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续开口织机的纬纱握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56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连续开口织机的纬纱握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开口织机的纬纱握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在转鼓的纬纱送入侧和纬纱送出侧设置的一种纬纱握持装置,和至少在纬纱引入侧设置的一个切断装置。
在连续开口织机中,当纬纱引入并在纬纱送入端被分离后,伸出在回转鼓两端的纬纱头被握持住直到打纬到布上为止。
从EP-0148292(T.642)可以知道,在连续开口织机中,有一种抓住和握持纬纱头的装置是由一个金属丝弹簧夹将已引入回转鼓的纬纱的两头握持住。固定式纬纱夹持装置包括一个延伸过几个筘间距角的直线型夹持槽,这种装置有几个缺点,由旋转运动引入夹持槽进而被移动的纬纱头在离开被夹持位置前将受到一个摇摆应力,其结果将导致纬纱头被轧损、断裂或过早地滑出夹持槽,事实是,由于槽的直线轨迹使被夹持住的纬纱头的位置与旋转开口中的纬纱所作近似于圆轨迹的位置不相吻合,从而产生另一不良的后果,导致纬纱在转鼓和夹持槽之间的转移点处发生偏移,其结果是不能在布位处清晰的打纬和/或产生坏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连续开口织机中的纬纱在切断和布打纬点之间一明显拉伸的位置柔和地进行握持。
按照本发明的纬纱握持装置至少在两端夹住一根纬纱,而且这些夹持点在转鼓的旋转方向在到打纬边的行程中积极地运动,由此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纬纱握持装置被积极地驱动,使被握持的纬纱头在和转鼓运动相适应的轨迹上积极运动,因此纬纱能在拉伸状态下被供到打纬点上。积极运动还允许被握持的纬纱的角速度能进行调整,使它和通常为不变的转鼓角速度有所差异。例如,结果是纬纱可以从纬纱通道中以特别缓和的方式脱出。
本发明通过下面几个示范实施例给以说明。


图1为转鼓和二个纬纱握持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纬纱握持装置透视图的详细示意图。
图3为转鼓和纬纱握持装置的详细侧视图。
图4为概略地表示转鼓和纬纱握持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带有出口缝隙的支持件的详细图。
图6表示纬纱握持装置的又一实施例。
图7表示纬纱握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8表示在一个转鼓上可以进行多幅织造生产的转鼓的实施例。
图1显示了一个以1a方向旋转的转鼓1,在转鼓的周边上分别安置了导纱件2和导纱件21至24,它们分别构成开口的上点2H和开口下点2T,经纱5就位于此,为了将纬纱41-48在打纬点17进行打纬,采用了织筘3,它可以是导纱件2或是分开的织筘3结构,并以1a回转方向,或是以回转中心18的方向放置在导纱件2之间。一个纬纱准备装置6在纬纱进入侧11处将纬纱送入相应的导纱件2中,此导纱件包括一个纬纱通道202和一个在此通道中的缝隙口201。几根纬纱41至44是同时由气流通过各个导纱件2的纬纱通道202而进入开口的织口51中。在纬纱进入侧11有一纬纱握持装置11a用于引纬侧,而在纬纱出口处12有一纬纱握持装置12a用于纬纱送出侧。
在透视图2中表示的纬纱握持装置12a包括一块固定板13,在固定板上装有支撑件7和带轮81至84,这些带轮用来支撑里面的一根传送带8。外面的一根传送带9由带轮91至93使之偏离,传送带8在支撑件7的表面71上以曲线轨迹滑动,至少在导面71的局部范围内,传送带9是贴在传送带8的上面,从而在皮带8和9之间形成一个夹持缝隙89。固定板13包括一个在纬纱41引入侧上的纬纱进入定中装置131,通过这一装置,纬纱41被导入二个传送带8和9间的入口缝隙891处。当纬纱41在纬纱送入侧11被夹持在入口缝隙891中时,纬纱41就被切断器19切断。在纬纱送出侧12,一个吸风和排送嘴10确保进入纬纱握持装置12a的纬纱41保持拉紧状态,直至纬纱41进入皮带8和9之间的夹持缝隙89为止。伸出在纬纱送出侧的纬纱头也是通常在夹紧后被切断器19切断。
传送带8和9可以分别由一个分开的电机驱动,例如由皮带轮82和91传动。也可以只驱动传送带8,而传送带9例如靠在传送带8上、夹持缝隙89的区域内的摩擦驱动。
传送带8和9的相互摩擦应该作优化选择,以使传送带8和9之间在夹持缝隙区89内不产生相对移动。
除独立传动外,传送带8也可以绕在转鼓1上,这样它们就在转鼓开口区以外处接触,如在转鼓轴的延长部分接触(未示出)。传送带8可以用这种方法直接由转鼓1传动。在又一实施例中,二根传送带8和9缠绕在转鼓1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外面的传送带9是被引导,也就是用带轮引导,所以纬纱引入是不受阻碍的。
带轮93的位置可以向后和向前移动,并固定在大致上和进入夹持缝隙891的纬纱41轨迹平行的位置,如图2箭头93a所示。因此,入口缝隙891的几何位置,特别是纬纱41可靠地被夹持的这一点的位置是可调的。调节个别带轮的其它可能性未示出,例如变更传送带的张力或便于调换等。
纬纱由二个纬纱握持装置11a和12a在两侧被握持在夹持缝隙89内,一根纬纱引入纬纱通道202后被制住直至它停止,取决于停止装置的设计,例如通过在纬纱进入侧在夹持缝隙89内的摩擦力而止。传送带8和9的表面紧贴于夹持缝隙89,其表面光洁度最好是结合不同种类的纬纱具有高的滑动性和静摩擦力。传送带的背面,特别是传送带8的背面,它是贴在表面71之上,对图示实施例中的支撑表面71需要有很好的滑动性。
图5示出了为了进一步减少传送带8在支撑件7的摩擦采用了中间层的实施例,例如,在支撑件表面71和传送带8之间采用了例如空气的流体。流体通过供应管道73供给,空气通过集结在表面71的出口孔72排出,结果是形成了减少摩擦的空气缓冲层。在图5的实施例中,支撑面71的构成是一个在平面上带有出口孔72的多边形面,在它的面上形成了减少摩擦的空气袋。
图4显示了带有导纱件2和筘3的转鼓1的简图。铺设件14把经纱5放入相应的高点2H和低点2T内,因而产生了开口的织口51,使纬纱42-44可以引入其中。当转鼓1以1a方向旋转,在纬纱引入角δ的范围内织口51是开口的。以致纬纱在经纱5间可以没有阻碍的被引入。根据已知的连续开口织机气动引纬原理,纬纱42-44在同一时期引入相应的织口51,单根纬纱42-44的纬纱头穿过纬纱通道202,进而以对应于转鼓1旋转方向1a向纬纱送出口12行进。接近纬纱引入角δ范围的末了时,纬纱45必须达到纬纱送出侧12并被吸风和排送口10正常地抓住握持并拉伸。纬纱45进入入口缝隙891,首先在送入侧的传送带8和9之间的夹持缝隙89中被纬纱握持装置11a正常地制住,然后由在送入侧上的纬纱切断器19切断。由于制住作用通常在引纬方向有轻微拉伸的纬纱45进入到在纬纱送出侧的入口缝隙891,按方向1a旋转,在纬纱握持装置12a内被夹持在传送带8和9之间的夹持缝隙89中,同样也在纬纱送出侧12被握持住并由纬纱切断器19切断。因此纬纱最好在二个纬纱握持装置11a和12a之间稍有拉伸。在纬纱出口侧入口缝隙891和夹持缝隙89的起始位置最好比送入侧入口缝隙891在1a旋转方向上有几度至不到一度的位置差异。
转鼓1通常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沿转鼓周边的传送带8和9的角速度和夹持缝隙89的角速度一般和转鼓1的角速度同步。为了把被送入的纬纱打纬到打纬边17,必须把纬纱45从缝隙201移出纬纱通道202,其作用在图3中详细显示,纬纱通道202的中心按照半径R1以通常恒定的角速度旋转,根据支撑件7表面71的曲线轨迹,它在旋转中心18的距离从半径R2增加到半径R3,相对于旋转中心18,夹持缝隙89的角速度在旋转方向1a旋转角α范围内逐渐变慢。而本文的示范实施例中,夹持缝隙89的角速度变化过程可根据表面71的几何形状和传送带8的传动进行选择,以致在纬纱被夹持在夹持缝隙891二侧后,因为半径R2小于半径R1,纬纱45相对于纬纱通道202,它的运动速度要快些。因此,在转鼓1作相应旋转后,如图示带有纬纱46,纬纱进入纬纱通道202内而被送到打纬送出点17。表面71离旋转中心18越远,在相应位置上,夹持缝隙89的角速度下降越大,与转鼓1和导纱件23相比,以较低角速度移动的纬纱47滞后于导纱件23,同时到达一个较高的轨道,而使纬纱47通过纬纱通道202的缝隙201而脱出。转鼓1在旋转方向1a转动一个角度α时,在同一周期内,纬纱48转动了一个较小的角度β。在旋转角度β的范围内,相对于转鼓旋转中心18,纬纱从半径R2运送到较大的半径R3。纬纱48现在可以在没有导纱件23阻碍的情况下去打纬点17由筘3进行打纬。布通过布支撑15和布边撑16而被送出。在支撑件7上的夹持缝隙89的角速度变化可以自然地在很大范围内变动,例如通过支撑件7的排列和/或表面71的曲线变化,还可以通过皮带8的传动速度的变化进行变动。而图3所示具体实施例只表示了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中的一种。而表面71的变化也可以包括平面和/或多边面。
在又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夹持缝隙89的角速度在入口缝隙891处已经比导纱件21-24的角速度低,夹持缝隙89的角速度对应于旋转中心18在转鼓旋转方向1a上进一步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角β范围大约是90°,在这个范围里,二侧被夹持的纬纱45-48被积极地移动。而旋转角β的范围可以根据所选择的支撑面71在20°~180°范围内变化。一般在纬纱送入侧和纬纱送出侧的夹持缝隙89相互平行延伸。如果二个夹持缝隙89间的距离在回转方向1a上至少在旋转角β范围内有增加,可能是有利的,因而可得到纬纱的附加拉伸。
正如所述,传送带8和/或9是可由于它绕在转鼓1上和处在提供的合适位置上而被驱动。在转鼓1的圆周上或在一个延伸轴的侧面可以装一个存储单元,在那里至少装有一根绕在此轴上或转鼓上的备用环带。这样,被损坏的传送带8和/或9可以很快地被更换。
图6显示传送带8和9以及夹持缝隙89的排列的另一实施例。传送带8放在带轮85上,以取代放在支撑件7上,各个传动轮85的旋转中心相对于旋转中心18的距离,在旋转方向上不断增加,以便使纬纱在一个较高的轨道上运行,这与用支撑件7类似。由带轮85和86、93引起的夹持缝隙89的波浪形被附加在这一轨迹上。
图7表示设置传送带8和9的另一举例说明的实施例。其中由于只有传送带8是架在几个带轮85上,故减少了附加波浪形。
图8示意地显示了转鼓1的纵截面,这种设计使多幅织造成为可能。举例说明的实施例显示双幅织造是可能的,通过在转鼓的中心区设置导纱件2和筘3,以便可设置带有切断装置19的纬纱握持装置12a以及另一个纬纱握持装置11a。纬纱被引入到转鼓1的整个长度,由在纬纱引入侧11旁边的一对纬纱握持装置11a、12a握持,并同时或接着被三个切断器19切断。如果单幅织物在另外的位置,例如在支撑15之后被分幅,则位于转鼓1内的切断器19可以取消。在图8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中,如果需要的话,沿着转鼓的长度方向可以放更多的握持装置11a、12a和切断器,以使在一个转鼓1上能同时一幅接一幅地织出两幅以上的织物。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连续开口织机的纬纱握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在转鼓的纬纱送入侧(11)和纬纱送出侧(12)设置的一种纬纱握持装置(11a、12a),和至少在纬纱引入侧还有一个切断装置(19),其特征是二个纬纱握持装置(11a、12a)至少在二端夹住一根纬纱(45),而且这些夹持点在转鼓1旋转方向(1a)在到打纬边(17)的行程中积极运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旋转中心18方向,几个纬纱握持装置(11a、12a)成对地一个在另一个后面地安放,在一对对夹持装置之间装有切断器(19),从而形成多幅织造。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纬纱握持装置(11a、12a)在二侧夹持后,在从相对于旋转中心(18)的距离R2到更大的距离R3,在旋转角β范围内至少传送一根纬纱(45)。
4.按照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纬纱(45)在旋转角β内作一个面运行。
5.按照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纬纱(45)在旋转角β内作曲线轨迹运行。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纬纱握持装置(11a、12a)包括几个独立的装置,它们在转鼓(1)的两侧成对的夹持,它们与回转中心(18)的径向距离能够变化。
7.按照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每一个纬纱握持装置(11a、12a)都包括一个具有平行或大致平行于旋转中心(18)延伸的支撑面(71)的支撑件(7),该支撑件至少在旋转角β范围内确定二根相互紧贴的环形传送带(8)、(9)的运行轨迹;在支撑面(71)上的二根传送带(8)、(9)形成夹持缝隙(89),并在此区域内运动,在(1a)旋转方向没有相互的相对移动和二根传送带(8)、(9)是由导轮导向,从而形成纬纱(45)的入口缝隙(891)。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支撑件(7)内带有流体管道(73)和其出口通向支撑面(71)的出口孔(72),从而在支撑面(71)和传送带(8)之间形成一个减少摩擦的流体层。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支撑面(71)由几个平面形成的多边面构成,每个平面上至少开有一个出口孔(72)。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支撑面(71)的支撑件(7)由几个在旋转方向(1a)上沿转鼓圆周放置的带轮(85)构成。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支承外传送带(9)的几个带轮(86)位于传送带(8)上,对应于带轮(85)在旋转方向(1a)上约有半个轮距的位移,从而产生了波浪形夹持缝隙(89)。
12.按照权利要求7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传送带(9)由一个单独电机传动,其速度可以和转鼓(1)的角速度同步。
13.按照权利要求7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靠近转鼓(1)的传送带(8)围绕在转鼓(1)上,使它们接触,其结果是皮带(8)和转鼓(1)的旋转运动结合,通过和传送带(8)的摩擦驱动传送带(9)。
14.按照权利要求7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靠近转鼓(1)的传送带(8)围绕在转鼓(1)上,使它们接触,而处于传送带(8)上的传送带(9)在小区域角度内围绕在转鼓(1)上。
15.按照权利要求7到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对应于旋转中心(18),导纱件(21~24)相对于半径R1作恒角速度运动,而由传送带(8、9)夹持的纬纱(45)的角速度在入口缝隙(891)和打纬边(17)之间随支撑表面(71)和旋转中心(18)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16.按照权利要求7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被夹持的纬纱(45)的角速度在进入入口缝隙(891)后,首先比转鼓(1)的角速度大,但在旋转角β的范围内降至小于转鼓(1)的角速度。
17.按照权利要求7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传送带(8、9)的接触表面具有大的摩擦系数,而传送带(8、9)的其他表面具有小的摩擦系数。
18.按照权利要求7到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进入入口缝隙(891)的纬纱(45)被传送带(8、9)夹持在送入侧,然后直接被纱线切断器(19)切断,纬纱(45)在送入侧传送带(8、9)之间由于摩擦力而被止住。
19.按照权利要求7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进入入口缝隙(891)的纬纱(45)首先被在送入侧的传送带(8、9)夹住,然后在转鼓回转小角度之后被送出侧的传送带(8、9)夹住。
20.按照权利要求7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纬纱送入侧和送出侧位于入口缝隙(891)处并支撑着传送带(9)的带轮(93)能沿着导面(71)进行调整。
21.按照权利要求7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转鼓(1)带有几根缠绕在转鼓(1)上的备用传送带(8)和/或传送带(9)。
22.按照权利要求1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至少一根于两侧被握持的纬纱的夹持点沿着在垂直于回转中心(18)的面上延伸的轨道进行运动。
23.按照权利要求1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至少一根于两侧被握持的纬纱的夹持点之间的距离沿回转方向(1a)增大。
24.带有一个按照权利要求1到23中任一项所述的纬纱控制装置的连续开口织机。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连续开口织机的纬纱握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在转鼓的纬纱送入侧(11)和纬纱送出侧(12)设置的一种纬纱握持装置(11a、12a),和至少在纬纱引入侧还有一个切断装置(19),其特征是二个纬纱握持装置(11a、12a)至少在二端夹住一根纬纱(45),而且这些夹持点在转鼓1旋转方向(1a)在到打纬边(17)的行程中积极运动。
文档编号D03D47/34GK1085968SQ93109278
公开日1994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1日
发明者L·加克塞 申请人:苏舍吕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