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裁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7114发布日期:2020-10-13 09:4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裁剪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电动裁剪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裁剪刀是一种服装行业用于常用的裁布工具。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裁布机是利用高速有刷电机通过蜗杆、蜗轮直接传动刀片旋转来裁剪布料,这种裁布机具有以下缺陷:电动机转速高,噪声大,振动大,容易磨损,必须经常加润滑油,且蜗轮蜗杆是核心零件,装配工艺复杂,更换时很麻烦。电机用的是有刷电机,要经常更换碳刷,转子容易磨损,导致裁布机使用寿命低,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综上所述,该类裁布机在市场已缺乏竞争力。

为了解决上述电动裁剪刀的技术缺陷,中国发明专利200910095605.2公开了一种裁布机的改进的技术方案,其内容为:“一种裁布机,它包括电机架、底盘机构、机架、裁布机构,所述电机架上装有无刷电机及传动带轮变速机构,所述传动带轮变速机构至少包含一组传动轮及传动带,传动带传动传动轮驱动刀片旋转。所述传动轮为同步轮或者皮带轮或者链式齿轮。所述传动带为同步带或者皮带或者链条。所述传动带轮变速机构通过传动轮齿数变速或者通过皮带轮直径大小变速。所述电机架与机架连接后有刀片旋转的高度及刀片轴另一端安装传动轮后有裁剪布料厚度的空间。”然而,该技术方案的实施显然还存在如下缺陷:其一,电机安装于机架上,通过皮带轮传递动力。由于在整个剪裁刀中,电机的重量是设备的主要部分,因此该设计导致这种剪裁刀显得头重脚轻,使整个机械结构显得十分笨重,造成操作者使用不便;其二,刀片的转速需要调整时,需调整传动轮齿数或者通过皮带轮直径大小,使其在使用上十分不便。

为了解决这种电动裁剪刀的技术缺陷,中国发明专利201210146994.9公开了一种电动裁剪刀的改进的技术方案,其内容为:“一种电动裁剪刀,包括机架、裁剪机构、底盘机构三个部分及电机控制系统,所述的底盘机构安装于的机架下部,所述的裁剪机构包括圆盘刀和下刀,其中下刀安装于底盘机构上,所述的机架上设有无刷电机外壳,无刷电机的电枢线圈绕组粘贴在电机外壳内,无刷电机的永久磁钢转动轴一端安装于电机外壳尾端的轴承内,另一端安装在与电机封盖上的轴承内,无刷电机转动轴突出于机架盘片,霍尔传感器安装于电机外壳尾端外端,裁剪机构中的圆盘刀直接安装于无刷电机转动轴上。”然而,该技术方案的实施显然还存在如下缺陷:其一,无刷电机包括外壳和电机封盖,采用封闭式电机不利于电机散热,长期使用后电机发热严重,机械性能大幅度降低;其二,电枢线圈绕组粘贴在电机外壳,长期使用后电机会发热,高温会使得粘贴的电枢线圈绕组与外壳发生分离,导致转动轴与电枢线圈绕组一起转动,发生严重的机械故障;其三,无刷电机转动轴突出于机架盘片,裁剪机构中的圆盘刀直接安装于无刷电机转动轴上。该技术方案模糊不清,既不能清楚地公开电机封盖与机架的固定安装方式,也不能清楚地公开圆盘刀与机架的位置关系,更不能清楚地公开圆盘刀与机架盘片的机械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技术方案模糊不清。其四,电机外壳的未端留出三个散热孔,仅通过三个散热孔进行散热不仅散热效率低,而且用户通过散热孔可直接看到电机内部结构,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性。其五,当裁剪布料较多的时候,现有技术中的裁剪机较难向前推进裁剪,往往需要将布料防止在输送机上将布料向裁剪机输送进行裁剪,导致生成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传动简单、散热效率高的电动裁剪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裁剪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机壳,所述机壳具有开口朝向所述机架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转动轴穿过所述机架后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机架另一侧的刀片,工作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刀片转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子组件和套装在所述转子组件外侧的定子,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所述转动轴和若干环绕分布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磁钢,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所述机壳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前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机架后与所述刀片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转动轴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刀片装配部、第一轴承限位部、第一轴承装配部、磁钢限位部、磁钢装配部、第二轴承限位部和第二轴承装配部;所述机架的上端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供所述刀片装配部穿过的驱动孔;所述刀片装配部的前端穿过所述驱动孔后固定连接有刀片压盘;所述第一轴承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刀片装配部的直径,在所述第一轴承限位部与刀片压盘之间形成有刀槽,装配后所述刀片被夹持在所述刀槽内。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一轴承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装配部的直径,所述机壳的前端还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驱动腔的第一轴承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腔的内侧壁紧配合,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轴承装配部紧配合。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磁钢限位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承装配部的直径,所述磁钢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磁钢装配部的直径,若干所述磁钢环绕分布在所述磁钢装配部上。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第二轴承限位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磁钢装配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轴承装配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承限位部的直径,所述机壳的后端还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驱动腔的第二轴承腔,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腔的内侧壁紧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轴承装配部紧配合。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机架的下端折弯形成有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机架固定部;所述机壳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轴承腔的外侧并与所述安装面相适配的第一凹台,装配时所述安装面在所述第一凹台内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机架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盖合在所述刀片的外侧并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的护罩,所述机壳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凹台外侧的第二凹台,在所述第二凹台与护罩之间形成有刀片容置腔,装配后所述刀片位于所述刀片容置腔内;所述安装面的前下方设置有第一刀片缺口,所述护罩的前下方对应所述第一刀片缺口设置有第二刀片缺口,使得所述刀片容置腔的前下方为开口结构,所述刀片的前下端部分外露形成裁剪工位。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护罩上设置有油壶缺口,所述油壶缺口内设置有润滑油壶。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机壳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刀片前端的护刀器;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由若干阵列分布的卡齿组成的卡齿部,所述护刀器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卡齿部相匹配的卡槽部,所述卡槽部由若干阵列分布的卡槽组成,所述护刀器与机壳之间通过压紧机构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块、调节螺钉和弹簧,所述护刀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卡槽部的通槽,所述护刀器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通槽两侧边缘的第三凹台,所述压块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簧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调节螺钉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卡齿部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装配时所述调节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弹簧、弹簧腔和第一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装配孔,护刀器上设置有压槽,所述压槽的外侧设置有压台部,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柱和压簧,所述压柱具有插入部和压头部,所述插入部穿过所述压簧和压槽后伸入所述装配孔内并与所述装配孔紧配合,所述压头部在弹簧的作用下压在所述压台部上。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刀,所述下刀位于所述刀片背离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刀片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下刀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机架的一侧还设置有位于所述驱动电机下端的分布片,所述分布片位于所述刀片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轮子组件。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所述护罩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护刀器上设置有压槽,所述压槽的外侧设置有压台部,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柱、压簧和压片,所述压柱具有螺纹部、插入部和压头部,所述压柱的前端穿过所述压簧、压片、压槽和第二通孔后伸入所述第一装配孔内并通过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装配孔螺纹连接,压片抵在所述压台部上,压簧被夹持在所述压片和压头部之间;所述护罩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条,所述护刀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条相适配的导向槽。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创造的驱动电机省略了电机封盖,机壳直接与机架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而且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所述机架后与刀片固定连接,直接驱动刀片转动,传动简单,另外,转动的刀片还能通过流动的空气带走驱动电机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

2、机壳具有开口朝向所述机架的驱动腔,不仅省略了电机封盖,减小了产品尺寸,而且简化了安装结构,驱动电机的安装更加简单,直接将机壳与机架固定安装。

3、通过改变机壳的结构和改变转动轴的结构,使得驱动电机的装配更加牢固。

4、机壳的外侧还盖合有装饰外壳,没有裸露的散热孔,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美观性,而且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降低工作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驱动电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创造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创造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驱动电机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创造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14是护刀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5是护刀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是护刀器的局部装配结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创造横向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创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创造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底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22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23是图2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24是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护刀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27是护刀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图;

图28是压紧机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电动裁剪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机架2,所述机架2的一侧固设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包括与所述机架2固定连接的机壳31,所述机壳31上设置有手柄100,所述手柄100上设置有开关104,所述还可以设置有驱动电路,所述开关104和驱动电机3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机壳31具有开口朝向所述机架2的驱动腔311,所述驱动腔311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转动轴33穿过所述机架2后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机架2另一侧的刀片4,工作时所述驱动电机3带动所述刀片4转动。该驱动电机省略了电机封盖,机壳31直接与机架2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而且驱动电机3的转动轴33穿过所述机架2后与刀片4固定连接,直接驱动刀片4转动,传动简单,省略了传统的皮带传动方式或蜗轮传动方式,另外,转动的刀片还能通过流动的空气带走驱动电机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使得裁剪机能够更持久地工作而不会降低机械性能。

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子组件和套装在所述转子组件外侧的定子32,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所述转动轴33和若干环绕分布在所述转动轴33上的磁钢34,所述转动轴3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与所述机壳31连接,使得转动轴33能够相对机壳31平稳地转动。所述转动轴33的前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承35和机架2后与所述刀片4固定连接。

如附图7至附图9所示,所述转动轴33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刀片装配部331、第一轴承限位部332、第一轴承装配部333、磁钢限位部334、磁钢装配部335、第二轴承限位部336和第二轴承装配部337;所述机架2的上端具有安装面22,所述安装面22上设置有供所述刀片装配部331穿过的驱动孔23;所述刀片装配部331的前端穿过所述驱动孔23后固定连接有刀片压盘41;所述第一轴承限位部332的直径大于所述刀片装配部331的直径,在所述第一轴承限位部332与刀片压盘41之间形成有刀槽42,装配后所述刀片4被夹持在所述刀槽42内,所述刀片压盘41与刀片装配部331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快速装配,不仅结构简单,装配牢固,而且还有利于快速更换刀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限位部3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装配部333的直径,所述机壳31的前端还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驱动腔311的第一轴承腔312,所述第一轴承35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腔312的内侧壁紧配合,所述第一轴承35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轴承装配部333紧配合。为了使第一轴承35的装配更加牢固,如附图7和附图9所示,第一轴承35的内圈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轴承限位部332的内侧面相抵,有效增大第一轴承35的内圈与转动轴33的摩擦力,使得第一轴承35的内圈与转动轴33之间的紧配合更加牢固;所述机架2的安装面22与第一凹台314固定连接后,第一轴承35的外圈的外侧面与所述驱动孔23的边缘相抵(即与安装面22的内侧面相抵),有效增大第一轴承35的外圈与机架2的摩擦力,使得第一轴承35的外圈的固定更加牢固,从而使得转动轴33能够更加平稳地相对于机壳3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钢限位部33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承装配部333的直径,所述磁钢限位部334的直径大于所述磁钢装配部335的直径,若干所述磁钢34环绕分布在所述磁钢装配部335上。使得在驱动腔311形成不同大小的空间来装配磁钢34和定子定子32,更进一步说,磁钢34的侧端面与磁钢限位部334相抵,在轴向方向上对磁钢34进行限位。磁钢与转动轴33的装配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技术手段,在本实施例中不具体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承限位部336的直径小于所述磁钢装配部335的直径,所述第二轴承装配部337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承限位部336的直径,所述机壳31的后端还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驱动腔311的第二轴承腔313,所述第二轴承36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腔313的内侧壁紧配合,所述第二轴承36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轴承装配部337紧配合。为了进一步增大第二轴承36的内圈与转动轴33的摩擦力,所述第二轴承36内圈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轴承限位部336相抵。如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所述机壳31的后端还设置有用于感应电机旋转位移的机码盘37。所述机壳31的后端设置散热缺口39,一方面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便可以便于机码盘37的感应部伸入机壳31内感应电机旋转位移。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产品的美观性,所述机壳31的外侧盖合有装饰壳300,装饰壳300与机壳31之间螺纹连接,可快速装拆。在所述装饰壳300与机壳31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的电路板38。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缩小产品尺寸,所述机壳31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轴承腔312的外侧并与所述安装面22相适配的第一凹台314,装配时所述安装面22在所述第一凹台314内与所述机架2固定连接,装配后所述安装面22与第二凹台315的底面平齐,进而缩小的产品尺寸为安装面22的厚度。

为了更进一步缩小产品尺寸,所述机架2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盖合在所述刀片4的外侧并与所述机壳31固定连接的护罩5,所述机壳31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凹台314外侧的第二凹台315,在所述第二凹台315与护罩5之间形成有刀片容置腔,装配后所述刀片4位于所述刀片容置腔内;更进一步地说,装配后所述刀片4位于所述第二凹台315内,进而缩小的产品尺寸为刀片4的厚度。增加护罩5是为了从侧面起到安全保护,不仅能够防止工人在使用该裁剪刀时误触碰到刀片的侧面或后面,而且还能够防止在裁剪布料时刀片4的侧面或后面误碰到布料,安全性能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22的前下方设置有第一刀片缺口221,所述护罩5的前下方对应所述第一刀片缺口221设置有第二刀片缺口51,使得所述刀片容置腔的前下方为开口结构,所述刀片4的前下端部分外露形成裁剪工位。如附图8所示,所述机壳31对应所述第一刀片缺口221设置有第三刀片缺口310。在所述第三刀片缺口310内,所述机壳31上设置有照射所述裁剪工位的灯珠102,所述灯珠102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护罩5上设置有油壶缺口52,所述油壶缺口52内设置有润滑油壶6。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润滑油壶6的一侧与所述机壳31固定连接,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刀片容置腔相通的加油孔61,便于向刀片4加注润滑油,提高裁剪的流畅性。所述油壶缺口52设置于对应刀片4的后上方处,有利于加注的润滑油润湿从上往下润湿整个刀片。

如附图13至附图17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裁剪机的安全性,所述机壳31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刀片前端的护刀器7,对前方及前上方进行保护,防止误碰及润滑油飞溅。所述机壳31上设置有由若干阵列分布的卡齿组成的卡齿部316,所述护刀器7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卡齿部316相匹配的卡槽部71,所述卡槽部71由若干阵列分布的卡槽组成,所述护刀器7与机壳31之间通过压紧机构进行调节。更进一步地说,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块72、调节螺钉73和弹簧74,所述护刀器7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卡槽部71的通槽75,所述护刀器7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通槽75两侧边缘的第三凹台76,所述压块72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簧74的弹簧腔722,所述弹簧腔722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调节螺钉73穿过的第一通孔721,所述卡齿部316内设置有螺纹孔317,所述调节螺钉73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317相匹配的外螺纹731,装配时所述调节螺钉73依次穿过所述弹簧74、弹簧腔722和第一通孔721后与所述螺纹孔317螺纹连接。当需要调节护刀器7时,扭动调节螺钉73在弹簧74的作用下能够将调节螺钉73弹出,调整卡槽部71与卡齿部316之间的相对位置后,重新扭紧调节螺钉73,通过压块72将护刀器7牢牢压紧在机壳31上,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如附图18至附图20所示,所述底座1呈盘状,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3,所述底座1为前面窄后面宽,所述底座1为前面矮后面高,所述底座1的侧边为弧形。该形状有利于底座1在裁剪布料时向前推进,并将裁剪后的布料分开。所述机架2的下端折弯形成有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的机架固定部2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供所述机架上端穿过的第一底座孔11。所述机架2从下往上穿过所述第一底座孔11后所述机架固定部21的上端面抵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并在所述容置空间13内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安装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下刀10,所述下刀10位于所述刀片4背离所述机架2的一侧,所述刀片4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下刀10所在的平面相交,更有利于裁剪布料。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下刀10,所述下刀10位于所述刀片4背离所述机架2的一侧;所述下刀10的下端折弯形成有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的下刀固定部101,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供所述下刀10的上端穿过的第二底座孔12,所述机架2从下往上穿过所述第二底座孔12后所述下刀固定部101的上端面抵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并在所述容置空间13内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安装牢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2的一侧还设置有位于所述驱动电机3下端的分布片8,所述分布片8位于所述刀片4靠近所述机架2的一侧。分布片8能够将裁剪后的布料分开,防止切割后的布料再触碰到刀片4影响裁剪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孔11和第二底座孔12相连通,所述分布片8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底座孔11与第二底座孔12连通处,所述第一底座孔11和第二底座孔12相连通有利于底盘1的加工,一次加工完成。

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轮子组件9,所述轮子组件9包括由轮轴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轮子轴上的轮子。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轮轴块14和第二轮轴块15,所述第一轮轴块和第二轮轴块上均设置有开口朝向轮子的轮槽16,在所述第一轮轴块和第二轮轴块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轮子转动的转动空间17,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卡装在所述第一轮轴块14的轮槽16内和第二轮轴块15的轮槽16内,通过在底座1的下端增加多个轮子组件9,同时结合底座1完美的流水线使得该裁剪机在裁剪布料的时候更容易向前推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2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安装面22后方的第四刀片缺口222从而使得所述刀片4的后端部分外露形成磨砂工位;所述机壳31的后方对应所述第四刀片缺口222设置有砂轮凹腔3100,所述机壳31上安装有位于所述砂轮凹腔3100内的砂轮组件103;所述护罩5对应所述砂轮组件103设置有遮挡部53,有效防止砂轮组件103对刀片4进行打磨时飞溅金属屑,安全性高。

如附图21和附图24所示,所述机壳31上设置有散热片318,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散热片318位于驱动腔311的外侧并与所述驱动腔311连接,有利于将驱动电机3的热量快速散热出去。所述散热片318设置为波浪形,有效增大散热面积。

如附图22、附图23、附图27和附图28所示,所述护刀器7还存在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机壳31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319,所述护罩5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57,护刀器7上设置有压槽701,所述压槽701的外侧设置有压台部702,所述压紧机构对应护刀器7也存在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柱77、压簧78和压片79,所述压柱具有螺纹部770、插入部771和压头部772,所述压柱的前端穿过所述压簧78、压片79、压槽701和第二通孔57后伸入所述第一装配孔319内并通过螺纹部770与所述第一装配孔319螺纹连接,压片79抵在所述压台部702上,压簧78被夹持在所述压片79和压头部772之间,需要调节护刀器7的位置时,松开压柱77即可,调节完成后扭紧压柱77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压簧78使得压片79能够始终压在压台部702上保持护刀器7的固定,设计巧妙。另外,所述护罩5上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条56,所述护刀器7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条56相适配的导向槽70,通过导向条56与导向槽70的配合来限制护刀器7的调节行程。

如附图22和附图26所示,所述护罩5的后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刀片4折弯的横向下档部54,所述横向下档部51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纵向下档部55,通过横向下档部54和纵向下档部55对护罩5的后端进行保护,防止布屑或布碎进入到护罩5内,进而进入到机壳内。

如附图25所示,所述底座1的两侧具有侧斜面17,所述侧斜面1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5°,所述底座1的前端具有前斜面18,所述前斜面1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5°,所述底座1的后端具有后斜面19,所述后斜面19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5°。前斜面有利于该裁剪机在裁剪布料的时候更容易向前推进,侧斜面有利于将裁剪后的布料向外分开。

如附图22所示,所述手柄100的上端设置有轻触开关按帽105和所述开关104,所述手柄100的下端设置有与人体手指相适配的握槽106,当手握在手柄100时手指位于握槽106内,能够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