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674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建筑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
背景技术
从发展历史上看自然式山水园林技术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二个主要过程、并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过程。已经经历的二个主要过程是1,古园林时期;2,屋顶绿化时期;即将进入新的发展过程是本发明的建筑物时期。I,古园林时期(4000年前-1900年)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600年一公元前1046年),我国就出现了皇家园林 “囿”。“囿”字最早出现于殷甲骨文、继之见于商周金文,亦称钟鼎文、以及秦代前后的石鼓文。“囿”是基本依靠自然景物、略微施以人工改造的园林。“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了,我国是世界园林技术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国际上,类似技术最早的出现,是距今约4000年前,古苏美尔人建造的“大庙塔”。上世纪20年代初,英国考古学家伦德爵士发现该塔的三层台面上,有种植过大树的痕迹,可见“大庙塔”是高层建筑人造花园的发源地。但是真正的高层建筑人造花园,是距今约2700年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该园比“囿”晚数百年。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公元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花园犹如悬在半空中。但是,空中花园至今仍是一个传说,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古巴比伦泥版文书的楔形文字中,均没有找到关于空中花园的确切的文献记载、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2002年5月,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计划重建新巴比伦城,包括在巴格达的枣拉公园“复建”空中花园。当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对萨达姆的计划提出了抗议(见《生活时报》2002年5月14日)。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建造技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园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园林是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明清时期,我国园林建造技术达到一个兴盛的高峰。并形成江南(苏、沪、宁、杭等地)园林、岭南(广东)园林、蜀中(四川)园林、北方(北京四周及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园林四大流派。其中,以江南园林为这一时期园林建造技术的典范。江南园林是住宅的延伸部分,住宅处于园林之中,园实质上是宅的院子,但宅是宅园是园,二者彼此相对独立存在。园林占地范围较小,因而必须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更多的景色,于是“小中见大”、“一以当十”、“借景对景”等造园技术,得到了十分聪明的应用,留下了不少巧妙精致的佳作,古园林时期的建造技术主要是造园技术。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中国的古园林时期总体结束。国际上古园林时期的总体结束,比这一时间还要更早一些。可见在国内外作为园林技术起源的“古园林时期”,技术的主体部分是造园,而不是建造人居建筑。人居建筑与园林做为物质部分,是彼此分离的,以人居建筑的外部轮廓线为界限,二者之间均有鲜明的分野。与“囿”及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中,没有或基本没有相关人居建筑的情况不同,我国明清时期园林建造技术在空间方面,注重将园林作为住宅的延伸部分,这是建造技术与建造理念的重大进步。在外观特征上,“古园林时期”的园林建筑物,基本上是只见园而不见房的。2,屋顶花园时期(1959年——仍在持续)屋顶花园即楼顶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的屋顶、露台、天台等人工基质地进行的绿化。 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市在一座六层楼的顶部,建造了一个屋顶花园,屋顶绿化自此获得成功。随后在1980年代,屋顶花园开始在欧洲国家流行,当时主要集中于德国、瑞士、荷兰和比利时。如今,屋顶绿化在欧、美国家已成为一种时尚。我国屋顶花园的起步并不晚,1960年代,四川省的成都、重庆等一些城市,已开始出现屋顶花园的雏形,几乎与美国奥克兰市的屋顶花园同时。当时上述城市利用工厂、车间、办公楼、仓库等建筑平屋顶的空地,种植瓜果、蔬菜等开展农副业生产。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上世纪50年代后期食品严重短缺所存在的心理阴影。这些屋顶花园与其说是花园,母宁说是果、菜园更准确一些。1970年代,我国第一个大型屋顶花园在广州东方宾馆10层屋顶建成,面积约900平方米,它是我国建造最早、并按统一规划设计与建筑物同步建成的屋顶花园。1983年,北京长城饭店在其主楼西侧的低层屋顶上,建成了我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露天屋顶花园。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建设迅速的发展,人们对屋顶花园的认识上有了转变,包括建筑师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在建筑设计中积极的考虑屋顶绿化的因素。在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重庆、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屋顶绿化均以各种形式自发的展开,屋顶绿化建设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又一轮的热潮。可见作为园林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屋顶花园时期”,建筑技术的重点与主要方向,与“古园林时期”相反,主要是人居建筑(包括写字间等人工作的场所,下同)而不是造园,园林是人居建筑的附设品,仅在屋顶占有相对很小的部分。这一点在建筑的外观上表现得很明显,从建筑的外观上,只能看到人居建筑而看不到园林。在外观特征上,“屋顶花园时期”的园林建筑物,基本上是只见房而不见园的。3,本发明的建筑物时期(现在至将来的一段时期)当然,本发明的建筑物还没有成为事实,本发明的建筑物时期还没有真正到来。但是,作为相关建筑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本发明的建筑物时期是依逻辑必将来到的。自然科学的实踐说明声、光、电等均属于波动,波动现象是波浪式进行的。科技的发展同样也是也是波浪式前进的。每一种科技的发展演变,都有它的生灭、起伏、进而被另一种技术取代,从而形成起伏相间的情况。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形上升,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总的来看,科技是向上发展的,但其前进轨迹是曲折的“之”字形、波浪形或螺旋形。在本发明背景技术已经经历的二个主要阶段中,“古园林时期”技术的重点与主要方向,是造园而非建造人居建筑;而“屋顶花园时期”恰好反之,技术的重点与主要方向是人居建筑而不是造园。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本发明背景技术的历史,呈现左右摇摆的波浪式现象。其中各阶段主体技术的精雕细琢、以及细节或局部创新,只是主体技术的深化与细化,而不代表另一个全新的技术阶段的开始。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本发明背景技术的下一步发展,必将是向前两二个技术阶段的中间方向发展,即向既不偏向于造园、也不偏向于建房,而是朝同时兼顾造园与建房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本发明 技术路线的实质。当然这里的“园”,主要指人工建造的山体类仿自然景观。下同,不另说明。在外观特征上,“本发明时期”的园林建筑物,将是即见房又见园的。从该建筑物之中与其外的某些特定方向,可能只见园而不见房,但在绝大多数方向上,将是同时见到房与园的。这时在该建筑物之外的人,会看到该建筑物山与楼融为一体,山腹及山下是楼、楼上及楼外是山,一时不易判别该建筑物究竟是山还是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高层建筑物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的新概念、形态与应用方式,从而产生更佳的使用性能与功能,达到提高建筑物使用功效、经济收益、以及绿化、节约能源、减少土地成本等众多社会效益的目的,使其应用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更尤其是平原地区的大城市时,在建筑成本相同的前提下,能提供更大的应用范围、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所述的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以人工建造的方式,在所述建筑物(即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以下所提及的建筑物,都是指本发明名称所指的建筑物)的外表面部分,即上表面和侧表面,构建类似天然山体的形态与景物,并在所述建筑物的一些部分上设置植物生长基质,该基质的特定部分以挡土墙固定在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以下和以内构建楼房;所述的建筑物包括以下几种结构(I)以所述建筑物的天面外墙与侧壁外墙为分界面,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2)所述建筑物的内部类似于通常的楼房,并具有楼房的一切功能;(3)所述建筑物的外部主体,以人工方式构建成与天然山体类似的山体;(4)所述建筑物上具有承载植物生长基质的建筑结构;以上所述的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还包括(I)所述建筑物分界面的形态,在山体的顶面部分总体上是一个平面;在侧体部分总体上并不是倾斜的平面,而是随其内部的楼房的建筑结构起伏凸凹,总体上呈阶梯状;(2)所述建筑物的楼房,至少在2个方向上不被分界面外部的山体所包围或遮挡;(3)所述建筑物的山体,其石质部分可以是天然石材,也可以是预制的、或在构建时现场制作的人造的仿真石材;
(4)所述建筑物上的植物生长基质,内含人工配置的肥料等非纯土壤物质;以上所述的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承载植物生长基质的建筑部分,共有斜面承载、平面承载、立面承载三种主要承载形式;(I)斜面承载,指被承载后的基质的表面,总体上构成一个斜面;承载结构中设有若干道挡土墙;(2)斜面承载由挡土墙固定基质,挡土墙的基底与所述建筑物的楼房的建筑结构相接;挡土墙的墙顶被其承载的基质表面淹没,即挡土墙的高度略低于基质的厚度;(4)平面承载,指承载基质的建筑结构表面为平面;平面承载主要发生在所述建筑物的顶部、通道的出入口处、住户的私家花园等三处;(5)平面承载植物生长基质的构件结构,为无盖板的空箱形结构,由一个底板、若干个面板构成,箱形面板的内壁与底板做有防水、防漏、防植物侵蚀等项处理后,空箱内充 填植物生长基质;(6)平面承载在所述建筑物的顶部与住户的私家花园处,所充填的基质的厚度不小于70厘米;(7)立面承载,指基质所安放位置的表面为立面,类似于天然山体的悬崖峭壁;立面承载的构件结构,为由一个底板、若干个面板构成的空箱形结构,箱形的面板内壁与底板做有防水、防漏、防植物侵蚀等项处理后,空箱内充填植物生长基质;立面承载的外显部分,为由仿真山体构成的悬崖,该悬崖遮挡内在的箱形结构及其内充填的基质,留有孔洞给植物向外生长,立面承载的植物安置好后的形态,如同长在悬崖上的植物。以上所述的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筑物的山体的顶面部分,建有亭、台、廊、榭、阁中的一种或其中的几种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与更优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本发明的优势主要有节省土地资源、大幅度增加城市绿色可视率和绿化覆盖率、丰富城市景观构建特色风貌、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I,节省土地资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自身的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的“寸土寸金”之势不断加剧,用于城市绿化建设的土地资源抓襟见肘。靠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满足无限的城市绿地需求,已经逐渐成为不可能。同时,城市土地资源的售价飞速上涨。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拆迁建绿费用,已高达每平方米I万 5万元,成本甚至远远高于中小城市的高档住宅售价,可谓惊人。而且此种趋势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这样在成本上,财政压力也导致建绿成为不可能。在“无地可买”、与“买得到地也用不起地”的双重压力下,本发明表现出巨大的优势,能够卓有成效地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即买得到地、也用得起地。(I)、不增加所述的建筑物占地之外的占地面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实际占地面积,仅为其投影面积,并不存在该占地面积之外的占地面积;
(2)、增加了比楼体占地面积大至少6倍的绿地面积本发明的建筑物在楼体之外,又增加了“山体”,以下计算本发明建筑物所提供的绿地面积。为简化计算计,设楼体为投影面积为正方形、边长为S、楼体高为H ;则楼体占地面积为S2、设该建筑物的楼顶天面面积亦为S2 ;又设楼体高度为H,则4个侧面的面积均为SH,一般楼体的H高度大于底面边长S,因此SH > S2。本发明建筑物的楼顶天面、与4个侧面上均可构建山体,而山体自然是绿地,设以其中的2个侧面构建山体。于是,本发明建筑物的绿地面积为S2(楼顶天面面积)+2SH(2个侧面面积)> 3S2。但是上述计算结果中,本发明建筑物提供的绿地面积被大大减小了。这是因为 第一,一般的山体,其侧面山壁通常都不会是成90度角垂直的,都会有一些坡度,作为本发明建筑物的人造山体,主要以观赏、休闲、旅游为主要使用目的,当然除个别地方夕卜,总体更不会造成像墙壁那样直上直下的。按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斜边一定比直角边更长,而由更长的边构成的面积,自然也就更大;第二,同理,上述计算结果中,本发明建筑物的顶部是按平面计算的。而一般山体的顶部是覆碗型的,即约略类似于半个倒置的半球体。上述计算结果中建筑物顶部的面积,只相当于碗口的平面面积,这一面积比半个球体的表面积小得多。本发明建筑物这样的人造山体,自然更没有理由不成分利用每一处面积。因此,本发明建筑物的顶部绝不仅是S2而已;第三,除顶部外,本发明建筑物的侧面山壁也不会只是一个平面,总体来说,是近似于半个剖开的竹筒、剖面朝下、拱面朝上,同时还有多种起伏、回旋的复杂人造地貌,也可以有一座主峰及若干座副峰。这样变化丰富的表面积,当然比平面大得多。打个比方设在A、B两点间连接一条波浪线、同时也连接一条直线,波浪线的长度必将比直线长得多。这里的波浪线,相当于本发明建筑物实际的侧面山壁、而直线相当于平面的侧面山壁,从中可见本发明建筑物实际的侧面山壁面积,是比前述计算结果要大很多的。大出的部分难以具体计算,但通过上述第一点至第三点,可以看出本发明建筑物提供的绿地面积,应比上述计算结果至少大出一倍以上,而原已有S2 (楼顶天面面积)+2SH(2个侧面面积)>3S2 了,再大上至少一倍,既大于2X3S2。这表明本发明建筑物提供的绿地面积,比楼体占地面积大至少6倍。这表明,建造一座本发明的建筑物,同时能够获得比楼体占地面积大至少6倍的绿地面积,而且征地费用仅为楼体占地面积的数额,并不会因为相当大的绿地面积,而产生另外的征地费用。2、大幅度增加城市绿色可视率和绿化覆盖率上述本发明建筑物的比楼体占地面积大至少6倍的绿地面积,其所附带植物群落可以产生很好的城市小范围生态效益。即依据生态平衡规律,该植物群落的生物系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产生有益的影响和有利的效果,这一影响和效果关系到相关人群生存发展的长远利益。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生态效益,其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由于该植物群落毕竟不可能做得像天然山林那样,大到以若干平方公里计算;该植物群落就在楼上与楼外,与楼中的相关管理人员、维护与保养设备的距离以米计算,管控十分方便,又因为是在市内,水电、肥料、药品的补给也是十分便利的,甚至可以做到实验室般的细致、精密。因此,该植物群落的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均处于方便的管控与便利的补给之中,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完全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理想状态的发展。该植物群落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包括丰富区域植被种群;涵养当地土壤水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环境气候条件;增大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有利于植被分布均衡等。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如天然山林般呈立体的、从下至上实现对楼房侧体及顶面的覆盖,而且植物类型更为得力,故此具有屋顶绿化的一切功能,但生态效益比之更大、更彻底、更全面。其生态效益,主要有以下几项(I)释氧固碳
植物的释氧固碳,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出氧气、固定碳成分的功能。这一功能在城市中能够就地缓解或消除局部缺氧、改善空气质量。在过去的100到150年里,由于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空气中的C02含量提高了 25%,而且还在以每年递增4%的速度上升。C02是一种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它的含量上升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破坏了大气中碳氧的平衡。这一趋势如果不加以根本扭转,势必会酝酿出重大的自然灾难。因此,提高植被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提高植被生态系统固碳的能力,就是提高植被光合作用的效率。光合作用越强、固碳量也就越多。具体方式主要有两个第一,合理提高植被密度,营造多层林、建立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尽可能的增加植物种类及数量。很明显,这一方式,平面式的屋顶花园是无法实行的,其植物一般为草本,不可能实现多层林、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反之,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正可以大有作为。本发明建筑物植物群落的生长地点为人造山体、植物多数为木本的树木。在科学、合理的设计下,完全可以合理提高植被密度,营造多层林、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尽量增加植物种类及数量。第二,采用释氧固碳能力强的植物品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由吴婕、李楠等四作者合著的论文《深圳特区城市植被的固碳释氧效应》,以深圳特区各种类型城市植被为研究对象,指出特区6种类型城市植被类型中,特区外围的郊野林具有最大的年释氧固碳总量、道路系统绿地具有最大的单位面积固碳释氧量。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很接近郊野林、而屋顶花园完全不类似郊野林;与此同时,道路系统绿地指行道树绿地,而行道树大多为乔木、少数为灌木,其既然为“树”,当然必须是木本植物。同样在这一问题上,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的屋顶花园无法实行,反之,本发明建筑物以木本为主的植物群落正好完美地适合这一要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常稳定在O. 03%左右。城市里由于工厂、车辆集中、人口密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较多,其含量有时可达到O. 05 % -O. 07 %,局部地区甚至高达O. 2 %。当二氧化碳含量达到O. 05%时,人们呼吸就感到不适;到O. 2%时,就头昏耳鸣、心悸、血压升高;到I %以上,则可能危及到生命。
据测定,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呼吸消耗氧750g左右,产生二氧化碳900g左右,对于这一释氧固碳需求,草本的I. 325m2的凹叶景天、或3. 493m2垂盆草、或5. 358m2玉吊钟,即可满足一个成年人一天的释氧固碳需求量。依上所述,并不理想的草本植物尚且能够达到这样的释氧固碳效果,比之优异得多的本发明建筑物的木本为主植物群落,释氧固碳效果自然更为出色。仅需更小的绿地面积,即可满足一个成年人的释氧固碳需求量;或者以同样的绿地面积,满足更多人的释氧固
碳需求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彩叶树的释氧固碳能力。“彩叶树”又称彩叶乔木,是指其叶片、茎杆等常年或在落叶前,拥有红色、黄色、紫叶、蓝色、花叶等非单一绿色、呈现出异色(非绿色)的植物,如红叶李的叶片常年都是暗紫 红色;红枫的叶片常年都是鲜红色;金叶水杉的叶片常年都是金黄色,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树种,其叶片含有红、黄、白等色彩相间的颜色,如花叶榕树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广普性绿化植物材料色彩单一、绿化形式单调,已日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绿化的色彩配置需要;而彩叶类植物以其常年丰富的色彩,像四季盛开的花朵一样,极大的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层次,成为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的首选。而彩叶树种恰好正符合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需要,令人有“天假其便”之感。彩叶树中的一些大乔木类品种,如金叶水杉、红叶李、红叶石楠、金叶国槐等,以其丰富多彩的叶片、四季稳定的色彩,受市场的欢迎度与日俱增。而屋顶花园通常是无法接纳彩叶树特别是其大乔木类品种的。彩叶树种也有良好的固碳释氧效应,特别是金叶国槐、黄护、紫叶李、紫叶碧桃、紫叶矮樱等,具有特别强的释氧固碳能力。(2)降温效应由于城市下垫面层净得热量大于郊区,使得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表明,一般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I.(TC。计算结果表明蒸腾强度大的植物消耗的热量多,导致周围空气降温效果很明显,如凹叶景天,每平方米绿地面积可使其周围1000m3空气降温达到3. 33°C,降温效果十分显著;其次是垂盆草和大叶油草,分别可降低温度I. 89°C、1. 44°C;而蒸腾强度最弱的凌霄,只使其周围1000m3空气降温0.64°C。取得这样的降温效果,是在充分考虑了大气的对流、湍流、辐射产生的热量交换的基础上测算的。由于城市空间相对狭小,空气对流减弱,屋顶绿化植物降温效能应更为明显。如将屋顶绿化植物降温效能与功率为IKW的空调进行比较(把空调制冷效率看作100% ),每平方米的垂盆草、凹叶景天、玉吊钟每小时吸热量分别相当于空调工作O. 661h、l. 162h、0. 228h,节省电量分别为约O. 661度、I. 162度、O. 228度电,按深圳目前电价每度Y0. 70元计,每小时节省电费达Y0. 46元、Y0. 81元、Y0. 16元。由此可见,屋顶绿化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根据上海植物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上海地区在夏季高温时期,屋顶绿化使建筑外表面温度下降24. 60C,内表面温度下降3 5°C,室内空调可节电20%。有壁面绿化的墙面比没有绿化的墙面温度可低5 14°C,相应的室温可降低O. 5 5°C,西晒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植物的蒸腾强度取决于树冠体积与叶片面积。在这一方面,木本植物远优于草本植物。也就是说,木本植物的降温效应远优于草本植物。(3)增湿效应植物转化水分的量越多,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应也就越大,两者呈正比关系。以下四种草本植物可使周围1000m3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的百分比为凹叶景天4. 8% ;垂盆草和大叶油草2. 8%和2. 02% ;玉吊钟O. 99%。城市空间相对狭少、空气对流也较小,在此种条件下,测定叶面附近湿度增加可以达到5% 10%甚至更多。增湿效应属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而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植物叶面的表面积、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土壤中水分的含量等多个因素。一般来说,植物叶面的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光照越强、空气越干燥、土壤水分越多时,蒸腾作用也就越快,反之则越慢。 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以树木等木本植物为主,植物群落的地形如天然山林般 呈立体状,而屋顶花园的植物一般为草本,植物群落的地形为平面。如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使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的增湿效应,比屋顶花园强得多第一,如天然山林般呈立体状的地形,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土壤中水分的含量等多个因素,均比平面式的屋顶花园强出许多;第二,树木等木本植物叶面的表面积,也比草本植物叶面的表面积大出许多。可见在植物增湿效应的两个主要因素上,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均全面优于屋顶花园。保守的估计,屋顶花园草本植物可使叶面附近湿度增加5% 10%甚至更多,则本发明建筑物的木本植物可使湿度增加一倍以上,即达到20%以上。(4)减少城市雨水排放。屋顶花园对屋顶雨水有一定的截流作用,一般屋顶有80%的雨水会进入城市雨水管网,而屋顶花园只有30%的雨水能排入下水道,其余的雨水量被屋顶绿化植物所吸收,再通过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扩散到空中,使城市上空在雨过天晴之后能保持湿润的空气,从而有效提高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另外,屋顶花园的缓冲和截流作用,可以大大减轻城市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进而减少市政设施的投资。但是,屋顶花园实质上是在屋顶天面的平面上栽种绿色植物,主要是草皮一类的草本植物。屋顶花园的两大特点是一,地形为平面;二,植物为草本植物。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如天然山林般呈立体的、从下至上对楼房侧体及顶面的全覆盖,地形为立体的斜面与波浪型面;所栽种的植物,主要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故此,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既具有屋顶绿化的一切功能,但生态效益又比之更大、更彻底、更全面。首先,本发明建筑物植物群落的地形十分复杂,为便于叙述,暂时以最简单的方式,概括其为斜面的。于是构成类似梯田(复式梯田)那样的逐级升高,这样,雨水必将在被最顶层的覆土层蓄满以后,逐级流入下一级,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比平面式的屋顶花园效益好得多。本发明建筑物植物群落梯田般的形状,通风透光条件十分良好,有利于植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完全可以作为果园使用。第二,植物的蓄水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植株的体积,二是植物的根系。二者均与蓄水能力成正比,即植物的的体积越大,根系越发达,蓄水能力也就越强。本发明建筑物植物群落以木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不论是体积还是根系,均比屋顶花园通常使用的草本植物大得多,因此蓄水能力也就强得多。《山东林业科技》2010年第40卷第6期21 24页,刊登了刘德虎、张光灿等七名作者所著《九仙山小流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蓄水功能研究》,该文采用森林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对九仙山小流域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贮存与入渗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群落具有显著提高林地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量和土壤入渗速率的作用。林地的土壤入渗率,明显高于荒草坡地。本发明建筑物植物群落应属于林地群落;而屋顶花园的蓄水能力逊于荒草坡地,两相比较,本发明建筑物植物群落截流雨水的能力,就比屋顶花园大得多了。屋顶花园能吸收60/100的雨水量,则本发明建筑物植物群落应能吸收90/100以上。(5)、吸附、沉降、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屋顶花园以草本为主的植物类型,植株体形矮小甚至平伏,由 于植株高度所限,屋顶花园无法在空中截获大气浮尘。而本发明建筑物植物群落以体形高大的木本植物为主,在空中截获大气浮尘的能力,是屋顶花园所根本无法比拟的。《植物学报》2001年10期刊登的陈雄文的论文《植物叶片对沙尘的短时间生理生态反应(英文)》,通过对在北京分布普遍的22种植物的研究,表明梧桐有较大的附尘力、苹果、柿和银杏等适合阻挡沙尘、净化空气。这些植物均为木本植物。实践证明常绿植物如樟子松、油松、云杉等,也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沉降大气浮尘的能力,这些常绿植物均为木本植物而非草本植物。本发明建筑物植物群落基本为木本植物,且构成林区,吸附与沉降大气浮尘的能力,非屋顶花园草本类型的植物所可比拟。(6)、消弱城市噪音;城市噪音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最主要的声污染之一。声压的大小等级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40-60分贝属于正常的生活音量;60分贝以上属于吵闹范围;90分贝以上会使听力受损;而在100-120分贝的空间内,通常一分钟之内,人就会暂时性失聪(致聋)。降低、消弱城市噪音主要有两个一是消弱噪音污染源;二是消弱噪音。第一点与本论题无关,只讨论第二点。消弱噪音的主要方式是衰减噪音。因为光滑的表面会产生回声,增大噪声的音量。因此不宜使用光滑的表面,而是表面越粗糙越好。作为植被,其表面粗糙度指其植物的高度与密度。很明显,对于这一点,木本植物要远优于草本植物。因此树木林带的表面,比草皮的表面要粗糙得多,其降噪效果也就好得多。其次,隔音绿化带越高越厚,越能隔绝声波。因此绿化带树木越高、栽植密度越大,降噪效果也就越好。噪音声波在通过绿化带时,经林叶的多次阻隔而产生多次折射,从而消弱噪音。到达居民家中时已经大为衰减。实验证明有林木的地区噪音,比无林木地区少10分贝以上。雪松、龙柏、桧柏等的树冠,能吸收75%的音量反射、或将其折射出去,将噪音消除,而使林带中寂静无声。70分贝的噪音,通过4米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6分贝;树木绿化的街道,比未绿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 10分贝。
而20米宽的草坪,一般仅能减少2分贝的噪音。本发明建筑物的植物群落基本为木本植物,且构成林区,消弱城市噪音的能力非屋顶花园草本的植物类型所可比拟。(7)、缓和建筑表面极端温度,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由前述植物对建筑表面的降温、防晒、防雨水冲刷等效应克制,建筑物上的植物群落可以有效地缓和建筑表面极端温度,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德国的研究资料表明裸露的屋顶的寿命只有25年,而在屋顶花园绿化覆盖下的屋顶,平均使用寿命是40 50年。但屋顶花园仅有浅薄的土壤基座,且仅有屋顶覆盖能力而无侧壁覆盖能力,不能提供对侧壁的保护。本发明建筑物覆土层远比屋顶花园薄的土壤基座厚密,且覆盖屋顶与侧壁,覆盖能力远远优于屋顶花园,不仅能保护屋顶而且能保护侧壁。因此在本发明建筑物的覆土与绿化覆盖下的屋顶,平均使用寿命应大于60年,而处于同等保护 下的侧壁,平均使用寿命也应达到这一年限。3,丰富城市景观构建特色风貌特色城市风貌城即特色的城市景观,指城市显现出的外在形象的个性特征。在建筑物方面,城市的个性特征绝不是历史文化的简单积淀,而必须是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发展、深化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是必须创新。只有建筑创新出特色来,才能体现城市风貌的特色。试想在现在,如果问北京市的特色建筑是什么,还会有人说是故宫、天坛吗?多半不会,更多的是回答鸟巢、水立方;如果问上海市的特色建筑是什么,还会有人说是外白渡桥、外滩建筑群吗? 一般也是不会的,而更多的是回答世博会中国馆、东方明珠电视塔。可见建筑景观必须与时俱进。本发明的建筑物是楼与山的完美融合,不论在楼的方面还是在山的方面,都大有创新空间,在楼与山的融合方面,创新空间就更不只是1+1 = 2 了,而是成几何级数式的递
士豳
>曰ο例如,在我国离沙漠很近的城市如新疆的阿克苏、甘肃的敦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二连浩特等城市中,建造一座类似广西桂林独秀峰式样的本发明的建筑物,会给当地人民多么大的欣喜、会给投资者多么大的信心!甚至能够有力的拉动人员与资本向当地流动,从而大大加强当地绿化的建设力度,有效的防治当地的沙漠化。淡水当然是个重大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不可能阻止当地独秀峰式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建造。事实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内现在就有相当数量的绿地(见参考网2011-10-19),可见当地现有的淡水资源,已足以满足独秀峰式本发明的建筑物及其植物群落的需要。再如在我国东部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建造几座类似西北华山式样的本发明的建筑物,并将华山的著名景点如云门、千尺幢、天梯、华山峪、苍龙岭等,适当缩小彼此间的距离、与各自的面积、体积,保有其景观精髓,人工仿制于本发明的建筑物之上。“天下险”的华山景观,又会给当地注入多么可贵的阳刚之气与尚武精神!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生理需求一样,也是要讲究平衡的,缺什么人就会自发地感觉到必须补什么。在缺乏尚武精神的地方,阳刚之气的华山景观,可以很大地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东南地区的某些柔弱、奢靡的风气,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淳朴天然的民族本性。其他如“天下雄”的泰山、“天下奇”的黄山、“天下秀”的蛾嵋山、“天下幽”的庐山等的种种著名景观,无不可以仿制于本发明的建筑物之上,祖国“如此多娇”的大好江山,被以实物形式复制于各个不同地点、甚至同一个地点。当本发明的建筑物足够大时,将三山五岳、甚至国外名山有魅力的景点,均仿制于同一座本发明的建筑物之上,理论上也是可以做到的。当配以大空间的温室时,也可以将热带雨林、包含红松、枫树和白桦等树种的寒带森林,等等各气温地区独特的景观实物,设置于本发明的建筑物之上,内中并放养当地代表性的动物如猿猴、五彩鹦鹉、绶带鸟、孔雀、锦鸡、树蛙、紫貂、松鸡、红松鼠等等,当二者之间以适当的隔温间分隔时,游客从热带雨林出来后,即可进入寒带森林,反之亦然。于是,一日游遍全国、甚至一日游遍全球,可以在既不是虚拟世界、也不是微缩世界、而是I : I大小的实物世界里予以实现。这既极大地健康了群众的身 心、提振了当地经济、提供了大批就业岗位,又为有关中小学自然教育、动植物的科研等,提供了因地域限制,本来难以得到的实物基地。此外,一些通常在城市条件下无法开展的体育项目,也可以方便地在本发明的建筑物上开展,如攀岩、滑降、跳伞、登山等等。由于身下或身后就是楼房,相关后勤保障、安全等事宜可以极方便地解决。娱乐者也可以随时进入楼房的客房休息洗浴、或进入楼房的餐厅进餐等等。本发明的建筑物,提供了建筑想象力的巨大空间,每一座都是一个城市景观。当开发一座以上的本发明建筑物时,市场竞争这只“无形的手”、以及开发商与设计师的职业自尊心,都会驱使他们不可能再造一座与原来同样的本发明建筑物,于是构成更为丰富的城市景观。本发明的建筑物自身可“连线、连片、成景、多样化”、也与其他城市景观“连线、连片、成景、多样化”,由此构成特色的城市风貌。4,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发明的建筑物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如提供健康、积极的休闲娱乐基地、改善城市风貌、提供就业岗位、提供不同地域一般很难得到的其他地域的代表性动植物教育、科研
基地等等。此外,本发明的建筑物也具有巨大的经济创收能力。现有的楼房,仅具有楼房本身一项创收能力,而本发明的建筑物除具有楼房的创收能力之外,还具有“山”的创收能力。而这一项收入,是现有的楼房绝不具备的。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物中,有楼有山,所述的“山”的创收途径类似于公园,主要有(I).游览者费用(门票)许多公园制定了双层或多重收费标准,这种方式短期内确实能增加收入,但为群众所厌恶,最好还是一次性收费,即通票到底,且老人、军人、英模等免费;(2).特许营业费即公园向在为公园内或公园附近的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如导游、餐饮等)的企业收取的费用;(3).专有名权使用费公园管理机构向印有公园名称、徽记或标志物的衣帽、纪念品的生产及销售商征收费用。此种费用一般从销售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
(4).体育运动场地与设备收费,如攀岩、蹦极、滑降、跳伞、高台跳水等等场地、设备的收费。但登山不应收取门票以外的费用;(5).其它税收如所得税、旅馆税、航空税等;作为有游赏价值的人造地域,本发明建筑物的山体公园的价值是多元的,既有生态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也有科研价值和教育价值。公园是服务市民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单位,不应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公园无论是市属还是城区属,其活动都应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以免给市民生活和社会带来不便。(6).延长当地两大产业链、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发明的建筑物属于房地产范畴,是房地产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

众所周知做好做强一项产业的方法,只能是延长其产业链,而延长产业链的方式又只有两个,一是接通产业链,即将产业链中的的断环和孤环,以某种形式串联起来;二是延伸产业链,即将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本属于房地产产业链中的本发明的建筑物,同时也因其突出的“山文化”承载功能,可以集众多名山的瑰丽景观于一身,同时自然也融相关文化为一体,形成具有宗教、审美、科研等多重价值的本发明的建筑物文化,从而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链的范畴。因而,本发明的建筑物可以将原本并未接通的房地产与旅游产业链接通,将一条产业链接通为两条。进而,本发明的建筑物继续将两条产业链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其向上游的延伸,使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其向下游的拓展,则进入到市场开发、拓宽与加深的环节。以此同时,本发明的建筑物也将与餐饮产业链接通,但不算特别突出,故不予详述。因此开发一个本发明的建筑物,能够带出至少房地产、旅游这2个产业集群,兴起至少2个大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向科学、成功地转型迈出一大步,这是本发明的建筑物落户当地、振兴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


图I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图I中,I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山体部分;2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楼房部分。图2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实施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栽种植物后的建筑物的实施结构图。附图2标记说明3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山顶部分,在这一部分布置山顶的景观与植物4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体侧部分,在这一部分布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体侧的景观、植物与步道和盘山道,这一部分共有两个,相关景观、植物、步道和盘山道的布置各有不同;5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两侧部分,在这一部分布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体侧的景观、植物、步道和盘山道、并且相关景观、植物、步道和盘山道的布置各有不同,这一部分为立面或接近于立面,布置为相关攀岩等运动设施,这一部分共有四个,每个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体侧部分两端各有两个;6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住宅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市区中的五岳名山——闹市中的山野寻幽目前在大、中城市的市区之中,找到一座有旅游价值的山几乎都是很困难的,即使是本就以周边多山著称的城市也是如此。对于房地产业,稀缺性是最大的价值。而本发明建筑物的山体,可以解决城市人民就近休闲娱乐的需求,并产生很大的价值。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建筑物的构建具体论述,但有几个问题必须事先说 清,以免产生误解(I)本发明的建筑物的有关尺寸只是在说明问题,而非必此不可,具体数据当需依具体情况而定。(2)下文将涉及一些现实中具有的山的名称、以及这些山的景点名称。本发明的建筑物的构建应只是参考有关景点,做到源于现实而佳于现实,而不应仅仅是现实主义的照搬现实、制造得一模一样;尤其不可直接使用原山与原景点的名称。(3)下文提供的有关尺寸、山与其景点的名称,只是向有关人员提供理解并展开想象力的基础依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可以这样构建(I)设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基座的占地面积为40X200 = 8X 103M2”,为11. 99亩,约略计为12亩。该基座设为东南、西北走向,以使之具有更大的普遍意义。东南、西北向为200M的长度方向、东北、西南向为40M的宽度方向。(2)该基座的地表以下为地下停车场、水电工作间、抽水站等。地表以上10米为商贸区,吸引商家入驻。按3米的层高计,可有3层。(3)商贸区的全部3层,可作为为餐饮、超市。(4)商贸区东南、西北走向的40M宽的两端部设为人造山的底部,本发明的建筑物的成向上逐渐收缩的梯状,参见图I、图2。(5)梯形内部及下部,即图2中6所表示的内凹的部分,作为住宅区。内凹部分两面各凹进5M,共凹进10M。住宅区的高度即除去图2中I所表示的顶面部分的本发明的建筑物的高度,为180M,按3M的层高,可计为60层楼。(6)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实际山体部分,为图2中除住宅区这一内凹部分以外的成梯形体的部分。其中,图2中4所表示的斜面部分两侧均有,为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侧坡部分。(7)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侧坡部分斜度为60度,个别地方可以更平缓或者更陡峭一些,以达成多样化的景观。陡峭之处甚至可以达到华山千尺幢那样的接近90度角、或华山天梯那样的80度角。另外图2中5所表示的侧坡部分的两侧部分,实际上也是垂直的。这样的部分共有4个,同样也可以种植植物、并开发成攀岩、蹦极、高台跳水、滑降等极限运动所用的人造
垂直岩壁。
(8)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两侧坡部分顶部构置人造景点及景观植物。当侧坡部分的斜度为60度时,按勾股定理,山脚至山顶的长度约为190M、图2中4所表示的侧坡部分的东南、西北向底边长为50M、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垂直高度为180M。即楼山可以有180M的高度作为住宅、可以有190M的侧坡长度设置山景。两个近似三角形的侧坡部分,其底边为50M。因楼山基座长度为200M,扣除两个侧坡的底边总长50X2 = 100M,所余住宅区的长度亦为100M。设住户户型宽度为10M、住宅的层高为3M,则每层共可住10户,共有60层,全楼共可住10X60 = 600户。(9)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两侧的侧坡部分乃至于整个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山体部分,必需是不对称的,游客从一边上山从另一边下山,必须有移步换景而景色全异、从未走过回头路的感觉。

可以使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东南侧的侧坡部分平缓一些,制成类似泰山“南天门”式样的登山步道;西北侧的侧坡部分陡峭一些,制成类似华山“千尺幢”式样的登山步道,以达成多样化的景观。尤其是本发明的建筑物的高达近200M,很远处即可看见,壮观的登山步道及其上蠕动的人们相当引人注意,具有很不错的广告效应。在两端的各一条登山步道的两侧,可以布置平湖、山亭、摩崖石刻、瀑布、迎宾滩(以上5处为蛾眉山景点);及飞来石、迎客松、梦笔松(以上3处为黄山景点);五大夫松(泰山景点)等等。本发明的建筑物的较为平旷之处可以称之为“坪”、即山地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在此布置奇花、异树,包括彩叶树,力求四季花香彩叶、秋有佳果。可参照华山七坪桃林坪、莎萝坪、青柯坪、北斗坪、莲花坪、细辛坪、聚仙坪等。(10)在图2中3所示的侧坡两侧的共4个垂直部分,布置盘山步道。在确保游客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设计得险峻一些,类似长空栈道、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云梯、苍龙岭、上天梯等(华山景点);与步仙桥、鲫鱼背(黄山景点);以及十八盘(泰山景点)等,集雄、奇、险、秀、幽于一身。如此布置的盘山步道必将经过两侧垂直的、安排了极限运动所用的垂直岩壁的部分,这时步道可以悬空盘旋的方式,即在纵向的高度上悬空、水平方向上也与垂直岩壁隔离一段距离,已不妨碍有关人员进行相关运动。盘山步道从极限运动场地外侧的空间绕过去,两不妨碍,游客可多一运动景观、运动员可多一兴奋因素、步道景点也可多一份险峻感。(11)登山步道与盘山步道,均应在垂直高度每3M (与住户的楼层高度相同)处,设有电梯和步梯入口,以利于游客随时进入楼内休息、餐饮等。于是,游客上下山共有四条路径山上有登山步道与盘山步道、楼内有电梯和步梯。如此设置,大致可以全面保障游客的安全,但是本发明的建筑物楼内仍有必要设置卫生室,以防意外受伤与突发急症。(12)参见图2中所示,登山步道、盘山步道、山顶等等,均必须设计得使游客只见山而不见楼,使得游客受设计所限,不可能接近、看见楼房的部分,而只能看见山体的部分,从而使之全身心地感觉是在山中游乐、而不是在楼上游乐。同时,这也使得住户的日常生活不受游客的骚扰。当然,游客看不见楼房、住户也看不见游客的。住户没有必要看见游客,游客也不会受到住户的骚扰。(13)图2中I所示的为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山顶部分,这里的设计是点晴之笔。
由于本发明的建筑物受所在地域的限制,不可能制作成冰峰雪岭或苍莽群峰。但是这里有较大面积的平地,可以建造小型的森林、水面(水中放养有游禽)、花园、以及高雅文化氛围浓郁的场地,可建造一座观景阁,内有若干层,可观赏日出日落与城市风貌;外有茶廊等。茶廊应以中式文化为特色,这种类型的茶室,以上海豫园湖心亭茶楼的风格为佳。茶廊能容纳二、三百余人品茶,布置古朴典雅,极富民族特色;供应各式名茶及精美茶点,以及为登山晨练者与其他人提供的早茶。中、晚餐时点茶附送一整套小点心。并设有专业茶艺、民族器乐表演。茶廊内如颐和园内的画廊,成排置挂高仿的古今中外名人字画、古玩等。拣一雅座,凭窗眺望,正是真正意义上的闹市取静。坐在阁楼中 品茗赏景、观赏字画古玩与水中游禽,别有一番幽情雅趣。实施例2山中别墅——闹市中的园林生活别墅,可以说是城市居民对住房的最高要求。什么是“别墅”?别墅在我国古代的原始意义,是私家园林住宅;在现代英语中,是villa,即郊区住宅或花园公馆,可见,中国古代别墅与国外别墅在定义的成份上是一样的,也就是都必须含有园林与住宅。住宅主要是住室。别墅的住室与公寓的住室,室内可以说是一样的,差别很小甚至没有,而室外的差别则很大。因此别墅与公寓的差别不在于住室而在于园林。人们对别墅的普遍要求是具有私家园林。现在别墅的词义,更是通指为私家园林式的居所。拥有一套别墅,是每一个城市居民的梦,但是这个梦却不容易实现。售价高昂是一个因素,别墅(含园林)的价格,一般是同等面积的公寓楼房的10倍;但土地资源的稀缺是更大的制约因素,别墅所配套的田园需要占地,而我国却是人均土地贫乏国家,人均土地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不可能大面积开放对独幢庄园式别墅的开发。在偏远地区、至少是城市郊区,对独幢庄园式别墅的政策还算是相对宽松的,但是此类地区失去了城市生活的诸多便利,如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上班、交通、社交、购物等
坐寸ο在大、中城市市区内,普通人得到一套别墅近于天方夜谭,而城市生活的种种便利,又是人们所追求的,如果能够在市区内得到一套别墅、同时享有田园生活的优美与城市生活的便利,似乎是比天方夜谭更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本发明的建筑物却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这一点。在实施例I中的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上作如下安排(I)别墅住宅区沿东南、西北走向延展排列、以同一走向分割各户;并向东南、西北向开门窗通风采光。于是,各户均有2个开口方向,可以保证通风采光效果优良。(2)楼房住宅区的60层,全部作为别墅。别墅住户每户占用3层,则共可安排20个别墅层。设住宅每层层高为3米,则3层共为9米;又设每户户型东南、西北向宽度为10米、东北、西南向长度为20米,则每户房屋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为10X20 = 200M2使用面积为 200X3 = 300M2,(3)每户第二层的地板往下,即是第三层。第三层与第二层的地板仅有步梯联通,不向东北、西南向开门窗,并在东南、西北向密封且做好防水防漏防腐蚀工作。
(4)每户平齐本户第三层的地板,往外各延伸5米,将这两块各5X 10 = 50M2的面积做成钢筋水泥的箱状体,该箱状体的高度为3米,与层高相等。先做好做足防水防漏防侵蚀工作,再在其3X5X10 = 150M3的空间中注入通氣、保水、保肥性良好、質輕、便宜的珍珠岩、蛭石、培善土(泥碳土 )、发泡炼石、碳化稻壳等無菌、無臭的植物生长基质,构成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别墅园林的植物基地。这一基地注满生长基质后,与第二层的地板等高。于是每户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别墅拥有外侧两边各一个50M2面积、共IOOM2面积的园林基地。这样大的园林基地,应该说是相当富足了。通常独幢独户的别墅,能有20 30M2的绿地面积就不错了,多数只有10几M2的绿地面积。(5)每户3层中,最低的一层可作为储藏室、家庭小作坊与运动室。一个球台的乒乓球室,通常为8MX5M = 40M2,200M2的面积足够了。(6)植物生长基质层底部的防水防漏防 侵蚀层,最厚也用不到O. 5M。扣除这一厚度,基质层至少还有2. 5M。2. 5M厚的基质层与6M高的生长空间,足以保证一般乔木的生长了。住户一般会选择种植花果类植物。玫瑰、茉莉等灌木类自不必说,桂花、米兰、含笑等香花类小乔木长不到6M高、緬桂花(白兰花)、玉兰等香花类高大乔木,可以长到6M高,但植物本身有感知功能,会避开上面的障碍物向外生长,还可用剪枝等园艺方法控制其高度;常见果树如桃、杏、梨、苹果、香蕉(叶茎植物)等,通常长不到6M高;至于藤本类植物如紫藤、葡萄等,其生长高度由其附着物决定,只要其攀援架在6M以下,并不使其爬到别家去,就可以了。这种园林进深5M、高度6M、宽度10M,高度与宽度均大于进深,采光通风都是不错的。花木以外的空地,可开辟为菜园,提供确保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住户的菜篮子;也可以布放单杠、双杠、爬竿、晾衣架等,随户主的意愿。(7)住宅区60层楼、每户占3层,共有60 + 3 = 20户层;每户型宽10M,每层10户,则共有10X20 = 200户。(8)该别墅群的出售可以得到多少利润呢?据2009年6月24日新浪乐居论坛提供的北京房产论坛报道北京四环内地价占房价35%。当时北四环志新村附近一块12亩的地,地价6千万。按35 : 65的地价、房价比,房屋实际总价约为I. I亿元。则200套别墅平均55万元/套。按市区内600M2的建筑面积、IOOM2的私家园林面积,楼上就是公园,价格仅仅55万元/套,这在北京四环内是非常低的,价格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实际上,就是提高10倍,达到550万元/套也不算贵的。况且,以上仅计算了地价与别墅房价,而本发明的建筑物还有商铺出租、餐饮、楼山游览等其他的盈利项目未计,总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以人工建造的方式,在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部分,即上表面和侧表面,构建类似天然山体的形态与景物,并在所述建筑物的一些部分上设置植物生长基质,该基质的特定部分以挡土墙固定在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以下和外表面以内构建楼房; 所述的建筑物包括以下几种结构 (1)以所述建筑物的天面外墙与侧壁外墙为分界面,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 (2)所述建筑物的内部类似于通常的楼房,并具有楼房一切的功能; (3)所述建筑物的外部主体,以人工方式构建成与天然山体类似的人造山体; (4)所述建筑物上具有承载植物生长基质的建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1)所述建筑物分界面的形态,在山体的顶面部分总体上是一个平面;在侧体部分总体上并不是倾斜的平面,而是随其内部的楼房的建筑结构起伏凸凹,总体上呈阶梯状; (2)所述建筑物的楼房,至少在2个方向上不被分界面外部的山体所包围或遮挡; (3)所述建筑物的山体,其石质部分可以是天然石材,也可以是预制的、或在构建时现场制作的人造的仿真石材; (4)所述建筑物上的植物生长基质,内含人工配置的肥料等非纯土壤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承载植物生长基质的建筑部分,共有斜面承载、平面承载、立面承载三种主要承载形式; (1)斜面承载,指被承载后的基质的表面,总体上构成一个斜面;承载结构中设有若干道挡土墙; (2)斜面承载由挡土墙固定基质,挡土墙的基底与所述建筑物的楼房的建筑结构相接;挡土墙的墙顶被其承载的基质表面淹没,即挡土墙的高度略低于基质的厚度; (4)平面承载,指承载基质的建筑结构表面为平面;平面承载主要发生在所述建筑物的顶部、通道的出入口处、住户的私家花园等三处; (5)平面承载植物生长基质的构件结构,为无盖板的空箱形结构,由一个底板、若干个面板构成,箱形面板的内壁与底板做有防水、防漏、防植物侵蚀等项处理后,空箱内充填植物生长基质; (6)平面承载在所述建筑物的顶部与住户的私家花园处,所充填的基质的厚度不小于70厘米; (7)立面承载,指基质所安放位置的表面为立面,类似于天然山体的悬崖峭壁;立面承载的构件结构,为由一个底板、若干个面板构成的空箱形结构,箱形的面板内壁与底板做有防水、防漏、防植物侵蚀等项处理后,空箱内充填植物生长基质; 立面承载的外显部分,为由仿真山体构成的悬崖,该悬崖遮挡内在的箱形结构及其内充填的基质,留有孔洞给植物向外生长,立面承载的植物安置好后的形态,如同长在悬崖上的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人造山体与楼房结合产生综合使用效能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筑物的山体的顶面部分,建有亭、台、廊、榭、阁中的一种或其中的几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建筑物,该建筑物由内部的楼房、与外部的人工构建的山体组成,本发明的建筑物既具有一般楼房的功能,也具有优秀的景观山体的功能;本发明的建筑物经过人工加工、美化、提纯、浓缩,将天然情况下不在同一处的山体景观,集中于一处人工构建的山体上;理论上除高海拔地区与高寒地区的山体景观以外,能够将各地的著名山体景观,均予以人工复制;同时,本发明的固定建筑物内部的楼房,既有通常楼房的全部功能,还可以借助本发明的固定建筑物独特的条件,开发成具有较大私家园林面积及优良绿化效果的别墅式住宅。
文档编号E04H14/00GK102877688SQ20121029597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张岳 申请人:张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