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175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汽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熨斗,此熨斗有一从前梢沿纵向延伸到后跟的底部,底部是由一个热的基体和一个装在这个基体上的熨烫板组成。
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的是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汽化室的熨斗,这两个汽化室形成在一基体上,用一个盖子封闭,其中,第一汽化室是主汽化室,通过此盖子上第一开口用第一注水装置注入水,通过开口在基体下表面的蒸汽分布通道与在熨烫板上和这蒸汽分布通道相关的第一组蒸汽出孔相通;第二汽化室在前述第一汽化室的前面,通过此盖子上第二个开口用第二注水装置注入水,通过至少一条开口在基体下表面的通道,与在述及的基体的下表面上的、和熨烫板上的第二组蒸汽出口相通的蒸汽分布室通连。
众所周知,这种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汽化室的熨斗,它的称为主汽化室的第一汽化室用以产生连续的低压蒸汽喷射流,而它的第二汽化室则用以产生渗透能力强的高压蒸汽喷射流,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熨烫不同性质的布料。
在已知的此类蒸汽熨斗中,形成在所述热基体下表面的蒸汽分布室以及与之相伴的喷射穿透能力强的高压蒸汽出孔,一般都位于接近底部的中间部分。蒸汽出孔的这种分布完全能满足于熨烫的质量标准,但当用户要精致地熨平厚布料的折皱,如熨平内衣的折皱时,就不能满足用户的舒适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特别在于克服上述之缺点,用简单的方法实现这样一种蒸汽熨斗,使其底部能为用户提供最好的熨烫条件,而不管熨烫何种特性的布料都能保证得到好的熨烫质量。
依据本发明使蒸汽分布室位于底部的热基体的前梢部,而与这个蒸汽分布室相通的第二组蒸汽出孔也都集中在底部熨烫板的前梢部。
这样,由于对具有强穿透力的高压蒸汽喷出孔作了上述特殊布置,蒸汽便集中在底部前梢部自身下面散布,用户就能明显地改善其进行。熨烫时的舒适性,特别是在熨烫布料皱折时的舒适性用户只需要“随着”底部的可看成动态导引端的前稍移动熨平,以便前梢正好沿着折皱运动,这样就能仔细方便地把布料上的皱折烫平。
在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实施形式中,前述的第二组蒸汽出孔总体限定了位于底部熨烫板前梢附近一个基本上为三角形的汽化区域。
本发明的各种特点和优点将在后面参照附图,以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形式所做进一步描述显现出来。


图1是本发明的蒸汽熨斗的为盖子所封闭的底部的横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底部中的热基体的顶视图,其中的盖子已被撤除。
图3是这个热基体的底视图,而图4则是图1所示底部的熨烫板外表面的平面图。
在图1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蒸汽电熨斗有一底部,在图1中总标号10标出。此底部从前梢11纵贯到后跟13,包括一个基体或主体15和用适当的方式固定在这个基体下表面23上的一个薄的熨烫板21。基体15是用经摸具加工的金属材料,如铝制成,由铁片制成的盖17密封地盖住,并由埋设在基体里面的带有绝缘层的U形电阻18加热。述及的熨烫板21则是用金属材料如铬钢或不锈钢制成,其外表面23为熨烫面。底部的热基体15(见图2和图3)和熨烫板21(见图4)有共同的纵向对称轴线,用XX’标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底部10的热基体15中,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汽化室28、29,中间由竖直隔板31分开,并用盖17封闭。
第一个汽化室28称为主汽化室,容积较大,通过盖17上的第一孔33经第一注水装置(图中未画出)注入水,生成连续的低压蒸汽流。这个汽化室28通过开在基体15下表面23上的分布蒸汽的中间孔道35(见图2和图3)同钻设在熨烫板21上的并与蒸汽分布管道35相通的那些蒸汽出口38(见图4)相连通。
在这个实施例中,所有以38标明的蒸汽出口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熨烫板21前部的两个侧沿41、42的附近,而另一部分位于熨烫板21的中部区域附近,这是由于形成在基体15下表面23上的槽44、45(见图3)的原因,槽使来自蒸汽分布管道35的蒸汽经过述及的熨烫板2l上标号为38的相应孔,适当地分布到熨烫板21的这一中部区域邻近。
第二汽化室29的容积显著地小于第一汽化室的容积,它位于第一汽化室的前面,明显地处在带有绝缘层的电阻18的上方,用以消耗通过盖17上的第二孔47经第二注水装置(图中未画出)灌入水产生具有强渗透能力的高压蒸气。这个汽化室29通过开口在热基体15下表面23上至少一条蒸气中间通道49(见图2和图3),与在此基体15下表面23上的蒸汽分布室51(见图3)相通,并和熨烫板21上的蒸汽出口53(见图4)相通。
依据本发明,上述蒸汽分布室51(见图3)位于底部10的热基体15的前梢部分11,而与此蒸汽分布室51相联系的上述蒸汽出口群53则集中在底部的熨烫板21的前梢部分11(见图4)。
在图3和图4中,述及的蒸汽分布室51应有小的容积且基本上呈以基体15的轴线XX’为对称轴的三角形形状,这个三角形的顶点55紧靠基体15的前梢11的顶点56,距离约为1到3厘米。与此同时,与蒸汽分布室51相对应的一群孔则确定出一个蒸汽区57(图4中以点划线所标出的区域),此蒸汽区57,约呈三角形,位于熨烫板的前部,此三角形的顶点59紧靠此熨烫板21的前梢11的顶点61,相距约1到3厘米。
通过将蒸汽出孔53如此地分布在底部10的前梢部分11,可知喷射出的蒸汽都会集中在熨斗的前部,从而可使用户在进行熨烫时,特别在仔细熨烫布料皱折和绕过衬衫的钮扣时会感到特别方便。
在图3所示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中,热基体15的下表面23上开挖出一个对通道49出来的蒸汽进行压缩的室63,通道19开口位于与此压缩室63的后部中间。这个压缩室63的容积不大,通过开挖在基体15的下面23上的纵向小直槽65和蒸汽分布室51相通。此纵向小直槽65是借助文丘里效应把压缩室63中的蒸汽高速地通入蒸汽分布室51中。此压缩室63还和熨烫板21上的蒸汽出孔群68(见图4)相通。这群蒸汽出口68在熨烫板的前部形成了一个蒸汽区域,用以提高熨烫质量。
在图3所示的这个实施例中,压缩室63近似一个两底基本上都和热基体15的轴线XX’正交的梯形。在图3中可以看到,梯形压缩室63、直槽65和三角形蒸汽分布室51构成一以基体15的轴线XX’为轴线的整体。
这样,当把水通过底部1O的盖上的孔33注入到主汽化室28时,注入的水(在图2中的轴线XX’上的A点)为带有绝缘层的电阻18产生的热汽化,蒸汽进入汽化室28,通过在图2中用71和72标明的通道,进入蒸汽分布通道35,再分配到通道44,45中,如图2和图3中带箭头的实线所示,最后通过熨烫板21上相应的孔群38连续喷出低压蒸汽。
另一方面,当把水通过底部10的盖上的孔47注入到汽化室29时,注入的水(在图2所示的轴线XX’上的B点)接触被带有绝缘层的电阻18加热了的金属,转化成为蒸汽。这蒸汽沿着图2带箭头的虚线所示的方向,弯曲地进入汽化室29,通过开口在压缩蒸汽室63的通道49出来,在述及的压缩室63中,一部分蒸汽通过熨烫板21上的一组孔68逸出,蒸汽然后通过直槽65快速进入蒸汽分配室51,如图3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最后通过熨烫板21的前梢11上的出孔53喷射出具有强渗透力的高压蒸汽。
权利要求
1.蒸汽熨斗,它有一从前梢(11)沿纵向延伸到后、跟(13)的底部(10),这个底部是由一个热基体(15)和装在此基体上的熨烫板(21)组成,基体(15)上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由一个盖子(17)封闭的汽化室(28,29),其中的第一个汽化室(28)是主汽化室,通过所述盖上的第一进水孔(33)而由第一注水装向其注入水,经由开口在述及的基体(15)的下表面(23)上的蒸汽分布的中间通道(35),同设在前述的熨烫板(21)上且和述及的蒸汽分布通道(35)相通的第一组蒸汽出孔(38)相通,其中的第二汽化室(29)位于前述的第一汽化室(28)的前面,消耗通过盖上第二进水孔(47)由第二注水装置向其注入的水,经由开口在述及的基体(15)的下表面(23)的至少一条中间通道(49)与这个基体(15)下表面(23)上的蒸汽分布室(51)以及在熨烫板(21)上的第二组蒸汽出口(53)相通,其特征在于述及的蒸汽分布室(51)位于底部(10)的热基体(15)的前梢(11)的区域中,而与述及的蒸汽分布室(51)相通的第二组蒸汽出口(53)则都集中在底部(10)的熨烫板(21)的前梢部(1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熨斗,其特征在于,述及的第二组蒸汽出口(53)限定了一个大致为三角形的蒸汽区域(57),这个三角形区域的顶点(59)接近底部的熨烫板(21)的前梢(11)的顶点(6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熨斗,其特征在于,述及的蒸汽分布室(51)同样大致呈三角形,这三角形的顶点(55)紧靠述及的底部中基体(15)前梢(11)的顶点(56)。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熨斗,所述底部中热基体(15)和熨烫板(21)具有同一纵向对标轴线(XX’),其特征在于,蒸汽分布室(51)相对于述及的底部中基体(15)的对称轴线(XX’)是一对称外形。
5.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蒸汽熨斗,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底部中热基体(15)的下表面(23)上,蒸汽分布室(51)的后中央部经过一个用来把从通道(49)出来的蒸汽引向述及的蒸汽分布室(51)的纵向小槽(65)由蒸汽压缩室(63)延伸,通道(49)与述及压缩室(63)的后部连通,这个压缩室(63)与底部的熨烫板(21)上相应的蒸汽出孔(68)相通。
6.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蒸汽熨斗,其特征在于,蒸汽压缩室(63)近似为一个两底基本上都和底部的热基体(15)的轴线XX’正交的梯形,而述及的直槽(65)和述及的梯形压缩室(63)都相对于底部中基体(15)的轴线(XX’)成轴对称。
全文摘要
所述熨斗有一个由热基体(15)和装在这个基体下面的熨烫板(21)组成的底部(10),以及两个汽化室(28,29),其中一个汽化室(28)通过相应的蒸汽分布通道(35)和熨烫板上的第一组蒸汽出孔(38)相通,而另一个汽化室(29)通过一个在基体下表面(23)上的且与这个汽化室(29)相通的蒸汽分布室(51)同熨烫板上的第二组蒸汽出口(53)相通。依据本发明,此蒸汽分布室(51)位于热基体(15)的前梢(11)的区域中,而第二组蒸汽出口(53)则集中在底部的熨烫板(21)的前梢部(11)。
文档编号D06F75/08GK1205752SQ9619915
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3日
发明者J·P·A·A·鲍勒奥, G·德马纳维勒 申请人:穆里内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