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布的雕绣方法_2

文档序号:9541873阅读:来源:国知局
修剪操作还包括下述步骤:修剪第一个布片、第二个布片及第三个布片的边缘形成波浪形、锯齿形或者长条形的边缘。传统的操作过程是在雕绣完成后,在雕绣作品上粘上或缝上布条,增加了劳动量,且布条与绣布连接处难以隐藏,影响雕绣作品的美观性;而本发明只需直接对三个布条边缘进行修剪即可,操作方便,且三个布片连接处依次插接隐藏,不会外露,更加美观。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工具准备中的(c)制作硬化水过程为:取番薯粉和水以1:10的比例添加至容器内并搅拌形成混合物,然后加热该容器,至混合物呈透明糊状即可,待混合物冷却后装入喷瓶内待用。所述硬化水由番薯粉和水组成,且以1:10的比例添加,所需原料少,节能环保,加工也方便。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吸水布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传色体尺寸,且该传色体与吸水布对立设置。该设置使吸水布具备良好的吸水效果。
[0009]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具备立体效果,且能精确控制图案的凹凸程度,图案边界分明,吸引人眼球,上色速度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0011]图2为本发明的制作传色体的流程图。
[0012]图3为本发明的针体和置线容器结构示意图一。
[0013]图4为本发明的针体和置线容器结构示意图二。
[0014]图5为本发明的针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发明刺绣操作时的绣布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发明刺绣操作时的绣布剖视图。
[0017]图8为本发明的绣布顶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发明的调节针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10为本发明的调节针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11为本发明的调节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2]如图1-11所示,一种绣布的雕绣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工具准备,包括(a)制作轮廓板、(b)制作绣针、(C)制作硬化水及(d)制作厚度控制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a)制作轮廓板,取一木板,在木板的一面雕刻出刺绣图案的轮廓线凸部,该轮廓线凸部凸出于木板一面;然后在木板另一面上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两个按压把持部,进而制成轮廓板,所述按压把持部可方便人手握持。所述按压把持部弯曲成弧形,所述固定件为螺丝或螺栓等紧固零件。
[0023](b)制作绣针,包括制作针体2a和制作置线容器2b两个步骤,所述针体2a和置线容器2b的结构如图3-5所示。
[0024]具体的,(i )制作针体2a,取医用输液针管,如图5所示,在输液针管倾斜一端的侧壁上开设一线孔21a和线槽22a,线槽22a连通线孔21a与外界,且该线槽22a沿输液针管周向延伸设置,即所述线槽22a的一端连通线孔21a,线槽22a的另一端沿输液针管周向延伸连通外界;且线槽22a连通外界的一端两侧均形成向线槽22a内凹陷的弧形阻挡部23a,进而防止针体2a作为普通绣针使用时勾住绣布或绣线,且线孔21a直径大于线槽22a的宽度,进一步防止针体2a作为普通绣针使用时勾住绣布或绣线,这样的设置即能保证针体像普通绣针一样缝制图案,又可作为钩针使用,作为钩针使用时可人为将绣线从线槽卡入线孔内,实现一物多用,绣出的图案更加多姿多彩;所述输液针管另一端为供绣线穿入的入线口,进而制成针体2a。
[0025](ii)制作置线容器,用模具制成一带内腔的主体21b和盖体22b,该主体21b可为圆柱体、长方体或正方体。盖体22b可连接主体21b顶部,该盖体22b与主体21b螺纹连接,当然也可是卡接或插接,该内腔23b用于安置绕线部件2c,该绕线部件2c为缠绕绣线的部件,主体21b底部开设一通孔,用模具制作一弹性环套24b,该弹性环套24b由橡材料制成,弹性环套24b外壁加工成一固定环槽,该固定环槽卡于通孔处,弹性环套24b的内环大小为刚好可供针体2a带入线口一端插入,该弹性环套24b可夹紧针体2a,进而完成置线容器的制作。
[0026](c)制作硬化水,取番薯粉和水以1:10的比例混合添加至容器内;然后搅拌形成混合物,再加热该容器,至混合物呈透明糊状即可,待混合物冷却后装入喷瓶内待用。
[0027](d)制作厚度控制件,包括下述三个步骤:
(i)制作调节板3a,取两长条形钢片,将钢片的角均磨成弧形,然后再用打孔机器在钢片的两端开设固定孔,制成两调节板;如图6和图7所示。
[0028](ii)制作调节针3b,再另取输液针管,沿该输液针管长度方向均匀开设调节孔31b,该调节孔31b的间距可根据需要设置,该调节孔31b决定了绣布的厚度控制范围,该调节孔31b沿输液针管直径方向延伸设置,输液针管的一端为尖端,在调节针3b的另一端固定一端头32b,该端头32b可为塑料块或金属块,且该端头32b也可呈圆柱形,此时端头32b的直径大小必须为调节针3b直径的7倍以上;如图9和图10所示。
[0029](iii)制作调节套3c,如图11所示,用模具制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套管半体31c,两个套管半体31c可拼接成一个空心的套管,其中一个套管半体内壁加工成一套孔,另一个套管半体内壁加工成一插柱33c,插柱33c可穿过调节针3b上不同的调节孔31b连接套孔,进而使两个半体合成一个套管,完成厚度控制件的制作。
[0030](2)制作绣布,如图7和图8所示,绣布包括绣布底层4a、绣布顶层4b及海绵中间层4c,海绵中间层4c位于绣布顶层4b和绣布底层4a之间,绣布顶层4c由不同颜色的三个布片组成;其连接过程如下:取海绵修剪成与绣布底层4a大小相等的海绵中间层4c,然后用胶水把海绵中间层4c粘至绣布底层4a的上表面;再取不同颜色的布料修剪成三个布片,将第一个布片41b顶边连接海绵中间层4c的顶边,第二个布片42b顶边从第一个布片41b底边穿至第一个布片41b和海绵中间层4c之间,第三个布片43b顶边从第二个布片42b底边穿至第二个布片42b与海绵中间层4c之间,然后将第一个布片41b顶边、第二个布片顶边42b、第三个布片43b顶边与海绵中间层4c缝制成一体结构,三个布片的颜色排列方式可根据图案需要任意调整。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绣布顶层的布片数量可以是三片以上,当然时,所述布片的颜色也可以是两种或三种以上。
[0031](3)制作传色体,如图2所示,给可染色的布料染上颜色,然后将该布料烘干,将布料裁剪成与绣布待染色轮廓区域大小、形状相等的传色体,该布料一般采用棉或纱,这样裁剪后传色体的边缘不易散开,保证修剪后的传色体尺寸、大小不变。
[0032](4)绣布轮廓线印制、上色,对轮廓板的轮廓线凸部进行上色,即在轮廓线凸部上涂上颜色,握住按压把持部,把轮廓线凸部压到绣布上,进而将轮廓线上的颜色印到绣布上,然后在绣布上绣出轮廓线,把传色体固定在轮廓线内,且传色体位于绣布的一面上;将绣布的另一面贴紧于一吸水布上,取喷瓶,再将硬化水均匀地喷到传色体上,该吸水布为吸水棉布,且该传色体与吸水布对立设置,同时该吸水布的尺寸等于传色体尺寸,当然吸水布的尺寸也可以是大于所述传色体,进而使吸水布能可快速吸收从传色体中扩散出的染料和多余的硬化水,防止染料扩散。用发热板将传色体压于吸水布上,该发热板通电后,温度控制在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