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给液的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5996发布日期:2021-01-05 17: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压轧装置、给液装置,以及动力装置;

所述压轧装置包括第一压轧装置和第二压轧装置,所述第一压轧装置、第二压轧装置依次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相互压轧的第一带液辊和第一压辊以及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相配合的第一刮刀组件;所述第二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相互压轧的第二带液辊和第二压辊以及与所述第二带液辊相配合的第二刮刀组件;

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的运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均为钢制或陶瓷或包胶表面的带液辊,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外圆面和所述第二带液辊的外圆面均设置有凹部或凸部,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为具有弹性的包胶辊筒;

所述第一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片以及第一进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进退调节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进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刀架连接,所述第一刀片固定于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口可调节地压制在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外圆面,所述第一刮刀组件与所述第一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一储液区;

所述第二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片以及第二进退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进退调节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二进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刀架连接,所述第二刀片固定于第二刀架上,所述第二刀片的刀口可调节地压制在所述第二带液辊的外圆面,所述第二刮刀组件与所述第二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二储液区;

所述第一进退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进退调节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进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刀架连接,所述第二进退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刀架连接,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带液辊的工作面分别与布料的正面和反面接触;

所述给液装置至少包括料桶、接料槽以及连接于料桶和所述第一刮刀组件、所述第二刮刀组件之间的管道,接料槽设置于机架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一压轧装置和所述第二压轧装置的下方或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组件还包括第一左挡板和第一右挡板,所述第一左挡板和所述第一右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带液辊与第一刀片的两端,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第一刀片的两端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左挡板和第一右挡板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第一刀片形成第一储液区;

所述第二刮刀组件包括第二左挡板和第二右挡板,所述第二左挡板和所述第二右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带液辊与第二刀片的两端,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带液辊、第二刀片的两端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左挡板和第二右挡板与所述第二带液辊、第二刀片形成第二储液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架沿其轴线方向和第二刀架沿其轴线方向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刀架沿其直径方向和所述第二刀架沿其直径方向均设置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储液区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给液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和/或接料槽内还设置有染液搅拌装置,所述染液搅拌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气动马达或液压马达或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液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原料桶、连接原料桶与接料槽或/和料桶的第一管道和第一泵浦、连接于料桶和压轧装置之间的第二管道和第二泵浦、连接接料槽与料桶之间的第三管道和第三泵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液装置包括至少四个原料桶,以及至少四个连接所述原料桶和料桶的第一管道和第一泵浦;

所述微量给液的轧车还包括色彩检测控制系统,所述色彩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分光光度仪、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器、配料控制系统;所述分光光度仪、所述数据存储器、所述配料控制系统均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波振荡装置,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变幅器、换能器及振动器;

所述振动器设置于接料槽或料桶的侧壁或,所述变幅器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变幅器连接所述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连接所述振动器;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的超声波频率介于20-80khz之间,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输入功率介于0至5kw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可调节间隙地抵靠设置,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分别与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可调节地压轧设置,所述第一压辊设置于所述第一带液辊的下方或侧旁,所述第二压辊设置于所述第二带液辊的下方或上方或侧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前方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烫平轮,一个或多个所述烫平轮顺序排列,对进入压轧装置之前的布料进行烫平定型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给液的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液辊或/和第二带液辊均为双层结构的带液辊,所述双层结构的带液辊包括外层、内层以及轴芯,所述外层为厚壁钢管,所述内层为厚壁钢管,所述内层的中间部位的横截面的直径大于两端部位的横截面的直径,并且内层的中间部位的外壁与外层的中间部位的内壁连接,外层的两端部位和内层的两端部位通过设置于外层端部的挡圈或密封圈抵靠连接;所述内层与所述轴芯连接,所述外层的表面为不锈钢或电镀硬铬或陶瓷或包胶的表面,其工作区设置有凹部或凸部,所述凹部或凸部在外层的表面形成预先设计的图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量给液的轧车,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浸轧方式存在压轧后布料的带液量偏高,造成后续高温烘干过程中染料的泳移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压轧装置包括第一压轧装置和第二压轧装置,第一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带液辊、第一压辊以及第一刮刀组件;第二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二带液辊、第二压辊第二刮刀组件;第一带液辊的外圆面和第二带液辊的外圆面均设置有凹部或凸部;第一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片,第一刀片固定于第一刀架上,第一刮刀组件与第一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一储液区;第二刮刀组件至少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片,第二刀片固定于第二刀架上,第二刮刀组件与第二带液辊之间形成第二储液区。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雅
技术研发日:2019.12.17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