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瓦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39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瓦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瓦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遮覆于锁固螺栓的外表侧,且组装简便,兼具保护及美观等功效的金属瓦结构。
然而,上述此种传统的金属瓦或波浪板结构,其由于结合锁固各金属瓦或波浪板的螺钉是直接暴露在外,容易受日晒。雨水及灰尘等侵蚀而造成腐蚀。损坏,致使维修拆卸时极为不便,此为其一使用上的缺点;再者,各螺钉是直接曝露在外,也对装设金属瓦或波浪板的建筑物整体外观上产生影响,有碍其观瞻,此为其另一使用缺点。
有鉴于常见金属瓦结构有上述的缺点,发明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金属瓦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金属瓦的各瓦本体二侧沿其边缘设置有凸起适当高度的侧凸胁,各侧凸肋顶侧设有多个贯孔,藉由各瓦本体以侧凸肋相互叠置,利用螺钉先后贯穿一补强压板及二瓦本体的贯孔而螺合固定于建筑物的梁柱上,而上述补强压板的二侧是略呈向下斜伸,可供一上饰盖以两侧预设的弯曲钩部扣合定位,利用该上饰盖遮覆于补强压板及各锁固的螺钉上方,以达到兼具保护及美观等双重的功效,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此种金属瓦改良结构,其于各瓦本体的侧凸肋二端部分设有一贯孔,可供一螺栓贯穿而螺合于一侧饰板的螺孔内,使该侧饰板得以与各瓦本体结合定位,该侧饰板上设有多个凸部,可供嵌入各侧凸肋的底缘,产生一密合接触,而侧饰板的底缘是呈一平直,藉以形成一美观的屋檐结构,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合部位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组合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由该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包括第一瓦本体1、第二瓦本体2、补强压板3、上饰盖4及侧饰板5等部份,其中该第一瓦本体1于二衔接边侧设有略呈 形凸起的外侧凸肋11、内侧凸肋12,该外、内侧凸肋11、12中段设有多个贯孔111、121等距分布,并于二端侧边缘分别另设有一贯孔112、122,而其中外侧凸胁11的边侧另设有一延伸边缘113,且第一瓦本体1于外、内侧凸肋11、12之间另设有至少一平行延伸的中央补强肋13,以导引雨水并增加板体的抗挠曲强度,第二瓦本体2的一侧设有与该外侧凸肋11相同形状的侧凸肋21,另侧则设有一具相同凸起高度的搭钩部22,该侧凸肋21、搭钩部22中段设有多个贯孔211、221等距分布,且于二端侧分别另设有一贯孔212、222,而该侧凸肋21的边侧另设有一延伸边缘213,又第二瓦本体2于侧凸肋21、搭钩部22间至少设有一平行延伸的中央补强肋23,补强压板3是一短板片,其上至少于中央设有一贯孔31,于其一端部则可另设有一贯孔32,该补强压板3的二旁侧则向下斜伸的斜翘部33,上饰盖4是一具弧形断面的长条体,其二旁侧设有向内弧形上翘的钩部41,侧饰体5是一长条板片,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部51、52,该凸部51是对应于第一瓦本体1的外侧凸肋11、内侧凸肋12(或第二瓦本体2的侧凸肋21),而凸部52则是对应于中央补强肋13(或中央补强肋23),且于该凸部51的顶侧设有螺孔511。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组合示意图及结合部位的剖面图,由其参照图4的完整组合外观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各第二瓦本体2是以搭钩部22搭置于另一第二瓦本体2的侧凸肋21上方,使各贯孔221、222与贯孔211、212相互重合,而最边侧的第二瓦本体2则以其搭钩部22搭置于一第一瓦本体1的内侧凸肋12上方,使其贯孔221与贯孔121相互重合,再分别以一螺钉311贯穿多个补强压板3的贯孔31以及各贯孔221、211而螺入建筑物的梁柱内定位,使各第二瓦本体2与该第一瓦本体1得以衔接并结合固定,然后,以上饰盖4压合于补强压板3上,利用二侧的钩部41钩持于斜翘部33,可使上饰盖4于补强压板3上形成遮覆定位,而侧饰板5则是设置于该结合后的第一、二瓦本体1、2边缘(一般为较低一侧),其凸部51恰可嵌入各第一瓦本体1的外、内侧凸肋11、12或第二瓦本体2的侧凸肋21下方,而凸部52则可嵌入第一瓦本体1的中央补强肋13或第二瓦本体2的中央补强肋23下方而形成密合,利用螺栓321分别贯穿最边侧补强压板3的贯孔32、第二瓦本体2的贯孔222、212及第一瓦本体1的贯孔122、112而螺入侧饰板5的螺孔511内,利用该侧饰板5底侧的平直边缘而可于结合后的第二瓦本体2、第一瓦本体1边侧形成一美观的屋檐。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由该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时,可直接以一第一瓦本体1的内侧凸肋12搭置于另一第一瓦本体1的外侧凸肋11上而相互衔接,于最边侧第一瓦本体1的内侧凸肋12则与另一反向第一瓦本体1的内侧凸肋12相互叠置,分别以螺钉311贯穿各补强压板3的贯孔31及各第一瓦本体1的贯孔111、121而可结合固定之,其余上饰盖4、侧饰板5等元件的结构及详细定位方式,已如前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多作叙述。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瓦改良结构确实具有组装简便、保护结合部位及美化整体外观的功效,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含盖。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瓦改良结构,其至少包括第一瓦本体、第二瓦本体、补强压板、上饰盖等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瓦本体,二衔接边侧分别设有略呈形凸起的一外侧凸肋与一内侧凸肋,该外、内侧凸肋顶侧中段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贯孔,且第一瓦本体于外、内侧凸肋之间另设有至少一平行延伸的中央补强肋;所述的第二瓦本体,一侧设有与前述第一瓦本体的外侧凸肋相同形状的侧凸肋,另侧则设有一具相同凸起高度的搭钩部,该侧凸肋、搭钩部顶侧中段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贯孔,且第二瓦本体于侧凸肋、搭钩部间至少设有一平行延伸的中央补强肋;所述的补强压板,是一短板片,其上至少于中央设有一贯孔,而于其一端部则可另设有一贯孔,而补强压板的二旁侧则向下斜伸的斜翘部;所述的上饰盖,是呈一长条片状,其二旁侧设有向内弧形上翘的钩部;藉由该第二瓦本体以其搭钩部叠置于该第一瓦本体的内侧凸肋上方,使其贯孔相互重合,分别以一螺钉贯穿各补强压板及第一、二瓦本体的贯孔而螺入建筑物的梁柱内定位,使该第二瓦本体与与第一瓦本体得以衔接并结合固定,再以上饰盖压合于补强压板上,利用其二侧的钩部钩持于斜翘部,可使上饰盖于补强压板上形成遮覆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瓦本体于其外、内侧凸肋及第二瓦本体于侧凸肋、搭钩部二端侧边缘另设有一贯孔,可供一穿透补强压板的螺栓贯穿后螺合于一长条状侧饰板定侧预设的螺孔内,使该侧饰板结合于第一、二瓦本体边缘形成一屋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饰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部,可分别对应于第一瓦本体的外、内侧凸肋、中央补强肋或第二瓦本体的侧凸肋、中央补强肋,使该侧饰板于结合时,可紧密贴合于第一、第二瓦本体的底缘。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瓦本体的外侧凸肋外侧与第二瓦本体的侧凸肋外侧分别向外设有一延伸边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瓦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金属瓦的各瓦本体二侧沿其边缘设置有凸起适当高度的侧凸肋,各侧凸肋顶侧设有多个贯孔,藉由各瓦本体以侧凸肋相互叠置,利用螺钉先后贯穿一补强压板及二瓦本体的贯孔而螺合固定于建筑物的梁柱上,而该补强压板的二侧设有略呈向下斜伸的斜翘部,可供一上饰盖以两侧预设的弯曲钩部扣合定位,而于各瓦本体的侧凸肋二端部分设有一贯孔,可供一螺栓贯穿而螺合于一侧饰板的螺孔内,而使该侧饰板得以与各瓦本体结合定位,该侧饰板上设有多个凸部,可供嵌入各瓦本体的侧凸肋底缘,产生一密合接触,利用该上饰盖遮覆于补强压板及各锁固的螺钉上方,以达到保护及美观等功效,而侧饰板的底缘是呈一平直,可形成一美观的屋檐结构。
文档编号E04D1/00GK2600525SQ02279818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2日
发明者詹资福 申请人:詹资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