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房吊顶的龙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61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涂房吊顶的龙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喷涂房吊顶的龙骨结构。
背景技术
喷涂房是专门用于对家具、五金等进行表面处理而搭建的隔离空间,在喷涂房 内进行喷涂作业可以防止散布在空气中的喷涂料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目前使用的喷涂房主要由喷漆室和表干室构成,喷漆室和表干室之间由一堵隔 离墙隔开,在隔离墙的下部设有一扇隔离门,在隔离墙的顶部设有一条连通喷漆室和表 干室的送风通道,在送风通道的上部安装有送风机,在喷漆室的下部安装有抽风机,送 风机工作时同时往喷漆室和表干室内吹风,抽风机工作时将喷漆室内的空气抽出喷涂房 外。这样,在送风机和抽风机的作用下,表干室内的空气从隔离门单向流向喷漆室并被 抽出室外,喷漆室内的空气也从上往下运动并被抽出室外,从而达到防止喷涂料粉尘扩 散的目的。又由于喷漆室和表干室通过上端的送风通道是连通的,在喷涂作业时,还要 防止喷漆室内的喷涂料粉尘通过送风通道进入表干室内,因此在送风通道位于表干室的 出风口一端还需设置过滤装置,以便将空气中的喷涂料粉尘过滤,防止粉尘落到喷涂好 的家具等喷涂层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颗粒,影响喷涂效果。在安装过滤装置时,目前普 遍的做法是在表干室的顶部安装吊顶,在吊顶的龙骨架上部铺设过滤薄膜或过滤纸。这 种结构的过滤装置由于受到吊顶龙骨的限制,表干室上端的出风口只能形成一个的水平 方向的平面,因此风只能从上往下吹,而表干室内离出风口较远的一端由于收风力影响 较小,空气流动较慢,从而使得物体表面喷涂层的风干速度较慢,这影响了喷涂产品的 制作进度,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喷涂房的表干室内出 风口方向只能向下,使得出风口远端的空气流动较缓,造成物体表面喷涂层风干速度较 慢的问题,并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形成出风口的吊顶龙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喷涂房吊顶的龙骨结构,包括中空的主体,其 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分别形成阶梯状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包 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 形成第一凹口;第二支撑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和第七支撑板, 在第六支撑板与第七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凹口,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五支撑板连接并呈
“L”形状。安装时,将龙骨主体的两端均固定在墙上,在第一支撑部的第一凹口上安装竖 向的框架,在第二支撑部的第二凹口上安装横向的框架,分别将竖向和横向的框架固 定,再分别在竖向和横向的框架上铺设过滤用的薄膜或纸并密封好,即完成吊顶的安装 工作。安装后,竖向的框架一侧形成水平方向的出风口,横向的框架一侧形成竖直向下的出风口,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出风口同时向不同的方向吹风,从而实现避免表干室内 局部空气流动缓慢,加快室内空气流速的目的。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以第一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所成夹角的 角平分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上还分别设有连接孔。通过设 置连接孔,在安装两侧的框架时更方便将其固定,即可以分别在两个连接孔上安装一个 挡块,通过挡块来分别将框架限制在对应的凹口内,从而提高框架安装后的稳定性,防 止其晃动或滑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吊顶龙骨由于在两侧均采用了阶梯形结构,因此在阶梯形结构上 所形成的两个凹口内可以分别安装一副横向的框架和一副竖向的框架,这样在横向框架 和竖向框架上分别铺设好过滤薄膜或过滤纸后就可以形成一个水平方向和一个竖直方向 的出风口,通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出风口的共同作用就可以实现加快表干室内空气流 速的目的;特别是在侧面形成的竖直方向的出风口可以使得风水平吹出,这样表干室内 离出风口较远的位置空气的流速就能被加快,从而带动整个表干室内的空气流动,达到 加快物体表面喷涂层风干速度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龙骨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横截面剖视图。图中,1 一主体,2—第一支撑部,3—第二支撑部,41 一第一凹口,42—第二凹 口,5—连接孔,61—第一支撑板,62—第二支撑板,63—第三支撑板,64—第四支撑 板,65—第五支撑板,66—第六支撑板,67—第七支撑板,68—第八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喷涂房吊顶的龙骨结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两 侧分别形成阶梯状的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所述第一支撑部2是由一个竖向的第 一支撑板61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二支撑板62、第三支撑板63和第四支撑板64构成,第二 支撑部3是由一个横向的第五支撑板65以及依次连接的第六支撑板66、第七支撑板67和 第八支撑板68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61与第五支撑板65连接并使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 支撑部3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尺寸并以 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五支撑板65所成夹角的角平分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部 2的第二支撑板62和第三支撑板63之间形成第一凹口 41,在第二支撑部3的第六支撑板 66和第七支撑板67之间形成第二凹口 42,所述第一凹口 41和第二凹口 42均位于主体1 的外侧,其中第一凹口 41位于第一支撑部2的左上部,第二凹口 42位于第二支撑部3的 右下部。在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五支撑板65上还分别设有连接孔5,通过连接孔5可以分 别连接挡块,通过挡块就可以将设置于两个凹口内的框架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第四支 撑板64和第八支撑板68的尺寸要小于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五支撑板65,其主要是起到加 强和稳固龙骨结构强度的作用。在第三支撑板63上还设置有横向的第四支撑板64,在第七支撑板67上设置有竖向的第八支撑板68。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尺寸大小, 以及每个支撑部内的各个面的尺寸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目的在于满足安放 框架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 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 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喷涂房吊顶的龙骨结构,包括中空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 (1)的两侧分别形成阶梯状的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第一支撑部(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61)、第二支撑板(62)和第三支撑板(63),在第二 支撑板(62)和第三支撑板(63)之间形成第一凹口(41);第二支撑部(3)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五支撑板(65)、第六支撑板(66)和第七支撑板(67),在第六支撑板 (66)与第七支撑板(67)之间形成第二凹口(42),所述第一支撑板(61)与第五支 撑板(65)连接并呈“L”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支撑板(63)上还设置有 横向的第四支撑板(64),在第七支撑板(67)上设置有竖向的第八支撑板(6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 部(3)以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五支撑板(65)所成夹角的角平分线为中心线对称设 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五 支撑板(65)上还分别设有连接孔(5)。
专利摘要一种喷涂房吊顶的龙骨结构,包括中空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分别形成阶梯状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一凹口;第二支撑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和第七支撑板,在第六支撑板与第七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凹口,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五支撑板连接并呈“∟”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吊顶龙骨可以形成一个水平方向和一个竖直方向的出风口,可以加快表干室内空气流速,从而达到加快物体表面喷涂层风干速度的目的。
文档编号E04B9/06GK201794198SQ2010205197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7日
发明者霍二虎 申请人:霍二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