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456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抹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抹灰施工用的抹子。
背景技术
建筑抹灰施工时常用的抹子是由抹板和安装在抹板上的把手组成的,只能用于涂抹灰泥,仅具有单一功能。在现有技术中,进行墙面、地面瓷砖或石材铺贴施工时,需在瓷砖或石材的背面涂抹灰泥,如果涂抹量少了,就会使瓷砖或石材表面低于已拉线标高的水平面,则需将该瓷砖或石材重新揭起,在其背面增加灰泥涂抹量,然后再次铺贴。为了减少这种二次返工,施工人员通常会一次性涂抹过量灰泥,然后直接通过蛮力推压或使用橡胶锤敲打使原本高出水平面层的瓷砖或石材下压至指定高度,这往往会使过量泥浆只能通过瓷砖或石材间的缝隙挤出,造成挤浆现象,需施工人员及时用抹布擦去。多余的泥浆还会相互挤压,造成瓷砖或石材间的缝隙大小不一致。由于以上做法使用过量灰泥,会造成耗材增加;施工人员需花费力气、时间压平瓷砖或石材表面及擦去多余泥浆,影响施工效率,面对日益高升的工人薪酬,效率降低将直接导致工程劳动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作为普通抹子涂抹灰泥用、又能方便地刮掉多余泥浆的抹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抹子,包括抹板和安装在抹板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抹板上表面右前角设有一个刮刀机构,所述刮刀机构内设有一个紧贴抹板上表面的、可推出抹板上表面并可缩回的小刮刀。所述刮刀机构由盒匣、小刮刀和推动块组成,所述盒匣为方通形、固定在所述抹板上表面,所述盒匣上开设有一个推动槽,所述小刮刀可移动地置于所述盒匣内、并位于所述推动槽下方,所述推动块由置于所述盒匣的推动槽内、与小刮刀连接的推动板和置于所述盒匣的推动槽外、位于推动板上方与所述推动板连接、并可沿推动槽往复移动的推盖组成。所述推动板有一个底板,在所述底板的一端垂直设有一个凸出的连接柱,且在底板这一端向外延伸出两条延伸条,在每条延伸条上设有两个垂直于底板的延伸托柱;所述小刮刀为板状,一端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小刮刀的连接孔套接在所述推动板的连接柱上,且小刮刀支撑在所述延伸托柱上。所述推动槽一边为锯齿形;在所述底板上凸出于底板表面、沿小刮刀一侧边缘凸出设有一道长条状的第二推动板凸台,在该第二推动板凸台内侧面向内凸出两道八字形分布的弹性板;两道所述弹性板的外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与所述锯齿形相适配且可在外力推动下脱离和卡入其中。 所述推动板的底板向上间隔设有第一推动板凸台、第二推动板凸台、第三推动板凸台,在所述推盖下表面设有两道推盖凹槽,所述第一推动板凸台和第三推动板凸台分别容置连接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推动板凸台容置于第二凹槽中。[0009]所述小刮刀为直角梯形,其锐角为30° 45°角。刮刀机构重叠粘贴在紧贴抹板边缘处。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既可在涂抹灰泥时使用,也可将过量灰泥适度刮去,一把抹子完成不同施工流程且使用简单、携带方便。(2)在对墙面、地面进行瓷砖或石材铺贴时直接用该抹子的抹板涂抹灰泥;当由于涂抹过量灰泥造成瓷砖或石材表面高于拉线标高的水平面时,只需将抹子上表面的刮刀机构的小刮刀推出即可适度刮掉灰浆层的部分泥浆形成空槽,接下来施工人员压平瓷砖或石材时,因多余泥浆会填补到空槽中,即可有效防止挤浆现象。(3)本实用新型可使灰浆层形成空槽,多余泥浆不再从两瓷砖或石材间的缝隙中大量挤出导致灰缝间隙不一致,从而很好地控制灰缝间隔;施工人员仅需较少力气即可徒手压平或橡胶锤敲平瓷砖或石材,还省去擦掉多余泥浆的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4)本实用新型抹子的小刮刀既可刮掉部分泥浆使灰浆层形成空槽,还可将多余泥浆刮至即将进行抹灰铺贴的面上,使多余泥浆回收利用,减少耗材浪费。(5)本实用新型不仅变型组合容易,实用性强,可供施工人员随时根据施工要求选取不同的状态达到不同功能。能一次性地完成不同施工任务,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且效果更佳。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洗工作即可循环使用。综上所述,该抹子只需根据施工需要推出抹子上表面的小刮刀即可防止瓷砖或石材铺贴时产生的挤浆现象;使灰缝间隔达到规范要求;还可将多余泥浆回收利用,减少耗材浪费;免去多余工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灵活性强,携带方便且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抹子未推出状态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抹子未推出状态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抹子推出状态的主视图。图4为刮刀机构的外形俯视图。图5为刮刀机构拿掉推盖后的外形俯视图。图6为小刮刀与推动块的连接结构主视图。图7为小刮刀的俯视图。图8为推动块俯视图。图9为推动块的左视图


图10为推盖的俯视图。
图11为推盖的仰视图。
图12为推盖的左视图。
图13为推动板的俯视图。
图14为推动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抹子100,包括抹板10和把手20,在抹板10上表面右前角紧贴抹板边缘处还粘贴固定有一个刮刀机构30。抹板10和把手2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抹板可以为矩形或近梯形,把手20为图示的L型或其它常见形状,所述刮刀机构30为重叠在抹板上、紧贴抹板右前角边缘处。所述刮刀机构30如
图1-5所示,由盒匣31,小刮刀32和推动块33组成。所述盒匣31为方通型,上表面开一矩形的推动槽,推动槽其中一边为齿形状,即齿道311 ;小刮刀32为直角梯形,图示三角为30-45度角,小刮刀尾部开有圆形的连接孔321。所述小刮刀可 移动地置于所述盒匣内、并位于所述推动槽下方。所述推动块33由推盖331和推动板332组成,如图4-9所示,所述推动板332置于所述盒匣的推动槽内,而推盖331置于所述盒匣的推动槽外、位于推动板上方与所述推动板可拆卸连接,为了更加稳固,也可以采用胶水粘贴固定,并可沿推动槽往复移动。所述推盖331如
图10-12所示,其下表面开有两道推盖凹槽,为第一凹槽3315、第二凹槽3316。所述推动板332如
图13-14所示,并参阅图6,所述推动板有一个底板3327,底板上设有两条延伸托柱3321,连接柱3322,第一推动板凸台3324,第二推动板凸台3325,第三推动板凸台3326。在所述底板的一端垂直设有一个凸出的连接柱3322,且在底板这一端向外延伸出两条延伸条,在每条延伸条上设有两个垂直于底板的圆柱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只要能支撑小刮刀即可)的延伸托柱3321,所述小刮刀的连接孔321套接在所述推动板的连接柱上,且小刮刀的刀面支撑在所述延伸托柱上,使小刮刀保持平衡,顺利进出盒匣31内的方通孔。在底板3327上凸出于底板表面、沿小刮刀一侧边缘凸出设有一道长条状的第二推动板凸台3325,在该第二推动板凸台3325内侧面向内凸出两道八字形分布的弹性板3323,所述弹性板下端距离底板3327上表面留有距离,未与底板连接;两道所述弹性板的外端为与所述齿道311相适配,所述弹性板3323具有一定硬度及形变能力,可在外力推动下脱离和卡入齿道。底板3327上向上凸出设置第一推动板凸台3324,第二推动板凸台3325,第三推动板凸台3326,在两道八字形分布的弹性板3323的两外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推动板凸台3324,所述第一推动板凸台3324和第三推动板凸台3326容置连接于推盖的第一凹槽3315中,而第二推动板凸台3325容置于推盖的第二凹槽3316中,且推动板的凸台与推盖331的凹槽之间可用胶水粘结。使推盖331与推动板332结合为一体形成推动块33。第三推动板凸台3326跟底板3327连接,只起固定支撑推盖331的作用,防止推盖中间无支撑导致施工中推盖压坏、断裂。使用时,先将推动块33的弹性板3323卡于盒匣的齿道311较后部位置,使三角刮刀未超出抹子100前端边缘,保持抹子原始状态,将瓷砖或石材翻转过来,背面朝上,用该状态抹子对其涂抹稍微过量的灰泥。将抹有泥浆那面的瓷砖或石材贴于施工面,这时,瓷砖或石材表面高于拉线标高的水平面。施工人员按住推盖331向抹子外推出时,推动板上的弹性板3323顺势沿着齿道311向抹子100前端边缘滑动,弹性板3323通过弹性变形与齿道311上的三角齿卡合、分离、卡合、分离……,带动小刮刀32逐渐推出,当弹性板3323在齿道311某一齿位卡住时,即可将小刮刀定位,请参见
图1-4所示。将抹子100的长边缘靠在施工面上,突出抹板的小刮刀32的部分插入瓷砖或石材与基层间的灰浆层中,使用抹子紧贴瓷砖或石材的边沿刮去部分泥浆,使灰浆层形成空槽,并将刮出的泥浆刮至下一个施工面。将抹子暂放一旁,施工人员徒手按压瓷砖或石材,必要时用橡胶锤敲打使原本高出水平面层的瓷砖或石材下压至指定高度,因多余泥浆会填补到空槽中,即可有效防止挤浆现象。按住推盖331顺着齿道311向抹子尾部滑动,推盖带动推动板332,使推动板上的
弹性板3323通过弹性变形与齿道311上的三角齿卡合、分离、卡合、分离......使小刮刀
顺着盒匣31的方通孔收回,当小刮刀不再突出盒匣边沿,停止推动推盖331,弹性板3323卡合于齿道311的某位置,整个推动块33不再移动,返回抹子原始状态。 重复上述步骤即可连续对瓷砖或石材抹灰及在铺贴过程中刮掉泥浆进行反复操作。工作结束后对本实用新型抹子进行清洗工作即可循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抹子,包括抹板和安装在抹板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抹板上表面右前角设有一个刮刀机构,所述刮刀机构内设有一个紧贴抹板上表面的、可推出抹板上表面并可缩回的小刮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机构由盒匣、小刮刀和推动块组成,所述盒匣为方通形、固定在所述抹板上表面,所述盒匣上开设有一个推动槽,所述小刮刀可移动地置于所述盒匣内、并位于所述推动槽下方,所述推动块由置于所述盒匣的推动槽内、与小刮刀连接的推动板和置于所述盒匣的推动槽外、位于推动板上方与所述推动板连接、并可沿推动槽往复移动的推盖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有一个底板,在所述底板的一端垂直设有一个凸出的连接柱,且在底板这一端 向外延伸出两条延伸条,在每条延伸条上设有两个垂直于底板的延伸托柱;所述小刮刀为板状,一端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小刮刀的连接孔套接在所述推动板的连接柱上,且小刮刀支撑在所述延伸托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槽一边为锯齿形;在所述底板上凸出于底板表面、沿小刮刀一侧边缘凸出设有一道长条状的第二推动板凸台,在该第二推动板凸台内侧面向内凸出两道八字形分布的弹性板;两道所述弹性板的外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与所述锯齿形相适配且可在外力推动下脱离和卡入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的底板向上间隔设有第一推动板凸台、第二推动板凸台、第三推动板凸台,在所述推盖下表面设有两道推盖凹槽,所述第一推动板凸台和第三推动板凸台分别容置连接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推动板凸台容置于第二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刮刀为直角梯形,其锐角为30。 45。角。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抹子,其特征在于,刮刀机构重叠粘贴在紧贴抹板边缘处。
专利摘要一种抹子,包括抹板和安装在抹板上的把手,在所述抹板上表面右前角设有一个刮刀机构,所述刮刀机构内设有一个紧贴抹板上表面的、可推出抹板上表面并可缩回的小刮刀。该抹子只需根据施工需要推出抹子上表面的小刮刀即可防止瓷砖或石材铺贴时产生的挤浆现象;使灰缝间隔达到规范要求;还可将多余泥浆回收利用,减少耗材浪费;免去多余工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灵活性强,携带方便且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E04F21/18GK202370226SQ20112053965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张绮珊, 张金宁, 李旭光, 胡庆红, 赵亚军 申请人:深圳市深装总装饰工程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