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6656发布日期:2021-04-23 10:4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晾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室内晾干洗好的衣物(日文:洗濯物)等的晾衣装置(日文:物干装置)。


背景技术:

2.公开了一种能够将悬挂洗好的衣物的绳索拉出的室内晾衣装置。该室内晾衣装置在室内的相对的壁面之间挂设绳索,能够相对于该绳索吊挂洗好的衣物。室内晾衣装置具有卷绕有绳索的卷筒、包围卷筒的罩壳、设于罩壳的前表面的绳索的拉出口以及设于绳索的拉出口与卷筒之间的滑轮。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414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为了将绳索拉出口设于罩壳的前表面,需要在卷筒与绳索拉出口之间设置大型的滑轮。然而,当这样设置大型的滑轮时,存在如下的问题,即,罩壳的厚度尺寸、高度尺寸与该滑轮的大小相应地增大。
8.因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晾衣装置。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本发明来解决。即,本发明(1)的晾衣装置具有:卷筒,其卷绕有绳索;
11.壳体,其具有出入面,并且收纳所述卷筒,该出入面与该壳体所固定的壁面相邻地设置,并供所述绳索出入;以及
12.引导构件,其为设于所述出入面的门型的引导构件,并具有设于内侧且供所述绳索穿过的孔部、在与所述壁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且具有朝向所述孔部凸出的圆弧面的一对柱部以及在所述一对柱部的与所述壁面侧的端部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架设于所述一对柱部彼此之间且具有朝向所述孔部凸出的圆弧面的梁部。
13.另外,根据(1)所述的晾衣装置,在本发明(2)的晾衣装置中,所述梁部呈向远离所述壁面的方向凸出的拱状。
14.另外,根据(1)或(2)所述的晾衣装置,本发明(3)的晾衣装置具有间隔部,该间隔部介于所述引导构件与所述壁面之间,并规定所述孔部的周围的局部,在所述孔部与所述壁面之间确保间隙。
15.另外,根据(1)~(3)所述的晾衣装置,本发明(4)的晾衣装置具有固定于与所述壁面不同的壁面的承接部,
16.所述绳索具有把手部,该把手部设于所述绳索的与所述卷筒相反的那一侧的端
部,能够钩挂于所述承接部。
17.另外,本发明(5)的晾衣装置具有:卷筒,其卷绕有绳索;
18.第1框架,其具有多个固定部,该多个固定部在沿着所述绳索的拉出方向的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用于相对于壁面的固定;
19.第2框架,其设于将所述第1框架夹在中间的两侧,能够卡合于所述第1框架;以及
20.第3框架,其以在该第3框架与所述第2框架之间收纳所述卷筒的方式固定于第2框架,并具有以所述卷筒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卷筒的支轴。
21.另外,根据(5)所述的晾衣装置,在本发明(6)的晾衣装置中,所述第1框架具有朝向所述第2框架突出的第1卡合部,
22.所述第2框架具有:收纳部,其能够收纳所述第1框架;以及第2卡合部,其设于所述收纳部,能够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并能够相对于在沿着所述壁面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脱离,无法相对于在与所述壁面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脱离。
23.另外,根据(6)所述的晾衣装置,在本发明(7)的晾衣装置中,所述第1框架具有:第1部分,其能够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以及第2部分,其在与所述第1部分交叉的方向上从所述第1部分延伸,并在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与所述第2框架抵接。
24.另外,根据(7)所述的晾衣装置,在本发明(8)的晾衣装置中,所述第2部分具有将所述第2框架和所述第2部分固定起来的第2固定部。
25.另外,根据(8)所述的晾衣装置,在本发明(9)的晾衣装置中,所述卷筒内置有在所述卷筒旋转时成为阻力的制动部,
26.所述第2框架具有连结部,该连结部将把所述收纳部夹在中间的部分彼此之间连结起来,并将所述制动部固定来阻止所述制动部与旋转的所述卷筒一同连动旋转。
27.另外,根据(9)所述的晾衣装置,在本发明(10)的晾衣装置中,所述连结部规定所述收纳部的底部。
28.另外,根据(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晾衣装置,在本发明(11)的晾衣装置中,所述卷筒具有棘轮状的齿轮部,
29.在所述第2框架和所述第3框架中的任一者安装有卡合于所述齿轮部的止挡部和能够解除所述止挡部相对于所述齿轮部的卡合的解除部。
30.另外,根据(11)所述的晾衣装置,在本发明(12)的晾衣装置中,所述卷筒具有凹部,该凹部设于所述齿轮部的内侧,并能够内置在将所述绳索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方向上产生扭矩的弹簧。
31.发明的效果
3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小型的晾衣装置。
附图说明
33.图1是从前方示出实施方式的晾衣装置的立体图。
34.图2是将图1所示的晾衣装置局部分解并从后方示出的立体图。
35.图3是将图2所示的晾衣装置局部分解并从前方示出的立体图。
36.图4是将图1所示的晾衣装置分解并从后方示出的立体图。
37.图5是将图1所示的晾衣装置分解并从后方示出的立体图。
38.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晾衣装置的引导构件的仰视图。
39.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引导构件的后视图。
40.图8是沿着图7所示的引导构件的f8-f8线的位置的剖视图。
41.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晾衣装置的壳体和承接部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42.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晾衣装置的壳体和承接部的位置关系的另一例子的俯视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11、晾衣装置;12、壁面;13、第1框架;14、衬垫;15、第2框架;16、卷筒;17、第3框架;18、绳索;18a、绳索主体;18b、把手部;21、盘簧;22、制动部;23、引导构件;24、止挡部;25、解除部;26、小滑轮;27、壳体;28、第2壁面;31、承接部;32、前表面;33、侧面;34、出入面;35、开口部;36、第1部分;37、第2部分;38、固定部;38a、通孔;41、缺口部;42、间隔部;43、凸部;44、螺纹孔;45、第1卡合部;46、第2卡合部;47、第2固定部;51、第2框架主体;52、收纳部;53、支柱;54、连结部;55、第1旋转轴;56、第2旋转轴;61、第3框架主体;62、支轴;63、狭缝;64、齿轮部;65、轴部;66、绳索收纳部;67、凸缘部;71、第1凹部;72、盖体;73、第2凹部;74、制动部主体;75、支承片;76、止挡部主体;76a、顶端部;76b、小片;77、扭力盘簧;81、解除部主体;82、杆;83、枢轴部;84、弹簧;85、开口;86、引导构件主体;87、盖部;88、凹部;91、内螺纹孔;92、臂部;93、枢轴;94、孔部;95、柱部;96、梁部;97、锥形面;101、第2通孔;102、突起部;103、孔部;104、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45.以下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发明的晾衣装置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晾衣装置能够从内部拉出绳索来使用,并固定于住所的房间的壁面上来利用。另外,晾衣装置能够在所述壁面与固定于与所述壁面不同的另一壁面的承接部之间张设该绳索,在该绳索悬挂洗好的衣物等,能够将洗好的衣物等在室内晾干。
46.如图1~图5所示,晾衣装置11具有:第1框架13,其固定于壁面12;衬垫14,其介于壁面12与第1框架13之间;第2框架15,其设于将第1框架13夹在中间的两侧;第3框架17,其以在其与第2框架15之间收纳卷筒16的方式固定于第2框架15;绳索18;卷筒16,其位于第2框架15与第3框架17之间,卷绕有绳索18;盘簧21(发条弹簧),其配置于卷筒16的内侧;制动部22,其在与盘簧21所配置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位置内置于卷筒16;引导构件23,其设于第2框架15与第3框架17之间;止挡部24,其能够卡合于卷筒16的齿轮部64;解除部25,其解除止挡部24相对于卷筒16的卡合;小滑轮26,其与卷筒16相邻地设置;壳体27,其收纳上述各结构物;以及承接部31,其相对于壳体27独立设置,并固定于与壁面12不同的第2壁面28(参照图9)。
47.壳体27形成为箱状。壳体27具有:前表面32,其与晾衣装置11所固定的房间的壁面12相对;以及4个侧面33,其与前表面32和壁面12相邻。4个侧面33中的一个侧面构成供绳索18出入的出入面34。出入面34具有开口部35,相对于该开口部35嵌入有引导构件23的局部(盖部(日文:口金部)87)和第1框架13的第2部分37。壳体27优选由树脂材料、金属材料形成,更优选为例如由不锈钢等形成。
48.绳索18具有绳索主体18a和把手部18b,该把手部18b设于绳索主体18a的距卷筒16较远的位置的端部。绳索主体18a的直径优选为例如0.3~3.0mm。
49.如图2、图3所示,第1框架13形成为截面呈字母“l”形,并在上下方向上细长地形成。第1框架13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细长地延伸的第1部分36和在与第1部分36交叉的方向上从第1部分36延伸的第2部分37。第1框架13的第1部分36具有多个固定部38,该多个固定部38在沿着绳索18的拉出方向的方向(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多个固定部38用于相对于壁面12的固定。固定部38分别具有形成于第1部分36的通孔38a和穿过通孔38a的未图示的螺纹件(螺栓)。通孔38a中的两个通孔为圆形,通孔38a中的另外一个通孔形成为在横向上细长地延伸的长孔状。因此,即使是在与长孔状的通孔38a相对应的位置将螺纹件紧固于壁面12的位置稍微偏离的情况中,使用者也能够对第1框架13的倾斜进行微调。
50.第2部分能够在第1卡合部45与第2卡合部46卡合的位置,与第2框架15相抵接。第2部分37具有切成方形的缺口部41、与缺口部41相邻地设置并介于引导构件23与壁面12之间的间隔部42、设于缺口部41的周围的凸部43、设于凸部43并形成有内螺纹的螺纹孔44。在该缺口部41的内侧嵌入有后述的引导构件23的盖部87。间隔部42规定孔部94的周围的局部,在孔部94与壁面12之间确保间隙。
51.凸部43能够相对于设于引导构件23的盖部87的周围的凹部88嵌入,相对于第1框架13决定第2框架15、第3框架17以及引导构件23等结构物的位置。第2部分37具有将第2框架15和第2部分37固定起来的第2固定部47。第2固定部47包括螺纹孔44、引导构件23的内螺纹孔91以及穿过螺纹孔44和内螺纹孔91的未图示的螺纹件。
52.第1部分36在侧面具有为了与第2框架15相卡合而朝向第2框架15突出的多个第1卡合部45。第1卡合部45分别形成为朝向第2框架15向外侧突出的爪状。第1卡合部45分别具有例如梯形的截面形状,在相当于该梯形的斜面的位置具有与第2卡合部46抵接的第1抵接面。第1抵接面以随着向外侧去而远离壁面12的方式相对于壁面12倾斜地形成。
53.第2框架15构成为能够卡合于第1框架13。如图2~图5所示,第2框架15呈大致平板状。第2框架15具有平板状的第2框架主体51、在第2框架主体51的中央部以从壁面12侧凹陷的方式设置的收纳部52、设于第2框架主体51的角部的3个支柱53、以规定收纳部52的底部的方式设于第2框架主体51的连结部54、以止挡部24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止挡部24的第1旋转轴55以及以解除部25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解除部25的第2旋转轴56。
54.收纳部52形成为仿照第1框架13的第1部分36的形状以大致四边形凹陷。收纳部52能够收纳第1框架13的第1部分36。规定收纳部52的底部的部分的局部由通孔构成。
55.连结部54设为将第2框架15的、把收纳部52夹在中间的部分彼此之间连结起来。连结部54规定收纳部52的底部的局部。连结部54具有能够保持制动部22的支承片75使之不进行旋转的凹陷部。凹陷部以相对于支承片75而言互补的形状凹陷。连结部54借助支承片75将制动部22固定来阻止制动部22与旋转的卷筒16一同连动旋转。
56.收纳部52在其内周面具有与第1框架13的多个第1卡合部45卡合的多个第2卡合部46。多个第2卡合部46设为在第1部分36严密地嵌入收纳部52的安装位置抵接于多个第1卡合部45。因而,多个第2卡合部46在安装位置与多个第1卡合部45卡合。
57.多个第2卡合部46分别形成为朝向第1框架13地向内侧突出的爪状。第2卡合部46具有与第1卡合部45的形状互补的形状。即,第2卡合部46具有例如梯形的截面形状,在相当
于该梯形的斜面的位置具有与第1卡合部45抵接的第2抵接面。第2抵接面以随着向外侧去而远离壁面12的方式相对于壁面12倾斜地形成。第2卡合部46设于距壁面12的距离小于第1卡合部45距壁面12的距离的位置。因此,在第1框架13位于安装位置时,能够防止第2框架15在与壁面12交叉的方向上从第1框架13脱落。第2卡合部46能够相对于在沿着壁面12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第1卡合部45卡合脱离,无法相对于在与壁面12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第1卡合部45卡合脱离。
58.如图2~图5所示,第3框架17设为与第1框架13和第2框架15相对。第3框架17以在其与第2框架15之间收纳卷筒16的方式固定于第2框架15。第3框架17具有平板状的第3框架主体61和设于第3框架主体61的中央部的圆柱形的支轴62。支轴62以截断其直径部分的方式具有狭缝63。盘簧21的内周部相对于狭缝63和支轴62的周围绕挂并固定。另外,卷筒16以相对于支轴6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该支轴62。相对于卷筒16的后述的第1凹部71收纳盘簧21。第3框架17通过螺纹紧固等相对于第2框架15的支柱53固定。在第3框架17固定于第2框架15的状态下,在第3框架17与第2框架15之间保持卷筒16。
59.第1框架13、第2框架15以及第3框架17都优选为由金属材料形成,更优选为例如由锌合金压铸、铝合金压铸形成。
60.如图4、图5等所示,卷筒16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为圆筒形。卷筒16具有在外周部形成有棘轮状的齿轮的齿轮部64、与齿轮部64相邻地设置的圆柱形的轴部65、具有比轴部65小的直径的绳索收纳部66、从绳索收纳部66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67、设于齿轮部64和轴部65的内侧的第1凹部71、覆盖第1凹部71的盖体72以及设于绳索收纳部66的内部的第2凹部73。绳索收纳部66具有固定绳索18的端部的未图示的钩。在绳索收纳部66的周围,绳索18向一个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卷绕。凸缘部67和轴部65能够在支轴62延伸的方向上从两侧夹着绳索18进行保持,以防止绳索18从绳索收纳部66脱落。
61.在第1凹部71的内侧收纳有盘簧21,盘簧21被盖体72密封。盘簧21的内周部固定于支轴62。盘簧21的外周部固定于卷筒16。盘簧21在收纳于第1凹部71的状态下,能够对卷筒16赋予朝向一个方向的扭矩。即,盘簧21能够在将绳索18卷绕于卷筒16的方向上产生扭矩。
62.在第2凹部73的内侧内置有制动部22。制动部22包括一般的油阻尼器。制动部22具有制动部主体74和支承片75,该制动部主体74呈盘状,该支承片75包含固定地支承制动部主体74的突起。在制动部22中,例如制动部主体74的齿轮相对于形成于第2凹部73的内周面的齿轮卡合。这时,制动部主体74被支承片75(突起)支承为不会相对于卷筒16连动旋转。因此,制动部22能够在卷筒16旋转时产生预定的阻力。
63.如图2~图5所示,止挡部24具有:止挡部主体76,其具有爪状的顶端部76a和位于与顶端部76a相反的那一侧的小片76b;以及扭力盘簧77,其对止挡部主体76的顶端部76a向使其抵接于卷筒16的齿轮部64的方向施力。止挡部主体76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1旋转轴55旋转。扭力盘簧77以包围第1旋转轴55的周围的方式安装于第1旋转轴55。
64.解除部25具有圆筒形的解除部主体81、与解除部主体81一体地设置的杆8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解除部主体81的外周面的枢轴部83以及设于枢轴部83的弹簧84。杆82从设于壳体27的开口85暴露于外部,可由使用者用手指勾住。枢轴部83能够借助弹簧84抵接于止挡部的小片76b。
65.引导构件23设于出入面34。如图6、图7所示,引导构件23具有引导构件主体86、设
于引导构件主体86的门型的盖部87、在引导构件主体86中设于盖部87的附近的凹部88、设于凹部88且形成有内螺纹的内螺纹孔91以及从引导构件主体86朝向横向以臂状延伸的臂部92。盖部87形成为比引导构件主体86的周围的部分突出,并能够嵌入第1框架13的第2部分37的缺口部41的内侧。凹部88形成为比引导构件主体86的周围的部分凹陷。引导构件23优选为由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更优选为由例如锌合金压铸、铝合金压铸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23与臂部92形成为一体,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引导构件23也可以与臂部92彼此独立地设置。
66.臂部92具有沿着第3框架17的支轴62的方向延伸的枢轴93。枢轴93以小滑轮26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小滑轮26。
67.引导构件23的盖部87形成为门型。盖部87具有设于内侧且供绳索18穿过的孔部94、沿与壁面12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一对柱部95以及在一对柱部95的与壁面12侧的端部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架设于一对柱部95彼此之间的梁部96。孔部94的外缘由一对柱部95、梁部96、第1框架13的第2部分37的间隔部42(缺口部41)规定。
68.如图6、图7所示,一对柱部95分别具有朝向孔部94凸出的圆弧面(圆弧截面)。该圆弧面(圆弧截面)可以是任意的圆弧。柱部95的圆弧面的截面既可以是例如半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还可以是朝向孔部94凸出的抛物线形。在将柱部95的圆弧面的截面设为半圆形的情况下,柱部95的曲率半径优选为例如3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
69.柱部95的截面只要呈没有极端突出的角的形状即可,以防止负载集中于卡在柱部95的绳索18的一处,也可以是例如六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边形、十二边形等)截面。
70.如图6所示,梁部96呈向远离壁面12的方向凸出的拱状。如图8所示,梁部96具有朝向孔部94凸出的圆弧面(圆弧截面)。该圆弧面(圆弧截面)可以是任意的圆弧。梁部96的圆弧面的截面既可以是例如半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还可以是朝向孔部94凸出的抛物线形。在将梁部96的圆弧面的截面设为半圆形的情况下,梁部96的曲率半径优选为例如3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
71.梁部96的截面只要呈没有极端突出的角的形状即可,以防止负载集中于卡在梁部96的绳索18的一处,也可以是例如六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边形、十二边形等)截面。
72.如图2、图4所示,小滑轮26具有卷绕绳索18的锥形面97。小滑轮26借助锥形面97将在盘簧21的作用下卷绕于卷筒16的绳索18向卷筒16的绳索收纳部66的预定的位置引导。小滑轮26对绳索18赋予预定的旋转阻力,防止绳索18猛烈地返回。锥形面97中的、半径最小的部分的曲率半径优选为3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
73.如图2~图5所示,衬垫14由弹性体形成为片状。衬垫14优选为由橡胶材料、其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衬垫14具有嵌入第1框架13的第2通孔101(未构成固定部38的通孔)的多个突起部102和供第1框架13的固定部38的螺纹件穿过的多个孔部103。孔部103中的一个孔部与第1框架13的通孔38a相对应地形成为在横向上细长的长孔状。
74.如图9、图10所示,承接部31具有一对钩部104。一对钩部104能够将绳索18的把手部18b钩挂并保持。由此,能够在固定有晾衣装置11的壁面12与固定有承接部31的壁面(第2壁面12)之间张设绳索18。
75.参照图2、图3,说明将本实施方式的晾衣装置11设置于壁面12的设置方法。在图2、图3中,为了进行说明,将壳体27、第1框架13、第2框架15以及第3框架17等以分解出来的方式示出,但实际上,壳体27、第2框架15以及第3框架17预先组装为成为一体的结构物。
76.使用者通过固定部38(通孔38a、螺纹件),相对于欲设置晾衣装置11的壁面12将第1框架13与衬垫14一同固定。此时,衬垫14设置为夹在壁面12与第1框架13之间。使用者相对于这样固定于壁面12的第1框架13安装壳体27、第2框架15以及第3框架17成为一体的结构物。更详细而言,相对于第1框架13将该成为一体的结构物从上方插入,以使第1框架13的第1部分36收纳于第2框架15的收纳部52。由此,第2框架15相对于第1框架13滑动移动,第2框架15的下表面和引导构件23相对于第1框架13的第2部分37抵接。另外,第1框架13的凸部43相对于引导构件23的凹部88插入。由此,该成为一体的结构物相对于第1框架13定位。
77.此时,第2框架15的第2卡合部46(第2抵接面)相对于第1框架13的第1卡合部45(第1抵接面)卡合。在该状态下,成为一体的结构物能够相对于第1框架13向沿着壁面12的方向即上方移动,但无法在与壁面12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使用者在该状态下,相对于第1框架13的第2部分37的螺纹孔44和引导构件主体86的内螺纹孔91紧固螺纹件,将该成为一体的结构物固定于第1框架13。由此,晾衣装置11相对于壁面12的设置能够简单且在短时间内完成。使用者能够将供绳索18的把手部18b钩挂的承接部31固定于与壁面12不同的第2壁面12。
78.接着,参照图9、图10等,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晾衣装置11的作用。
79.在图9的使用形态中,承接部31固定于房间的与壁面12不同的第2壁面12,且是与第1壁面12相对的第2壁面12。使用者能够从晾衣装置11拉出绳索18,并相对于承接部31的一对钩部104钩挂绳索18的把手部18b。这样,绳索18被张设于室内。在该状态下,使用者能够相对于绳索18晾晒洗好的衣物等。
80.此时,第1框架13的多个固定部38在沿着绳索18的拉出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并列。因此,即使在使用者朝向远离壁面12的方向将绳索18猛烈地从卷筒16拉出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在各固定部38作用的力的力矩为最小限度。由此,能够降低施加于固定部38的负载。
81.盖部87形成为门型,并包括具有圆弧面的一对柱部95和具有圆弧面的梁部96,因此,在将绳索18从卷筒16拉出时,即使在将绳索18向正面方向(图8中两个箭头所示的方向和它们之间的方向)、横向(图7中沿着圆弧面的两个箭头所示的方向和它们之间的方向)这样的任意方向拉出的情况下,也不会在盖部87附近对绳索18的一处施加较大的张力。因此,不会发生绳索18断开的不良情况。此外,不会将绳索18拉向靠近壁面12的方向,因此,在孔部94的壁面12侧的缘部(缺口部41)不存在圆弧面。
8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支承卷筒16的支轴62设于第3框架17,将用于固定于壁面12的固定部38设于与第3框架17相对的第1框架13。并且,与第3框架17一体化的第2框架15以滑动式相对于第1框架13固定。因此,支轴62和固定部38未设置于同一框架上,被支轴62支承的卷筒16和固定部38不会相干扰。因此,能够在与卷筒16重叠的位置设置固定部38,与在卷筒16的外侧配置固定部38的以往技术相比,能够使壳体27小型。
83.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有小滑轮26,但小滑轮26与卷筒16平行地设置,且处于卷筒16的厚度的范围内。因此,在设有小滑轮26的情况下,壳体27的厚度尺寸也不会增大。
84.在本实施方式的晾衣装置11中,在欲将绳索18收纳于壳体27内的情况下,由使用
者用手指使杆82转动。由此,解除部25转动,枢轴部83和弹簧84抵接于止挡部24的小片76b。由此,止挡部24转动,止挡部24的顶端部76a相对于卷筒16的齿轮部64的卡合被解除。由此,在盘簧21的驱动下,卷筒16旋转,绳索18被卷绕于绳索收纳部66。此时,在制动部22的制动力和小滑轮26的旋转阻力的作用下,卷绕绳索18的速度下降。由此,能够防止在回收绳索18时,位于绳索18的顶端的把手部18b乱摆。
85.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说为以下的内容。晾衣装置11具有:卷筒16,其卷绕有绳索18;壳体27,其具有出入面34,并且收纳卷筒16,该出入面34与该壳体27所固定的壁面12相邻地设置,并供绳索18出入;以及引导构件23,其为设于出入面34的门型的引导构件,并具有设于内侧且供绳索18穿过的孔部94、在与壁面12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且具有朝向孔部94凸出的圆弧面的一对柱部95以及在一对柱部95的与壁面12侧的端部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架设于一对柱部95彼此之间且具有朝向孔部94凸出的圆弧面的梁部96。
86.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引导构件23的柱部95和梁部96都设有圆弧面,因此,在将绳索18向壳体27的外部拉出时,能够防止在引导构件23附近对绳索18的一处施加较大的张力。由此,能够防止发生绳索18在引导构件23附近断开的不良情况。另外,由于绳索18在与壁面12相邻的面即出入面34出入,因此,与从壳体27的前表面拉出绳索18的以往例子相比,能够省略大径的滑轮的结构。由此,能够防止壳体27的厚度尺寸增大,能够实现小型的晾衣装置11。
87.在该情况下,梁部96呈向远离壁面12的方向凸出的拱状。根据该结构,绳索18不会卡在柱部95与梁部96的交界,由此,能够防止在该位置对绳索18的一处施加较大的张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发生绳索18在引导构件23附近的位置断开的不良情况。
88.在该情况下,晾衣装置11具有间隔部42,该间隔部42介于引导构件23与壁面12之间,并规定孔部94的周围的局部,在孔部94与壁面12之间确保间隙。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供绳索18拉出的引导构件23及其内侧的孔部94以从壁面12离开一定程度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在使用者容易抓住的位置配置绳索18,能够实现方便使用者使用的晾衣装置11。
89.在该情况下,晾衣装置11具有固定于与壁面12不同的壁面的承接部31,绳索18具有把手部18b,该把手部18b设于绳索18的与卷筒16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能够钩挂于承接部31。根据该结构,能够借助把手部18b将绳索18简单地相对于承接部31钩挂,因此,能够实现方便使用者使用的晾衣装置11。
90.晾衣装置11具有:卷筒16,其卷绕有绳索18;第1框架13,其具有多个固定部38,该多个固定部38在沿着绳索18的拉出方向的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用于相对于壁面12的固定;第2框架15,其设于将第1框架13夹在中间的两侧,能够卡合于第1框架13;以及第3框架17,其以在其与第2框架15之间收纳卷筒16的方式固定于第2框架15,并具有以卷筒16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卷筒16的支轴62。
91.根据该结构,具有多个固定部38的第1框架13和具有支轴62的第3框架17彼此独立地构成,第2框架15能够相对于第1框架13卡合,因此,能够在卷筒16的设置高度的范围内配置多个固定部38。由此,能够减小壳体27的高度尺寸而使壳体27小型。另外,通过分割为多个的框架,能够以多个固定部38和支轴62不会相干扰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减小壳体27的厚度尺寸而实现壳体27的小型化。
92.在该情况下,第1框架13具有朝向第2框架15突出的第1卡合部45,第2框架15具有:
收纳部52,其能够收纳第1框架13;以及第2卡合部46,其能够与第1卡合部45卡合,并能够相对于在沿着壁面12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第1卡合部45卡合脱离,无法相对于在与壁面12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第1卡合部45卡合脱离。
93.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第2框架15相对于第1框架13的装卸方向仅设为沿着壁面12的方向。由此,即使在使用者将绳索18拉向远离壁面12的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发生第2框架15从第1框架13脱落这样的不良情况。
94.在该情况下,第1框架13具有:第1部分36,其能够收纳于收纳部52;以及第2部分37,其在与第1部分36交叉的方向上从第1部分36延伸,并在第1卡合部45与第2卡合部46卡合的位置,与第2框架15抵接。根据该结构,在相对于第1框架13安装第2框架15时,能够利用第2部分37对第1框架13进行定位。由此,在之后的工序中将第1框架13和第2框架15通过螺纹紧固进行固定的情况等中,能够容易地紧固螺纹件,能够实现方便使用者使用的晾衣装置11。
95.在该情况下,第2部分37具有将第2框架15和第2部分37固定起来的第2固定部47。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2固定部47来防止第2框架15在沿着壁面12的方向上脱出。
96.在该情况下,卷筒16内置有在其旋转时成为阻力的制动部22,第2框架15具有连结部54,该连结部54将把收纳部52夹在中间的部分彼此之间连结起来,并将制动部22固定来阻止制动部22与旋转的卷筒16一同连动旋转。
97.根据该结构,通过制动部22,能够防止绳索18猛烈地返回壳体27的内部,能够防止在卷筒16卷回时,绳索18的顶端乱摆。
98.在该情况下,连结部54规定收纳部52的底部。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连结部54具有如下两个功能,即,固定制动部22的功能和将收纳于收纳部52的第1框架13保持在收纳部52内的功能。由此,能够减少晾衣装置11的零部件数量,能够使晾衣装置11小型化。
99.在该情况下,卷筒16具有棘轮状的齿轮部64,在第2框架15和第3框架17中的任一者安装有卡合于齿轮部64的止挡部24和能够解除止挡部24相对于齿轮部64的卡合的解除部25。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棘轮式的止挡件来实现绳索18的防卷回功能。
100.在该情况下,卷筒16具有凹部,该凹部设于齿轮部64的内侧,并能够内置在将绳索18卷绕于卷筒16的方向上产生扭矩的弹簧。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齿轮部64的内侧的凹部配置产生用于回收绳索18的扭矩的弹簧,能够有效活用晾衣装置11内的空间,使晾衣装置11小型化。
101.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施加多种置换、变形来实施。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框架15设置第1旋转轴55和第2旋转轴56,在第2框架15设置止挡部24和解除部25,但止挡部24和解除部25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在第3框架17设置第1旋转轴55和第2旋转轴56,在第3框架17设置止挡部24和解除部2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