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畅流虹吸式雨水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排水系统,更准确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雨水虹吸排水系统。属于建筑配套设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建筑物的楼顶屋面排水系统,一般采用雨水斗与垂挂排水管相结合的排水方式,为了保证屋顶的雨水可能及时排放,其雨水斗的数量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屋顶面积大小而设置。现有雨水斗的结构不尽合理,在水由雨水斗进入排水管时容易产生气水混合流的现象,其杂物也容易进入排水管,影响水流速度,不便雨水迅速排泄,使水的排放方式形成一种借助水自身重量的排放方式,从而需要相应增加单位面积雨水斗的个数,才能保证水的正常排放,这样同时又增加了与雨水斗相连接的管道通路,增加了建筑成本。
由于原来传统重力的排水系统的雨水斗,其气水分离差,无法控制天沟的水深,无法解决目前复杂结构或大型屋面的排水,并且寿命短,排水时有旋涡,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虹吸式雨水斗,其斗前水位可以控制,气水分离效果好,寿命久。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产品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复杂结构或大面积屋面雨水的排放畅流虹吸屋面雨水斗排水系统,从而更好地完成屋面的排水,大大提高系统排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畅流虹吸式雨水斗,包括底盘、防水夹圈和一体式外罩组成;所述的一体式外罩安装在底盘上,防水夹圈安装在一体式外罩上。
前述的畅流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体式外罩包括挡叶罩和空气挡板,所述的挡叶罩和空气挡板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原理是畅流虹吸式雨水斗,包括底盘、防水夹圈、一体式外罩(挡叶罩和空气挡板)组成。雨水斗底盘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工精细,经过严密计算和试验,确定了空气挡板高度和出水口管径(56、90、110mm),其气水分离效果好,特别设计的防护罩防堵效果明显,与钢板天沟采用焊接,与混凝土屋面时采用专门设计的防水夹圈(不锈钢)将防水卷材压紧,绝无渗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畅流虹吸式雨水斗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畅流虹吸式雨水斗的侧视图。
举例说明如图1-2所示的畅流虹吸式雨水斗,其中包括底盘(1)、防水夹圈(2)、一体式外罩(3)、挡叶罩(4)和空气挡板(5)组成;所述的一体式外罩安装在底盘上,防水夹圈安装在一体式外罩上。一体式外罩包括挡叶罩和空气挡板,所述的挡叶罩和空气挡板通过螺纹连接。雨水斗底盘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工精细,经过严密计算和试验,确定了空气挡板高度和出水口管径(56、90、110mm),其气水分离效果好,特别设计的防护罩防堵效果明显,与钢板天沟采用焊接,与混凝土屋面时采用专门设计的防水夹圈(不锈钢)将防水卷材压紧,绝无渗漏。南京金盛装饰城江东门店、四川绵阳体育馆、河南驻马店会展中心工程均采用了本实用新型设计提供的畅流虹吸式雨水斗,其防堵效果明显,气水分离好,整个系统已经经历过多次强暴雨考验,排水能力非常之好,效果已经得到业主、监理及总包单位的认可肯定。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畅流虹吸式雨水斗,包括底盘、防水夹圈和一体式外罩组成;所述的一体式外罩安装在底盘上,防水夹圈安装在一体式外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畅流虹吸式雨水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体式外罩包括挡叶罩和空气挡板,所述的挡叶罩和空气挡板通过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雨水虹吸排水系统。属于建筑配套设置技术领域。包括底盘、防水夹圈和一体式外罩组成;一体式外罩安装在底盘上,防水夹圈安装在一体式外罩上。所述的一体式外罩包括挡叶罩和空气挡板,所述的挡叶罩和空气挡板通过螺纹连接。雨水斗底盘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工精细,经过严密计算和试验,确定了空气挡板高度和出水口管径(56、90、110mm),其气水分离效果好,特别设计的防护罩防堵效果明显,与钢板天沟采用焊接,与混凝土屋面时采用专门设计的防水夹圈(不锈钢)将防水卷材压紧,绝无渗漏。
文档编号E04D13/08GK2895594SQ20062007224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7日
发明者王浩 申请人:南京虹吸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