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丝绒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8904发布日期:2020-07-07 14:43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丝绒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丝绒,特别是一种绒毛密集的高密丝绒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丝绒高端典雅,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用于服装的丝绒,既有丝绸的飘逸感,又有绒毛特有的光泽肥亮感,更是令人爱不释手。最近比较流行一种“韩国绒”、“不倒绒”,就是一种典型的高密丝绒品种,他轻盈、飘逸、浮光略影,久盛不衰。但也有美中不足,在组织结构中,是每二个筘齿为一个经向单元,每六纬为一个纬向单元,首尾相连织造而成,但每一个筘齿中在六纬里只有四个绒头,每二个筘齿中六纬里最基本的单元中共只有八个绒头。按理论应该每一个筘齿中在六纬里可以有六个绒头,每二个筘齿六纬里最基本的单元中可以有十二个绒头。只有这样才最理想。然而却未能做到。因此他还是有一些难以观察到的缺陷,有些细微的横档,他是硬依靠纬密的增加来遮挡瑕疵,在不断追求完美,在不断追求高品质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希望能达到绒面无横档无瑕疵,生产出更高档的高密丝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丝绒的生产工艺,可以做到在每二个筘齿为一经向单元,每六根纬为一个纬向单元中,每一筘齿每六纬有六个绒头,每二个筘齿每六纬中共有十二个绒头,做到了每一筘齿每两根纬纱之间均有一个绒头存在,均匀分布,提高了绒毛的密集程度,绝再无因工艺上而出现横档的可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不是筒单的加二根绒经就能完事,而是让绒经顺应织造走势並能均匀分配的目的来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高密丝绒的生产工艺,由经纱、纬纱、绒经纱进行交织,再经割绒、后整理而制得的高密丝绒;

所述经纱包括上层经纱和下层经纱,所述纬纱包括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上层基布,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下层基布;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上层纬纱包括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二纬纱、上层第三纬纱、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上层第六纬纱;下层纬纱包括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五纬纱、下层第六纬纱;所述绒经纱包括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

具体织造过程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第四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在一个织轴作为地经轴;

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在一个织轴上,作为绒经织轴;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上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一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三经纱按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一筘齿内;

将上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二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第四经纱、按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二筘齿内;

按此顺序循环穿综插筘;

第三步、提综打纬织造:

采用双梭口剑杆织机进行织造。具体的引纬打纬步骤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下层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四纬纱、下层第四纬纱,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入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放中间,引入上层第五纬纱、下层第五纬纱,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下层第六纬纱,打纬织造。

按此顺序循环织造。

第四步:割绒,后整理

用割绒刀在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中间把连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的连结线绒经纱剖开割断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最后经染色梳刷毛等后整理而成为本发明一种高密丝绒。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制备的高密丝绒面料每两根纬纱之间均具有一根绒头绒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制备的高密丝绒面料中的绒毛由纬纱w固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高密丝绒及其生产工艺,无论在第一筘齿或第二筘齿内,每相邻的二纬之间,都有一根绒经纱或从上层基布至下层基布,或从下层基布至上层基布,把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连结起来,最后经割绒而形成的绒头,细腻而精密,无横档。

仔细分析,以上层丝绒为例,上层第一纬纱与上层第二纬纱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五绒经纱从上层基布返到丅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六绒经纱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二纬纱与上层第三纬纱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一绒经纱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二绒经纱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三纬纱与上层第四纬纱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三绒经纱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四绒经纱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四纬纱与上层第五纬纱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五绒经纱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六绒经纱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五纬纱与上层第六纬纱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一绒经纱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二绒经纱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六纬纱与上层下一循环的上层第一纬纱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三绒经纱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四绒经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并且下层丝绒也同样的每二纬之间都有一个绒头。总之,每二纬之间都有一绒头存在。

而现有的“不倒绒”、“韩国绒”面料中,其中有二处二纬之间无绒头,极易起工艺横档。本发明所制备的高密丝绒与之相比不再有横档疵点,使得丝绒面料提高了一个档次。

本发明的另一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的“不倒绒”、“韩国绒”,每一筘齿里都由二根绒经增加一根绒经变成了三根绒经,而且第二筘齿的绒经固结纬纱要比第一筘齿内的绒经固结纬纱要错后一纬,这样二个筘齿里的绒经都被左右二根相邻的地经夹持着增加了w固结牢度,并且也同样的被另外二根地经保护着绒经绒根,因此,虽然只是每筘齿里增加加了一根绒经,但这种恰到好处的增加,能使每二纬之间都可以有一个绒头,而且被紧靠绒经的二根地经夹紧,並且还被另外二根地经保护着,并可以使丝绒真正能达到了高密。深受客户喜爱。

附图说明

图1是高密丝绒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高密丝绒第一经纱、第三经纱、绒毛与纬纱的交织规律;

图3是高密丝绒第二经纱、第四经纱、绒毛与纬纱的交织规律;

图4是第一筘齿内经纱与纬纱、绒经纱的交织规律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筘齿内经纱与纬纱、绒经纱的交织规律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tw-基布;r-绒毛;t1-第一经纱;t2-第二经纱;t3-第三经纱;t4-第四经纱;w1-第一纬纱;w2-第二纬纱;w3-第三纬纱;w4-第四纬纱;w5-第五纬纱;w6-第六纬纱;t上1-上层第一经纱;t上2-上层第二经纱;t上3-上层第三经纱;t上4-上层第四经纱;w上1-上层第一纬纱;w上2-上层第二纬纱;w上3-上层第三纬纱;w上4-上层第四纬纱;w上5-上层第五纬纱;w上6-上层第六纬纱;t下1-下层第一经纱;t下2-下层第二经纱;t下3-下层第三经纱;t下4-下层第四经纱;w下1-下层第一纬纱;w下2-下层第二纬纱;w下3-下层第三纬纱;w下4-下层第四纬纱;w下5-下层第五纬纱;w下6-下层第六纬纱;r1-第一绒经纱;r2-第二绒经纱;r3-第三绒经纱;r4-第四绒经纱;r5-第五绒经纱;r6-第六绒经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高密丝绒进行说明。所涉及的高密丝绒包括基布tw和绒毛r。绒毛r包括被基布tw固结的绒根和突出于基布的绒头组成。基布tw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向以每二根经纱为一组,共二组即四根经纱为一经向单元,纬向以每六根纬纱为一纬向单元。经纱包括第一经纱t1、第二经纱t2、第三经纱t3、第四经纱t4。纬纱包括第一纬纱w1、第二纬纱w2、第三纬纱w3、第四纬经w4、第五纬纱w5、第六纬纱w6。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高密丝绒中经纱与纬纱的交织规律中,第一经纱t1、第三经纱t3与纬纱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二经纱t2、第四经纱t4与纬经的交织规律相同。第一经纱t1第三经纱t3、与六根纬纱是按照上下上下上下的交织规律进行循环织造,第二经纱t2、第四经纱t4与六根纬纱是按照下上下上下上的交织规律进行循环织造。绒组织是以绒经纱与六根纬纱分别以w固结后,每两纬纱之间都能有绒头,且均匀分布。

更进一步的,第一经纱t1与第三经纱t3中间排列着三根绒经纱,第二经纱t2和第四经纱t4之间排列着三根绒经纱,使得每两根纬纱之间均具有一个绒头,且均匀分成。此种结构的丝绒可以呈高密丝绒状态,并且第一经纱与第三经纱会因织造规律而会自动靠拢,而将第一经纱和第三经纱之间的绒毛夹紧夹牢,而且还会将第二经纱、第四经纱中间排列绒毛的绒根保护起来,同样的第二经纱、第四经纱因织造规律也会自动靠拢,将第二经纱、第四经纱中间排列的绒经夹紧夹牢,而且也会对第一经纱、重组三经纱中间排列的绒根保护起来。

本生产工艺是由经纱、纬纱和绒经纱进行织造,再经割绒染色后整理而成。

所述经纱包括上层经纱和下层经纱,所述纬纱包括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上层基布,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经纬交织成下层基布。而所述的绒经纱先与上层基布中的上层纬纱进行三纬w固结织造,后再返至下层基布与下层纬纱进行三纬w固结织造,然后再返至上层基布与上层纬纱三纬w织造,如此反复,不断的往返织造,最后经割绒刀从上层基布与下层基布之间将绒经纱割断后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最后染色梳刷后整理而成为本实施例的的高密丝绒。

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上层纬纱包括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纬纱包括下层第一纬纱w下1、下层第二纬纱w下2、下层第三纬纱w下3、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五纬纱w下5、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所述绒经纱包括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5、第六绒经纱r6。

具体的织造过程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下层第四经纱t下4按顺序排列,整经在一个织轴作为地经轴。

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按顺序排列整经在一个织轴上,作为绒经织轴。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下层第一经纱t下1、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下层第三经纱t下3、按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一筘齿内。

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下层第二经纱t下2、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下层第四经纱t下4,按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二筘齿内。

按此顺序循环穿综插筘。

第三步、提综打纬织造:

采用双梭口剑杆织机进行织造。具体的引纬打纬步骤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下层第一纬纱w下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六绒经纱r6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五绒经纱r5往下沉,将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下层第二纬纱w下2,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下层第三纬纱w下3,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下层第四纬纱w下4,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入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引入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下层第五纬纱w下5,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打纬织造。

按此顺序循环织造。

第四步:割绒后整理

用割绒刀在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中间将连接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绒经纱割断,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

最后经染色、梳刷形成本发明的高密丝绒,检验入库。

在第一筘齿和第二筘齿内纱线的交织规律见附图4和5。

由图4和图5中第一筘齿和第二筘齿内的纱线交织规律可以看出,无论在第一筘齿或第二筘齿内,都一根绒经纱或从上层基布至下层基布,或从下层基布至上层基布,把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连结起来,最后经割绒而形成绒头,细腻而精密,已无横档。

以上层丝绒为例,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与上层第二纬纱w上2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五绒经纱r5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绒经纱r6从上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与上层第三纬纱w上3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一r1绒经纱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二r2绒经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与上层第四纬纱w上4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三绒经纱r3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四绒经纱r4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四纬w上4纱与上层第五纬纱w上5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五绒经纱r5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六绒经纱r6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与上层第六纬纱w上6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一绒经纱r1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二绒经纱r2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与上层下一循环的第一纬纱w上1之间,第一筘齿内有一第三绒经纱r3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第二筘齿內有一第四绒经纱r4从上层基布返到下层基布经割绒形成的绒头。

下层丝绒也同样的每二纬之间都有一个绒头。

而现有的“不倒绒”、“韩国绒”面料中,其中有二处二纬之间无绒头,极易起工艺横档。本发明所制备的高密丝绒与之相比不再有横档疵点,使得丝绒面料提高了一个档次。

由于本发明的织造方法能使每二纬之间都可以有一个绒头,因此就可以使丝绒真正能达到了高密。深受客户喜爱。

本发明相比现有的“不倒绒”、“韩国绒”每一筘齿里由二根绒经增加一根绒经变成三根绒经,但第二筘齿的绒经固结纬纱要比第一筘齿内的绒经固结纬纱要错后一纬,这样二个筘齿里的绒经都被左右二根相邻的地经夹持着增加了w固结牢度,并且也同样的被另外二根地经保护着绒经绒根,因此,虽然只是每筘齿里增加了一根绒经,但这种恰到好处的增加,能使每二根纬纱之间都可以有一个绒头,并可以使丝绒真正能达到了高密。

我们以上层丝绒为例,上层丝绒的第一筘齿里的上层第一经纱t上1和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与上层纬纱w为同上同下的交织运动,而且t上1和t上3中间的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织造张力根据丝绒织造常识其张力肯定比上层第一经纱t上1和上层第三经纱t上3小,因此,上层第一经纱t上1和上层第三经纱t上3会相互靠拢,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经纱纱r5夹持夹紧。同样上层第二经纱t上2和上层第四经纱t上4也会相互靠拢,将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夹持夹紧,进一步的,由于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和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之间为同上同下和同下同上之间相差一纬的运动规律,而恰巧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经纱纱r5与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与纬纱w固结也相差一纬,这样,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不但夹紧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纱r5,还保护了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所形成的绒根,减少与外界的接触而造成的摩损,一样的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不但夹紧了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还保护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经纱纱r5绒根,减少与外界的接触而造成的摩损,因此更是受到用户喜爰和欢迎。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