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9230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甲醛的棉布的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在成衣中用于 吸附成衣上残余甲醛的棉布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服装面料市场的日益成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满足人类的需 求,现今服装面料不仅具有天然纤维的舒适透气性能,又具有化学纤维的不易起皱、不收缩 性能,能随意穿着、放置、能随环境温度变化而产生保暖或散热效果,能抗高温,能抗菌,能 抗紫外线等。要达到以上效果,服装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不同的助剂,助剂中难免会 含有己二酸二酰肼ADH,使得面料的甲醛含量超标,不利于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该制作的甲醛吸附 棉应用于成衣中,用于吸附甲醛,有效解决甲醛超标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材料棉织物在185~195°C环境下进行预定型处理; 将预定型后的棉织物进行煮漂前处理; 再将棉织物进行烘干后处理,烘干后的棉织物在定型机上进行后整处理,在定型机槽 里加入甲醛捕捉剂,甲醛捕捉剂用量与水的比重为(10~50克):1升; 将后处理完的棉织物进行密封处理,将后将密封后的棉织物裁剪成相应规格尺寸以待 使用。
[0005] 所述煮漂前处理具体为,往40°C的水中加入渗透精炼剂,加入的渗透精炼剂与水 的比重为1克:1升,然后在水中加入预定型后的棉织物,将溶液升温至50°C,接着往溶液中 加入氢氧化钠,该氢氧化钠用量与水的比重为1. 2克:1升,然后将溶液升温到60°C,接着往 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加入的双氧水与棉织物按百分比计为6 :1,再把溶液温度升至100°C, 然后将溶液温度降至40°C,加入醋酸和除氧酶进行中和处理,醋酸和布按重量比计为0. 5 : 1,除氧酶与布按布重量百分比计为〇. 4 :1。
[0006] 所述煮漂前处理过程中,将溶液从40 °C升温至50 °C,50 °C升温至60 °C,60 °C升温 至100°C的时候,均以4°C每分钟的速率进行升温操作。
[0007] 所述煮漂前处理过程中,将溶液温度升至100°C后,还在100°C的温度下保温15~ 25分钟,使棉织物得到充分的煮漂。
[0008] 所述棉织物后烘干处理过程中,定型机槽里加入甲醛捕捉剂后,控制定型机车速 25米每分钟的速度运行,上超喂50%,温度160°C的状态下对棉织物进行浸轧。
[0009] 所述甲醛捕捉剂选择型号为FK-112的甲醛捕捉剂。
[0010] 所述原材料棉织物选择不产生异味的棉织物。
[0011] 本发明制作的吸附棉应用于成衣中,用于吸附成衣中残留的甲醛,确保成衣中甲 醛含量不会超标,达到健康、环保效果,有效确保成衣质量,极大的降低了成衣返修成本,为 企业解决了行业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 述。
[0013]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材料棉织物在185~195°C环境下进行预定型处理。其中选取吸附效果良好且 不会产生异味的棉布作为原材料棉织物,如选择型号为CEJ0381的棉布作为原材料。由于 棉织物在潮湿状态下有一定的可塑性,通过门幅及超喂的控制使棉织物在设定的温度和时 间内,可获得稳定的结构和尺寸的原理,因此,选择在最佳的温度195°C环境下进行预定型 处理。
[0014]S2,将预定型后的棉织物进行煮漂前处理。该煮漂前处理具体为,先往40°C的水中 加入渗透精炼剂,加入的渗透精炼剂与水的比重为1克:1升,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在水中加 入预定型后的棉织物,将溶液以4°C每分钟的速率升温至50°C,接着在50°C的温度环境下 往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该氢氧化钠用量与水的比重为1. 2克:1升,混合均匀后再将溶液 以4°C每分钟的速率升温到60°C,接着在60°C的温度环境下往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加入的 双氧水与棉织物按百分比计为6 :1,然后再把溶液以4°C每分钟的速率升至100°C,并且在 l〇〇°C的温度环境下保温15~25分钟,尤其最佳的保温时间为20分钟,而且在本方法中都 采用20分钟的保温时间,使棉织物进行充分的煮漂处理,然后将溶液从100°C降至40°C,接 着在40°C的温度环境下加入醋酸和除氧酶进行中和处理,醋酸和布按重量比计为0. 5 :1, 除氧酶与布按布重量百分比计为0.4 :1,其中除氧酶优先选择G-50除氧酶。
[0015]S3,对棉织物进行煮漂前处理后,再将棉织物进行烘干后处理,烘干后的棉织物 在定型机上进行后整处理,在定型机槽里加入甲醛捕捉剂,甲醛捕捉剂用量与水的比重为 (10~50克):1升,其中以甲醛捕捉剂用量与水的比重为20克:1升为最佳混合比例状态。 在定型机槽里加入甲醛捕捉剂后,控制定型机车速25米每分钟的速度运行,上超喂50%,温 度160°C的状态下对棉织物进行浸轧。甲醛捕捉剂可优选选择型号为FK-112的甲醛捕捉 剂。
[0016]S4,将后处理完的棉织物进行密封处理,将后将密封后的棉织物裁剪成相应规格 尺寸以待使用。通过将棉织物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棉织物布样上的甲醛捕捉剂挥发而失效。 在生产应用中,对密封后的棉织物布样进行快速的裁剪,吸附棉需与内衣大小相当,最佳规 格为14. 5CM*30CM,保证应用在内衣或者成衣中。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裁剪成其他尺寸, 以配合实际使用。
[0017] 下面再辅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8] 实施例一,按照以上所述制作方法,制作三款甲醛吸附棉,分别标记为甲醛吸附棉 A、甲醛吸附棉B和甲醛吸附棉C。其中甲醛吸附棉A为采取甲醛捕捉剂用量与水的比重为 10克:1升所制成;甲醛吸附棉B为采取甲醛捕捉剂用量与水的比重为20克:1升所制成; 甲醛吸附棉C为采取甲醛捕捉剂用量与水的比重为50克:1升所制成。
[0019] 再取多块锦纶布分别吸附甲醛,将该锦纶布上的甲醛含量控制在100ppm、200ppm、 300ppm,其中甲醛含量为lOOppm的标记为锦给布A,甲醛含量为200ppm的标记为锦给布 B,甲醛含量为300ppm的标记为锦纶布C。将以上不同甲醛含量的每个布样分成9份,共27 份,每份布样重量为2克,总共54克。制作的甲醛吸附棉A,甲醛吸附棉B和甲醛吸附棉C 的数量、规格尺寸与所选的锦纶布保持一致。然后将甲醛吸附棉A对应与锦纶布A-起放 置在密封袋中,甲醛吸附棉B则与锦纶布B-起放置在密封袋中,甲醛吸附棉C与锦纶布C 一起放置在密封袋中,分别放置1天、3天和7天后再拿出对各布样进行甲醛含量的检测,结 果见下表格一所不。
[0020] 表格一
【主权项】
1. 一种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材料棉织物在185~195°C环境下进行预定型处理; 将预定型后的棉织物进行煮漂前处理; 再将棉织物进行烘干后处理,烘干后的棉织物在定型机上进行后整处理,在定型机槽 里加入甲醛捕捉剂,甲醛捕捉剂用量与水的比重为(10~50克):1升; 将后处理完的棉织物进行密封处理,将后将密封后的棉织物裁剪成相应规格尺寸以待 使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漂前处理具体 为,往40°C的水中加入渗透精炼剂,加入的渗透精炼剂与水的比重为1克:1升,然后在水中 加入预定型后的棉织物,将溶液升温至50°C,接着往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该氢氧化钠用量 与水的比重为1. 2克:1升,然后将溶液升温到60°C,接着往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加入的双氧 水与棉织物按百分比计为6 :1,再把溶液温度升至KKTC,然后将溶液温度降至40°C,加入 醋酸和除氧酶进行中和处理,醋酸和布按重量比计为〇. 5 :1,除氧酶与布按布重量百分比 计为0? 4 :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漂前处理过程 中,将溶液从40 °C升温至50 °C,50 °C升温至60 °C,60 °C升温至100 °C的时候,均以4 °C每分钟 的速率进行升温操作。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漂前处理过程 中,将溶液温度升至l〇〇°C后,还在100°C的温度下保温15~25分钟,使棉织物得到充分的 煮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织物后烘干处 理过程中,定型机槽里加入甲醛捕捉剂后,控制定型机车速25米每分钟的速度运行,上超 喂50%,温度160°C的状态下对棉织物进行浸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醛捕捉剂选择 型号为FK-112的甲醛捕捉剂。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棉织物选 择不产生异味的棉织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醛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将原材料棉织物在185~195℃环境下进行预定型处理;将预定型后的棉织物进行煮漂前处理;再将棉织物进行烘干后处理,烘干后的棉织物在定型机上进行后整处理,在定型机槽里加入甲醛捕捉剂,甲醛捕捉剂用量与水的比重为(10~50克):1升;将后处理完的棉织物进行密封处理,将后将密封后的棉织物裁剪成相应规格尺寸以待使用。本发明制作的甲醛吸附棉,应用在成衣上,能迅速、彻底地消除纺织品上残余的甲醛,且不影响纺织品的外观与各项性能,有效地解决了衣服甲醛超标的难题。
【IPC分类】D06M13-188, B01J20-26, D06L3-02, D06M101-06, D06M16-00, B01J20-30, D06M11-38, B01D53-02
【公开号】CN104790199
【申请号】CN201510154603
【发明人】孙华叶, 丁曼
【申请人】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