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离合电锤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57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离合电锤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锤钻,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离合电锤钻。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锤钻在应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钻头被异物卡住,由于电锤钻扭力过大 ,钻头突然不动,由于惯性大会造成操作人员手臂扭伤或产生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如何避免 产生这一安全隐患,成为电动工具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可以有效消除上述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包括钻头、钢球架、电机、手柄和机身,所述手柄上设有开关 ,所述钻头依靠钢球架固定在四方套上,所述全自动离合电锤钻还包括套接在气缸上的安全 离合装置,与安全离合装置相套接的气缸表面开有离合滑道,所述安全离合装置包括离合环 组件、离合弹簧和离合套,所述离合弹簧前端固定在气缸的台阶上,所述离合弹簧后端抵在 离合环组件上;所述离合组件内侧与气缸上的离合滑道啮合,所述离合套内侧壁设有滑道, 所述离合套的滑道与离合环组件啮合,所述离合套内设有套接在气缸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 端抵在离合环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离合套底部;所述离合套底部与铜套及套接在铜套上的 大伞形齿轮连接。
所述离合环组件包括相互啮合在一起的主离合环和被离合环,所述主离合环外侧的 小齿与离合套的滑道啮合;所述被离合环内侧的小齿与气缸上的离合滑道啮合;所述离合弹 簧后端抵在被离合环上,所述弹簧一端抵在主离合环上。
所述主离合环与被离合环相接触的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之间形成啮合 槽,所述啮合槽与被离合环上的凸起相配合,所述被离合环上凸起之间的啮合槽与主离合环 上凸起相配合。
所述主离合环与被离合环上的凸起均呈梯形形状。
所述离合套与大伞形齿轮之间的孔内还设有锤钻调节钮。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包括钻头、钢球架、电机、手柄和机身,所述手柄上设有开关,所述钻头依靠钢球架固定在四方套上,其特征是所述全自动离合电锤钻还包 括套接在气缸上的安全离合装置,与安全离合装置相套接的气缸表面开有离合滑道,所述安 全离合装置包括离合环组件、离合弹簧和离合套,所述离合弹簧前端固定在气缸的台阶上, 所述离合弹簧后端抵在离合环组件上;所述离合组件内侧与气缸上的离合滑道啮合,所述离 合套内侧壁设有滑道,所述离合套的滑道与离合环组件啮合,所述离合套内设有套接在气缸 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在离合环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离合套底部;所述离合套底部与 铜套及套接在铜套上的大伞形齿轮连接,上述结构中由于离合弹簧处于气缸台阶与离合环组 件之间,且离合环组件可沿气缸上的离合滑道和离合套内的滑道轴向运动,当钻头被异物卡 住,可使离合环组件产生离合,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受伤。所述离合环组件包括相互啮合在一 起的主离合环和被离合环,所述主离合环外侧的小齿与离合套的滑道啮合;所述被离合环内 侧的小齿与气缸上的离合滑道啮合;所述离合弹簧后端抵在被离合环上,所述弹簧一端抵在 主离合环上,主离合环的小齿由于与离合套内的滑道可轴向运动,在离合环组件产生离合时 ,主离合环带动离合套随惯性绕气缸运动,而被离合环则停止运动,并将离合弹簧朝气缸台 阶方向压縮。所述主离合环与被离合环相接触的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之间形成 啮合槽,所述啮合槽与被离合环上的凸起相配合,所述被离合环上凸起之间的啮合槽与主离 合环上凸起相配合,所述主离合环与被离合环上的凸起均呈梯形形状,这种啮合结构可有效 使主离合环与被离合环能在正常情况下啮合,在遇到操作不当或钻头卡住时能有效离合。所 述离合套与大伞形齿轮之间的孔内还设有锤钻调节钮,可以调节电锤进行锤与锤钻运动,即 通过调节离合套与大伞形齿轮之间的距离,达到电锤进行钻或锤钻同时进行的动作。
当然,主离合环与被离合环上的凸起形状还可以是其他任何能保证离合效果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全离合装置结构简单,在遇到操作不当或钻头卡住时能有 效产生离合,避免操作人员受伤。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离合环啮合面和被离合环啮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离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钻头,2、钢球架,3、电机,4、手柄,5、机身,6、开关,7、离合滑道, 8、离合弹簧,9、离合套,10、台阶,11、滑道,12、弹簧,13、铜套,14、大伞形齿轮,
415、主离合环,16、被离合环,17、小齿,18、凸起,19、啮合槽,20、气缸,21、锤钻调节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包括钻头l、钢球架2、电机3、手 柄4和机身5,手柄4上设有开关6,钻头1依靠钢球架2固定在四方套上,全自动离合电锤钻还 包括套接在气缸20上的安全离合装置,与安全离合装置相套接的气缸20表面开有离合滑道7 ,安全离合装置包括离合环组件、离合弹簧8和离合套9,离合环组件包括相互啮合在一起的 主离合环15和被离合环16,主离合环15与被离合环16相接触的面上均匀设有多个梯形形状的 凸起18,凸起18之间形成啮合槽19,啮合槽19与被离合环16上的凸起相配合,被离合环16上 凸起18之间的啮合槽19与主离合环15上凸起18相配合,离合套9内侧壁设有滑道11,离合套 9内设有套接在气缸20上的弹簧12,弹簧12—端抵在主离合环15,另一端固定在离合套9底部 ,主离合环15外侧的小齿17与离合套9的滑道11啮合,被离合环16内侧的小齿17与气缸20上 的离合滑道7啮合,离合弹簧8前端固定在气缸20的台阶10上,离合弹簧8后端抵在被离合环 16上,离合套9底部与铜套13及套接在铜套13上的大伞形齿轮14连接,离合套9与大伞形齿轮 14之间的孔内还设有锤钻调节钮21。
电锤钻头l正常运转时,离合弹簧8—端抵在被离合环16上,被离合环16与气缸20的离合 滑道7啮合,被离合环16与主离合环15啮合,主离合环15与离合套9内侧的滑道11啮合,离合 套9内的弹簧12—端抵在主离合环15上,离合套9底部与铜套13及套接在铜套13上的大伞形齿 轮14连接。此时,电机3带动气缸20运转,气缸20带动被离合环16转动,被离合环16带动与 之啮合的主离合环15运转,主离合环15带动离合套运转,同时气缸20也带动与气缸20连接的 四方套运转,四方套带动钻头l转动。当调节锤钻调节钮21使大伞形齿轮14与离合套9连接时 ,推动离合套9轴向运动,离合套9内的弹簧12则促使离合套回位,这样反复进行前进和后退 的运动,使钻头l同时进行锤和钻的运动;当调节锤钻调节钮21使大伞形齿轮14与离合套9分 开时,则电锤钻头l只进行钻的运动。
当钻头l卡住或因操作不当而使钻头l停止运转时,相互啮合的主离合环15与被离合环 16之间由于采用梯形形状的凸起18及与之配合的啮合槽19,主离合环15凸起18因钻头1扭力 大与被离合环16啮合槽19错位而产生离合;此时由于电机还在正常运行,离合套9带动主离 合环15正常运转,由于主离合环15内侧没有小齿17与气缸20的离合滑道7啮合,因此主离合 环15与离合套9形成空转;同时被离合环16钻头1停止转动而与被离合环16分离,且被离合环 16内侧设有小齿17与气缸20的离合滑道7啮合,被离合环16停止转动,从而主离合环15与被离合环16之间实现离合分离,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权利要求1.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包括钻头、钢球架、电机、手柄和机身,所述手柄上设有开关,所述钻头依靠钢球架固定在四方套上,其特征是所述全自动离合电锤钻还包括套接在气缸上的安全离合装置,与安全离合装置相套接的气缸表面开有离合滑道,所述安全离合装置包括离合环组件、离合弹簧和离合套,所述离合弹簧前端固定在气缸的台阶上,所述离合弹簧后端抵在离合环组件上;所述离合组件内侧与气缸上的离合滑道啮合,所述离合套内侧壁设有滑道,所述离合套的滑道与离合环组件啮合,所述离合套内设有套接在气缸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在离合环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离合套底部;所述离合套底部与铜套及套接在铜套上的大伞形齿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其特征是所述离合环组 件包括相互啮合在一起的主离合环和被离合环,所述主离合环外侧的小齿与离合套的滑道啮 合;所述被离合环内侧的小齿与气缸上的离合滑道啮合;所述离合弹簧后端抵在被离合环上 ,所述弹簧一端抵在主离合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其特征是所述主离合环 与被离合环相接触的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之间形成啮合槽,所述啮合槽与被离 合环上的凸起相配合,所述被离合环上凸起之间的啮合槽与主离合环上凸起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其特征是所述主离合环 与被离合环上的凸起均呈梯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其特征是所述离合套与 大伞形齿轮之间的孔内还设有锤钻调节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离合电锤钻,包括钻头、钢球架、电机、手柄和机身,其特征是全自动离合电锤钻还包括套接在气缸上的安全离合装置,与安全离合装置相套接的气缸表面开有离合滑道,安全离合装置包括离合环组件、离合弹簧和离合套,离合弹簧前端固定在气缸的台阶上,离合弹簧后端抵在离合环组件上;离合组件内侧与气缸上的离合滑道啮合,离合套内侧壁设有滑道,离合套的滑道与离合环组件啮合,离合套内设有套接在气缸上的弹簧,弹簧一端抵在离合环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离合套底部;离合套底部与铜套及套接在铜套上的大伞形齿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离合装置结构简单,在遇到操作不当或钻头卡住时能有效产生离合,避免操作人员受伤。
文档编号B28D1/14GK201333758SQ20092030017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2日
发明者英 成, 强 李, 李慧萍 申请人:英 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