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363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合金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顶板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比重日益增大,模板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当中面大而量广的工具,标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顶板模板有异形钢模板或木模板,它们具有以下缺点施工速度慢,模板施工的机械化进程偏低,模板连接处的强度、刚度较低,模板在整面墙上的平整度以及周转的使用次数较少,同时,模板的组合尺寸也不尽合理。由于非标准的顶板模板技术还处于极为低下的水平,这严重的影响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延缓了施工的时间,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不利于施工机械化,又不能保证模板在连接处的强度,顶板的平整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铝合金顶板模板,解决现有非标准化顶板模板施工进度慢、模板施工机械化进程较低的问题;还解决模板连接处的强度、刚度较低、及模板在整面墙上的平整度以及周转的使用次数较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这种铝合金顶板,由槽形的横边框和纵边框组合成矩形边框,边框上覆面板,其特征在于其横边框和纵边框均为铝合金边框,两横边框之间均匀连接铝合金次龙骨,与铝合金次龙骨垂直连接铝合金提手,铝合金边框、铝合金次龙骨和铝合金提手之间为焊接,横边框和竖边框的上边帮呈L形,并穿有钉孔,面板恰好放入由边框围合成的凹槽中,面板上表面与边框上边缘持平,面板由拉铆钉固定连接在铝合金边框上。
上述横边框和纵边框的下边帮连有加强撑。
上述纵边框的框板背面连有加强肋。
上述横边框的框板背面有加强棱。
上述横边框的角部固定有连接件和螺栓。
上述铝合金次龙骨的横截面是槽形或C形。
上述铝合金次龙骨共有五根,横向均布焊接在两根横边框之间。
上述铝合金提手是铝合金管或铝合金板。
上述铝合金提手有两根,与中间的三根铝合金次龙骨垂直连接。
上述面板是普通胶合板或双面覆膜胶合板,四周用密封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铝合金模板边框结构简单,重量轻,只需相对应的支撑体系就可以快速方便的安装拆卸。该模板可快速组合拼装成大型模板,也可单独使用,模板表面平整,易于脱模,可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模板有铝合金边框和胶合板面板组装在一起成为一整体,成为铝合金模板。使用铝合金为边框可大幅度减轻模板重量,同时采用的优质铝,设计合理的截面形状,可保证能够承受施工中的荷载,保证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面板使用胶合板面板或双面覆膜胶合板,四周用密封胶密封。胶合板面板表面平整,保证了施工混凝土的平整度,同时其承受载荷能力也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这种新型的铝合金顶板,可提高铝合金顶板施工时的进度,推进模板施工的机械化进程,提高模板连接处的强度、刚度及模板的整体平整度以及提高周转的使用次数,同时也更加合理的调节模板的组合尺寸,减少非标准模板数量及种类。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竖边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纵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边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纵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次龙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纵剖面图。
1-竖边框,2-横边框,3-次龙骨,4-提手,5-面板,6-拉铆钉,7-连接件,8-螺栓,9-“L”形,10-加强撑,11-加强棱,12-加强肋,13-螺栓孔,14-支撑孔,15-搬运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7,铝合金顶板边框采用铝合金型材焊接而成。竖边框1和横边框2为铝合金挤压成型,尺寸为900?1800毫米,结构简单,受力强度高。由槽形的横边框2和纵边框1组合成矩形边框,边框上覆面板5,两横边框之间均匀连接铝合金次龙骨3,与铝合金次龙骨垂直连接铝合金提手4,铝合金边框、铝合金次龙骨和铝合金提手之间均为焊接,边框中有五根铝合金次龙骨3,均匀横向分布,间隔300毫米,受力均匀,起支撑作用。次龙骨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铝合金提手4,次龙骨3与铝合金提手4由拉铆钉6连接,可方便的对模板进行组装与拆卸。铝合金次龙骨3共有五根,横向均布焊接在两根横边框2之间。铝合金提手可选择铝合金管或铝合金板,一般设有两根,与中间的三根铝合金次龙骨垂直连接。
面板5为双面覆膜胶合板,由于横边框2和竖边框1的上边形成向上敞开的“L”形9,参见图3、5。面板恰好放入由四周边框组成的凹槽中,面板上表面与边框上边缘持平,成为整体。为增加角部强度,由连接件7、螺栓8穿过横边框2的螺栓孔13将其加固。面板四周边缘通过密封胶与边框密封连接成为整体。
参见图3、5,为增强竖边框1和横边框2的刚度,上述横边框和纵边框的下边帮分别连有加强撑10。纵边框的框板背面连有加强肋11。横边框的框板背面铸有加强棱12。
参见图2,为方便支撑,纵边框1上设有支撑孔14。
参见图4,为方便搬运,横边框2上设有搬运孔15。
参见图6、7,铝合金次龙骨3的横截面可选择槽形、C形或钩槽形。
本实用新型的模板体积较小,通常每块模板面积为1.8×0.9平方米,高度为0.15米,重量不超过26公斤,用支撑体系中的顶托可以方便的组装成大模板,也可拆卸成小模板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被安装的,模板竖立移到两相邻脚手架旁边(一般是边缘),然后把一端两角挂在相邻两顶托突出的夹爪上,此时夹爪起导向作用。然后用一个支撑杆顶住铝合金顶板另一端,向上顶起,顶板这两角就顺着夹爪滑到方形顶板上,此时限位挡板和夹爪一块固定好顶板的位置。然后在用安装好顶托的脚手架通过顶托夹爪顶住铝合金顶板的另一端两角,两脚手架固定好位置,撤掉支撑杆,模板完全由顶托顶住,夹爪和限位挡板限定了铝合金顶板的位置。支撑好一块顶板后,以原来铝合金顶板另一端为头,按同样步骤继续安装模板。一个顶托有四个夹爪,可以支撑起四个模板的一角,把四个模板组拼成大型模板,方形顶板四方向对成受力,无偏心力。
例如一块被顶托支起的铝合金顶板,它四角各有一顶托,顶托顶住顶板,顶板的四角形状刚好嵌入顶托中,四个角完全对称相同,一个顶托恰好能支撑四块模板的各一角,从而四块铝合金顶板可组合成一块大型模板,施工时,可如此组拼向四周延伸,从而,可以组装成满足需要的任意大小的模板,模板上面可施工450米厚度的混凝土。由于上方模板的平整度,使所施工的混凝土具有极高的质量,同时平装方便,极大的提高了施工速度。
权利要求1.一种铝合金顶板,由槽形的横边框和纵边框组合成矩形边框,边框上覆面板,其特征在于其横边框和纵边框均为铝合金边框,两横边框之间均匀连接铝合金次龙骨,与铝合金次龙骨垂直连接铝合金提手,铝合金边框、铝合金次龙骨和铝合金提手之间为焊接,横边框和竖边框的上边帮呈L形,并穿有钉孔,面板恰好放入由边框围合成的凹槽中,面板上表面与边框上边缘持平,面板由拉铆钉固定连接在铝合金边框上。
2.根据权利1要求的铝合金顶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横边框和纵边框的下边帮连有加强撑。
3.根据权利1要求的铝合金顶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纵边框的框板背面连有加强肋。
4.根据权利1要求的铝合金顶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横边框的框板背面有加强棱。
5.根据权利1要求的铝合金顶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横边框的角部固定有连接件和螺栓。
6.根据权利1要求的铝合金顶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铝合金次龙骨的横截面是槽形或C形。
7.根据权利1或6要求的铝合金顶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铝合金次龙骨共有五根,横向均布焊接在两根横边框之间。
8.根据权利1要求的铝合金顶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铝合金提手是铝合金管或铝合金板。
9.根据权利1或8要求的铝合金顶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铝合金提手有两根,与中间的三根铝合金次龙骨垂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8的铝合金顶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是普通胶合板或双面覆膜胶合板,四周用密封胶密封。
专利摘要一种铝合金顶板,由横边框和纵边框组合成矩形边框,边框上覆面板,其根边框和纵边框均为铝合金边框,两横边框之间均匀连接铝合金次龙骨,与铝合金次龙骨垂直连接铝合金提手,铝合金边框、铝合金次龙骨和铝合金提手之间为焊接,横边框和竖边框的上边呈L形,并穿有针孔,面板恰好放入由边框围合成的凹槽中,面板上表面与边框上边缘持平,面板由拉铆钉固定连接在铝合金边框上。本实用新型可提高铝合金顶板施工时的进度,推进模板施工的机械化进程,提高模板连接处的强度、刚度及模板的整体平整度以及提高周转的使用次数,同时也更加合理的调节模板的组合尺寸,减少非标准模板数量及种类。
文档编号E04G11/00GK2825828SQ20052020066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7日
发明者许宏雷, 陈晓东 申请人: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