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从器具延伸的软线进行引导的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05703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的方向相对于其接合部分5进行旋转。图2清楚地示出了引导管4仅在板表面3a上方投影出短的距离,这意味着线缆8在熨斗6处于其如所示出的熨烫位置时从其以向下的方向朝向引导管4并向下通过该引导管4进行延伸。该配置形式减少了线缆8与引导管4的摩擦,这使得线缆8在熨斗在板表面3a上以任何方向移动时都更为自由地通过引导管4进行滑动。从引导管4处于板3的表面3a下方的下端所悬垂的线缆8的重量有助于线缆8在熨斗6以朝向设备I的方向进行移动时通过引导管4移动回去。线缆8可以始终向下延伸到底板或插座,上述插座诸如供电插座。该供电插座可以位于低于引导管4的水平高度而使得线缆8从引导管4向下悬垂。可替换地,即使该供电插座与引导管4处于相同水平或高于引导管4,线缆在朝向供电插座向上延伸或打圈之前仍然将从引导管的末端向下悬垂,该部署形式始终使得从引导管4的末端向下悬垂的线缆的长度足以在从器具延伸至引导管4上端的线缆上形成拉动,从而使得这部分线缆基本上保持拉紧或拉直,而使得其始终在其中没有任何扭结或环绕的情况下直接从该器具延伸至引导管4。
[0040]图2还示出了引导管4被提供以沿其长度延伸的开槽9。线缆8可以通过开槽9被推入开口 4a之中。优选地,开槽9的宽度至少稍小于线缆8的宽度而使得必须对线缆8施加一定程度的力以将其推过开槽9并且推入开口 4a中。虽然预见到引导管4将由弹力柔性材料所制成而使得其在线缆8压向开槽9时稍微发生形变以打开开槽9并允许线缆8在开口 4a恢复其原始形状并且将线缆8捕获于引导管4内之前被送入开口 4a之中,也可能依赖于线缆8自身的弹性以及其在被推向开槽9时变为扁平的趋势,因此使得其能够通过开槽9并且进入开口 4a之中。虽然开槽9被示为以平行于引导管4的纵向轴线的方向进行延伸,但是还预见到,开槽9能够以圆周或螺旋的方式绕引导管4进行延伸,因为这样也将会防止线缆8通过开槽9从开口 4a掉出。该开槽有效地用作一种锁闩以将线缆固定在开口 4a之内,同时仍然使得其能够在已经完成熨烫时由用户轻易去除。在另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该开槽可以包括铰接的门或盖子,其在打开时允许将线缆插入并且在该盖子关闭时将其保持引导管4的通路之内。
[0041]开口 4a可以是基本上圆柱形形状以匹配通过其延伸的线缆或软线的形状。其还将具有大于要容纳于其内的线缆8的直径而使得线缆8能够在开口 4a内自由滑动。开口4a还可以至少朝向其上端和下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展开以在线缆8通过引导管4时向其提供更大的曲率半径,这进一步提高了线缆8通过开口 4a的移动性。
[0042]图3图示了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以示出引导管4和接合部分5可以如何互相连接从而允许它们之间绕轴线X-X的枢轴旋转移动,但还能够预见到多种其它形式的枢轴连接。在图3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引导管4被提供以连接器部分10,其可以与引导管4整体形成或者模制,或者不然就与之刚性接合。连接器部分10从引导管4的末端之间的中途的点远离引导管4横向延伸。连接器部分10具有能够弹性形变的柄11,其具有头部Ila和底座12。接合部分5具有开孔13,其形状和大小被设置为使得柄11在它们被推过开孔13时由于在头部Ila和开孔13边缘之间的接触而向内发生形变。一旦头部Ila已经离开开孔13,柄11就向外卡住以将引导管4连接至接合部分5。底座12的直径小于接合部分5中的开孔13的直径,从而连接器部分10能够在开孔13中绕轴线X-X进行旋转。在其它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接合部分和引导管4可以使用螺钉互相耦合,这允许接合部分和引导管4之间的枢轴移动。
[0043]接合部分5能够采取许多不同的形式。其主要要求是要能够将引导管4稳定且牢固地接合至熨烫板3的边缘2、支撑衣架或者其它一些支撑器件。如果要接合至熨烫板3的边缘2,其就能够接合至在其上实施熨烫的表面的边缘,熨斗被置于其上的托盘的边缘,或者熨烫板上沿其边缘或从其伸出的其它一些部分。因此,其应当能够轻易针对不同熨烫板进行调适,而使得其例如能够适用不同厚度的熨烫板3而不会对板3或者接合到板3的任何熨烫板覆盖物造成任何损坏。优选地,接合部分5完全独立于熨烫板3而使得其不仅可以随任何熨烫板3使用,而且还使得其能够被用户定位于熨烫板3的边缘2周围的任何优选位置并且在不需要时被轻易且快速地拆除。接合部分5可以包括弹簧加载杠杆、磁体、基于碟形螺钉的G型夹具、具有由于弯曲应力而抓紧的形状的柔性材料、扣压带等。
[0044]如现在将参考图4a和4b所描述的,接合部分5的优选形式采用弹簧加载杠杆的形式。枢转接合至引导管4的接合部分5包括上板14和安装至上板14以便绕轴线B-B进行旋转的下板15。扭力弹簧16在正常情况下将上板和下板14、15压紧在一起以夹住处于它们之间的任何东西。为了使用该设备,用户抵抗弹簧16所施加的扭力而将该下板15远离上板14进行旋转(即以箭头C所示的方向)并且将设备定位为使得熨烫板3的边缘2位于上板和下板14、15之间。当放开下板15时,其朝向上板14弹回以将熨烫板3的边缘2抓在上板和下板14、15之间。扭力弹簧16的强度被选择为使得该设备即使在用力熨烫的期间也将保持就位,而且使得其可以轻易地一起从熨烫板3的边缘取下和/或在熨烫期间按照用户的要求重新定位。
[0045]图5a和5b示出了可替换实施例。该实施例类似于图4a和4b的实施例,区别在于引导管4与上板14整体形成,并且因此表示了在之前实施例的功能方面稍有妥协,因为引导管14无法相对于接合部分进行枢轴旋转。然而,该实施例具有较少的零件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而且潜在具有增加的鲁棒性,同时仍然解决了以上所提到的线缆管理的问题。
[0046]如图5a和5b所示,设备17包括整体形成的主体,其包括引导部分18和上夹持臂19。一对翼部20从上夹持臂19的相对边缘进行延伸并且具有通过它们中的每一个所对准的开孔21以接纳轴22,后者还延伸通过与下夹持臂24整体形成的凸块23。如图4a和4b的实施例一样,扭力弹簧(未示出)被提供以控制下夹持臂24相对于上夹持臂19的移动。下夹持臂24具有延伸部分25并且引导部分18的上端具有腹板26。用户可以将拇指放置在腹板26上并且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放在延伸部分25上,并且紧握或捏动而使得下夹持臂25从其闭合位置朝向其打开位置进行枢轴转动(以图5b中的箭头D的方向),因此使得其更易于操控并且接合设备17和/或将其从熨烫板3的边缘2取下。类似的腹板和延伸部分还可以提供给图4a和4b的实施例以使得用户能够使用捏动移动来打开夹具。
[0047]现在将参考图6、7a和7b对另外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在该实施例中,接合部分5已经被沿熨烫板3的边缘2所接合的滑动轨道30所替代。引导管31具有滚轮32,其可滑动地容纳于滑动轨道30中,从而除了能够旋转之外,引导管31现在还能够在滑动轨道30内沿熨烫板的边缘2横向滑动(以图6中的箭头“E”的方向)。轨道30具有平滑表面以减少与滚轮32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