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纱线从多个纱线供给器堆叠供给到纺织机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1029发布日期:2021-03-17 00:3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纱线从多个纱线供给器堆叠供给到纺织机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纱线从多个纱线供给器堆叠(stacksofyarnfeeders)供给到纺织机的设备。

众所周知,诸如圆形针织机的通用纺织机可以由多个纱线供给器设备供给。

一种类型的供给器(被称为积极式(positive)供给器)设置有电动卷轴,纱线缠绕在该电动卷轴上(例如,3圈或4圈)。通过转动卷轴,供给器将纱线从上游线轴抽出,并将其供给到下游纺织机。本地控制单元可以基于由电压传感器接收的信号来调节卷轴的旋转速率,从而将纱线的张力基本上恒定地保持在所期望的值。

ep2664569公开了一种积极型纱线供给器,其适于与其它相同的供给器一起安装成堆叠构型。纱线供给器机械地(例如,通过螺钉或卡扣连接系统)并且电学地(通过布置在纱线供给器各自的相对的互连表面上的阳型连接器和阴型连接器)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相互连接。

从电子角度来看,纱线供给器都连接到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典型地通过线性总线(bus)通信线路(以下称为“总线”)监控并管理各个纱线供给器的协调操作。

总线上连接的每个纱线供给器都设置有唯一的识别码。这允许中央控制单元仅与任意选择的供给器通信。

通常,识别码的分配需要操作员进行一些手动操作。例如,在编号程序启动后,操作员以对应于期望编号的顺序按压纱线供给器上的按钮,期望的编号典型地对应于纱线供给器在堆叠中的位置。

这种操作不仅容易受到人为错误的影响,而且需要大量的时间,特别是考虑到一台纺织机可能由数十个供给器堆叠供给,每个堆叠可能包含,例如3个、4个或更多个供给器。

除此之外,还希望在织造过程中,特别是在错误管理步骤(例如,纱线断裂、传感器故障等)中减少总线上的数据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允许中央控制单元自动获知相应堆叠中的供给器的位置,并减少在织造过程中,特别是在错误管理步骤中总线上的数据流。

通过继续描述将变得更加明显的该目的以及其它目标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描述特征的设备来实现,而从属权利要求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的、尽管是次要的特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本发明的一些优选但非排他的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在附图中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示出,其中:

图1是属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备的纱线供给器的堆叠的前视图;

图2是图1的纱线供给器的堆叠的框图;

图3是中央控制单元用于获知纱线供给器在图1的堆叠中的位置的程序的框图;

图4是在图1的堆叠中的错误管理程序的框图;

图5是属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设备的纱线供给器的堆叠的前视图;

图6是图5的纱线供给器的堆叠的框图;

图7是在图5的堆叠中的错误管理程序(errormanagementprocedure)的框图;

图8是属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设备的纱线供给器的堆叠的框图;

图9是在根据图8的实施例的堆叠中的错误管理程序的框图;

图10是属于根据图8的实施例的设备的两个纱线供给器堆叠的框图;

图11是中央控制单元用于获知纱线供给器在图10的堆叠中的位置的程序的框图。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类型的积极式纱线供给器10的堆叠1的视图。

每个供给器10都设置有机动纱线缠绕卷轴12。纱线(未示出)适于缠绕在卷轴12和间隔销14之间(例如,3圈或4圈)。通过转动卷轴12,供给器10穿过第一输入纱线引导孔眼15a从位于上游的线轴(未示出)拾取纱线,并穿过输出纱线引导孔眼15b将其供给到下游纺织机(未示出)。

供给器10可以设置有本地控制单元(未示出),该本地控制单元适于基于从布置在卷轴12和输出纱线引导孔眼15b之间的张力传感器16接收的信号来调节卷轴12的旋转速率,从而将供给到纺织机的纱线的张力稳定在期望值。

通常,供给器10以相互堆叠的构型机械地互连,例如通过螺钉(未示出),并且通过分别布置在供给器10的相对的互连表面26和24上的阳型连接器20和阴型连接器22电互连。

堆叠1顶部的供给器连接到终端(terminal)28,终端28设置有固定装置30,用于锚固到框架(未示出),在圆形针织机的情况下,框架典型地是环形框架。

在图2的框图中,图1的堆叠1的三个供给器由相应的参考标记f1、f2、f3来唯一地标识。

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供给器f1、f2、f3都通过连接器20、22电连接在主线性总线通信信道或总线32上,供给器f1、f2、f3通过该主线性总线通信信道或总线32与中央控制单元cu双向通信。

中央控制单元cu监控和管理各个堆叠的各个纱线供给器的协调操作。

根据本发明,供给器f1、f2、f3中的每一个都设置有适于提供次级通信信道34(次级通信信道34将供给器f1、f2、f3局部地相互互连)的电子互连装置,并且被编程为将其自身的识别码经由次级通信信道34传送给堆叠中的在其之后的纱线供给器。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在……之后的(follow)”表示在选定方向上的两个供给器之间的相邻关系,该选定方向对堆叠的所有供给器都有效(即,从堆叠的顶部的供给器到底部的供给器,或反之亦然)。

参考图1,在实际层面上,电子互连装置可以是光学类型的,并且可以包括位于接口表面中的一个接口表面24上的led(发光二极管)发射器txf以及与led发射器txf对准并且位于另一个接口表面26上的接收光电二极管rxf,该另一个接口表面26适于在供给器10处于堆叠构型的情况下邻接第一个接口表面。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供给器10之间经由次级通信信道34的通信是单向的。

图3是中央控制单元cu用于获知供给器f1、f2、f3在堆叠中的位置的程序的示意图。

在图3中,经过次级通信信道34的消息由双线表示,而经过总线32发送的来自控制单元cu和用于控制单元cu的消息分别由单实线和单虚线表示。

在第一步骤101中,纱线供给器f1、f2和f3中的每一个都通过次级通信信道34将它自己的识别码id1、id2、id3传送给堆叠中的在其之后的纱线供给器。

在第二步骤102中,中央控制单元cu经由总线32用相应的消息rq1、rq2、rq3向供给器f1、f2、f3中的每一个询问关于在其之前的供给器。除了堆叠顶部的第一供给器f1之外,供给器f1、f2、f3中的每一个通过经由总线32传送在其之后的供给器的识别码id1、id2来回复中央控制单元cu,该第一供给器传输指示在其之前没有任何供给器的事实的空信号null。

例如,为了在织造过程的给定步骤中全局控制堆叠中的所有供给器,在获知程序结束时,中央控制单元cu具有确定各个供给器在堆叠中的排列顺序所需的所有信息。

图4是错误管理程序的示意图,通过该程序,中央控制单元cu可以在从其中一个供给器接收到报警信号之后自动地停止堆叠中的所有供给器f1、f2、f3。

该程序只有在控制单元cu已经获知了各个供给器在相应堆叠内的位置之后才能执行,例如,通过前面描述的和在图3中示出的获知程序进行获知。

在第一步骤201中,供给器(例如第二供给器f2)经由总线32向中央控制单元cu传送其自身的报警状态alf2。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当第二纱线供给器f2进入报警状态时,它自动停止。

在第二步骤202中,中央控制单元cu经由总线32将停止命令stop1、stop3传输到堆叠的所有其他供给器f1和f3,使得操作者更容易干预第二供给器f2。供给器f1和f3再次经由总线32以相应的确认信号ok1和ok3作出回复。

在第三步骤203中,第二纱线供给器f2经由总线32向中央控制单元cu传送其自身的解除警报状态(all-clearstatus)alf2_end。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一旦报警状态结束,第二纱线供给器f2自动重启。此时,中央控制单元cu经由总线32向堆叠的其它纱线供给器f1和f3传输启动命令start1、start3,并且供给器f1和f3再次经由总线32以相应的确认信号ok1和ok3作出回复。

图5和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替代性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次级通信信道34'是双向的,即纱线供给器f1'、f2'、f3'中的每一个都能够向堆叠中的两个相邻的纱线供给器中的任何一个传输信息/从堆叠中的两个相邻的纱线供给器中的任何一个接收信息。

在实际层面上,如图5所示,双向次级通信信道34′可以通过在两个接口表面24'、26'上都安装led(发光二极管)发射器txf'和接收光电二极管rxf'来设置,显然地,以相互颠倒的位置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获知纱线供给器在堆叠内的位置的程序可以以类似于前一个实施例的方式执行。

图7示出了错误管理程序,该错误管理程序在同一堆叠的所有纱线供给器中的一个进入报警状态时利用双向次级通信信道34'直接禁用所有的纱线供给器,而不需要中央控制单元cu'经由总线32'进行干预。

因此,即使没有执行位置获知程序,也可以执行该错误管理程序。

特别地,在第一步骤301中,纱线供给器(例如第三供给器f3′)经由总线32'向中央控制单元cu'传送报警状态alf3'。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当第三供给器f3'处于报警状态时,它自动停止。中央控制单元cu'使机器停止。

在第二步骤302中,通过次级通信信道34',第三供给器f3'将报警状态alf3'传送给相邻的供给器(在这种情况下是第二供给器f2'),该相邻的供给器停止并将报警状态alf2'传送给相邻的供给器(在这种情况下是第一供给器f1'),该相邻的供给器进而停止。

在第三步骤303中,第三供给器f3'经由总线32'向中央控制单元cu'传送解除警报状态alf3_end'。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当报警状态停止时,第三供给器f3'自动重启。中央控制单元cu'重新启动机器。此时,经由次级通信信道34',第三供给器f3'将解除警报状态alf3_end'传送给相邻的供给器(在这种情况下是第二供给器f2'),该相邻供给器重启,并将解除警报状态alf2_end'传送给相邻的供给器(在这种情况下是第一供给器f1'),该相邻的供给器继而重启。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面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堆叠顶部的供给器所连接的终端m″设置有其自己的控制单元,用于管理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例如,独立于供给器的纱线断裂传感器(未示出),并且终端m″还被配置成经由次级通信信道34″双向通信。在先前描述的示例中,终端m″可以设置有它自己的led发射器(未示出),以便将数据传输到堆叠的第一纱线供给器f1″,并且设置有它自己的接收器光电二极管(未示出),以便在双向连接的情况下从第一纱线供给器f1″接收数据。

图9涉及图8的实施例,并示出了错误管理程序,该错误管理程序利用次级通信信道34″将报警状态和解除警报状态从终端m″传送给堆叠的纱线供给器f1″、f2″、f3″。该程序也可以在单向次级通信信道的情况下执行。

在第一步骤401中,终端m″通过次级通信信道34″将传感器的报警状态als″传送给堆叠中的与其相邻的第一纱线供给器f1″。

在第二步骤402中,第一纱线供给器f1″进入报警状态、停止、并经由总线32″将报警状态alf1″传送给中央控制单元cu″。中央控制单元cu″停止纺织机。

在第三步骤403中,第一纱线供给器f1″将报警状态alf1″传送给堆叠中的在其之后的第二纱线供给器f2″。第二纱线供给器f2″停止,并将报警状态alf2″经由次级通信信道34″传送给堆叠中的在其之后的第三纱线供给器f3″,并有利地经由总线32″传送给中央控制单元cu″。第三纱线供给器f3″停止,并将报警状态alf3″有利地经由总线32″传送给中央控制单元cu″。

在第四步骤404中,终端m″将传感器的解除警报状态als_end″经由次级通信信道34″传送给堆叠中的第一纱线供给器f1″。第一纱线供给器f1″重新启动,并将解除警报状态alf1_end″经由总线32″传送给中央控制单元cu″,并经由次级通信信道34″传送给第二纱线供给器f2″。第二纱线供给器f2″重新启动,并将解除警报状态alf2_end″经由次级通信信道34″传送给第三纱线供给器f3″,并有利地经由总线32″传送给中央控制单元cu″。第三纱线供给器f3″重新启动,并将解除警报状态alf3_end″有利地经由总线32″传送给中央控制单元cu″。

这种解决方案的一个优点是,在与传感器相关的报警的情况下,错误指示本质上接近于错误发生的点,在这种情况下是在供给器之前。在已知的解决方案中,例如,传感器都连接到单独的总线或在主总线上通信,在传感器和供给器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种情况使得已知解决方案中的报警管理变得复杂。

图10示出了纱线供给器的两个堆叠sa″、sb″,每个堆叠在顶部具有相应的终端ma″、mb″,终端ma″、mb″被装备成经由次级通信信道34a″,34b″进行通信。每个堆叠sa″、sb″分别由两个纱线供给器f1a″、f2a″和f1b″、f2b″组成。每个供给器都连接在总线32″上。

图11示出了中央控制单元cu″用于获知纱线供给器f1a″、f2a″和f1b″、f2b″分布在的两个堆叠sa″、sb″上的位置的程序。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这个程序可以通过在相应的堆叠sa″、sb″上的每个终端ma″、mb″中存储相应的终端识别码idma″、idmb″来执行。

在第一步骤501中,终端ma″、mb″经由相应的次级通信信道34a″和34b″将它们的识别码idma″和idmb″传送给相应的堆叠sa″和sb″的第一纱线供给器f1a″和f1b″。然后,第一纱线供给器f1a″和f1b″经由相应的次级通信信道34a″和34b″将它们自己的识别码idf1a″和idf1b″传送给第二纱线供给器f2a″和f2b″。

在第二步骤502中,中央控制单元cu″询问所有的纱线供给器,哪一个在它们前面,以便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和图3中所示的方式,了解它们在相应堆叠内的位置。

在第三步骤中,优选地,中央控制单元cu″根据它们在相应堆叠中的位置,或者根据最适合于具体应用的模式,对所有的纱线供给器重新编号,例如,对于第一堆叠sa″中的供给器,重新编号为idf1,1″和idf1,2″,以及对于第二堆叠sb″中的供给器,重新编号为idf2,1″和idf2,2″。

当然,尽管为了简单起见,仅引用了两个堆叠,每个堆叠包含两个供给器,但是在所使用的技术所设定的限度内,该程序适用于包含无限数量供给器的无限数量的堆叠。

在实践中,已经发现,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完全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和目标,因为它允许中央控制单元自动获知相应堆叠中供给器的位置,从而防止人为错误的风险并加快设备的启动步骤。

根据预期目的和目标,经由次级通信信道的数据传输还允许在织造过程中特别是在错误管理步骤中减少总线上的数据流。

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提供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特别是,如前所述,堆叠的数量和每个堆叠中供给器的数量可以根据应用广泛地变化。

此外,次级通信信道可以使用不同于本文描述的示例中使用的光学互连装置的电子互连装置,包括物理电子连接器,该物理电子连接器例如也可以布置在供给器的两个相对的接口表面上,以便在堆叠形成时直接接合。

附加地,本文通过示例描述的错误管理程序具有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一些可能的实际应用的目的。然而,应当理解,次级通信信道可用于在堆叠内传播任何类型的消息,因此不仅是识别消息或报警消息,而且还可以是例如与供给器的设置相关的消息(例如,使得堆叠的所有供给器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设置)、状态消息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