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便携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84459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便携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是一种具有折叠便于携带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洗衣机虽然品种、规格很多,但在结构上都是由外壳和面板总成,盛水桶(夕卜桶)、脱水桶(内桶)一体化进行工作的。在应用上规格较小的基本都用于住宅家庭,但是对于住宅面积较小的家庭来讲,卫生间总是显得狭小拥挤,若是能把洗衣机变成折叠式的那么便可以为节省卫生间空间做贡献。近几年来,房车得到了显著发展,有数据显示近四五年我国房车拥有量年均增幅超过40%。对于喜欢自驾房车的旅行者来说,在有限的房车空间里准备足够的必须品是非常重要的,折叠式便携洗衣机可以作为节约空间电器里的一项,为人类生活提高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折叠式便携洗衣机,该洗衣机不仅具有传统的洗衣功能而且具有可折叠性,对房车或自驾旅行者具有重要意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便携洗衣机,包括内桶、外桶,所述内桶由上下两层构成,上下两层同轴相套,上层设有四个L型槽,下层设有四个对应的孔。
[0005]折叠式洗衣机展开使用时,下层用圆头螺栓通过其上的孔与上层的L型槽固定连接。
[0006]外桶为软质波纹管,上端通过法兰盘与洗衣机的机盖相连,机盖下方均布的有四个气缸,用于气动的方式让外桶和机盖同步上升。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洗衣机折叠部分分为内桶和外桶,内桶的折叠方法为:将洗衣机内桶变为上下两层,此两层上大下小,同轴相套,上层会用四个L型槽,下层有四个对应的孔,上层和下层用圆头螺栓通过孔和L型槽联接,圆头螺栓可以延槽上下运动,锁紧为圆头螺栓扭转后卡死在L型槽底端锁紧。外桶用软质波纹管代替,上端通过法兰盘与洗衣机机盖相连,用螺钉均布定死,洗衣机机盖下方会均布的有四个气缸。用气动的方式让外桶和机盖同步上升。该洗衣机不仅具有传统的洗衣功能而且具有可折叠性,对房车或自驾旅行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喜欢自驾房车的旅行者来说,在有限的房车空间里放置折叠式便携洗衣机可以作为节约空间电器里的一项,为人类生活提高质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内桶上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桶上层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内桶下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桶上层与下层配合示意图;
图5是外桶为软质波纹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折叠式便携洗衣机,包括内桶、外桶、法兰盘、洗衣机的机盖、四个气缸等。洗衣机内桶和外桶分别进行折叠,内桶变为上下两层,此两层上大下小,同轴相套,上层有四个L型槽1,下层有四个对应的孔2。上层与下层用圆头螺栓通过孔2和L型槽I连接,圆头螺栓可以延槽上下运动,锁紧方式为圆头螺栓扭转后卡死在L型槽I底端从而锁紧。
[0011]如图5所示,外桶用软质波纹管代替,上端通过法兰盘与洗衣机机盖相连,用螺钉均布定死,洗衣机机盖下方会均布的有四个气缸。用气动的方式让外桶和机盖同步上升。
[0012]外桶与洗衣机机盖的连接方法为:上端通过铝圈与洗衣机机盖相连,用螺钉均布定死。
[0013]折叠后展开方法:(1)内桶的展开方法:手动拉起内桶上层,扭转后通过圆头螺栓扭转后卡死在L型槽底端锁紧,(2)外桶的展开方法:洗衣机机盖下方会均布的有四个气缸。用气动的方式让外桶和机盖同步上升。
[0014]折叠方法:(1)先进外桶折叠,将排气阀打开,外桶和机盖会自动下降,(2)进行内桶折叠,手动拉起内桶上层脱离卡槽后旋转放下即可。
【主权项】
1.一种折叠式便携洗衣机,包括内桶、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由上下两层构成,上下两层同轴相套,上层设有四个L型槽(I),下层设有四个对应的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便携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折叠式洗衣机展开使用时,所述下层用圆头螺栓通过其上的孔(2)与上层的L型槽(I)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便携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为软质波纹管,上端通过法兰盘与洗衣机的机盖相连,机盖下方均布的有四个气缸,用于气动的方式让外桶和机盖同步上升。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便携洗衣机,包括内桶、外桶,所述内桶由上下两层构成,上下两层同轴相套,上层设有四个L型槽,下层设有四个对应的孔。折叠式洗衣机展开使用时,下层用圆头螺栓通过其上的孔与上层的L型槽固定连接。外桶为软质波纹管,上端通过法兰盘与洗衣机的机盖相连,机盖下方均布的有四个气缸,用于气动的方式让外桶和机盖同步上升。该洗衣机不仅具有传统的洗衣功能而且具有可折叠性,对房车或自驾旅行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喜欢自驾房车的旅行者来说,在有限的房车空间里放置折叠式便携洗衣机可以作为节约空间电器里的一项,为人类生活提高质量。
【IPC分类】D06F37-26, D06F37-12
【公开号】CN104805643
【申请号】CN201510199194
【发明人】冯冬, 王得旗, 柴敬亮, 候金星, 徐洪涛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