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子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96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子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附接夹子以便连接钢筋的设备和方法,其中所述钢筋用于增强混凝土。钢筋通常被置于其中将要灌注水泥的框架内,从而使得所述钢筋将被包埋在所述灌注的水泥中。钢筋被置于所述框架内的处在特定高度下的特定位置处,从而对由此产生的混凝土进行强化。在灌注水泥之前用于连接所述钢筋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夹子。这些夹子被附接在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处,因此钢筋在固定位置处被保持在一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夹子附接到相交的钢筋上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支承钢筋通常用于增强混凝土。支承钢筋被布置在其中将要灌注水泥的网格内。为使支承钢筋的有效性最大化,支承钢筋被置于特定高度处,该高度与地面的距离通常介于约2英寸与6英寸之间。钢筋随后被连接,因而使得所述网格是稳定的且在灌注混凝土时不会移动。有很多种连接钢筋的方法,且许多方法是通过手动方式完成的。螺纹钢筋(rebar)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支承钢筋(bar)。当用手来连接螺纹钢筋时,需要工人来弯曲该螺纹钢筋并将该螺纹钢筋连接在该网格内的多个点处。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缓慢过程且可能导致工人由于重复的弯曲而受伤。在一些情况下,可首先制备螺纹钢筋网格,且随后将螺纹钢筋网格置于其中将要灌注混凝土的结构内。尽管这样做会减轻需要进行的弯曲,但并未解决仍需要时间和人工来连接螺纹钢筋的问题。为了减少连接螺纹钢筋所需的时间且为了将工人在弯腰状态下工作的时间降至最低限度,目前已经开发出了用于连接螺纹钢筋的多种施加器。例如,在专利5,881,452中,Nowell等描述了一种用于将可变形的金属紧固夹子施加到混凝土增强钢上的设备。Nowell装置是一种手持式施加器。该施加器将大体上呈U形的可变形的金属夹子施加在多根增强螺纹钢筋或多块金属丝网板的相交处。所述设备用于将U形金属夹子置于相邻的金属钢筋周围且随后使该U形夹子变形并闭合,因此将钢筋连接起来。West在专利5,826, 629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将交叉的钢筋捆系在一起的气动式金属丝捆系设备。该装置具有导引构件,所述导引构件打开以便接收相交的钢筋,且随后闭合到该钢筋上。在闭合位置处,一定长度的金属丝被导引在钢筋周围。供给机构将金属丝供给至导引构件,且扭转构件与钢筋周围的金属丝接合并使该金属丝产生扭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施加夹子以便将通常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连接起来的设备。所述的钢筋连接设备被设计以便对在公开号为2006-0248844A1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述的塑料夹子进行紧固,所述专利申请在此作为参考被引用。所述夹子被插入筒内,且所述设备被定位在横向的支承钢筋(transverse supporting bars)上。锤在所述筒内沿纵向往复移动并敲击所述夹子。所述锤将所述夹子推出所述筒的远端,所述远端被定位在所述横向钢筋上,从而使得所述夹子与所述钢筋接合并连接所述钢筋。位于所述筒的所述远端处的对齐头部被用来相对于所述横向钢筋对所述钢筋连接设备进行定位。所述夹子被设置成夹子串,所述夹子串是被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夹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彼此直接连接,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被连接至共同的供给杆。所述夹子串被插入夹子供给组件内,每次当锤进行往复移动时,所述夹子供给组件将夹子引入所述筒中的夹子接收腔体内。所述夹子供给组件通过凸轮导引件与所述锤接合,因而通过所述锤在进行往复移动时所产生的运动而提供使所述夹子供给组件进行循环运动的驱动力。因此,每当所述锤从所述筒中推出夹子时,所述夹子供给组件将来自所述夹子串的另一夹子插入所述筒内,因而使得所述钢筋连接设备可迅速连续地连接多对横向钢筋。所述夹子供给组件使用至少一个指部来与所述夹子串接合并推进所述夹子串进 入所述夹子接收腔体内。所述指部具有枢转点和倾斜侧部,因而使得所述指部可在与所述夹子串接合并将该夹子串向前推入所述夹子接收腔体内之前沿所述夹子串向后进行棘轮式移动。当所述夹子供给组件随着所述锤的每次循环移动而沿横向往复移动时,该向后的棘轮式运动和向前的接合运动使得所述指部可推进所述夹子进入所述夹子接收腔体内。所述夹子供给组件包括夹子轨道,所述夹子轨道在所述夹子接收腔体之外支承所述夹子串。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轨道从顶部与所述夹子接合,且所述夹子轨道延伸通过所述夹子接收腔体。所述锤包括具有腿部的凹进部,因而使得随着所述锤的腿部在所述夹子轨道的旁边经过,所述夹子轨道被接收在所述凹进部中。所述腿部与所述夹子接触并驱动所述夹子离开所述筒。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夹子轨道在进入所述夹子接收腔体内之前就终止了,且使用弹性保持器将所述夹子保持在适当位置处,直至该夹子被驱动离开所述钢筋连接设备。所述锤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往复移动,可通过多个动力源为所述驱动装置提供动力,这包括手动动力源和气动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首先使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连接的锤向远端偏置以便驱动所述夹子离开所述筒。接下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锤向近端偏置从而对所述锤进行再定位以便用于下一个夹子,且以便完成所述夹子供给组件的相关联的循环移动。在手动实施例中会使用柄和偏置弹簧,且触发器被用来对气动动力源或其它动力源进行致动。


图I是夹子串的透视图;图2是与横向钢筋接合的单个夹子的透视图;图3是当使用供给杆时的夹子串的透视图;图4是在供给杆上存在齿部的情况下的所述夹子串的透视图;图5是钢筋连接设备的手动驱动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是没有夹子供给组件的钢筋连接设备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7是没有夹子供给组件的钢筋连接设备的远端部分的前视图;图8是在附接了锤的情况下的钢筋连接设备的手动驱动部分的侧视图;图9是钢筋连接设备的气动驱动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是钢筋连接设备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图11是夹子供给组件的指部的顶视图;图12是与夹子供给组件的指部接合的夹子串的顶视图;图13是具有凹进部的锤的侧视图;图14是具有弹性保持器的夹子接收腔体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图15是示出了用于凸轮板的另一可选设计的侧视图;图16是夹子串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7是示出了夹子供给组件的钢筋连接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8是钢筋连接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已经去除了筒以便显示出该筒内的部件;图19是钢筋连接设备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图20是钢筋连接设备的远端部分的后视图,为清晰起见,图中已经去除了夹子供给组件;图21是锤以及锤板的侧视图;图22是锤以及锤板的顶视图;图23是用于本发明的锤板实施例的凸轮板的顶视图;图24是用于本发明的锤板实施例的凸轮板的侧视图;图25是用于本发明的锤板实施例的指部的后视图;图26是用于本发明的锤板实施例的指部的侧视图;和
图27是手动致动的钢筋连接设备的锤板实施例的侧视图,为清晰起见,图中去除了安全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夹子串钢筋连接设备使用如图I所示的夹子串2。夹子串2包括多个相连的单独的夹子4,其中该成串夹子中的最后一个夹子是末端夹子6。在优选实施例中,夹子4由塑料制成且每个夹子4具有多个部件。参见图2,座8适于与第一钢筋9接合并对该第一钢筋进行定位。在座8下面设置了多个钩部10,优选为每个夹子4设置四个钩部10,所述钩部适于与横向于所述第一钢筋9的第二钢筋11接合并对所述第二钢筋进行定位。第一钢筋9还被定位在第二钢筋11的顶部上。钩部10通过联接部分12被联接,且每个钩部10具有上部本体14。与联接部分12的上部部分相结合的上部本体14限定出支架15,所述支架用于与平行于第二钢筋11且位于该第二钢筋上方的另一钢筋接合并对该另一钢筋进行定位。夹子4可将与第二钢筋11平行的钢筋定位在支架15中,或者该夹子可将第一钢筋9定位在座8中,但该夹子不会同时将与第二钢筋平行的钢筋和第一钢筋都定位在座中,这是因为座8和支架15接收钢筋的区域彼此互相妨碍。
夹子串2中的每个夹子4都在连接点16处被连接至至少一个相邻夹子4,如图I所示。连接点16可被限定在夹子的与相邻夹子邻接的部分上的任何位置处,只要夹子4被连接在一起即可。每个夹子4都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点16,但如果有必要,也可使用多个连接点16。夹子4被连接以使得夹子串2中的每个夹子4具有一致的取向。该取向优选使得如果钢筋被接收在末端夹子6的钩部10中,则该钢筋可同时被接收在夹子串02中的所有其它夹子4的钩部10中。因此,夹子串02中的所有夹子4的钩部10将会限定出一根轴线。相似地,由夹子4的上部本体14限定出的支架15也将在单根轴线上对齐。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夹子4被连接至供给杆18,如图3所示。如果使用供给杆18,则连接点16B将每个夹子4连接至供给杆18。供给杆18可沿夹子串2B的侧部被定位在任何位置处,只要夹子4被保持处于如上所述的一致取向即可。如图4所示,供给杆18可能具有齿部19以便推进夹子串2B。此外,如果使用供给杆18,则每个单独的夹子4不必触碰或直接接触相邻的夹子4。夹子4被连接至供给杆18,且并不彼此相连,因而使得夹子4并未被保持在与夹子串2B中的其它夹子4直接接触的状态下。
每个夹子串2B具有被制成仅同一尺寸的夹子4,但每个夹子串2B并不必需具有被制成相同尺寸的夹子4。夹子4被制成一定尺寸以便连接特定尺寸的钢筋,且由于存在多种尺寸的钢筋,因而存在多种尺寸的夹子4。尽管不同夹子串2B中的夹子4的尺寸将会产生变化,但供给杆18使得相邻夹子4之间的间距是可以是恒定的。即,从更大夹子4的前部至一个夹子串2B中的相邻的更大夹子4的前部之间的距离与从更小夹子4的前部至另一夹子串2B中的相邻的更小夹子4的前部之间的距离将是相同的。当使用供给杆18时,由于夹子4并不一定进行触碰从而连接在一起,因此使得可能实现该一致的间距。该一致的间距是希望实现的,这是因为该一致的间距使得钢筋连接设备可施加不同尺寸的夹子4,而无需调节或改变夹子供给机构。图16示出了夹子串2C的第三实施例。相似的部件被赋予了相同的名称,但为清晰起见在附图标记后加标了“C”。夹子串2C中的每个夹子4C具有相同的尺寸,但第三实施例使得夹子串2C可具有被制成不同尺寸的夹子4C以便在不使用供给杆的情况下也可在夹子4C之间保持一致的间距。夹子串2C具有长度3C,且每个单独的夹子4C具有至少一个与之相邻的夹子。末端夹子6C将会仅具有一个相邻的夹子4C,而处在夹子串2C的中间的每个夹子4C则将具有两个相邻的夹子4C。通过由上部本体14限定出的支架15对每个夹子4C进行定向,所述上部本体与夹子串长度3C是垂直地对齐的。当支架15与夹子串长度3C垂直时,被接收在夹子4C的支架15中的钢筋将会垂直于夹子串2C的长度3C。该取向与图I所示的取向成九十度,而被接收在每个夹子4的支架15中的钢筋则将平行于夹子串的长度。在图16中,每个夹子4C仍具有一致的取向,但该取向已经改变了。还可能通过与夹子串2C的长度3C平行地对齐的支架15对每个夹子4C进行定向。通过为连接点16C设置长度17C的方式而在不同夹子串2C中的不同尺寸的夹子4C之间实现一致的间距。连接点16C还被称作突部16C,且突部16C的长度17C在具有被制成不同尺寸的夹子4C的夹子串2C之间会有所不同。通过为具有更大夹子4C的夹子串2C提供更短的突部16C,使得对于具有被制成不同尺寸的夹子4C的夹子串2C而言,可在夹子4C之间保持一致的间距。因此,从一个夹子4C的前部至相邻夹子4C的前部的距离对于具有被制成不同尺寸的夹子4C的两个不同夹子串2C而言是相同的。突部16C的长度17C用来保持相邻夹子4C处于分开状态,因而使得它们不会触碰,且相邻夹子4C通过突部长度17C而分开。当夹子串2C产生弯曲时,相邻的夹子4C可能会产生触碰,但通常情况下它们将会是分开的。突部16C具有凹口 13C,设置该凹口的目的在于当施加夹子4C以便连接钢筋时,该凹口有利于突片16C产生破裂。末端夹子6C在用于连接钢筋时与夹子串2C是分开的,且凹口 13C在突片16C上提供了破裂点从而有助于分离该末端夹子6C。每个夹子4C由塑料制成,且优选包括四个钩部10、4个上部本体14和两个相联部分12,所述两个相联部分分别与两个钩部10相连,如图2最佳示出地那样。每个上部本体14被连接至每个夹子4中的另一上部本体14。 钢筋连接设备夹子串2被用于钢筋连接设备20中,如图5所示。在钢筋连接设备20内部设置了具有夹子接收腔体24的筒22。夹子串2的末端夹子6被接收在筒22的夹子接收腔体24内,从图6中可更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为了更清晰地示出具有夹子接收腔体24的筒22,图6并不包括夹子供给机构。夹子接收腔体24包括处在筒22的侧部中的孔,所述孔适于接收来自夹子串02的夹子4。在筒22内部设置了锤26,所述锤在筒22内沿纵向往复移动。当锤26向远端往复移动时,该锤与末端夹子6接触并将末端夹子6排出筒23的远端。在筒23的远端处限定出对齐头部28,所述对齐头部使夹子施加设备20与要被连接的钢筋对齐。当末端夹子6从筒22中被弹射出来时,该对齐头部28确保了钢筋连接设备20与钢筋适当对齐,从而使得末端夹子6将钢筋连接起来。在末端夹子6被弹射出来时,锤26向近端往复移动,夹子串2中的下一个夹子4被推进夹子接收腔体24内且成为新的末端夹子6,且夹子施加工艺则准备就绪而可重复实施。对齐头部28具有适于与横向钢筋接合的两对切口 30、30B,如图6和图7所示。为清晰起见,图7也并未示出夹子供给机构。一对切口 30比另一对切口 30B更深,因而位于上面的第一钢筋9被接合在更深的那对切口 30中,而位于第一钢筋9下面的第二钢筋11则被接合在更浅的那对切口 30B中。每对切口中的各个切口 30、30B处在对齐头部28的相对侧部上,因而使得切口 30、30B与横向钢筋9、11之间的四个接触点防止了钢筋连接设备20产生移动。对齐头部28在与横向钢筋接合时沿三个维度固定该钢筋连接设备20的位置。锤26在驱动装置32的作用下进行往复移动,如图5和图8所示。图8示出了锤26和手动驱动装置32,而不包括钢筋连接设备20的剩余部分。驱动装置32包括驱动杆33,所述驱动杆以手动或自动方式被致动。可通过驱动杆33上的扳手扁平部(wrench flat)帮助实施将驱动杆33连接到锤26上的动作。在手动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2包括柄34和偏置弹簧36。柄34以手动方式被压缩以使锤26向远端延伸从而将末端夹子6从筒22中弹射出来。偏置弹簧36随后使柄34向近端偏置并使锤26缩回至一定位置,从而使得下一末端夹子6可被引入夹子接收腔体24内。图9示出了具有由触发器致动的自动驱动装置32A的钢筋连接设备20A。为清晰起见,手动实施例和自动实施例中相似的部件被赋予相同的名称和附图标记,但自动实施例中的部件的附图标记加了标记“A”。驱动装置32A包括用于引导动力源从而使驱动装置32A循环移动的触发器38,从而使得,当触发器38被压下时,动力源使驱动装置32A向远端偏置,而当触发器38被释放时,动力源使该驱动装置向近端偏置。在优选实施例中,动力源是气动动力源;然而,也可使用其它动力源,例如电动动力源。此外,可将延伸部件添加到自动或手动驱动装置32、32A上,因而使得操作者可在连接钢筋时处于直立位置。对齐头部28包括两对切口 30、30B,所述两对切口被进一步标记为第一对切口 30和第二对切口 30B,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对切口 30比第二对切口 30B更深。这使得位于第二钢筋11上方的第一横向钢筋9可被接合在第一对切口 30中,且位于底部的第二横向钢筋11可被接合在第二对切口 30B中。该横向钢筋9、11彼此垂直,且对齐头部28C使筒22C与两根钢筋9、11垂直地被定位。夹子供给组件当锤26进行往复移动时,夹子供给组件40推进夹子串2进入夹子接收腔体24内, 如图10所示。凸轮导引件42被连接至锤26的侧部。凸轮导引件42通过直的狭槽并从筒22的侧部伸出。因此,当锤26在筒22内部进行往复移动时,凸轮导引件42在筒22外部往复移动。凸轮导引件42可包括轴承以使凸轮导引件42的运动更为平滑。凸轮导引件42的从筒22的侧部伸出的部分被接合在狭槽型凸轮轨道44中。凸轮轨道44被限定在凸轮板46中,且凸轮板46在枢转点48处被枢转地连接至钢筋连接设备20。凸轮轨道44具有成一定角度的部分,从而使得当锤26和凸轮导引件42进行循环移动时,凸轮板46在枢转点48处进行枢转并沿横向进行往复移动。凸轮轨道44还可包括直的部分,该直的部分被用来实现定时的目的从而使夹子供给组件40的运行与锤26的循环移动相协调。当锤26向远端进行往复移动时,凸轮板46向着远离筒22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且当锤26向近端进行往复移动时,凸轮板46向着筒22进行往复移动。对于狭槽型凸轮轨道44而言,无需为凸轮板46设置回位弹簧。图15示出了被标记为46B的凸轮板的另一种可选设计。为易于示出凸轮板46B,图15中并未示出设备20的周围部件。凸轮板46B具有边缘型凸轮轨道44B,而不是图10所示的狭槽44。通过拉伸弹簧47将边缘型凸轮轨道44B保持在与往复移动的凸轮导引件42相接触的状态下,如图15示意性地示出地那样。可使用任何类型的弹性回位弹簧代替弹簧47来推动凸轮轨道44B靠在凸轮导引件42上。对于图10所示的凸轮板46或图15所示的凸轮板46B而言,凸轮板都将会随着锤26的循环移动而进行往复移动。供给支承块50可被定位在凸轮板46的端部处以便有利于将夹子串2供给进入夹子接收腔体24内,如图10所示。至少一个指部52,且优选两个指部,通过供给支承块50被连接至凸轮板46。参见图10、图11和图12,指部52具有平的端部51,当凸轮板46向着筒22进行往复移动时,该平的端部用于与夹子串2接合,但指部52还具有倾斜的侧部53,以便在凸轮板46向着远离筒22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时,该倾斜的侧部滑动越过夹子串2。
指部52在指部枢转点57处被枢转地连接至供给支承块50,且偏置弹簧55推动指部52以便在凸轮板46向着筒22进行往复移动时与夹子串2的单独的夹子4相接合。指部枢转点57使得当凸轮板46移动远离筒22时,指部52可往回进行棘轮式移动而越过夹子串2。因此,当凸轮板46向着远离筒22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时,夹子串2保持静止状态,但当凸轮板46向着筒22进行往复移动时,夹子串2被推进夹子接收腔体24内。夹子供给组件40并未在夹子串2的后端处使用弹簧或推动装置来推进夹子4进入夹子接收腔体24内。上述机构使锤26与夹子供给组件40接合,因而通过锤26的循环移动提供了推动夹子串2进入夹子接收腔体24内的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指部52具有成一定角度的后端59,所述后端可被按压以使指部52与夹子串2脱离接合。当脱离接合时,夹子串2可在指部52并未保持任何单独的夹子4的情况下从夹子接收腔体24中被撤回。夹子串2在被插入钢筋连接设备20内时受到夹子轨道54的支承。夹子轨道54可从顶部或从底部与夹子串2接合。现在参见图I、图9和图13,夹子轨道54A可通过由上部本体14限定出的支架15与夹子4接合或可从顶部与夹子接合。当从顶部与夹子串2接合时,夹子轨道54A延伸通过夹子接收腔体24A。夹子4随后从夹子轨道54A的远端上被释放。当夹子轨道54A延伸通过夹子接收腔体24A时,锤26A具有用于在锤26进行往复移动时接收夹子轨道54A的凹进部56。锤26A具有位于凹进部56的侧部上的至少一条,且优选两条,腿部58。腿部58与末端夹子6的上部本体14接触以便将夹子推出筒22A。当腿部58将末端夹子6推出筒22A时,夹子轨道54A被接收在该凹进部56中,从而使得腿部58在夹子轨道54A旁边经过。 在夹子轨道54A从底部与夹子串2接合的实施例中,夹子轨道54不会延伸通过夹子接收腔体24,如图5和图10所示。夹子轨道54终止于夹子接收腔体24处,且由于无需经过夹子轨道54周围,因此锤26可以是平的。参见图5、图10和图14,由于夹子轨道54并未将夹子4保持在夹子接收腔体24中,因此可使用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器60将末端夹子6紧固在夹子接收腔体24中。优选使用四个弹性保持器60,所述四个弹性保持器包括被安装在夹子接收腔体24中的滚珠轴承弹簧。弹性保持器60与夹子接收腔体24中的末端夹子6可释放地接合以便防止末端夹子6在被锤排出之前落出筒22之外。参见图I和图9,夹子轨道54A进一步包括至少第一部分62和第二部分64。第二部分64被制成一定尺寸以便与夹子串2摩擦地接合并轻微地保持该夹子串。夹子轨道62的第一部分具有更小的尺寸,该第一部分不会与夹子串2摩擦地接合或者保持该夹子串,因而夹子4将易于滑过夹子轨道的第一部分62。这使得夹子4可易于与夹子轨道的第一部分62接合,且仍与更短的第二部分摩擦地接合并被该更短的第二部分64保持在适当位置处。夹子轨道的第二部分64介于筒22A与第一部分62之间,从而使得当夹子串位于将要进入夹子接收腔体24A内的位置处时,夹子串2被摩擦性地接合。具有锤板的夹子供给组件图17、图18、图19和图20示出了夹子供给组件的另一可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的描述内容中,相似的部件被赋予了相同的名称和附图标记,但加上了后缀“C”。在图18中已经去掉了筒以便更好的示出内部部件。筒22C具有夹子接收腔体24C和与筒22C的长度平行地进行延伸的狭槽25C。锤26C包括锤板27C,所述锤板延伸通过筒狭槽25C。锤26C在筒22C内沿纵向进行往复移动,且锤板27C在筒22C外部且与筒22C平行地进行往复移动而通过该筒狭槽25C。锤板27C具有成一定角度的部分29C,该部分相对于筒22C的长度成一定角度。该成一定角度的部分29C用作倾斜的平面。锤26C可以是中空的并包括孔以便减轻重量,如图21和图22更好地示出地那样。锤26C的循环移动提供了使夹子供给组件40C循环移动的力,该力将夹子4C推入夹子接收腔体24C内。图23和图24单独地示出了凸轮板46C。凸轮板具有倾斜的部分49C、至少一个松动配合件66C且可包括孔以便减轻重量。该松动配合件66C具有弹簧腔68C以便接收并支承拉伸弹簧。弹簧腔68C具有比松动配合件66C更大的直径。该成一定角度的部分49C面对锤板27C的成一定角度的部分29C,如图17和图18最佳示出地。该倾斜的部分49C被定位以便相对于筒22C的长度成一定角度。导引轴70C被接收在每个松动配合件66C中,且在凸轮板46C进行往复移动时用于导引该凸轮板46C。导引轴70C被固定在一个位置处,因而使得凸轮板46C与导引轴70C平行地进行往复移动。松动配合件66C的尺寸略大于导引轴70C,因而使得当凸轮板46C在导引轴70C上往复上下时,凸轮板46C将相对于导引轴70C被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角度下。在该实施例中,凸轮板46C并未在枢转点上枢转。如图27所示,当锤26C向近端进行往复移动时,锤板27C与凸轮板46C之间的空间45C使得可施加更小的力来启动该锤26C的致动运动,如图27所示。这是因为锤板27C在与凸轮板46C接触并启动该凸轮板的循环移动时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冲力。介于锤板27C与凸轮板46C之间的该空间45C对于如图27所示的手动致动的钢筋连接设备20D而言尤为有用,这是因为操作者所需的长度变得更少。即使在锤板27C与凸轮板46C之间存在空间45C,但该成一定角度的部分29C与倾斜部分49C仍面对彼此。 再次参见图17和图18,导引轴70C被接收在筒22C与导引轴托架72C之间。导引轴70C具有第一端74C和第二端76C,所述第一端被连接且紧固到筒22C上,且所述第二端被紧固到导引轴托架72C上。压缩弹簧47C被接收在导引轴70C周围。压缩弹簧47C用来将凸轮板46C推向锤板27C。压缩弹簧在一端上终止于凸轮板弹簧腔68C中,且另一方面终止于导引轴托架弹簧腔78C中。压缩弹簧47C可以多种其它可选方式被安装,且其可呈现出不同于螺旋弹簧的形式,只要其使凸轮板46C向着锤板27C产生偏置即可。当锤26C向远端进行往复移动时,锤板27C的该成一定角度的部分29C推入凸轮板46C的倾斜部分49C内。导引轴70C使凸轮板46C受力从而仅沿平行于导引轴70C的方向移动,因而该锤板的成一定角度的部分29C作用在凸轮板的倾斜部分49C上的力被转变成凸轮板46C沿导引轴70C的横向运动。因此,当锤26C向远端进行往复移动时,凸轮板46C沿横向向着远离筒22C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当锤26C向近端进行往复移动时,压缩弹簧47C将凸轮板46推向锤26C,因而使得凸轮板沿横向向着筒22C进行往复移动。至少一个安全板80C被安装以便覆盖锤板27C和凸轮板46C所进行的动作。因此,安全板80C与锤板27C和凸轮板46C相邻。安全板80C由图17和图19中的长短线表示,且即使位于安全板80C下面的零部件应当是不可见的,但图中为清晰起见仍示出了该位于安全板80C下面的零部件。优选将在钢筋连接设备20C的两侧上都设置安全板80C,以便更好地防止锤板27C和凸轮板46C的动作带来的影响。安全板80C被连接至筒22C,且用作导引轴托架72C的底座。还可能在安全板80C与钢筋连接设备20C的柄82C之间连接托架81C。如果需要,则托架81C可包括握持部83C。托架81C和握持部83C在图17中由虚线表示。指部52C在凸轮板46C的远端处被枢转地连接至凸轮板46C。指部52C的作用在于随着凸轮板46C的每次往复移动,该指部会与夹子4C接合并推进该夹子进入夹子接收腔体24C内。图25和图26单独地示出了指部52C。指部52C具有平的端部51C以便与夹子接合并推进该夹子前进。指部52C还具有倾斜侧部53C,以便滑动越过夹子而不与该夹子接合。当指部与夹子接合并向前推进该夹子时,掣动部分59C用来支承指部52C并防止该指部向后枢转或向着倾斜侧部53C进行枢转。当指部52C向后滑动越过夹子而与新的夹子接合并向前推进该新的夹子时,该成一定角度的部分61C使得指部可向前枢转,或向着平的端部51C枢转。指部52C具有枢转点57C,该枢转点被连接在凸轮板46C上的两个面69C之间,如图23和图26所示。掣动件59C与凸轮板面69C的边缘邻接,如图18所示,这防止了指部52C向后枢转。在指部52C向前枢转的程度足以使得该指部52C可滑动远离筒22C而越过夹子之后,该成一定角度的部分61C与凸轮板面69C的边缘邻接,因而使得指部52C向前的枢转受到该成一定角度的部分61C的控制。现在参见图19,指部52C被接收在指部托架84C之间,所述指部托架被安装到安全板80C上。当锤向远端移动时,锤板46C移动远离筒22C,且锤板46C的加速导致指部52C在指部枢转点57C上向着筒22C进行枢转。当锤向近端移动时,锤板46C反转方向并且向着筒22C加速。该加速导致指部52C在指部枢转点57C上向着远离筒22C的方向进行枢转。当指部52C向着远离筒22C的方向进行枢转时,该平的端部51C被定 位以便与夹子4C接合并向着筒22C推进该夹子。弹性掣动件(resilient catch) 86C被安装在指部托架84C中。该弹性掣动件86C被定位以便与被接收在夹子轨道54C上的夹子4C接合并阻止夹子4C向后滑动,或滑动远离筒22C。特别是,该弹性掣动件86C与夹子4C的面朝远离筒22C方向的表面相接触。该弹性掣动件86C被安装在指部托架84C中,但其可被安装在任何位置处,只要其被定位在与指部托架54C相邻的位置处以便与夹子4C的面朝远离筒22C的方向的表面相接触即可。尽管弹性掣动件86C提供了一些阻力,但如果施加足够的里,则仍可移动越过该弹性掣动件。夹子轨道54C在与夹子接收腔体24C相邻的位置处被连接至筒22C,但并未延伸通过该筒22C。夹子轨道54C在座8中支承夹子4C,因而使两个上部本体14之间的连接点7横向于夹子轨道54C,如图19、图2和图16所示。指部52C与该连接点7接合,这使得提供了与指部52C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接触表面。该较宽的接触表面有利于在同一钢筋连接设备20C中使用不同尺寸的夹子4C,这是因为尽管夹子的尺寸是不同的,但它们仍将具有以相同方式定位在夹子轨道54C上方的连接点7。指部52C随着凸轮板46C的每次往复而移动设定的距离,因而夹子串2C中的夹子4C之间一致的间距使得可在钢筋连接设备20C中使用不同尺寸的夹子4C。夹子轨道54C平行于导引轴70C,因而指部52C将与夹子轨道54C平行地移动,如图17、图18和图19最佳示出地那样。指部52C被连接至凸轮板46C,且凸轮板46C与导引轴70C平行地移动,因而指部52C也与导引轴70C平行地移动。夹子轨道54C可垂直于筒22C,但其也可处在另一角度下,只要其平行于导引轴70C即可。连接钢筋的方法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连接钢筋的方法,如图I、图5和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施加夹子4的钢筋连接设备20。夹子串2与钢筋连接设备20的夹子轨道54接合,且随后沿该夹子轨道54滑动,直至至少一个夹子4被接收在夹子接收腔体24中。随后使钢筋连接设备20与要通过对齐头部28进行连接的两根横向钢筋对齐。对齐头部28具有两对切口 30,因而当对齐头部28被适当地定位时,每根钢筋与一对切口 30接合。钢筋连接设备20被致动,这使锤26在筒22中进行往复移动。锤26与被接收在夹子接收腔体24中的夹子4接触并将其排出,从而使夹子将钢筋连接起来。锤26的循环移动使夹子供给组件40也进行循环移动,从而推进来自夹子串2的另一夹子4进入夹子接收腔体24内以便随后施加该夹子。夹子串2沿与锤的往复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被推入夹子接收腔体24内。夹子串4C的末端夹子6C被插入钢筋连接设备20C的夹子接收腔体24内,如图16至图19所示。在末端夹子6C被弹射出来以便连接钢筋之后,下一夹子4C成为新的末端夹子6C、被夹子供给组件40C推入夹子接收腔体24内、且钢筋连接设备已经准备就绪可随后实施施加夹子4C的行为。对齐头部28C具有两对切口 30C、30D,其中每对切口 30C、30D具有与另一对切口不同的深度,因而对齐头部28C将与两根横向钢筋9C、11C接合,所述两根横向钢筋将要在其中一根钢筋9C位于另一钢筋IlC顶部上的情况下彼此相连。每根钢筋9C、IIC被接合在一对切口 30C、30D中。
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第一和第二夹子串2C,其中每个夹子串2C中的夹子4C的尺寸是恒定的,但第一夹子串2C中的夹子4C与第二夹子串2C中的夹子04C的尺寸是不同的。第一和第二夹子串中的相邻夹子的前端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一个夹子串2C被选择从而使得夹子4C被制成适当的尺寸以便适合要被连接的钢筋。被选定的夹子串2C随后被插入夹子接收腔体24C内以便施加夹子4C。因此,尽管上文已经对本发明的新颖且有用的钢筋连接设备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除了以下权利要求书所阐述的内容以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到该描述内容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夹子串,所述夹子串包括 多个相连的夹子,其中每个夹子具有至少一个相邻的夹子,其中每个夹子包括用于对第一钢筋进行定位的座、用于对第二钢筋进行定位的多个钩部、联接部分,其中至少两个钩部通过所述联接部分被联接,每个钩部在所述联接部分相对于所述钩部的相对侧部上面具有位于所述联接部分上方的上部本体,其中每个夹子的所述钩部的所述上部本体限定出用于钢筋的支架;和 被限定在每个夹子上的至少一个连接点,其中每个夹子在所述连接点处被连接至所述相邻的夹子,从而使得所述夹子具有一致的取向。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子串,其中所述夹子串具有一定长度,且由所述上部本体限定出的所述支架对齐垂直于所述夹子串的所述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子串,其中所述夹子串具有一定长度,且由所述上部本体限定出的所述支架对齐平行于所述夹子串的所述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子串,其中所述夹子由塑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子串,其中所述连接点进一步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易破裂的突部,从而使得相邻夹子通过所述突部长度分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子串,其中所述突部包括用于提供破裂点的凹口。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子串,其中每个夹子包括四个钩部、四个上部本体和两个联接部分,其中每个联接部分将两个钩部连接起来,且每个上部本体被连接至另一上部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子串,其中每个夹子具有相同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子串,其中所述座和所述钩部均向下张开用于接收来自下方的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并且所述支架向上张开用于接收来自上方的钢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子串,其中另一种可选方式是,每个夹子或是能够在所述座和所述钩部中接收两个交叉的钢筋,或是能够在所述钩部中和所述支架中接收两个平行的钢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子串。钢筋连接设备(20)施加夹子以便将在钢筋混凝土中使用的横向钢筋(9、11)连接起来。夹子串(2)在夹子供给组件(40)的作用下被供给进入所述钢筋连接设备内,因而使得可迅速连续地连接多对横向钢筋。锤(26)在所述钢筋连接设备的所述筒(22)中进行往复移动,且驱动夹子离开所述筒而与所述钢筋接合。对齐头部(28)使所述钢筋连接设备与横向杆对齐,因而使得所述夹子与所述钢筋适当地接合。
文档编号E04C5/16GK102677825SQ2012101298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1日
发明者乔恩·R·科迪 申请人:乔恩·R·科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