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组合式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44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施工用组合式内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组合式内模,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土木工程施工中供生产格子板结构用的组合式内模。
先前技术格子板结构广泛用于目前的土木及建筑工程领域中。例如制造业的厂房,特别是例如晶圆厂的高科技制造业厂房,均使用格子板做为安装机具设备的主要结构。
一般格子板制造方式,可分现场浇灌及预铸场预铸两种。然而不论是现场浇灌或预铸,均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内模,再灌注浆料于内模之间,以形成格子板。内模内部的空间即为中空的部分。
因于格子板成形后会因侧向压力而与内模紧密连接,不易脱模,故传统上于格子板成形后,保留内模于格子板上,亦即不将格子板与内模脱模。因此每一单位的格子板即需使用一定数量且无法重复使用的内模,增加模具成本。
若于设计上需要必需将格子板与内模脱模时,传统上采用破坏性的脱模方式。亦即对内模进行结构性破坏后,再将内模自格子板中取出。因破坏后的内模无法重复使用,此一脱模施工方式的成本与不脱模的施工方式近似。
此外,在上述习知施工方式中,每一格子板均需使用新内模来制造。当内模的生产品质不稳定时,格子板的生产品质容易同时受到影响。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组合式内模,供生产格子板结构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组合式内模,以提高脱模作业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组合式内模,以提高生产的模具可重复使用性。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模包含复数个第一模体及一第二模体。第一模体具有外侧弧面。相邻第一模体的外侧弧面可分离地相互连接,以形成第一外侧弧面。第二模体具有第二外侧弧面。第二外侧弧面具有对应的二侧边,此对应的二侧边分别可分离地连接第一外侧弧面的二侧边。由第二外侧弧面与第一外侧弧面组合而成一封闭的曲面。
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模进一步包含具形变能力的套模。套模套合于第一外侧弧面及第二外侧弧面所组合而成的封闭曲面外。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模实施例与底模组合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b为图2a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c为图2a所示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b为图3a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4b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5b为图5a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6b为图6a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组合式内模100第一模体101外侧弧面110第一外侧弧面113侧边120侧壁200第二模体210第二外侧弧面213侧边220侧壁300第三模体400套模500底模520侧模600定位装置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组合式内模。以较佳实施例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内模供使用于生产格子板结构之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模可依实际施工需要,应用于预铸结构生产工法或是现场灌浆的结构生产工法。如
图1所示的实施例,组合式内模10设置于底模500上。侧模520设于内模10的外侧。进行灌浆程序时于内模10外充填浆料以形成结构体,例如格子板。
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模包含复数个第一模体100及一第二模体200。第一模体100具有外侧弧面101。以较佳实施例而言,外侧弧面101为一连续的圆弧面,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外侧弧面101亦可包含曲率为零的平面或数个曲率不同或不连续的圆弧面。
相邻第一模体100的外侧弧面101可分离地相互连接,以形成第一外侧弧面110。此处所言可分离地连接包含抵接、搭接、卡接或藉由可拆式连接件等可分离的连接方式,且不必限制相对位移的连接方式。第一外侧弧面110包含有对应的二侧边113。以较佳实施例而言,第一外侧弧面110为数个外侧弧面101组成的连续圆弧面,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外侧弧面110亦可包含曲率为零的平面或数个曲率不同或不连续的圆弧面。
第二模体200具有第二外侧弧面210。以较佳实施例而言,第二外侧弧面210为连续的圆弧面,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二外侧弧面210亦可包含曲率为零的平面或数个曲率不同或不连续的圆弧面。第二外侧弧面210具有对应的二侧边213,此对应的二侧边213分别可分离地连接第一外侧弧面110的二侧边113。此处所言可分离地连接包含抵接、搭接、卡接或藉由可拆式连接件等可分离的连接方式,且不必限制相对位移或完全密合的连接方式。由第二外侧弧面210与第一外侧弧面110组合而成一封闭的曲面。此一封闭的曲面较佳为圆柱面,然而亦可为圆椎面、多边柱面或多边椎面。
在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模进一步包含具形变能力的套模400。套模400套合于第一外侧弧面110及第二外侧弧面210之外。换言之,套模400套合于第一外侧弧面110及第二外侧弧面210所组合而成的封闭曲面外。以较佳实施例而言,套模400由塑料所制成。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套模400亦可由其它具延展性且可防止浆料渗过的材料所制成。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套模400的内周长等于第一模体100及第二模体200所形成的组合体剖面的外周长。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套模400的内周长可略小于第一模体100及第二模体200所形成的组合模体剖面的外周长,以提高套模400与组合模体的密合度。
在施工上,当灌浆完成格子板的制作且完成养护程序后,即可将第二模体200自组合式内模中脱出,再依序拆解第一模体100及套模400,以完成拆模的动作。
在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模体100包含有对应的二侧壁120。侧壁120自第一模体100外侧弧面101的侧边向内延伸。此处所言的向内延伸,指向整体内模的内部延伸。由在对应二侧壁120间形成一空间,且此一空间位于外侧弧面101的背侧。此外,第一模体100的侧壁120可分离地与相邻的另一第一模体100侧壁120连接。此处所言可分离地连接包含抵接、搭接、卡接、或藉由可拆式连接件等可分离的连接方式,且不必为完全密合的连接方式。
第二模体200亦包含有对应的二侧壁220。侧壁220自第二外侧弧面210的侧边213向内延伸。此处所言的向内延伸,指向整体内模的内部延伸。由在对应二侧壁220间形成一空间,且此一空间位于第二外侧弧面210的背侧。
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第二模体200的侧壁220与相邻的第一模体100侧壁120夹一角度,使第二模体200可沿由第一模体100及第二模体200所组成内模的内部方向位移,并与第一模体100分离。然而在如图3a及图3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模体200的侧壁220可分离地连接第一模体100的侧壁120。此处所言可分离地连接包含抵接、搭接、卡接、或藉由可拆式连接件等可分离的连接方式,且不必为完全密合的连接方式。就此一实施例而言,第二模体200可沿轴向与第一模体100分离。
此外,在如图4a及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模体100及第二模体200均为实心体。换言之,即第一模体100的侧壁120间及第二模体200的侧壁220间均为实心。
在如图5a及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组合式内模进一步包含定位装置600。定位装置600设置于第一外侧弧面110及第二外侧弧面210的反侧,亦即组合式内模的内部。定位装置600分别可分离地连接第一模体100及第二模体200。此处所言可分离地连接包含抵接、搭接、卡接、锁接、或藉由可拆式连接件等可分离的连接方式,且不必为完全密合的连接方式。
如图5a及图5b所示,定位装置600为一板件,分别锁固于自与第二模体200相邻的第一模体100外壁120垂直延伸而出的板件610,并与第二模体200的外壁220抵接。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定位装置600亦可为一杆件,直接穿过第一模体100外壁120及第二模体200外壁220上对应的开口,并加以锁固;或设计定位装置600为一定位圈(未绘示)直接套合于组合式内模的内缘。
图6a及图6b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模另一较佳实施例。在此一实施例中,第二模体200的二侧壁220自上而下相互接近。亦即二对应侧壁200之间的间距为上宽下窄。因此在脱模时,第二模体200可沿轴向向上脱出组合式内模。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仅使第二外侧弧面210的二对应侧边213自上而下相互接近,造成侧壁220形成倾斜扭转的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内模另一较佳实施例。此一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使用并非完全相同的第一模体100及第三模体300来取代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复数个第一模体100。故于本实施例中,由第一模体100、第二模体200及第三模体300共同组成组合式内模。然于不同实施例中,亦可配合实际施工需要采用更多数量的模体共同组合为一组合式内模。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组合式内模,设置于一底模上,并于内模外充填浆料以形成一结构体,该内模包含复数个第一模体,每一第一模体具有一外侧弧面,每一第一模体的外侧弧面为可分离地连接以形成一第一外侧弧面,第一外侧弧面具有对应的二侧边;以及一第二模体,第二模体包含一第二外侧弧面,第二外侧弧面具有对应的二侧边,其中第二外侧弧面的二侧边分别可分离地连接第一外侧弧面的二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进一步包含具形变能力的一套模,该套模套合于第一外侧弧面及第二外侧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进一步包含一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于第一外侧弧面及第二外侧弧面的反侧,并分别可分离地连接第一模体及第二模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其中第一模体具有对应的二侧壁,二侧壁分别自第一模体外侧弧面的侧边向内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模,其中第一模体的侧壁可分离地与相邻的另一第一模体侧壁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模,其中第二模体具有对应的二侧壁,二侧壁分别自第二外侧弧面的侧边向内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模,其中第二模体的侧壁可分离地与相邻的第一模体侧壁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模,其中第二模体的侧壁与相邻的第一模体侧壁夹一角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模,其中第二模体对应的二侧壁自上而下相互接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其中第二外侧弧面的对应侧边自上而下相互接近。
专利摘要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组合式内模,包含复数个第一模体、一第二模体及具形变能力的套模。第一模体具有外侧弧面。相邻第一模体的外侧弧面可分离地相互连接,以形成第一外侧弧面。第二模体具有第二外侧弧面。第二外侧弧面具有对应的二侧边,此对应的二侧边分别可分离地连接第一外侧弧面的二侧边。由第二外侧弧面与第一外侧弧面组合而成一封闭的曲面。组合式内模进一步包含套模,套模套合于第一外侧弧面及第二外侧弧面所组合而成的封闭曲面外。
文档编号B28B7/22GK2799741SQ200520107378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4日
发明者尹衍樑, 张坤隆 申请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