收纳起来,也使得晾晒架在折叠状态下的空间占有率进一步缩小。

从具体结构而言,本实施例晾物架还包括固定架2,所述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分别与所述固定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相对于固定架2翻转以呈现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晾晒架还包括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相对于固定架2活动连接,所述限位件4包括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所述限位件4在锁定位置时将所述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保持在展开状态。

所述固定架2位于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的中间,所述限位件4与所述固定架2转动连接,限位件4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限位件4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架31底部和第二支架32底部。如图3所示,当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处于展开状态时,处于水平状态或基本处于水平状态,当衣物挂置到第一支架31或第二支架32上时,受重力影响会产生朝下翻转的趋势,而当限位件4处于锁定位置时,限位件4可以支撑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阻止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朝下翻转。而如图4所示,当限位件4转动至解锁位置时,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又可以实现自由转动。

参见图3中,为了使得第一收纳空间设计地更为合理,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水平宽度为h1。另外,本实施例中因为优选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是对称结构,其下围边的延伸高度均为h2,所述h1>2h2。这样的参数设计,可以使得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可以完全合拢,如果h1<2h2,则会使得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无法完全合拢。

当然,作为最优选择,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31的下围边303和第二支架32的下围边303紧贴,以实现完全合拢,如图2中所示,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架31的下围边303和第二支架32的下围边303是可以完全贴合的,因为本实施例中,优选是将第一支架31的铰接点和第二支架32的铰接点之间的间距,刚好设置成两倍的第一支架31的下围边303的延伸高度,从而刚好可以实现完全贴合。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围边303的延伸高度在5mm~50mm之间,这样的参数选择,是考虑到挂装零件的尺寸问题,两个下围边303拼合后形成的第一收纳空间的总厚度会在1cm~10cm之间,这个尺寸范围通常能够涵盖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挂装零件了,下围边303的延伸高度太小会使得第一收纳空间无法完全容置挂装零件,而延伸高度太大则会导致折叠后的总厚度太大。

另外,对于下围边303,本实施例中优选是和底板302一体成型,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的整体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下围边303和底板302也可以两个部件相互连接的方式形成,这种实施方式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挂装零件6挂装在下围边303的内侧壁上,如此当两个下围边303合拢拼合时,挂装零件6也就刚好内置在其中不会外露出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容易想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挂装零件6也可以挂装在底板301的底部。

另外,为了既保证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之间横向紧凑度更好,同时也能尽量保证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能够顺利实现展开和折叠,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31的下围边303和第二支架32的下围边303对接拼合,可参见图1中,两个下围边靠中间位置是相互抵住拼合的,这样设计的优点,首先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中间不会有间隙,横向空间没有浪费,其次两个下围边303相互抵住后也能一定程度上相互作用,支撑住不往下翻转。而鉴于两个下围边303之间没有间隙的情况下,为了方便朝下翻转进行折叠,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围边在拼合边的位置设置有方便翻转的下弧形倒角3031,有了下弧形倒角3031后,就可以避免在翻转过程中产生干涉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不同的收纳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02外圈朝上延伸有上围边304,所述第一支架31的上围边304和第二支架32的上围边304合拢形成第二收纳空间,所述挂放件容置在所述第二收纳空间内。本实施例中挂放件包括挂钩1和与挂钩1连接的挂杆5。设计这样一个第二收纳空间,是提供给用户另外一个收纳选择,当需要将挂放件收纳起来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将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朝上翻转,从而将挂放件完全容置在第二收纳空间内。

同理,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31的上围边304和第二支架32的上围边304对接拼合,所述上围边304在拼合边的位置设置有方便翻转的上弧形倒角3041。

对于限位件4,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限位件4能够在锁定位置时更为稳定,所述晾晒架还包括将所述限位件4锁定在锁定位置的锁定结构。设置锁定结构后,可以有效避免限位件4轻易从锁定位置中脱离出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在所述限位件4的两端中至少一端弯折形成的弯折段41,可参见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是在限位的两端均设置弯折段41,弯折段41朝固定架2的顶部方向延伸,形成类似u形片的结构,所述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中至少一个设有供所述弯折段41插入用的插孔301。当限位件4处于锁定位置时,两个弯折段41刚好可以插入插孔301内,从而保证限位件4此时不会发生转动,如图1或图3中所示,而当限位件4处于解锁位置时,两个弯折段41可以从插孔301内脱离出来,如图4中所示。

为了使得收纳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所述挂放件1包括挂钩,其中所述挂钩通过挂杆5转动安装在固定架2上,所述限位件4与挂杆5转动连接,如此限位件4可以与挂钩共用一根挂杆5,结构上更加紧凑,减少零部件。

具体而言,所述固定架2上设有穿孔,所述挂杆5相对于所述穿孔可周向转动且轴向移动。即当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处于折叠状态时,挂钩可以通过挂杆5朝竖向移动,如图2所示,当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合拢时,挂钩和挂杆5一起朝下移动,从而完成进一步收纳,以减少整个晾晒架的空间占用率,同时进一步的,挂钩1与挂杆5支架也是转动连接,即可实现折叠,从而把挂钩1也进行收纳。

除此之外,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4的设置位置和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设置位置和结构,其设置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架2的顶部,其具体结构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展示的类似u形片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