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温度一样,空气湿度也是影响室内环境舒适度的重要环境参数之一。适宜的湿度环境(40% 60% RH)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物品(食品、药品和文物等)保存及精密仪器的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湿度调控最普遍的方法是利用空调技术;但空调技术具有耗能高、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缺点,且会引发“空调综合症”和“室内空气质量” 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调湿材料是指依靠自身的吸放湿特性感应所调空间空气的湿度变化,自动调节空气相对湿度从而保持环境空间湿度相对恒定的功能材料。利用调湿材料的吸放湿特性来调节湿度,虽然是一种被动控制措施,但它无需任何机械设备和能源消耗,因而是一种生态性的控制调节方法(冉茂宇,日本对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材料导报,2002,16(11) 42-44)。按成分和调湿机制,调湿材料大致可分为无机调湿材料(硅胶、无机盐、无机矿物等)、有机高分子调湿材料、生物质调湿材料和复合调湿材料等4大类。由于复合调湿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湿组分复合而成,因而常具有良好的吸放湿容量和调湿能力(王吉会、王志伟,复合调湿材料的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07,21 (6) 55-58)。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材料已开始逐渐向具有“复合化、多功能化、环境协调”的方向发展。调湿建筑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功能材料如水泥基建筑调湿材料(蒋正武、孙振平、 王培铭,水泥基自调湿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0357210)、调湿腻子粉(冀志江、侯国艳、王静、王晓燕、王继梅、李海建,具有调节湿度功能的无机腻子粉,中国专利, CN101368014B)等,日渐受到广泛关注并开始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得到应用。石膏制品,如石膏砌块、纸面石膏板等,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且具有轻质、保温绝热、吸声、不燃和可锯可钉和一定的调温调湿作用等特性,因而是建筑墙体材料、装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膏材料或产品的调湿功能化方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闫增峰、马斌齐等在建筑石膏中加入植物纤维、活性炭、高岭土、氯化锂等调湿组分,并辅助加入水泥、生石灰和白水泥等开发出具有自动调节室内湿度的调湿建筑材料 ([1]马斌齐、闫增峰、尚建丽、黄沛增,被动式调湿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建筑科学, 2007,23(8) 72-75; [2]尚建丽、黄沛增、闫增峰、马斌齐,环保型调湿材料的调湿性能实验研究,新型建筑材料,2007,(10) :20-22 ; [3]闫杰、马斌齐、岳鹏,调湿建筑材料调湿性能实验研究,建筑科学,2009,25 (6) 61-64; [4]闫增峰、尚建丽、马斌齐、黄沛增,一种可自动调节室内湿度的调湿建筑材料,中国专利,CN101234881B)。武汉理工大学的栾聪梅通过在石膏中加入CaCl2改性海泡石的方法设计出石膏基调湿材料(栾聪梅,石膏基自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虽然这些研制出的石膏基调湿材料具有较高的湿容量和调湿性能,但它们均含有LiCl或CaCl2等氯化物,存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盐析、污染其它物品的潜在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含氯化物的、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具有湿容量高、调湿能力强, 并拥有较高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可满足石膏砌块、石膏板等调湿建筑材料生产的需要,从而在使用后能自行调节建筑室内空间的湿度。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是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出具有高湿容量和调湿能力的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然后将调湿组分加入到建筑石膏、石灰粉和水中去,经充分搅拌混合后挤压成特定形状的样品,烘干后即为成品。步骤一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的制备(1)对海泡石进行有机改性,以增强其与有机聚合物之间的结合性。具体来说,可以先海泡石原料进行焙烧以去除水份,例如在300-500°C下焙烧60-90min;然后利用酸液对海泡石原料进行清洗,以去除杂质,例如按固液质量比1 10的比例放入到1.2mol/LHCl 水溶液中,在80-95°C下浸泡4-6小时;接着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海泡石进行有机改性,例如将上述海泡石加入到1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溶液中, 并在70°C下搅拌池;冷却、过滤、100°C真空干燥60min及研磨粉碎后即可得到有机改性海泡石。(2)配置反应单体溶液,具体来说,配置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然后缓慢滴入丙烯酸中,通过改变碱性溶液的加入量以获得不同中和度(60% 100%)的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再按照丙烯酸与丙烯酸钠之和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例为(1 3) (3 1)将所需的丙烯酰胺加入到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中,制得单体溶液;所述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可以选择质量分数为25 %的NaOH水溶液、KOH水溶液。(3)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硅藻土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材料,具体来说,将有机改性海泡石按一定的比例(单体溶液总质量的0.5% 10%,即丙烯酸-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的质量之和)加入到单体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并进行超声波震荡分散,使溶液乳化,作为水相;按水油体积比1 5的比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油相(例如环己烷)及分散剂(例如司班Span60、司班SpanSO,其加入量为由丙烯酸-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组成的单体溶液质量的 30% ),并通入惰性气体以除去氧;将水相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并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升温至引发温度引发聚合直至反应完毕即得到硅藻土/(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其中所述引发剂选择水溶性过硫酸盐,例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其加入量为由丙烯酸-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组成的单体溶液质量的-5%,优选-3%。所述交联剂选择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其加入量为由丙烯酸-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组成的单体溶液质量的_5%,优选-3%。步骤二 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4)将调湿组分材料加入到适量的蒸馏水中进行搅拌、溶解,然后按石膏粉白水
5泥石灰粉调湿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例=(60 80) (5 10) (5 10) (5 25) 的比例进行混合,并按水和固态物质的质量比(1 1.25) (1 2.3)的比例加入蒸馏水, 之后再加入总质量0. 的羧甲基纤维素、1-2%的分散剂和1-2%的消泡剂;搅拌混合、超声分散40min,最后将分散均勻的料浆装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80°C真空干燥3 5小时后即可制成。其中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调湿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例优选为(60 80) (5 10) (5 10) (5 20)。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分散剂,例如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的高效分散剂 HT-5040,分散性高,有最大的颜料承载力,对钛白粉、碳酸钙及瓷土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制备的涂料性能优良,对有机颜料等高憎水性物质有较强的分散力。所述消泡剂为SPA-202消泡剂,例如潍坊金水源化工有限公司SPA-202消泡剂,可有效消除各种乳胶漆和乳化型粘合剂等物料中的泡沫,无任何副作用,是乳胶体系中理想的消泡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的湿容量高、调湿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可满足石膏砌块、石膏板等调湿建筑材料生产的需要。具体实验数据如下(1)高的湿容量和调湿能力将由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制成的试块20mmX4mmX4mm 放入到湿度为93% RH的密闭空间中进行吸湿实验;之后再取出放入到20% RH的空间中进行放湿实验,并利用精度为0. Img的FA1004N型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吸放湿前后材料的质量变化,进而计算材料的吸放湿率。实验结果表明,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的吸放湿率可达86g/ kg和72g/kg,为纯石膏材料的3 6倍,且调湿时间仅需2 5小时。(2)高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将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制成20mmX4mmX4mm和 20mmX IOmmX IOmm的试块,并利用XXW_20kN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进行抗折和抗压强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制备工艺的不同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在3. 40 11. 24MPa、6. 73 11. 90MPa间变化,符合建筑石膏抗折强度不小于2. 50MPa和抗压强度不小于4. 90MPa的要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 其中所用的海泡石由鞍美国贸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粒度为100目;石膏粉由应城市宏基石膏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β-型半水石膏粉、粒度为200目;白水泥由淄博绿环建筑工程涂料有限公司的LH-50型42. 5级白水泥、粒度200目,生石灰由长兴富强钙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优等钙质生石灰、粒度200目。实施例1(1)将海泡石原料在300°C下焙烧90min ;之后按固液质量比1 10的比例放入到 1. 2mol/LHCl水溶液中,在95°C下浸泡6小时。接着,将上述海泡石加入到IOwt %的CTAB 水溶液中,并在70°C下搅拌池;冷却、过滤、100°C真空干燥60min及研磨粉碎后即可得到有机改性海泡石。(2)配制质量分数为25 %的NaOH溶液,在冰水浴条件下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丙
6烯酸中,获得中和度为60%的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然后按丙烯酸与丙烯酸钠之和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例为1 2的比例将丙烯酰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制得单体溶液。再按单体质量的将有机改性海泡石加入到单体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超声波震荡40min,使溶液乳化。(3)在装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瓶中,按水油体积比1 5的比例加入环己烷及单体溶液质量5%的分散剂Span 60,通入氮气20min以除去氧气,并搅拌升温至40°C溶解。将超声震荡乳化后的单体和海泡石的溶液用玻璃棒缓慢导入三口瓶中,并加入单体溶液质量的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和单体溶液质量的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IOmin后,缓慢升温至70°C、直至聚合反应完毕得到凝胶。将制得的凝胶样品取出、100°C 真空干燥2小时,之后研磨、过筛(50目)即可获得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4)将调湿组分材料加入到适量的蒸馏水中进行搅拌、溶解,然后按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调湿组分=80g 5g 5g 5g进行混合,并按水和固态物质的质量比(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和调湿组分的质量之和,即水膏比)1 1.5的比例加入蒸馏水,之后再加入上述总质量(水、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和调湿组分的质量之和)的0. 3%的羧甲基纤维素、2%的HT-5040分散剂和2%的SPA-202消泡剂;搅拌混合、超声分散40min,最后将分散均勻的料浆装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80°C真空干燥5小时后即可制成。实施例2(1)将海泡石原料在300°C下焙烧90min ;之后按固液质量比1 10的比例放入到 1. 2mol/LHCl水溶液中,在95°C下浸泡6小时。接着,将上述海泡石加入到IOwt %的CTAB 水溶液中,并在70°C下搅拌池;冷却、过滤、100°C真空干燥60min及研磨粉碎后即可得到有机改性海泡石。(2)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NaOH水溶液,在冰水浴条件下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丙烯酸中,获得中和度为75%的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然后按丙烯酸与丙烯酸钠之和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例为1 1的比例将丙烯酰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制得单体溶液。再按单体溶液质量的6%将有机改性海泡石加入到单体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之后超声波震荡 40min,使溶液乳化。C3)在装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瓶中,按水油体积比1 5的比例加入环己烷及单体溶液质量10%的分散剂Span 60,通入氮气20min以除去氧气,并搅拌升温至40°C溶解。将超声震荡乳化后的单体和海泡石的溶液用玻璃棒缓慢导入三口瓶中,并加入单体质量的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和单体溶液质量的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IOmin 后,缓慢升温至70°C、直至聚合反应完毕得到凝胶。将制得的凝胶样品取出、100°C真空干燥2小时,之后研磨、过筛(50目)即可获得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4)将调湿组分材料加入到适量的蒸馏水中进行搅拌、溶解,然后按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调湿组分=75g 5g 5g IOg进行混合,并按水膏比1 1.5的比例加入蒸馏水,之后再加入上述总质量(水、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和调湿组分的质量之和) 的0. 3%的羧甲基纤维素、的HT-5040分散剂和的SPA-202消泡剂;搅拌混合、超声分散40min,最后将分散均勻的料浆装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80°C真空干燥5小时后即可制成。实施例3(1)将海泡石原料在300°C下焙烧90min ;之后按固液质量比1 10的比例放入到 1. 2mol/LHCl水溶液中,在95°C下浸泡6小时。接着,将上述海泡石加入到IOwt %的CTAB 水溶液中,并在70°C下搅拌池;冷却、过滤、100°C真空干燥60min及研磨粉碎后即可得到有机改性海泡石。(2)配制质量分数为25 %的NaOH水溶液,在冰水浴条件下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丙烯酸中,获得中和度为80%的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然后按丙烯酸与丙烯酸钠之和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例为2 1的比例将丙烯酰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制得单体溶液。再按单体质量的2%将有机改性海泡石加入到单体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之后超声波震荡40min, 使溶液乳化。C3)在装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瓶中,按水油体积比1 5的比例加入环己烷及单体溶液质量20%的分散剂Span 60,通入氮气20min以除去氧气,并搅拌升温至40°C溶解。将超声震荡乳化后的单体和海泡石的溶液用玻璃棒缓慢导入三口瓶中,并加入单体溶液质量
的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和单体溶液质量的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 IOmin后,缓慢升温至70°C、直至聚合反应完毕得到凝胶。将制得的凝胶样品取出、100°C真空干燥2小时,之后研磨、过筛(50目)即可获得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4)将调湿组分材料加入到适量的蒸馏水中进行搅拌、溶解,然后按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调湿组分=70g 5g 5g 15g进行混合,并按水膏比1 2.0的比例加入蒸馏水,之后再加入上述总质量(水、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和调湿组分的质量之和) 的0. 3%的羧甲基纤维素、2%的HT-5040分散剂和2%的SPA-202消泡剂;搅拌混合、超声分散40min,最后将分散均勻的料浆装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80°C真空干燥5小时后即可制成。实施例4(1)将海泡石原料在300°C下焙烧90min ;之后按固液质量比1 0的比例放入到 1. 2mol/LHCl水溶液中,在95°C下浸泡6小时。接着,将上述海泡石加入到10衬%的CTAB 水溶液中,并在70°C下搅拌池;冷却、过滤、100°C真空干燥60min及研磨粉碎后即可得到有机改性海泡石。 (2)配制质量分数为25 %的NaOH水溶液,在冰水浴条件下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丙烯酸中,获得中和度为95%的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然后按丙烯酸与丙烯酸钠之和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例为11 4的比例将丙烯酰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制得单体溶液。再按单体质量的4%将有机改性海泡石加入到单体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之后超声波震荡40min, 使溶液乳化。 C3)在装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瓶中,按水油体积比1 5的比例加入环己烷及单体溶液质量15%的分散剂Span 60,通入氮气20min以除去氧气,并搅拌升温至40°C溶解。将超声震荡乳化后的单体和海泡石的溶液用玻璃棒缓慢导入三口瓶中,并加入单体质量的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和单体质量的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IOmin后, 缓慢升温至70°C、直至聚合反应完毕得到凝胶。将制得的凝胶样品取出、100°C真空干燥2小时,之后研磨、过筛(50目)即可获得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4)将调湿组分材料加入到适量的蒸馏水中进行搅拌、溶解,然后按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调湿组分=65g 5g 5g 20g进行混合,并按水膏比1 2.0的比例加入蒸馏水,之后再加入上述总质量(水、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和调湿组分的质量之和) 的0. 3%的羧甲基纤维素、2%的HT-5040分散剂和的SPA-202消泡剂;搅拌混合、超声分散40min,最后将分散均勻的料浆装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80°C真空干燥5小时后即可制成。实施例5(1)将海泡石原料在300°C下焙烧90min ;之后按固液质量比1 10的比例放入到 1. 2mol/LHCl水溶液中,在95°C下浸泡6小时。接着,将上述海泡石加入到IOwt %的CTAB 水溶液中,并在70°C下搅拌池;冷却、过滤、100°C真空干燥60min及研磨粉碎后即可得到有机改性海泡石。(2)配制质量分数为25 %的NaOH水溶液,在冰水浴条件下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丙烯酸中,获得中和度为85%的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然后按丙烯酸与丙烯酸钠之和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例为2 1的比例将丙烯酰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制得单体溶液。再按单体质量的4%将有机改性海泡石加入到单体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之后超声波震荡40min, 使溶液乳化。(3)在装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瓶中,按水油体积比1 5的比例加入环己烷及单体质量15%的分散剂Span 60,通入氮气20min以除去氧气,并搅拌升温至40°C溶解。将超声震荡乳化后的单体和海泡石的溶液用玻璃棒缓慢导入三口瓶中,并加入单体质量的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和单体质量的交联剂N,N’_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IOmin后,缓慢升温至70°C、直至聚合反应完毕得到凝胶。将制得的凝胶样品取出、100°C真空干燥2小时,之后研磨、过筛(50目)即可获得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4)将调湿组分材料加入到适量的蒸馏水中进行搅拌、溶解,然后按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调湿组分=63g 5g 5g 22g进行混合,并按水膏比1 2.0的比例加入蒸馏水,之后再加入上述总质量(水、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和调湿组分的质量之和)的
的羧甲基纤维素、的HT-5040分散剂和2%的SPA-202消泡剂;搅拌混合、超声分散 40min,最后将分散均勻的料浆装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80°C真空干燥5小时后即可制成。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海泡石、和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的复合凝胶为调湿组分,按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调湿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例= (60 80) (5 10) (5 10) (5 25)的比例进行混合,并按水和固态物质的质量比(1 1.25) (1 2.3)的比例加入蒸馏水,之后再加入总质量0.1% 的羧甲基纤维素、1-2 %的分散剂和1-2 %的消泡剂,搅拌混合,后将分散均勻的料浆装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调湿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例优选为(60 80) (5 10) (5 10) (5 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海泡石、和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的复合凝胶按照下述步骤制备(1)对海泡石进行有机改性,以增强其与有机聚合物之间的结合性(2)配置反应单体丙烯酸-丙烯酸钠-丙烯酰胺溶液(3)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材料。
4.一种制备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制备(1)对海泡石进行有机改性,以增强其与有机聚合物之间的结合性(2)配置反应单体丙烯酸-丙烯酸钠-丙烯酰胺溶液(3)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材料(4)按石膏粉白水泥石灰粉调湿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例=(60 80) (5 10) (5 10) (5 25)的比例进行混合,并按水和固态物质的质量比(1 1.25) (1 2.3)的比例加入蒸馏水,之后再加入总质量0.1% 的羧甲基纤维素、1-2%的分散剂和1-2%的消泡剂;搅拌混合后将分散均勻的料浆装入模具进行挤压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先将海泡石原料进行焙烧以去除水份,然后利用酸液对海泡石原料进行清洗,以去除杂质,接着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海泡石进行有机改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O)中,配置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然后缓慢滴入丙烯酸中,通过改变碱性溶液的加入量以获得不同中和度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再按照丙烯酸与丙烯酸钠之和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例为(1 3) (3 1)将所需的丙烯酰胺加入到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中,制得单体溶液;所述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可以选择质量分数为25 %的NaOH水溶液、KOH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O)中,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钠溶液的中和度为60% 1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有机改性海泡石按由丙烯酸-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组成的单体溶液质量的0. 5% 10%加入到单体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并进行超声波震荡分散,使溶液乳化,作为水相;按水油体积比1 5的比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油相及分散剂,并通入惰性气体以除去氧;将水相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并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升温至引发温度引发聚合直至反应完毕即得到复合调湿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引发剂选择水溶性过硫酸盐,例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其加入量为由丙烯酸-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组成的单体溶液质量的_5%,优选-3%所述交联剂选择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其加入量为由丙烯酸-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组成的单体溶液质量的_5%,优选-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石膏粉白水泥 石灰粉调湿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例优选为(60 80) (5 10) (5 10) (5 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含氯化物的、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是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出具有高湿容量和调湿能力的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然后将调湿组分加入到建筑石膏、石灰粉和水中去,经充分搅拌混合后挤压成特定形状的样品,烘干后即为成品。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具有湿容量高、调湿能力强,并拥有较高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可满足石膏砌块、石膏板等调湿建筑材料生产的需要,从而在使用后能自行调节建筑室内空间的湿度。
文档编号C04B28/14GK102417339SQ2011102511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任曙凭, 张梦龙, 王吉会 申请人: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